中国形象研究在中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世纪文学的题材主题形象和形式变化频繁 中国形象研究在中国

中国形象研究在中国

2024-07-10 15:3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   者

韦   路,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姜加林,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高级编辑。

胡雨濛, 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资助项目“大数据时代中国形象研究” (16YSXK01ZD) 的研究成果。

 

【摘   要】在全球化日趋弥散的今天,“中国形象”更为复杂诡谲,激发了多种学科的研究热情。2008年借北京奥运会的契机,探讨“中国形象”的论文大幅度增加。研究者多来自科研机构,横跨传播学、文学、政治学等诸人文社会学科,但缺乏业界和政界的声音。研究内容方面,现有文献主要关注中国作为整体的形象,且注重考查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形象建构,主要通过文学作品和纸媒作为认知载体。词频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以上结论,发现中国人、华人、少数民族、华裔、奥运会、北京、孔子、汉学、社会主义等是学者研究中国形象的表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对西方的关注有所下降,而更注重电影、纪录片等影像媒介在传播中国形象中发挥的作用,且研究视角更趋向于政治、经济等议题。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没有明显的理论支撑,也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少量研究使用到了东方主义、刻板印象、框架理论、文化帝国主义等概念和理论,质化研究方法多于量化研究,尤其是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学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通过传统文化和现代性来考察中国形象,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曾令世界折服,如今却在“别有用心”的塑造和“刻板”的认知下陷入困境;这一中国形象实则是西方文化的表述与投射;“他者”镜像是在他塑和自塑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国内外媒介所选择的策略在其中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学者们提出通过日常生活和娱乐建构来作为官方国家形象传播的补充。

 

【关键字】中国形象;主题元分析;CSSCI;

 

世界如何看待中国?这个问题在闭关锁国的历史时期其实并未受到国人的关注——文人士大夫长久以来以天朝上国之民自居,沉浸在“万邦来朝”的美梦中。直到中国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之后,才猛然醒悟“中国”已为世界“想象”和“表述”为一个愚昧而落后的形象。

 

于是中国开始迈向一条图自强而弭祸患之路,并希望借此重铸良好的国际形象。不过,形象的构造从来不止于我们“怎么说”和“怎么做”,也在于海外接受者“怎样理解”和“怎样评论”,以及两者在国家、社会、民众等各个层面“如何互动”和“如何博弈”。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形象”却更为复杂诡谲:“‘中国威胁论’‘黄祸论’与‘中国救世论’‘汉学热’同在,权力和新的知识系谱在中国的新面孔上形成激烈的话语,不但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有着明显体现,也在文学、电影、电视、日常生活等层面上得以重新表征。”[1]

 

然而,无论“中国形象”以怎样崭新的、多样化的面貌呈现,实质却始终难以避免一个具有延续性的“他者”的镜像。这种印迹深刻到即使我们在自我表述时,也或多或少带有自我异化的倾向——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艺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和荣誉。“他塑”与“自塑”的共同运作,使得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愈演愈烈。

 

尽管从政府到媒体已有一系列针对改善国家形象的举措,但显然目前所为尚不足以彻底扭转“妖魔化”的民族想象;此外,目前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创造了难得的形象提升空间,国家身份和国民形象都亟待重新定义和规划。要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前提是对“中国形象”的历史、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和透彻的研究。

 

国家形象的研究始于国际关系与政治、传播学等学科,且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但随着研究深入,当“中国形象”越来越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时,它就超出了学科边界,凝聚了更多的精神内涵。各个学科群策群力,学科间的壁垒虽未打通,但几乎都对改善和提升国家形象的大议题予以了观照。

 

藉由文艺作品、民调结果、媒体材料等素材,学者们纷纷对“中国形象”展开研究。为审视这些研究的概况,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挖掘其中可改进和提升之处,笔者以“中国形象”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CSSCI数据库中检索,共获得2000年至2018年共226篇相关研究论文。本文用SPSS和Rost Wordparser对该226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和词频分析,试图探索国内各个学科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

 

一、研究概况 

 

对“中国形象”的研究遍及不同的科研主体和学科,且在时间上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展现出多元合作的研究态势。

 

(一)研究趋势

 

纵观历年国内各学科对“中国形象”的研究(见图1),可见在2008年以前学界关注度保持在较低的数目水平,且从侧面——往往是文学艺术方面——涉及对“中国形象”的讨论。钱林森讨论游记在西方汉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尹吉男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3]

 

直到2008年借北京奥运会的契机,探讨“中国形象”的论文呈大幅度增加。如董小英等对五个奥运举办城市的相关报道进行跟踪研究,分析议程设置对国家形象的作用;[4]巴库林和沈昕以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报道为对象分析俄罗斯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5]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国家形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中国形象”成为研究热点。

 

随后,相关探讨一直保持较高的热度,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见图1),并出现了这一领域的综述性总结,如程廉对二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的述评等;[6]此外,学者相互间的对话交流愈加频繁:如周云龙对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系列研究提出质疑;[7]周宁对此作出了回应,提出表面上全球化的中国形象实际已被西方的中国形象程序所操控,这才是隐藏在全球主义中转移病变的最危险的东方主义因素。[8]

