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黄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齐国是什么族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黄帝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黄帝

2023-10-17 14: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1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

width=281,height=218,dpi=110

图2 轩辕庙

那么,华夏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为此,我们要先讲清民族这个概念。民族就是这么一个共同体或者一群人,这群人具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当然,这个共同体有大有小,像我们这个华夏民族就是一个很大的共同体。她的共同地域,在她刚产生之初,就已经拥有了今黄、淮、江、汉这么一片广大的区域。在这片区域内,大家都拥有共同的语言,说的都是汉语,用的都是我们从甲骨文传下来的汉语言文字;又都拥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大家基本上都是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大家都有共同的文化,以及表现在这个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也就是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方式。这么一个共同体,就是我们的华夏民族。

民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不是自来就有的。在民族形成之前,当然有人群,人群自古就有。但是早先的这个人群是以氏族部落这种状态生存的。天下有很多氏族部落,号称“天下万邦”,他们都各自在自己的领地上生活繁衍。只是到后来,大家通过不断地交往,包括婚姻以及战争等形式的交往,逐渐融合在一起了,就形成了一个民族。

那么,我们华夏民族形成于什么时候呢?我曾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过这种观点:我们华夏民族的形成,应当是在春秋战国之际。或者说,从战国时期开始,在东亚的这片土地上,就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叫华夏的民族。就是原来黄、淮、江、汉一带的部族,到这个时候都逐渐融汇在一起,成了这么一个大规模的华夏民族。这也意味着,在战国以前,上述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都彼此认同的民族。从文献上看,整个夏、商、周,包括春秋时期,都是这么一个天下万邦的氏族部落结构。邦又称作国,或者再通俗些,称作诸侯国,天下有很多的诸侯国,实际都是这样一种氏族部落结构。那时诸侯国上面虽有一个王朝的架构,有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这些政治组织的存在,但是,那个时候的天下实际上是一种二元结构,王室只能说是诸侯们的共主,下面各个邦,也就是众诸侯,还都是半独立状态。他们有自己世袭的邦君,不需要中央来任命。有自己的一套官职系统,一套行政系统,也不需要中央来任命。他管理着自己的国土,国土上也仍然居住着各种氏族结构的组织。这和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国家,如隋、唐、宋、元、明、清不是一回事,只是经过长期的各个族邦的交流、互动、融合,当然也有战争,最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实现了真正的民族融合。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种变革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出现了地域关系。什么是地域关系呢?就是经过民族融合,最终各氏族部落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这些氏族组织逐渐就消失了。氏族消失以后,国家又要对他的统治民进行管理,那就得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进行管理,这套新的管理方式,就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郡、县、乡、里这么一套行政系统的管理方式。我们管这套行政管理方式叫地域管理系统,有了这种地域关系,就意味着国家能够直接对各个地方进行统治和管理了,也意味着过去各个氏族部落间的隔阂以及半独立状态将逐渐消失。与此相应,各地区的人们在一种共同的管理模式之下,也开始把自己居住的黄、淮、江、汉一带视作他们的“共同地域”。这是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之际得以形成的首要标志。

不仅有了共同地域,而且大家也都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甚至文化也都趋同了。在西周春秋时期,大家的语言、生活方式犹未实现完全的统一,一些周边的少数族深入到内地,他们的语言、生活方式和中原 旧族 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春秋早些时候居住在“晋南鄙”的姜戎氏,便称自己“衣服饮食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而到春秋战国之际,这些隔阂都打破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各种思想、艺术形态,这些东西都实现了趋同。战国之初,孔子的学生子夏便称其时已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局面。华夏民族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形势下,整个中国也开始走向统一。过去我们经常讲到秦的统一,秦是怎样实现统一的呢?大家说社会有那么一种统一的要求,还有经济上的趋同,等等。实际上,这都是统一的华夏民族形成的结果。有了统一的民族,就促使战国七雄尽快走向统一,这样,秦的统一也就水到渠成了。秦王朝不统一,别的国家也会来实现天下的统一。

(二)作为华夏族共同祖先的黄帝

接下来讲华夏族与黄帝的关系问题。为什么华夏民族要把黄帝作为自己的共同祖先呢?这是因为华夏族作为一个古代民族,必须具有的这样一个标识。凡古代民族,都要求有一个共同祖先。这是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需要。凡认同出自同一个民族的人群,都认为大家原都拥有共同的历史,也认为大家原都出自共同的祖先。虽然,从实际上讲,融合进这个民族的各个氏族,他们原本都有各自的祖先,他们原只是祭祀各自的先人。那时有一句话叫“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不是自己族的祖先,不能去祭祀。但是,现在大家都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过去祭祀的传统又不能丢,怎么办?那就把各族的祖先都供起来,当作大家共同的祖先。当然也要有所选择,就是把那些在历史上立有大功的有影响的祖先保留下来,将他们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承认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这就是我们在《史记·五帝本纪》上看见的这个祖先系统。“五帝”就是我们民族共同祖先的谱系。只是这个“五帝”系统不是司马迁最早提到的,战国时期的《世本》《大戴礼记》,还有《国语》都记有这个“五帝”的系统。也就是说,所谓“五帝”原本都是各地方古老部落或部族集团的首领,是他们各自奉祀的祖先,后才成为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他们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和帝舜。黄帝在“五帝”中位居首位。

