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大伾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鹤壁地貌 鹤壁大伾山

鹤壁大伾山

#鹤壁大伾山|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好文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鹤壁大伾山范文,好文网里面收集了五十多篇关于好鹤壁大伾山好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关于鹤壁大伾山内容请关注好文网

篇一:河南省浚县大伾山地质成因探析

豫北浚县大伾山地质成因探析

聂彦冲

(安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豫北浚县大伾山出露的中、上寒武纪地层中含有大量古生物化石、遗迹,是研究该地区古环境的实际地质资料。本文通过实地考察,结合豫北地质资料分析山体及区域地质构造,同时将大伾山与该区域内与其同时期且相似的浮丘山、象山、同山等对比来研究大伾山。笔者认为大伾山是豫北平原上突起的一个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205~135Ma),以寒武纪张夏组、崮山组地层为主体的背斜穹窿构造,该地区在中、上寒武纪大部分时期处于动荡的浅海沉积环境。

1. 概况

大伾山位于现在河南省浚县县城东关,孤峰突起,高程为135.3m,系太行山余脉。山体呈梭状,南北长1.75㎞,东西宽0.95㎞,面积约1.66㎞2。其西不到1㎞处,另有一浮丘山,高程为l01.5 m。浮丘山紧邻的浚县北关外高程为60.1 m,大伾山和浮丘山实际上仅高出周围地面75.2 m和41.4 m。大伾山南偏西70°约16㎞处为同山,高程为145.3 m。同山北偏东15°方向16㎞处为相山(又称象山),高程为225 m。相山与其东北的善化山(高程203 m)以及其东南的另一小山峰(高程150 m)合称枉人山。相山正南7.5㎞处有白祀山,位于同山北偏东40°。白祀山稍低,高程在90 m以上。同山、白祀山和枉人山一线以西为丘陵地区,当地人称火龙岗[1](见图1)。为方便阐述,笔者将上述三山及其周边地区称为大伾山地区。

图1 豫北浚县大伾山地区地质图

2. 地层及生物化石、遗迹

2.1 地层构成

大伾山及该区域内的浮丘山、枉人山、童山地层组成大体相同,可分为三部分:

太古界基底:结合1︰20万鹤壁地质图幅中的钻井资料并对比相邻构造单元,可以认定该区基底为太古界变质岩地层,主要是各种片麻岩、片岩,如花岗片麻岩、含钾花岗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片岩、黑云母片岩[2]。

寒武系:寒武系地层是构成大伾山的主体,也是最主要的出露地层。该山现主要出露有中寒武统张夏组及上寒武统崮山组地层,前者主要为灰、青灰色中厚层条带状鲕状灰岩、含藻鲕状白云质灰岩,山顶处出露厚度超过50 m,后者则由泥质条带状灰岩、白云岩灰岩、泥质白云岩和灰色薄层白云岩等互层组成,在电视塔东南斜坡处,出露厚度不足5 m。大伾山寒武系地层风化较轻,植被覆盖稀疏,仅山体南、西麓人工毁坏处风化较重。

第四系: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构成大伾山的表层,底部为未固结的土砾胶结物,上部由风化形成的土壤(褐土)覆盖,植被覆盖良好,其间夹杂瓦片,由瓦片较新推测为侵入物。

图2 大伾山出露的部分生物化石、遗迹(左图为叠层石,右图是古生物遗迹)

2.2 古生物化石、遗迹

大伾山的古生物化石、遗迹全部位于中、上寒武纪地层。现简要介绍如下:

柱状叠层石 见于山西北的吕祖祠南侧的紫霞山庄院内的石崖上,位于中寒武统鲕状灰岩地层中。出露面方位约为SW260°,倾角大于80°,为竖立的长椭圆形,长约70㎝,最宽处30㎝。出露面为叠层石的横截面,可见同心圆柱状叠层石紧密排列,单个叠层石直径在0.5~3㎝之间(见图2)。

