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皮囊之下》的致命诱惑,你真的看懂“黑寡妇”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黑寡妇的科幻片 影评:《皮囊之下》的致命诱惑,你真的看懂“黑寡妇”了吗?

影评:《皮囊之下》的致命诱惑,你真的看懂“黑寡妇”了吗?

2024-01-19 19: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紧接着镜头切换,斯嘉丽出现在镜头前,换上了女尸身上的衣服,改头换面,并暗示着她所扮演的角色的“诞生”。她从何而来,无从得知。她化作蛇蝎美人般的“高手”,驾驶着一部大货车缓缓经过陌生的人群,去寻找她的“猎物”——路上独行的单身男子。

而上钩的“受害者”们,跟着斯嘉丽回到她的住所,被她的“皮囊”所诱,慢慢走进了毁灭的深渊,心甘情愿地“遇害”。一般的犯罪或惊悚片在此时会出现血腥或暴力的场景,但在《皮囊之下》这部电影里,周围的世界幻成了黑色的无边境界,犹如科幻片的异域一样神秘莫测。

这是这部电影第一个极为重要的隐喻。这个“无尽的黑洞”象征着人性中(尤其是男性)对色念的着迷。

斯嘉丽仿佛是地狱派来的使者一般,用挑逗的语言,诱惑的眼神,将他们“一网打尽”。

随之在影片中出现的情节转折是,对这个充满七情六欲的人间毫无察觉的黑发宠儿,开始留意到自己的身体和世界的变化。被玫瑰的刺扎伤,被路上的石阶绊倒,她似乎也只是个血肉之躯,和普通的芸芸众生并无不同。电影此时开始渗透着现实生活的色彩,同时也暗示着“黑寡妇”的自我觉醒的起始。

她在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脸庞和身体,对自己的美丽全然无知。她尝下第一口蛋糕,却如禁果般无法吞食。她观察着电视机里滑稽的人和事,仿佛在看另一个星球的故事。

从这些“发现”中,“黑寡妇”开始认清关于自已的“真相”,以及作为“女性”的觉醒。她从一开始犹如科幻片中走出来的无名女子在路上伺机狩猎单身男性,逐渐意识到自己美丽的“皮囊”的秘密。光线如面纱般覆盖在她精致的半脸上,显示这个“奇女子”的与众不同之时,她的独一无二的“自我”也在悄然浮出水面。

在影片最后的高潮处,还处于迷惘状态的“黑寡妇”前后遇见了两个男子,他们分别代表着社会上两种男性特征。一位是带她回家,给她梳理照顾,温柔体贴的“好男人”。另一位则是森林里所谓“出于好心”的伐木工,实质觊觎着她的美色,随时蠢蠢欲动。

镜头语言的设置也从拍摄手法上说明了两者的不同。遇见第一位男子时,他和斯嘉丽同时露面在明亮的光线中,坐在她的后面,暗示了以“她”为先。第二位则是一直以粗犷的上半身形象展示在镜头前,看不到斯嘉丽的脸,暗示了“她”在此刻处于弱势的位置。

当然了还有一位幕后的“大Boss”,电影一开篇出现的摩托车骑手。他一直骑着神秘的摩托车,监视着斯嘉丽的一举一动,是剧中的“隐形人”,但也代表了社会另一种男性特征:霸权,监督,行动,果断。他不动声色地闪现在整部电影过程中,仿佛观察着这个带有魔幻和现实双重性质的故事的发生。

《皮囊之下》以剑走偏锋的的谋杀方式,强烈的性暗示,结合科幻的虚无和悬疑片的惊悚元素,却诉说着现实露骨又简单直接的主题:女性是什么?外貌和肉体是否就是对女性的定义?

同样地,这部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男性与生俱来的欲望所带来的正反双面性。我倒不觉得这是所谓“女权”电影,也不认为这部电影需要被赋予这样的标签。《皮囊之下》的黑暗构建在乌托邦里,如寓言故事一般给人以想象,两性话题的讨论也总是如同夜空一样无法穷尽。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部“黑化”的电影,绝对不是流于形式的肤浅。它所赋予观众思考的维度,才是最“深不可测”的东西。

【点赞关注,有你好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