大家会问,“五帝”中怎么没有炎帝呢?不是说炎帝也是我们的祖先吗?炎黄二帝,大家耳熟能详。这个实际上好解释,因为华夏民族形成的时候,各个部族都在各地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建立起了不同姓族的国家,“五帝”乃是根据当时各个势力集团的现状,把其时最有影响的部族的祖先编排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些曾经著名的氏族,其所建立的国家已经灭亡了,到这个时候就不能编入这个谱系了。炎帝是建立齐国的姜姓氏族的祖先,姜姓族在西周中原地区曾经建立起齐、许、申、吕等好几个诸侯国,尤其是姜太公建立的齐国,曾经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就是姜姓的齐桓公。但是到春秋以后,许、吕、申几个国家都走向衰落,申、吕二国早亡于楚,许国在战国初年亦灭于楚。齐国虽存留到战国末年,但是它的统治集团,却由姜姓族变作田姓族,由姜姓齐国变成了田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事件。这件事发生在战国初年。而这个田齐是颛顼的后代。所以在“五帝”里头,它就没有了炎帝,而是把颛顼摆出来。齐国在战国时期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

所以,这个五帝系统就是根据战国时期现存的地方势力,根据他们各自的祖先排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把黄帝排在第一位呢?因为黄帝的后代最多,黄帝姬姓,战国七雄中韩、魏、燕三国都是姬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王朝这个时候名义上还存在啊,周是谁的后代?也是黄帝的后代。这个问题我们下面还要讲到。

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愿追溯自己的祖先,今天百家姓中的很多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周王朝,然后再往上追到黄帝。比如我这个沈姓,就是黄帝的后代。因为沈姓出自周文王最后一个儿子冉季载,冉季载的封地就是沈国,或说沈国是周公庶子凡侯的别封。不管怎么说,沈出自周,是黄帝之后,是不可置疑的。

尽管我们说以黄帝为首的五帝谱系出自人们的观念,是为了追求华夏族共同历史,而将各国族祖先编织在一起而形成的这么一个谱系,但我们的古人,包括像司马迁这样的学者都很相信这个系统。不仅相信五帝是远古大一统国家的帝王,而且相信他们之间具有血缘亲属的继承关系。黄帝作为五帝之首,更是其后几位帝王,包括颛顼、帝喾等人以及夏、商、周、秦、汉各个王室和皇室的直接祖先。这种认识当然是不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历史学界有过一个古史辨派,也称作疑古学派,曾对这种说法进行过批判,其中古史辩派的领头人顾颉刚就提出要打破这个五帝系统。他还提出要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以及我国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这些看法,无疑都是有启发意义的,但是我们又不能说五帝的名号纯粹是伪造出来的。因为各个国族的祖先,谁也伪造不出来,人们也不会随便去给自己乱认祖宗。把他们编排在一起,尊为民族的共同祖先,也是出于共同历史文化的需要,不能与伪造完全画等号。只能说这个系统的先后次序,他们的亲属关系,确实出于人们的某种推理或想象。前面讲了,黄帝排第一,是因为他的后人多,又是周人的直接的祖先。颛顼排第二,也是他后人的阵容强大,不仅齐人、楚人是他的后裔,就是秦人、赵人,也与他有着母系方面的亲缘关系。但黄帝与颛顼之间,以及黄帝与其他古帝之间是否有血缘亲属关系,就难说了。这些,只能用民族形成的理论加以解释。总之,从华夏民族形成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五帝系统,我们完全有理由称黄帝是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

(三)战国秦汉之人对祖先黄帝的祭祀与崇拜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说明战国秦汉之人确实是把黄帝奉为自己的祖先。因为从战国开始,大家都已是一个共同的民族了,对自己民族祖先的祭祀和膜拜,自然成为每一个华夏子孙自觉的行为。

一则,《史记·五帝本纪》:“学者多称五帝,尚矣。……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这是《五帝本纪》太史公自己说的话。他说当时的学者,大家都在谈论五帝。可是由于五帝的传说很久远,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所以他便亲自到各个地方去考察。他向西走到了空桐,就是今天甘肃平凉;北边走到涿鹿,就是今天河北涿鹿;东至于海;南边走到淮河和长江,所到每一个地方,“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虽然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但是大家都把黄帝、尧、舜挂在口头边。可见黄帝影响之广泛。司马迁生在汉朝的中期,即汉武帝时期,那个时候黄帝还有尧、舜都是大家称道的祖先。

二则,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统治者。《史记·孝武本纪》说:汉武帝“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就是说汉武帝曾经带着军队,往北一直巡视到朔方,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包头一带,回来的路上,他特意到了桥山黄帝的陵墓,亲自对黄帝进行祭拜。我们下面将谈到,汉皇室是帝尧的后代,因为汉朝是刘家建立的呀,刘姓就是帝尧的后代。刘姓祖先刘累出自帝尧,《左传》《国语》都有记载。武帝对祖先帝尧固然承认,但是他认为自己最早的祖先还是黄帝,所以他路过黄帝冢时要单独祭祀黄帝。这足以证明汉皇室将黄帝奉为自己更早的祖先。

顺便讲一讲,《史记》,还有《汉书》所称黄帝冢在什么地方呢,在桥山,但是这个桥山不是我一开始指给大家看的黄陵县的桥山,而是在今天的黄陵县以北、延安与榆林交界处的子长县。那个地方有一座大山,叫作高柏山,即过去的桥山。史书记载桥山在汉阳周县南,阳周县城在今高柏山北面的靖边杨桥镇(见图3)。

width=281,height=171,dpi=110

图3 子长高柏山黄帝庙

三则,《史记·封禅书》又记载有战国时期秦人对黄帝的祭祀。战国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形成,所以秦人也把黄帝作为自己的祖先祭祀。《封禅书》说,秦灵公“作吴阳上 畤 ,祭黄帝”,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420年,属于战国初期。吴阳在今陕西陇县,“畤”是一种祭坛。秦灵公筑有上畤,并筑下畤,上 畤 祭黄帝,下畤祭炎帝。大家知道,秦人的祖先本来是少昊,因为秦人起源于东方,是东夷嬴姓族人的后代。大概在商周之际,秦人从东方迁到西方,迁到今甘肃省的甘南,就是今天的天水一带,在那边发展壮大,从甘肃发展到陕西。我们看文献,他原本一直祭祀着少昊,秦灵公之前的秦襄公、秦德公,祭祀的都是少昊。后来秦宣公祭祀青帝,青帝是另一位东夷族祖先,即太昊。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秦人在自己的祖先之上又祭祀黄帝,把黄帝作为自己新的祭祀对象。这也可以证明,到了战国时期,黄帝作为整个华夏族共同祖先的地位已经确立,秦人在这个时候也已成了华夏族的一部分。