假笔石 出露于大伾山电视塔下东南斜坡处上寒武统白云岩、灰岩互层中,数量较多,填充物为灰色薄层白云岩。该类生物外形如现代植物根系,宽约1㎝,部分长度可达50㎝,类似笔石,故称“假笔石”, 推测为古海生植物。

生物遗迹 见于中寒武统鲕状灰岩地层。太平兴国寺内朝阳洞倒U形洞口顶部见数条疑似古生物钻孔。钻孔为一系列直径0.5~1㎝的中间凸起、自中央向边缘缓慢下降的斗笠装化石片呈叠瓦排列组成,周围有白色长石填充(见图2)。钻孔宽度0.5~1㎝,出露长度在数十厘米至一米之间。此外,在紫霞山庄上部石崖台阶面上可见一些长条带状似古生物填充体,填充物为灰白色长石。在紫霞山庄、天宁寺等地的中寒武统浅紫色灰岩地层中,还发现含有大量黑色斑点的藻灰岩,应为那一时期古海藻遗迹。此外,在善化山北麓中寒武统张夏组地层还曾发现三叶虫化石

3.地质构造

大伾山位于渤海湾沉降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内黄隆起的中央隆起带上[3]。内黄隆起东侧以缓斜坡与东濮凹陷相接,西部以汤东断裂为界紧邻汤阴地堑;汤阴地堑西界汤西断裂西侧是太行山山前抬升区,汤东、汤西断裂均为铲式正断层(见图3)。汤阴地堑及以东地区地形以冲积平原为

主,内黄隆起带上偶见孤立突起的低丘,大伾山、相山、童山便是这些低丘的代表;西部的太行山

区则是丘陵、中低山地形。

图3 林县(州)南——濮阳市南构造剖面示意图

大伾山处于温带季风气候,表层为数米厚的土壤覆盖,岩石出露面积较少,整个山体的断层、节理以及褶皱等难以全面观察。本文仅叙述在岩石出露面发现的一些地质构造。正山门东侧“大伾山”刻字石崖发育多组节理,主要是垂直岩层和顺岩层方向的“X”型剪节理。节理面平滑、缝隙一般极小。在石崖中央发育一张节理,走向北东,裂隙为灰黄、黄白色富CaCO3 灰岩所充填。该张节理规模较大,自石崖向东北延伸,北侧还发育一大型剪节理。

山顶电视塔东南斜坡发育有数组剪节理,性质与上述剪节理相同,推测与前述石崖张节理贯通。在此斜坡可见一低角度上寒武统崮山组灰岩、白云岩互层,下部与中寒武统张夏组呈整合接触,岩层倾向SE135°,倾角7°。鹤壁地质图幅显示,童山西南麓的相应岩层倾向NE90°,倾角14°,相山东麓的相同岩层倾向约为SE150°,倾角14°,表明上述构造在成因上应有一定联系。

4.沉积环境、山体成因分析

大伾山位于内黄隆起顶部东侧,向东为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西侧则是内黄隆起顶部。该区太古宙变质结晶形成陆核基底,属中朝地台的一部分[4],此后在元古宙至早寒武纪时期长期遭受剥蚀

[4],缺失相应地层。大伾山、浮丘山、枉人山、童山等大面积出露的中寒武纪张夏组中厚层鲕状灰岩,反映了当时动荡的浅海开阔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5];崮山组的白云岩、灰岩互层表明大伾山在上寒武纪处相对平静的浅海环境。奥陶纪、石炭——二叠纪以及三叠纪时期,该区仍接受沉积,其东部的斜坡带保留有800余米厚的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在经受侏罗纪以来的长期剥蚀后,大伾山地区已缺失上述时期地层,新生代该山周边地区沉积了数十米至数百米厚的碎屑、砂、粉砂地层,而山体仅沉积数米厚的第四纪土砾胶结物、褐土。