 

图1  “中国形象”研究趋势图

 

(二)研究主体

 

考察“中国形象”的研究主体可发现(以第一作者所在的机构为依据),92.92%的研究者来自高校,6.19%的研究者来自研究机构,可见对“中国形象”的学术研究是当前的主流。与之相对的,传媒机构的研究者只占0.88%,这类研究以实用性为主,站在媒体立场讨论国家形象的问题;除此之外,更是没有政府机构的相关研究者,说明当前对国家形象的讨论往往是学界一头热,政府部门虽然已有一定的意识却尚未足够重视,不能形成较系统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见图2)。

 

 图2  研究主体分布图(N=186)

 

(三)学科分布

 

在学科分布方面,对“中国形象”的研究以新闻传播学(27.43%)、外国语言文学(19.91%)和中国语言文学(18.14%)为主(见表1)。

 

媒体对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这也是新闻传播学大有可为之处。在缺乏国际化大众媒体的时代,中国形象或建构于神话和文学典籍之上,或流传在口耳相传之中。在有了报纸和其他现代传媒的时代,中国形象不管是被大众媒体所左右,还是为人际传播所建构,都是新闻传播学的讨论范畴。何海巍和包鹏程对美国国会选举广告的研究,[9]戴元光和邵静对《纽约时报》涉华政治类报道的考察,[10]以及蔡馥谣对德国《明镜》周刊封面中国符号的分析,[11]都是通过透视国外媒体的中国表述来研究中国形象的传播。

 

文学作品对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同样不容小觑,有些作家通过个人创作所达到的国家形象建构力量,恐怕要高于刻意的、高成本的国家层面的宣传。中外文学领域的学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文学流派的考证:研究作品所塑造的国家形象,如爱尔兰小说《尤利西斯》[12];研究文人的中国观,如鲁迅[13]、老舍[14]、莫言[15]、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6]、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7]、葡萄牙小说家埃萨·德·克罗斯[18];研究一国或一个民族在一段时期内文学流派对中国的想象,如中世纪德国文学[19]、19世纪美国文学[20]等。研究者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异,“研究一国形象是如何在异国被想象、流传、重新塑造的流变过程”[21]。

 

此外,部分学者也从政治学角度(10.62%)探求中国形象的塑造。国家形象,本身就无法避开国际关系问题,自然也不能忽略政治的影响因素。与政治学相关的软实力、现代性等概念也与中国形象的建构不无牵连。

 

其它研究分别从艺术学(8.85%)、世界史(4.42%)、社会学(3.10%)、中国史(2.21%)、哲学(0.88%)、教育学(0.88%)、法学(0.44%)角度对中国形象进行研究,虽然不成规模体系,但可见几乎各个人文社会学科都考虑到了国家形象的话题。

 

表1  “中国形象”研究学科分布表(N=226)

 

二、研究内容 

 

对研究内容的考察发现学者主要关注国家形象整体,注重考察中国在西方和欧美国家的形象建构,并主要通过文学作品和纸媒作为认知载体。通过内容分析和更进一步的词频分析,本文试图挖掘国内中国形象研究的热点议题和核心概念。

 

(一)议题分布

 

研究中国形象,“国家”被大多数学者们想当然地作为研究主体,大部分研究(96.90%)是以国家整体为切入点的(见图3)。在大量该类研究的对照下,对个体和区域形象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仅有3.10%的研究讨论人民形象,如徐艳蕊对好莱坞华人女性的形象研究,[22]除此之外,没有专门讨论政府形象、城市形象、媒体形象和企业形象的论文——而这些恰恰又是构成国家整体形象的关键要素。

 

图3  议题分布图(N=226)

 

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时,区域形象和个体形象的影响力被忽略了。政府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官方形象和政治形象,在中国语境下又与民主、平等、人权等概念相关联;人民形象是组成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它发挥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关键作用,只有人民形象是积极、友善、进步的,世界对中国的印象才会真正改观;城市作为现代化进程的象征,尤其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和“全球化痕迹”的大都市,其城市形象亦是国家形象的一个侧面;而随着“中国制造”喜忧参半的国际声誉,企业和品牌的形象可以让世界公众对中国产生直观的认同或形成负面的评价。这些议题都是有所欠缺却值得研究的。

 

(二)认知对象

 

形象虽然不是实体,但也不存在于虚无之中——一个国家形象必定是通过特定的受众进行认知才完成传播过程。考察“中国形象”研究的认知对象发现,除33.63%的研究不指出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来源外,大多数研究都注重中国形象在西方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传递。其中,对欧洲国家(20.80%)和北美(16.37%)的考察是主流研究,因为中国作为东方国家的代表,经常被学者用于与西方世界的比较研究之中来探讨形象建构问题(见表2)。

 

此外,其他亚洲国家(16.81%),如韩国[23]、印度[24]、日本[25]、朝鲜[26]——大多是中国的邻邦,或在历史上与中国交往甚密,这些国家中的形象嬗变和民众认知也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10.62%的研究针对中国对本国形象的认知。