还有一例是出土文献“陈侯因齐敦”。这是一件青铜器,作者因齐即田齐威王。他在器物上刻有这么一段铭文:“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齐威王是战国中期齐国很厉害的一位国王,他在这里表示要发扬他父亲的统绪,更表示要追溯祖宗的业绩,“高祖黄帝”,就是要往上一直追溯到祖先黄帝。田齐的祖先本来是颛顼、帝舜,之所以把黄帝奉作远祖,也是因为出于对共祖黄帝更加尊崇的考虑。

上述各例表明,从战国到秦汉,当时社会,上至最高统治阶级,下至普通百姓,都无不把黄帝当作自己的祖先,或顶礼膜拜,或加以奉祀。这正说明华夏民族是在这个时期最终形成的。

二、从周族祖先到华夏共同祖先——黄帝早期身份追溯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黄帝原是周人的祖先,所谓五帝,原都是居住在黄、淮、江、汉一带其他古老部族的祖先。他们原都以氏族部落的状态生活着,直到春秋战国之际才融合成一个共同的民族,也就是华夏民族。那么,黄帝作为周人的祖先,有些什么依据?周人为什么称自己的祖先为黄帝?黄帝是周人什么时候的祖先?他和他的氏族,也就是早期周人所在的氏族生活在什么地方?是怎样生活的?他又是怎样从周人祖先演变成了整个华夏民族的祖先的?

(一)作为周人祖先的黄帝

黄帝这个称呼,并不是人们凭空想出来的。这个称呼其实本身就蕴含有黄帝是周人祖先的信息。首先,黄帝的“帝”不是生称,不是秦始皇称自己是“始皇帝”那样的生称。它实际上是古代部族对已故去的部族首领的尊称,或者是三代王室对他们先王的称呼。“帝”这个字,古文字像—个花蒂。王国维就是这样解说的。郭沫若说得更仔细,他说这个字的上部像花的子房,中间部分像花萼,下面张开的是花蕊。因为花蒂能结果,由是引申出它作为万物根源这一层意思,再引申出天帝、祖先等含义。作为黄帝的帝当然是祖宗这一层意思了。《礼记·曲礼下》有一句话把“帝”的祖宗这一层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它说:“措之庙,立之主曰帝。” “措之庙”就是把祖先牌位放在庙里头,“庙”就是“太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前图轩辕庙,就是祭祀祖宗黄帝的场所。“立之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给祖宗立一个牌位,这个牌位就叫作“主”。所以,“帝”实际上就是庙主、祖宗,是后人对祖宗的尊称。殷卜辞里头有帝乙、帝甲,帝乙、帝甲都不是生称,而是后世商王对他的祖先,已经去世的两位祖先的尊称。当年陈梦家也曾引《礼记·曲礼》这句话,说:“卜辞帝乙帝甲之义,其义与示相似。”示也是庙主。大家看过祖宗牌位吗?过去南方一些诗书传家的大户人家,都立有这个祖宗牌位。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也有“帝”这个字,指的是周的先王。周初《商尊》铭文中有“帝后”一名,李学勤认为是周先王之后。帝就是指先王。根据这个推断,黄帝一定也是某个部族,或者某个建立了自己统治的姓族祖先的称呼。那么,他为什么称作“黄”帝?其中一种解释,说黄帝就是黄土高原上生活的那个部族的帝,是他们的祖宗。虽说是猜测,还是有些道理的。也有从五行的角度考虑,说红、蓝、黄、白、黑,黄色居中,黄帝是居住在中央的帝。这明显是拿后世的观念解释早期的事物,不足为训。我们看虞夏、商、周各族,只有周人曾经在黄土高原上居住过,如是,似乎黄帝的称呼确实应当理解为周人祖先为宜。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史记》及以后诸书有关黄帝姓氏名号的说法进行一些澄清。《史记·五帝本纪》一开始就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以后《帝王世纪》等又说黄帝号“有熊”。我们觉得这些都是后起的说法,不一定那么可信。比如说黄帝姓公孙,这一看就不对。为什么不对呢?公孙就是公之孙,公是公、侯、伯、子、男的公,是一种爵称,有了公,才有公孙这个姓。在黄帝那个时代,国家都没有产生,哪有什么公、侯、伯、子、男这些封爵呢?所以这一定是后人的附会。黄帝时代不会有公孙这个姓。再说轩辕,大家看轩辕这两个字从车,至少它跟车有关系。黄帝那个时代有没有车呀,大概很难说。我们中国使用车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文献载奚仲作车,奚仲是夏朝之人,已在黄帝之后了。现在考古界研究,马和马车是从中亚、西亚传过来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两千年以后,公元前两千年已进入夏代了,也在黄帝之后。所以这个时期哪来轩辕这个称呼啊!这个说法也不可信。还有黄帝号有熊的说法。查此说出自《史记集解》,就是《史记》的一个注释,《集解》引“徐广曰”有这样一个说法。但徐广是汉晋间人,这就更晚了,所以也难以据信。