1︰50万的河南省构造体系与地震图(1980年)显

示,大伾山地区东西由两条隐伏断裂:东断裂位于

大伾山东侧,走向NE,向西南延伸至新乡卫辉,全

长超过60㎞,是一条压性、压扭性华夏式断裂;西

断裂紧邻相山西麓,为一NE向新华夏系压性断裂,

长度约80㎞(见图4)。这两条区域性断裂进一步控

制了内黄隆起中央隆起区的构造运动,使其区别于

东部斜坡带。受西部汤阴地堑挤压,该区主要受NW

——SE方向的应力,地区构造多呈NE走向。结合

地质历史文献和考察中观察到大伾山东南部地层向

南东方向倾斜,加之大伾山的梭状外形以及出露山

体长宽比(1.75/0.95=1.842)小于3,笔者认为,大

伾山是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205~135Ma),突起于图4 大伾山地区地质构造图

豫北平原上的一背斜穹窿构造。大伾山背斜轴迹为NE向,恰好符合燕山期构造受力特点及燕山期背斜褶皱的一般形态。由此推测该区域的相山、童山、浮丘山、白祀山、善化山等低丘,成因应该与大伾山相同或类似。

5.结束语

豫北大伾山地区突起于平原的几个低丘蕴含丰富的地质意义,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内黄隆起乃至

豫北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由于笔者学识、资料,上述认识不免具有不足或错误之处,还望有学之士及专家、学者加以指正、修改。

参考文献

[1]史念海. 浚县大伾西部古河道考[J]. 历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2]张吉献,张启珍.红旗渠·林虑山省级地质公园遗迹资源特征及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

29(5) : 85~89

[3]程秀申,漆家福等.关于东濮凹陷构造单位的探讨[J].断块油气田.2009,16(4):15~18

[4]万天丰.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5]项文礼等编著.中国地层典·寒武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篇二:大伾山一游

大伾山一游

大伾山是我市浚县境内的一座小山,听我爸爸说,他在上浚县一中时经常到山上玩。我很好奇,很早就想去看看。今年春节放假,我们要去浚县老家看奶奶,于是我和妈妈爸爸商量好,一起游览大伾山。

大年初四那天,我们早早起来,收拾好行李,准时坐上了鹤壁至浚县的汽车。在车上,我看到田野里麦苗还没有返青,在寒风的吹拂下,小麦苗向我们频频挥手,像是给我们说:“祝你们一路平安!”这天的太阳很好,尽管室外温度很低,但坐在车里,在阳光的照射下,我感到暖融融的,耳畔好像听到太阳公公说:“孩子,外面很冷,让我给你们驱走严寒吧!”大约走了50分钟,我看到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大伾山,腰间好像扎了一条白色丝带,显得格外壮观。

到了浚县汽车站,我们又换乘出租车,驱车直奔大伾山。到了山门,我看到那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有玩杂耍的,有扭秧歌的,有

吃饭的??真是热闹非凡啊!

我们从山门进去,顺着一条石板路拾级而上,这条石板路的两边石栏杆上,沿路雕刻有许多小猴,小猴的姿势各不一样,活灵活现。妈妈说,摸摸小猴的头,会带来好运。我一边走一边摸着小猴的头,好玩极了。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半山腰平台上,哇!这里更热闹,只见有两个花轿来回穿梭,还有唢呐在演奏,花轿里的人眉开眼笑的,还真像娶新娘呢!再看东边的石壁上,不知是哪位古人写的“旧地重游”四个大字,古朴厚重,苍劲有力。

我们越过平台旁边小湖上的小桥,向东走

去,只见路旁一字排开的小商品,像一个走廊一样,商品琳琅满目,真让人目不暇接。妈妈最喜欢这些商品,走上前去,一个个地观看,细细的询问,而我和爸爸却想尽快上山观景,我们疾步向前,妈妈也不得不紧紧跟上,我们很快来到天齐庙。这是一个大寺庙,里面神像林立,烧香拜佛的人很多,到处弥漫着呛人的

