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鼻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龙门石窟建于哪个时代 中国石窟鼻祖

中国石窟鼻祖

2024-07-10 06: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位于甘肃武威的天梯山石窟,为何会享有“石窟鼻祖”的美誉?既不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也不是莫高窟,却是相对来说不太知名的天梯山石窟享有这个美誉。这是为何?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处的祁连山脉中,地处中路乡灯山村,有一片开阔的盆地。四周峰峦如聚,发源自祁连雪山的黄羊河,自南而北贯穿了整个盆地。盆地北缘,山路崎岖,登临如上天梯,故名天梯山。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就位于此处。

天梯山景区山果

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北京大学原考古系主任、中国著名石窟专家宿白教授称为“石窟之祖”。

天梯山景区栈道

在两晋南北朝期间,中国开始出现大量名闻遐迩的佛教造像石窟。尤其是在甘肃,从来就不缺少精致的石窟造像。中国四大石窟中的两座——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就处于甘肃境内,也都是始凿于那个时代。

天梯山景区湖光山色

中国的佛教石窟大致的传播路线是从天竺到西域,经河西走廊传到中原。而这一切,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天梯山石窟!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河西走廊,拥有着无数精美的石窟。河西石窟群不仅开凿时间早,而且延续时间长,但为什么这里诞生了如此众多的石窟群,这些石窟群又为何能延续千年而不衰。

武威,也称凉州,处于河西走廊最东端。魏晋时期,随佛教传入,西来东往的高僧大德多驻锡于此。在当地统治者的扶持下,凉州成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佛教中心。著名高僧竺法护、鸠摩罗什、昙无谶、昙摩密多等,都曾在此译经。公元412年,北凉国主沮渠蒙逊迁都凉州,称河西王。

蒙逊“专弘事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眩目”。这座距今1600年的凉州石窟便是天梯山石窟。此后,多个朝代均有开凿之举。至今有北凉5窟,北魏4窟,唐代3窟,不明朝代7窟。

开凿天梯山石窟的凉州僧人们,以昙曜为代表,后来成为了中国内地另两大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主要技术力量。昙曜甚至还成为了北魏的佛教领袖,凉州天梯山石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石窟的开凿,包括莫高窟在内。所以一般学者认为中国石窟的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约50公里的天梯山上,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了。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着“石窟鼻祖”之称。

天梯山石窟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喇嘛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最大的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和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形生动,神态威严,形象各异;窟内南北两壁上绘有大幅壁画,惟妙惟肖。

南壁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熠熠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闪发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气势磅礴,形象逼真。大佛巍然端坐,左手平放在膝盖,略出膝部;右臂前伸,手掌外撑。

在天梯山石窟,这里的大佛很威严,湖景很美,人却很少。站在这里,仿佛风景只属于自己一人,如此的空旷,如此的壮美。

------------------------------------------------------------------------------------

原标题:《中国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