黄帝姓氏牵涉到黄帝与周人的关系。有关黄帝姓氏的最可靠说法,其实出自《国语》。这是比《史记》更早的先秦时期的著作,据说出自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之手。我们讲先秦古书的史料价值,除了《尚书》《诗经》以外,就是《左传》《国语》了。《国语》里面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它说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因为他们分别居住在姬水和姜水。这个说法我认为是可信的。因为过去的姓,一般都是根据你居住在什么地方而得来,所谓“因生而得姓”。尤其古人一般都居住在水边,说黄帝居住在姬水边、炎帝居住在姜水边,也很近情理,所以黄帝姓姬这个说法没有问题。刚好,周人也是姬姓,无论文献还是铜器铭文都可以证明。除周人以外,其他中原各族还有谁是姬姓呢?没有了。夏是姒姓,商是子姓,秦是嬴姓,楚是芈姓,唐人也就是尧的后代为祁姓,舜所在有虞氏属妫姓,所有中原著名氏族,只有周人属姬姓。所以我们说,周人祖先一定是黄帝。这是黄帝作为周人祖先的第一个理由。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黄帝和周人,文献记载他们都起源于陕北。黄帝,包括他所领导的氏族最早居住在陕北,徐旭生先生在他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就有这个说法。我在过去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申明了这个看法:所谓黄帝冢,也就是黄帝陵,文献记载它在陕西子长县的桥山,同时还记载了子长北面的陕北榆林,也就是《汉书·地理志》中的肤施,后人在那里建有4个祭祀黄帝的祠,由此证明过去黄帝氏族确实是在那一带活动。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距榆林不远的神木高家堡发现了巨大的古城遗址—— 石峁 古城,时代与黄帝所处的年代相当,越发证明黄帝活动的地域就在陕北。

黄帝出自陕北,周人也出自陕北。对此,我也有过不少论证。我认为周人原本居住在陕北,后从陕北迁到关中渭水流域。当然学术界对周人起源有着各自不同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周人属于华夏族,不应该居住在少数族分布的地方。陕北自来被视为是戎狄的居所,怎么会与周人的发祥地挂上钩来呢?确实,先秦时期陕北一直为少数族所居,文献记载那里是犬戎或白狄族的居所。但是他们忘了,周人实际就出身于白狄,黄帝实际上也是白狄族的祖先。黄帝既是周人的祖先,也是白狄族的祖先,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单就血缘关系来看,我们的华夏族实际上是有很多很多来源的,并且也不是所有构成华夏族的族群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中原。过去周边的少数族和中原部族往往互相迁徙,那时族群的迁徙实际比今天容易,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到处都住满了人,人群不好随便移动;古代地广人稀,迁徙起来容易得多。秦人从东边迁到西边,他在东边的时候被叫作东夷,迁到西边以后,人家把他叫作西戎了。楚人最早也是居住在东方,后来迁到南方,周人就把他视为南蛮。羌人,也就是姜姓族人原居住在陕甘一带,后来随周人的分封大量迁往中原、海岱。所以周人最早是从陕北迁来的也不足为奇。周人的祖先就是白狄。中国先秦史学会的前会长、原四川大学副校长徐中舒先生,就提出过周人起源于白狄的观点。他列了很多证据,其中一条是,在先秦时期记载古帝王和诸侯世系的专书,也就是《世本》一书中,明确记载了周先公的世系,这个世系完全不像我们华夏族的名字,反倒像戎狄族人的名字。如记公刘以下八代周人祖先的名字,分别叫作庆节、皇仆、差弗、伪榆、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亚圉云都、公组绀诸,这些名字,一看就不像华夏族人的名字,明显杂有戎狄族语言的成分。公刘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公刘迁 豳 故事里的公刘,他前面的一位祖先叫 不窋 ,不窋也像戎狄族的名字。正因为周人祖先属于戎狄,所以文献记他们很早就“自窜于戎狄之间”,一直到公亶父迁岐,才“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宫室,而邑别居之”。

这样,作为周人祖先的黄帝同时也是白狄族人的祖先,也就不奇怪了。对此,先秦古书也有明确记载,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白狄。”《山海经》的另外一段《大荒北经》也记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犬戎也是白狄的一支,白犬就是白狄;黄帝是犬戎的祖先,也是白狄族的祖先。一些人看到《山海经》这个记载,感到不靠谱,说那完全是神话。但是今天的学者大多承认《山海经》的学术价值,因为那里面确实保留了很多先秦时期的宝贵资料。神话传说里包含了很多今天已经失传的史料或历史素材,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关键是《山海经》这个说法可以得到其他古书的印证。汉王符所作《潜夫论》有一篇专讲古族姓氏的《志氏姓》,记载有犬戎和白狄的姓氏,其中很明确地说:“隗姓赤狄,姬姓白狄……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于黄帝。”《左传》《国语》也有不少地方记载白狄族属于姬姓,还记载白狄族居住在秦国所居的雍州范围,这些,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关周族和黄帝族姓氏渊源的考察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今天这个华夏族也就是汉族从姓氏来源上看并不是那么纯粹的,有很多不同的少数族群的血统包含在里头。它来源很丰富,很复杂,这是我们华夏族(汉族)能变成这么大规模的根本原因。泰山不择壤土所以成其大。后来周人往南边迁徙了,大概是因为气候发生了变化,使其逐渐地往南迁徙,一直到渭河流域,然后在那里与姜姓就是炎帝的后人结为婚姻,同时还与别的一些氏族相互往来,由此建立起反商的部族联盟,并自称为夏。这就是华夏族的起源。所以我们说黄帝是戎狄族同时也是华夏族的祖先,戎狄华夏原是一家。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又说黄帝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联想到炎帝其实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我们这个说法就更有理由。