 

其他地区的中国形象是被忽略的,可见在国家形象的区域认知问题上,学界研究是严重失衡的,并且向西方国家倾斜。

 

表2  “中国形象”认知对象分布表(N=226)

 

(三)形象载体

 

在对其它国家的认知中,亲身到过异国或接触过该国民众的毕竟是少数,除了这类亲身体验和人际渠道的认知外,其他人对国家形象的认知都是通过一定的载体,从文字或镜像中所建构的想象。研究发现,除37.61%的中国形象考察并未指明形象载体外,最重要的传播载体是文学作品(29.65%),可见文学的魅力所在(见表3)。

 

很多时候,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使他们关注到中国曾遭受的苦难历史,但其笔下的中国更突出反映的是作家本人所在社会和时代对中国的“集体想象”,同时带有自我的文化立场。对外籍文人而言,囿于历史文化语境和社会心理,其反映的中国形象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偏见、轻视、排斥等痕迹;国内文学作品则往往带有怀旧色彩或者自我异化的痕迹。学者通过文学作品来分析国家形象,就是想探求这些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以及是否会造成形象的曲解与误读。

 

此外,报纸媒体(11.50%)也是研究者倾向选择的形象载体。纸媒通过对议题的设置和对新闻事件报道框架的选择来传递信息,长此以往,实则已经勾画了一个国家的媒介形象。大多数受众通过媒体来了解远方的、异国的消息,因而报纸建构的“拟态环境”很容易为传播学者所关注。

 

其它研究所关注的认知载体零星涉及电影(5.31%)、书刊(6.64%)、民调(2.65%)、电视(2.21%)和纪录片(2.21%)。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新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国家形象传播渠道,却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忽略(2.21%)。韦路等人发现与传统美国大众媒体所呈现的中国形象一直带有负面偏见相比,互联网上有关中国的多元内容更有可能增进美国公众对中国形象的正面认知,因为新媒体技术建构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少的重要程度提示”[27];张春波研究了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为中国形象塑造提供的契机,表明“视频以彼此竞争的表征范式塑造了类别化的中国形象,但同时也为中国形象的多角度表征提供了传播空间”[28];周萍对网络媒体中涉华报道所引发的评论进行研究,探讨西方网络新闻中的中国形象;[29]梁云等人对社交网站VKONTAKTE关于中国的报道进行分析;[30]常江对中国网络评论从“野蛮生长”到秩序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31]但除此之外,目前对互联网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

 

表3  “中国形象”形象载体分布表(N=226)

 

(四)词频分析

 

为深入讨论“中国形象”相关研究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将226篇样本论文的题目、关键词和摘要进行整理,并用Rost Wordparser软件进行词频分析。在统计结果中选取频数在10以上的词汇,并去掉虚词和与中国形象研究明显无关的词,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中国形象”研究词频分析(字数:57939)

 

从词频分析上看,研究重点关注的中国形象认知对象以西方和欧美地区为主,此外包含中国的邻邦,具体国家涉及美国(142)、日本(86)、印度(60)、俄罗斯(53)、英国(37)、德国(34)、法国(25)、朝鲜(19)、韩国(15),此外,西方(235)、欧洲(35)、阿拉伯(14)。

 

诸多研究所经常提到的中国形象传播渠道主要以文学(110)为主,具体包括小说(37)、游记(15)等;另外,媒体(105)渠道的认知包括电影(69)、周刊(21)、网络(16)、广告(10),但缺乏对电视等媒体的讨论。

 

是什么构成了中国形象呢?国内的研究所关注到的中国符号主要以人为主:中国人(31)、华人(19)、少数民族(18)、华裔(11)、留学生(10)。奥运会(21)作为传播国家形象的契机,也是一次举世瞩目的仪式,吸引了学者的注意。北京(19)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被较频繁地提及。汉学(15)、孔子(14)、丝绸(13)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沉淀。此外,社会主义(11)也成为中国形象的一个表征。

 

然而,形象的传播不是简单的如实传播和全盘接受。学者关注到了这种形象传递的过程,在他们看来,中国形象是建构(102)的或构建(24)的,是通过话语(97)、叙事(43)、修辞(13)甚至隐喻(12)等手段来塑造(100)的。受众则通过想象(83)来达成对他国形象的认知(61)和认同(30)。

 

此外,当讨论中国形象时,有一些词汇也被频繁提及,如现代性(99)、意识形态(44)、刻板(11)等,它们经常是国家形象研究的切入点,也是学者在关注国家形象之余希望探寻的问题。

 

为进一步探求研究内容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本研究按照年份,从2000年至2018年建立18个包含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子语料库(2002年空缺),依次检索上述频数在10以上的高频词汇在各年份语篇中的词频分布情况,并除以该年语篇字数,以便进行历时性的比较。通过线性曲线估计发现,22个词语大致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占据话语中心,3个词语逐渐被淡化。其中,研究对西方的关注有所下降(F(1,16)=6.309,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