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煎煮过程中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变化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樟醚致癌 细辛煎煮过程中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变化研究

细辛煎煮过程中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变化研究

2024-07-17 1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黄 鲛, 易进海, 刘玉红, 黄志芳, 陈 燕, 刘云华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2;2.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1],为常用中药,具有祛风散寒,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之功效。细辛有小毒,自古就有“不过钱”之说,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辛用量为“1~3 g,散剂每次服0.5~1 g”。但古今众多医家在临床应用时用量差异甚大,如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细辛用量在1.5~18 g之间,较常用的是6~9 g,并在每首方剂后都严格要求煎药的用水量和煎取的药液量,通过加大煎药用水量来延长煎煮时间[2-3];顾苏俊[4]认为细辛入汤剂时,因其含有挥发油,用量在1~3 g时,不妨后下,超过3 g以及用量较大时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盘庆东[5]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重用细辛入汤剂久煎,疗效显著,未发现有明显毒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细辛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其毒性作用主要来源于挥发油[6],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是一种多位点和多特性的致癌物质[7],黄樟醚不仅有呼吸麻痹作用,而且是毒性较大的致癌物质[8]。细辛脂素是细辛非挥发性成分中的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和抗结核杆菌等作用[9]。王智华等[10]用挥发油提取器测定细辛10~30 min水煎液中挥发油的含有量,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中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的含有量,结果显示细辛水煎液中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的量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本实验基于中药汤剂煎煮的实际情况,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细辛30~120 min水煎液中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动态变化,探究细辛久煎对毒效成分的影响,该方法简便、准确,为细辛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包括四元泵,DAD检测器,柱温箱,自动进样器,工作站);电热恒温水浴锅HHS214;岛津AUW220D型10万分之一电子天平;Sigma3K15高速冷冻离心机;Millipore Milli-Q超纯水系统。

甲基丁香酚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111642-200301,供定量测定用);黄樟醚对照品,购于CHEM SERVICE(批号03/11,纯度≥98%);细辛脂素对照品,购于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批号:11032521,纯度≥98%);甲醇为美国Fisher色谱纯;水为Millipore Milli-Q超纯水系统制得的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药材购于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舒光明研究员鉴定,为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wm(Maxim.)Kitag.的干燥根及根茎。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11]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A相为水,B相为甲醇,梯度洗脱,0~10 min(45% ~40%A),10~15 min(40% ~35%A),15~30 min(35%~25%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5 nm;柱温35℃;进样量5~50 μL。对照品及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

图1 混合对照品 (A)及细辛样品 (B)的HPLC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reference substances(A)and Asari Radix et Rhizoma(B)

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甲基丁香酚10.37 mg、黄樟醚11.01 mg、细辛脂素10.86 mg,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适量,置同一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中含黄樟醚0.1101 mg、甲基丁香酚0.1037 mg、细辛脂素0.0543 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Ⅰ。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Ⅰ1 mL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Ⅱ。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1 细辛水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北细辛100 g,加水700 mL,用武火加热至微沸,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煎煮过程中加水补充损失的水量。分别于30、60、90、120 min精密量取水煎液6 mL置1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取适量离心 (12000 r/min)5 min,上清液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细辛水煎供试品溶液。

2.3.2 细辛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北细辛粉末 (过三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溶液20 mL,精密称定质量,回流提取1 h,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质量,滤过,即得细辛药材供试品溶液。

2.4 检测限和定量限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当信噪比为3时,计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检测限 (LOD);当信噪比为10时,计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定量限 (LOQ),结果见表1。

表1 各成分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Tab.1 Linear relation,limits of detection(LOD)and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of components

2.5 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2.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Ⅰ4、8、10、15、20 μL 和混合对照品溶液Ⅱ1、2、4、8、10、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结果见表1。该方法在实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重复进样5次,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峰面积的 RSD分别为0.98%,1.67%,0.27%,表明色谱系统的精密度好。

2.7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于 0、2、4、8、12、24 h检测,记录色谱图,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05%,2.78%,0.65%,表明供试品溶液24 h内测定稳定。