(二)黄帝氏族的活动

黄帝不是指一个普通的人,而是指一个氏族的首领。文献或称黄帝为黄帝氏,就是这个意思。前面说黄帝是氏族祖先的称呼,也是说他曾经是这个氏族或部落集团的首领。那么黄帝和他的部族生活在什么时期?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大家习惯了“黄帝五千年”这句口号,所谓五千年,其实只是一个约数。真要谈到黄帝生活的具体年代,恐怕没有几个人这么说的。过去孙中山建立民国,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中华民国元年,这是以当时一些学者的考订为基础算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制定的中外历史年表,则是以黄帝生活在公元前2550年。最近的一个说法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北京大学的李伯谦老师提出来的,他说黄帝应当是在公元前2500年到2300年。这个年代大概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前期,我很赞同这个说法。我们知道夏王朝是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黄帝和他的氏族活动的时期正好就是在中国正式进入文明时代之前的这么一个阶段。我们前面讲到石峁遗址,石峁古城始建于公元前2300多年,也与黄帝距今的年代差不多,所以我们说石峁是黄帝部族的居邑。黄帝作为这个部族的祖先,或者比这稍早一点,或者比这稍晚一点,这都没有关系,反正他的后代都可以称作黄帝部族。实际上,在石峁周围,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所属北部县区,还散布着不少同时代同样性质的遗址,有的比它早一点,也有的比它晚一点,文化内涵也都差不多,它们应当都是黄帝部族的居邑,整个这片地区都是黄帝部族活动的区域。

前面说过,根据《国语》的说法,黄帝的发祥地是在姬水,姬水在什么地方?文献没有明确的记载,大致是在陕西。是不是陕北,文献没有记载。但是文献记载了其他一些线索,比如黄帝陵,最早是在桥山,桥山距离石峁遗址就很近了。还有汉代的肤施城,即有着4座黄帝祠的今榆林城,离石峁遗址更近。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石峁古城当作黄帝部族活动的居址,并且是黄帝部族活动的中心。从石峁古城的规模来看,黄帝部族当时非常兴盛。据称,这个石峁古城的面积达到400多万平方米,分作内城和外城,上有宫室,称作皇城台,全用石头垒成,这是多大的规模啊!同时期的中原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古城。大家可以看看图4,这是其中的一段,在城的东边,东城门附近。我们看它的修建还是比较壮观的,而且非常整齐,清清楚楚,不像有些遗址那样看不出所以然。学者曾经计算过修建这么大规模的古城,光石头就有十多万立方米,须使用成千上万的劳力经年累月才能建设得起来,说明当时部族的领导者已经具有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的能力,而且石峁周围相当大地域的居民都应当是被征调的对象,而这座古城也应当是当时陕北相当大地区的一个权力中心。所以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下这个结论:黄帝和黄帝族当年就应当活动在这一带,具体来说就是活动在今天陕北榆林和延安地区。这里不仅是我们今天中国革命的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发源地,而且是我们华夏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起源地、发祥地。

width=303,height=148,dpi=110

图4 神木石峁古城遗址

当然我们顺便也要交代一下,黄帝氏族的后裔后来都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有部分留在陕北,这是自然的。但是有相当数量的黄帝族后裔往南往东迁徙,这也是不容否认的。周族就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后来迁徙到今天的渭水流域,就是关中地区。他们迁徙的原因大概主要是气候的变迁,气候逐渐变干变凉,引起那一带植被的变化,从而促使陕北地区的居民向环境更好的地方迁徙。实际上黄帝氏族还有很多支系,这些分支有的留在了原地,有的则因为各种原因东迁,或者南迁,其中东迁的数目最多,就是文献上所记载的白狄东迁。例如,春秋时期活动在今山西北部的一支叫作无终的部族,是当时群狄之首,就是由陕北迁过来的。铜器铭文写作亡终,现在这件商代制作的铜器已在陕西绥德被发现,古文字学家裘锡圭解读了这件铜器铭文。我们河北省北部也有一个地名叫作无终,说明这支部族一直迁徙到冀北地区。还有一支著名的白狄族后裔鲜虞,也是黄帝族的一支,春秋后期见于文献《左传》和《国语》,东迁到太行山的两麓。开始是在太行山的西麓,今天山西昔阳县一带,然后继续顺着太行山的山口迁到河北省的西部山区,到战国之初在河北行唐、定州、灵寿、平山一带建立了著名的中山国。还有肥、鼓、仇由这些小国族,也都是白狄的后代,他们在春秋战国之际都早亡于晋,唯中山一直存在到战国中期,是当时除战国七雄外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这些白狄族裔都参加了当时的民族大融合,也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三)从周族祖先到华夏族共同祖先