烟尘味道,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我们在神像面前虔诚的祈祷,随后就顺着门前的小道向东走去,走大约50米,前面有一座寺庙,名叫天宁寺,爸爸说,天宁寺内有一尊北方最大的大佛,是南北朝时期建造的,气势雄伟。被称为“八丈佛爷七丈楼。”我们进入寺庙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小庙,穿过小庙进入后院,一眼就看到了一尊大佛,很高很高,需仰视才见。这尊大佛慈眉善目,仪态坦然,左手放在膝上,右手平举而掌心向前。我心中暗想,这个大佛为什么这样的神态呀,正要请教爸爸,爸爸好像看出我的心思,他说:“相传,过去这座山的东边是黄河,每到夏季就泛滥成灾,为镇住黄河,使人民免遭洪水之灾,人们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大佛,大佛右手举起,示意挡住黄河决口。人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始终也没有挡住黄河泛滥。只有现在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我微微点点头。在大佛的旁边,我看到许多古今名家书写的“佛”字,是啊,我真想让大佛永远能保我们平安啊!

出了天宁寺,我们沿着山石路向西到了龙

洞,我们摸了摸洞内的龙后,迅速来到了观音殿,观音殿是人们求子保子的地方,我们到保子庙拜了拜,就到院子转运球处,听说转一下转运球会转出一年的好运呢。

从观音殿出来,我们直奔吕祖洞,这是供

奉吕洞宾的地方,地方不大,但院子内小亭四周的碑刻却有悠久的历史,看着碑上斑驳的字迹,我好像听到历史的回音在耳畔想起。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吕祖洞院中,仰头向东观看,只见一座

鼓楼耸立在山顶,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大伾山顶峰的八卦楼。我们沿吕祖洞东面陡壁上的路,向山顶走去,走的很艰难,但脚步却不怠慢,因为我们就要到山顶了。

穿过一个小圆门,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

爸爸长呼一口气,我的心情也格外高兴,站在山顶,我看到山下的人群,像小蚂蚁一样慢慢移动,整个县城尽收眼底,抬头看看八卦楼,它有十几米高,从外面看来,它有四层,里面

能有几层呢,带着这样疑问,我和爸爸随着人流,进入楼内,沿着陡峭而拥挤的楼梯向上攀登,我们到了第二层,就到达了楼内最顶端。我从小小的窗户昂起头向远方眺望,整个县城和远处村庄清晰可见。顿时,我感到特别有成就感,不经一番苦中苦,哪能得到甜中甜呀, “无限风光在顶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从山上下来,看到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

那么的亲切,那么鲜活,好像它们也为我骄傲和自豪,而我好像看到前面的路越来越宽,我走的越来越快。

篇三:13_10大传奇,探寻鹤壁的人文之美

10大传奇,探寻鹤壁的人文之美

仙鹤栖于南山峭壁,探寻鹤壁名字由来

关于“鹤壁”名字的由来,有不同的版本,一说是周灵王之子景王骑乘仙鹤栖息于南山峭壁引得万只仙鹤来朝,另外一个说法则是,道士借宿太行山东麓的某家农户家里,受到热情款待,道士无以为报,便在农家的影壁上画了一只仙鹤,栩栩如生,可以引颈长鸣,翩翩起舞,引得周围村民纷纷赶来看热闹。村子开始兴盛,变成集镇,后来就成了现在的鹤壁。

白蛇传奇,淇河之滨的神话之美

在众人的印象中,白娘子与小青是哼着江南小调委蛇在西湖之滨的美人蛇,袅娜身姿被定格在杭州西湖,可是,在鹤壁的传说中,他们则是另外一番模样,白娘子是淇河之滨的美人蛇,小青是淇河里的一条青色的鲫鱼,她们与许仙的故事发生在淇河之滨的金山寺、许家沟和青岩绝里,现今那里还有个白蛇洞,据说是白蛇修炼之地。许仙是许家沟里的少年,某天从黑鹰口中救出还未修炼成仙的白蛇。两人相悦成亲后,用仙草为村民治病,冷落了黑山上的金山寺。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非常愤怒,于是,“盗仙草”、“水漫金山”等故事逐一登场。只是后来宋人南迁,将此传说带到了南方,与杭州和西湖结合起来,才形成了今天白娘子故事的格局,但其源头,却是在淇河之滨。