2.8 重复性试验 取细辛30 min水煎液5份,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图,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2216,0.0485,0.0865 mg/g,RSD分别为1.13%,3.37%,0.43%,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按2.3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精密量取细辛30 min水煎液3 mL,共6份,准确加入适量对照品溶液,照2.3.1项操作,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96%,98.77%和105.78%;RSD分别为0.64%,1.92%和0.53%。

2.10 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细辛药材供试品溶液和细辛水煎供试品溶液5~5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计算各样品中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含有量 (以生药计),结果见表2。

表2 细辛药材及汤剂测定结果Tab.2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in Asari Radix et Rhizoma decocted fluid

3 讨论

3.1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统剂型,古今众多医家在使用细辛时,多采用汤剂入药,并要求先煎或久煎。故本实验根据细辛汤剂煎煮现状,采用HPLC法,测定细辛药材及细辛30、60、90、120 min水煎液中主要毒效成分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结果显示,细辛药材中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含有量分别约为细辛30 min水煎液的20、100、25倍,且细辛汤剂中挥发性成分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的量随煎煮时间延长迅速下降,非挥发性成分细辛脂素的量随着煎煮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由此可见,细辛汤剂先煎或久煎,可以显著减少毒性成分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亦有利于有效成分细辛脂素的溶出,这为临床用细辛入汤剂时先煎和久煎提供了科学依据。

3.2 细辛的毒性大小与药用部位、剂型、煎煮时间等密切相关,如表2显示细辛水煎液中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的含有量远低于细辛药材,且随煎煮时间延长迅速下降。细辛“不过钱”是针对散剂“单用末”而言,入汤剂时可根据先煎或久煎来增加细辛用量。因此,细辛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征、用药的方法和剂型等不同酌情增减,建议中国药典可适当增加细辛汤剂的用量范围。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14.

[2]柳俊辉,秦华珍,郝二伟,等.细辛的毒性与临床用量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72-2374.

[3]刘华山,张永桂.含有附子、细辛的经方煎服方法浅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597-598.

[4]顾苏俊.近年来有关细辛用法用量研究的综述[J].中草药,2006,37(6):956.

[5]盘庆东.重用细辛组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6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9,31(7):24-25.

[6]李仪奎,胡月娟.细辛挥发油的毒性及对家兔脑电活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6,2(4):24-26.

[7]杨秀伟.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22(2):67-72.

[8]冯素萍.对细辛药理学作用及应用中有关问题的讨论[J].中医正骨,1999,11(2):41-42.

[9]郭增军,刘 辉,王 利.HPLC法测定不同品种商品细辛中细辛脂素和芝麻质素的含量[J].中药材,2001,24(4):273-274.

[10]王智华,洪筱坤.从细辛根末与全草煎剂所含挥发油及黄樟醚的测定分析论细辛用量与剂型的关系[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21(9):2-3.

[11]刘玉红,易进海,黄 鲛,等.RP-HPLC法同时测定细辛中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5):822-825.

猜你喜欢 脂素水煎液丁香酚 白脂素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心脏、肾脏、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年8期)2022-08-25水产品流通环节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现状及评价中国水产(2021年11期)2021-12-15深绿卷柏中木脂素成分及10个木脂素结构的修订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1年3期)2021-05-26丁香酚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休药期研究渔业研究(2020年5期)2020-10-28香色南风(2020年13期)2020-06-05亚麻木脂素提取液渗透模型建立与验证中国粮油学报(2019年4期)2019-07-12丁香酚诱导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的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1期)2019-03-04基于小鼠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评价川芎水煎液的胚胎毒性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当归不同药用部位水煎液指纹图谱及成分分析中成药(2018年4期)2018-04-26水产品中丁香酚残留的人体健康风险分析水产科学(2018年1期)2018-03-10

中成药2012年10期

中成药的其它文章人参花超微粉碎扫描电镜观察及人参皂苷测定不同品种红枣中三萜酸及环核苷酸的测定京大戟醋制前后大戟二烯醇和甘遂甾醇的变化培养条件对罗布麻愈伤组织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积累的影响不同年生人参中8种酶活力的比较研究胃肠安丸组方中枳壳大黄配伍的化学成分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