为什么黄帝开始是周人的祖先,后来却又变成华夏族的祖先,而且是华夏族第一位祖先。为此,我们还要讲讲华夏民族形成的过程。

我们前面讲华夏族的形成在春秋战国之际,这只是讲了他最后形成的时间,没有讲华夏族的起源。我们华夏族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称作华夏,而不是别的称呼呢?原来,华夏族的起源是跟周人称夏有关。我们刚才讲到周人迁徙到渭水流域,在这里他们和姜族通婚,发展自己的农业,后来又联络了很多别的氏族部落,势力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大概从周文王开始,由于受到东方商王朝的压迫,周人逐渐产生了要灭掉东方商朝的这个心理。因为根据文献记载,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就是商王文丁杀死的,文王显然咽不下这口气。出于这种心理,他开始暗中纠集一些同样对商不满的部族,组成反商势力集团。到了文王后期,这个势力集团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为了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声势,周人开始自称为夏。周人的早期文献《尚书·周书》中便留有周人自称为夏的记录。其中《尚书·康诰》称:“惟乃丕显考文王……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尚书· 君奭 》称:“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尚书·立政》称:“帝钦罚之,乃 伻 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从这些可靠的文献看来,周人称夏显然是和他们伐商并建立新朝的计划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文王受命”,也是与此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把《尚书》中这个夏和历史上的夏王朝混为一谈,说周人称夏就是表明周人自认为是夏人的后裔,我们华夏族的夏也是从夏王朝那儿来的。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夏起源于东方,它跟周朝起源于西方不是一回事。夏人姓姒,周人姓姬,姓都不一样,他怎么是夏人的后代呀?《左传》中明确记载周人称自己与夏不一个族类,非常明确。其实周人是很看不起夏人的,他称夏的后裔为“夷”,文献也有这个记载。那么周王朝为什么称自己这个部落或部落集团为夏呀?因为这是陕西地区方言的原因。夏,在西部方言中含有大的意思。夏者大也,大概周人想要扩大自己这个部落集团的声势,使它产生号召力,产生影响力,所以他自称为夏!我们看《史记·陈涉世家》讲陈涉起义,陈涉刚建立起自己的政权的时候,也是打出这么样的一个旗号,他给自己立了一个国号,曰“张楚”。张楚,就是张大楚国的意思,因为陈涉是楚国人。这与周人称夏是一个道理。后来夏不仅有大的意思,而且有了正统的意思,因为周人建立了国家,取得了政权,就是取得了正统。《诗经》里头有风、雅、颂这三部分,风当然就是民歌,颂是庙堂里歌颂祖先的颂歌,雅是什么呢?雅就是夏,也含有正的意思。雅和夏过去音同通用。雅、夏都是正统,前不久发现的竹简本《诗论》,里面有战国秦汉时期流传的《诗经》古本,其中的雅就称作夏,大夏小夏,雅就是夏,雅、夏都是华夏正声。

再往后,到周人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以后,为了很好地控制新征服地区,他又搞了一个新的制度,就是分封制。周人发明分封制把自己的亲戚、子弟分封到他所占领的原来商人或别的一些氏族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建立起一些新的诸侯国,让他们统治新征服地区的居民,统一听从周的号令。和周自称为夏相适应,他把分封出去的这些国家也称作夏,这就是后来诸夏这个名称的来历。因为有好多个诸侯,所以就称作诸夏。《诗经·周颂》里面就称分封出去的诸侯为“时夏”。再往后,发展到春秋时期,文献里头又对诸侯换了一种称呼,叫 诸华 。为什么称作诸华呢?因为华、夏两个字也是音同通用。《左传》里面有时候称诸夏,有时候称诸华,都是一个意思。因为当时的蛮夷戎狄对诸华造成威胁,所以有人号召诸华团结起来对付这些蛮夷戎狄。不过称诸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华字还带有华美、文采这样一层意思,因为诸夏长期居住在中原,文化发展较快,又自居为正统,所以有了这个称呼,并且也才有了后来的“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以及“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的说法。再发展到春秋后期,文献中华夏这两个字的合称也出现了,《春秋》《国语》《左传》及稍后的文献,都渐渐使用华夏的合称。这就是华夏族称呼的来历。由周王朝自称为夏,然后分封出去的国家称作诸夏,由诸夏变诸华,然后又华夏联称,这个线索十分清楚,华夏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从实际内容上看,周王朝在各个地方分封了这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在整个西周春秋时期无疑都是些融合周围各族的中坚力量。以他们为骨干,吸收夏商旧族及附近的蛮夷戎狄参加民族融合,最终,使诸夏与各族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华夏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周人无疑起到了主导作用,所以后来这个新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追求自己共同祖先的时候,便很自然地把周人祖先奉作了自己最重要的祖先。黄帝由周人祖先演化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就是这样一个来历。

三、黄帝族在历史上的贡献

黄帝是一位传说中人物,有关他个人的活动不好落实,我们只说他是周人的祖先,是一位远古氏族的首领,把他和他所在的氏族联系起来,通过黄帝族活动留下的遗迹来讲述黄帝在历史上的贡献,可能更为可信一些,也更加充实一些。这样讲,还可以把黄帝后裔周人的贡献加进去,周人也算黄帝族的一支,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下面分三个部分讲述本节的内容。

(一)有关“黄帝制作” 的分析

所谓黄帝制作,就是黄帝的发明。过去人们出于对黄帝的尊崇,把许多发明创造,特别是文明时代的一些发明创造,都归结到黄帝的名下。因为黄帝是圣人,圣人无所不能。《中国史探研》一书,是齐思和老先生写的,书中有这么一篇文章,叫《黄帝的制器故事》,主要依据《世本》等书的记载,列举了黄帝和他的所谓臣下的制作。其开列的黄帝本人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黄帝见百物始穿井;2.黄帝乐名咸池;3.黄帝造火食;4.黄帝作旃冕。

这几项制作,有的是不可信的,如说黄帝造火食,就是说他发明了用火和熟食,这显然不对。人懂得熟食比这早得多,周口店的猿人就开始用火了,后来又发明了陶器,有了坛坛罐罐,就是用来煮东西吃的。如陶鬲,是用来熬粥的,鼎是煮肉的。其中鼎的发明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距今五六千年,早在黄帝之前,所以这个说法不太准确。至于说黄帝发明了挖井的技术,只能说从黄帝所处的时代上讲有这个可能。有人称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水井是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但那里的所谓水井都太浅,仅一两米深,不好说是真正的贮存地下水的水井,因而人们就把眼光转向黄河中下游一带,那里考古发现的龙山时期的水井深都在五六米以上,可以说与黄帝所处时代大致相当。《世本》又将冠冕和旗帜,即“旃”的发明权归之于黄帝,也只能作如是观。就是它们都有可能在黄帝那个时代出现。如果我们把战争的出现归诸龙山时期,战争双方是免不了使用旗帜的。礼仪活动也免不了使用冠冕和旗帜,这些东西出现在我国国家产生前的龙山时代,似乎都有可能。只是这里的冕不一定非要理解成后世帝王戴的那种前后加几个旒的冠冕,把它理解为一般贵族用的礼帽,也是可以的。黄帝那个时期已经有了一套初步的礼仪制度,应当是可以理解的。最后说黄帝发明了音乐,包括制作了《咸池》这样的乐曲,这些作为精神文化的产品,也以归为那个时代为宜,因为各地早就发现了当时一些与音乐相关的乐器,还有一些舞蹈图案,这都是与乐曲相关的。

引起大家关注的,是《世本》所记黄帝手下一些所谓大臣的发明创造,如说黄帝使羲和作占日,伶伦作律吕,大桡作甲子,容成作调历,沮诵、仓颉作书……等,这些发明也大多可以看作黄帝时代的发明。其中最重要的是仓颉作书,就是说仓颉发明了文字。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件事情,因为文字的发明意味着文明的产生。这些年,大家为了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都很关注这个事情。但是目前这个事情尚不好落实。我们中国的文字,到底什么时候发明的呢?目前夏代还没有发现当时人们留下来的文字记录,所以现在有关夏文化、夏王朝的历史也不能最终确定下来,一些外国人就据此不承认中国有个夏朝。黄帝时期是否有了文字,当然也不好说。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断然说黄帝时期包括夏代就一定没有文字。目前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已陆续发现了一些与文字相近似的书写符号,如在山东莒县等大汶口文化分布的地区发现的陶文,已有学者试着对它进行释读。江苏吴县等良渚文化分布的地区亦发现了连续书写的陶文,李学勤先生也曾对它有过释读。学者或称之为我国最古的原始文字,或萌芽状态的文字,其时代也和黄帝时期相近。如此看来,说黄帝之时有文字产生,也有它一定的道理。

除此之外,还应当提到黄帝夫人的发明。黄帝夫人叫嫘祖。嫘祖发明了养蚕,文献或称嫘祖教民养蚕。我们今天的丝绸之路,得益于这位嫘祖。所以人们把嫘祖又尊称为先蚕。今天很多地方都立有纪念嫘祖的庙,叫先蚕庙,北京的北海公园里就有一座,因为她最早发明了养蚕。这当然也来自于传说,但是考古发现也确实证实了嫘祖那个时期我们发明了养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考古学者就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了半个蚕茧,所处时代当是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又在浙江湖州南面的吴兴钱山漾遗址发现了一件残损的绢片和丝线,所处时代当是良渚后期,距今4 700年,也与黄帝的时代相近。据此看来,所谓黄帝夫人嫘祖教民养蚕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

总之,上述黄帝发明,或黄帝之臣、黄帝后妃发明的故事大多是有时代背景的,绝非凭空编造。大家出于对华夏祖宗的尊重,把那时的很多发明创造都归功在黄帝的名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我们说对于黄帝制器的故事要做具体分析,但站在黄帝所处时代对这些故事进行考察,还是要对这些发明创造基本上予以肯定。这牵涉到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评价问题。过去一些人以这样那样的借口否定中国文明的本土起源,把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礼仪文字、陶器制造等多项发明都归结为来自西方,甚至说中国人种亦自西方移入,有鉴于此,我们所做以上辨析和厘清,还是有必要的。

(二)石峁所见黄帝族的物质文明

此是对黄帝族所处生活环境的进一步考察。我们刚才讲了,石峁是黄帝部族的居邑,所以,可以用石峁这个地方的一些考古发现来推测那个时候黄帝族物质文化的水平。 石峁 这个地方我去过两次,对那里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可以看出当时 石峁 的居民是以农业为主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粟、黍。 粟 是小米;黍呢,是黏米,或黄米;稷,则是这两者的统称。总而言之,就是小米这一类作物,是当地人们的主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没有发现小麦。众所周知,小麦是由西亚传到中国的作物。这个时候,大概已经传到新疆了,但是石峁没有发现小麦的种子,说明此时,这种作物还没有传到陕北,这里仍然是和中原一样种植传统的黍稷类作物。

除农业以外,石 峁 人也兼营家畜饲养业。家畜饲养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项主要副业。其中主要的家畜是猪,这也和传统中国的家畜饲养一样。不过,除了猪之外,也发现有牛、羊,且主要是黄牛与绵羊,也发现有马。马、牛、羊这几种动物,都是从西亚、中亚引进的,说明 石峁 地区的人们与西方有着经济上的交往,也说明他们的经济中也有畜牧业的成分。

还有手工业,包括制陶、制骨、制造青铜器和玉器几种行业。最引人注意的是玉器制造行业。初步估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总共在石峁这个地方发现有4000件以上的玉器。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出土的玉器最多,但大多流失到了国外。这些玉器非常精美,种类也很多,但以斧、钺、刀、戈类兵器为主。其中有一种叫牙璋的玉器,形状与戈相似,当是由戈类器物转化而来。这使人想起《越绝书》中的“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的记载。尽管我国使用玉器的时间比这要早,在5 000多年以前的红山文化及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都发现有不少的玉器,但就发现的数量而言,似乎还没有哪个地方赶得上石峁及其周围地区的。这些玉器,应当都出自黄帝族自己的制造。对此我个人有个发现,就是作为黄帝族后裔的周人,本身就是以制造玉器为职业的一个氏族。因为周族的周这个字就是治玉的意思。这个周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最早就写成个田字格,其中有几点儿,这是个什么形象呢,古文字学家说,这就是一个雕琢治玉的形象,包括朱芳圃、孙长叙、张亚初、何琳仪、黄德宽等古文字学家都这么说。我们看雕琢的雕字从周,说明周、雕两个字的古音也是相同的,周、雕二字过去就是一个意思,是古今字。周人早期确实是以制玉为业的这么一个氏族,这和《左传》定公四年提到的那几个以职为氏的氏族,包括陶氏、索氏、施氏、繁氏、长勺氏、尾勺氏的性质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这个推断也可以与石峁发现的大量玉器相互印证。因而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周族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贡献,一种在物质文明发展史上的贡献。

除玉器外,石峁还发现了大量的骨器,是在皇城台上的手工作坊里发现的。据说这个作坊发现的骨针有成千上万枚。还发现有铜器,而且是青铜器,几件小刀子。连带着还发现了铸造青铜小刀的石范,说明 石峁人 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我国青铜器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中国古代的金属制造业,包括青铜器、铁器的制造,都是从西方传入,这不可否认。因为文明发展最早的地方还是在西亚、北非一带,比如两河流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一带,还有古埃及,他们的文明确实比我们早。现在青铜器这么早地出现在石峁,比一般中原地方都早。据我了解,整个中原地区还没有出现比这更早的青铜器物,而且连带着铸造青铜器的石范一起出土。这说明黄帝氏族很早就和西方物质文明有所交往,有所吸收,并在这些方面处于当时中国领先的地位。这个传统也传给了我们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很早就是一个善于吸收其他优秀文化的民族,早就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这也是我们民族能够发展壮大直到如今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黄帝族后裔周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作为黄帝族后裔的周人在历史上的贡献,更不应该忽略。这在我们今天大力提倡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如此。因为周人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主要缔造者。

首先,周族建立了周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包括以后的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也没有它的时间长。人们称周朝为两周,当然后面这个东周势力已经弱小,下面的东周列国声势盖过了周王朝,但是不管怎样,周王朝名义上还是存在的。这两周加起来,一共8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这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周人在历史上的一个贡献。为什么周朝能够经历这么长的时间?这是有原因的。我想,主要是因为周人在制度上与文化上的创新。从制度上看,周人在建国后创设了一系列新的制度,这种创设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政治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如宗法制、封建制、嫡长子继承制,还有同姓不婚的制度,这些都是周王朝的发明和创造。它们的重要性,大家学习历史都已有所了解,特别是封建制,我在前面已经提到,它是以后各部族走向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华夏民族的前提。所以王国维在他的《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是周人在制度文明上带给古代中国的一个大的变化。

其次,就是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周人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更加突出的。实际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就是来源于周朝的创设,来自西周初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一个革新,也就是王国维说的周人制度与文化方面的革新。周以前的商朝当然也很辉煌,尤其是他的物质文化。商朝的青铜器做得很好,达到了古代青铜器制作的顶峰,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商朝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商人太信神鬼。你去看看殷墟遗址,看看甲骨文的占卜记录,那些人殉和人祭的记录,以及殷墟的一个个祭祀坑,是不是有些阴森恐怖的感觉!再看他的青铜器上的装饰,也都有点儿恐怖气氛。我们因而说商人鬼神迷信非常厉害,什么都是鬼神说了算,什么都要占卜,可以说是以鬼神文化为主。但是周人呢,就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的主导思想是人本思想、民本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由神本发展到民本,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决定了我国以后几千年政治思想和文化的走向。其中的天命论,就是西周初期由文、武、周公等人最早提出来的。天和天命都是周人的发明,周人最早提出了天的观念。商朝甲骨文中没有天这个词儿,从甲骨卜辞中也看不出商人有天这个观念,商人只有帝,上帝的帝这个概念,但是没有天这个概念。周人提出天是宇宙社会最高的主宰,它不可捉摸,不受人的意志左右,也不接受人的贿赂,但却掌握着人间、宇宙的一切变化。人世间的命运、祸福,朝代的兴衰、更替,这些都是由天决定的,这叫作天命,天命不可违。所以周人非常信天。不过周人对天有一个新的解释,就是认为天是公平而公正的,他能够明辨是非,甄别善恶,而且对下界了解仔细,观察入微。尤为重要的是,天对谁的支持,给谁祸福,是取决于地上的统治者对人民的态度,你对人民好,天就支持你,你对人民施行暴政,天就要把你抛弃,这就叫作天命。所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就是这个意思。由此还产生了这样一个词汇,叫作“求民主”,就是天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在下界求得一位保民的君主。这样,周人就把自己对天的敬仰与保民的主张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我国民本思想的来源。这是周人的一个发明创造。民本思想后来被孔子继承,又被战国诸子所继承,被孟子、荀子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发扬光大,成了儒家后来一个最重要的思想主张。直到今天,也是我们提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的内容之一。如此来看周人在我国思想文化上的贡献,真是善莫大焉。还有德治与礼治,这也是周人的发明创造。周公就讲德,也讲礼。所谓周公制礼作乐,德是礼的内涵,讲人的道德修养;乐是礼的外在表现,二者是一体的,并且与周的各项制度融为一体,尤与周的德治与民本思想融为一体。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也是这个原因。正是因为有了周人这些制度与思想文化的创新,王国维才有上述对周人制度文化的大力推崇。我们把黄帝后裔周人在历史上的贡献单独地给大家提出来,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出于继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虑。

Huangdi: the Common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EN Changyu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Abstract: Huangdi (the Yellow Emperor) was the ancestor of the Zhou's people, and they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fore, when this national community pursued its common ancestor, the Zhou's people were naturally regarded as its most important ancestor. Many of today's family surnam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Zhou Dynasty and then up to Huangdi.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ould b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names of the Zhou and Huangdi can enlighten us that the so-called huaxia, or han nationality, today has man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cluded in its surname. At the same time, Huangdi is the ancestor of both the rongdi and huaxia nationality. rongdi and huaxia was originally a family, so it is said that Huangdi is the common ancestor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In fact, in terms of blood relationship, the Chinese nation actually has many sources, and not all the ethnic groups that make up the Chinese nation have been living in the central plains since they were born. Histo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long-term process of multi-ethnic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thnic integration, Huangdi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promoting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Key words: Huangdi; huaxia nationality; Chinese nation; ethnic integration; the Zhou's people; Huangdi famil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SID: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800ZH003)

作者简介:沈长云(1944—),男,重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专家,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为先秦史学会顾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