禹贡名山,大禹锁蛟

《尚书·禹贡·导水》记载,禹“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大禹治水,减少水患,蛟龙心有不甘,逃窜到大伾山,穿岩凿洞,营造宫殿,让百里大伾山变成水乡泽国。大禹赶赴大伾山征讨蛟龙,激战数月,最终,大禹以屠龙柱将蛟龙锁住,消除水患。至今,大伾山东侧石崖下仍有大禹锁蛟的痕迹。

淇河浚地,红脸白脸

淇河,是淇县和浚县分界线,但淇县农民却经常前往浚县耕种河滩地,其缘由,可追溯到明朝景泰年间,斯时,浚县王越,权倾朝野,偏袒浚县乡亲。两县常因地界起争端。王越想法化解,将淇河一分为二,河归淇县,地归浚县。看似公允,其实偏袒,因为一到汛期,河水暴涨,分属河水的淇县就得负责防汛修筑堤坝。而河水改道,冲出来的河滩地,当然也就归浚县所有。因为这个缘故,现在两县剧团演戏,浚县的王越画红脸,表示此人忠君爱民,淇县的王越画白脸,表示此人是奸佞之徒。这就是淇县白脸浚县红脸的由来。

神之手造就长寿之蛋

卫武公曾经在朝歌修建中国第一座皇家园林——淇园。建成后,百官来贺,其中一人献上一枚鸭蛋。卫武公大怒。献蛋人解说由来,这不是普通的鸭蛋,而是由神之手所造,蛋黄红黄相间,形成美丽花纹,食之可长生长寿。卫武公大喜,尝食之,享年95岁。于是,缠丝鸭蛋成为淇河三珍之一,至今有“金蛋银蛋不如缠丝鸭蛋”的美誉。

山外山,女娲补天

千佛寺石窟是在一整块巨石上雕琢的。这块巨大的孤岩,像是从别处运来单放在浮丘山巅这片平整的山头上的;又好似从天上掉下来的。关于此石,有多种传说,一说是女娲补天留下的。女娲炼了三百六十六块五色石,只用了三百六十五块,剩余的这块就扔到了浮丘山,炼成千佛寺石窟。另外一种说法是它是须弥山上的镇山石,被佛祖抛进东海,待到海枯石烂之时,武则天大兴佛事,以脂粉钱开凿洛阳卢舍那大佛,其他郡县效仿,浚县的善男信女从东海寻到这块灵石,开洞造佛,于是有了今天的千佛寺石窟。

镇河将军,伾山大佛

浚县大伾山东崖,有一尊身高八丈的大石佛,人称“镇河将军”。据说大禹治水,使得万洪入河,扰乱龙宫。龙王大怒,派兵兴风作浪。西天弥勒大怒,坐上石崖,逼得惊涛骇浪退回东海。龙王不甘,趁弥勒养神之际,继续兴风作浪。弥勒便将自己的法像留在大伾山,端坐山崖,举起右手,目视黄河,使得黄河永不倒流。即为现在的大石佛。

二郎神担山堵河口

愚公移山,感动上天。玉帝派二郎神移山。二郎神担山出了济源王屋山往东走,本想搬到东海。但到了浚县,发现很多人在搬土筑堤坝。二郎神了解民生疾苦,便将两座山放在了黄河决口处,即为今天的大伾山和浮丘山。现在两山上还建有二郎神庙。山下有以二郎神命名的村庄。

淇门风雪避,王莽赶刘秀

淇门村位于卫河南岸,村口有升仙塔,塔门有“风雪避”三字,冬天大雪纷飞之时,塔周围不落片雪,如被扫过。是为浚县八景之一。据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追杀皇室后裔刘秀。于隆冬季节激战。刘秀不敌,逃往浚县淇门。刘秀祈祷,让风雪避开自己,感动上天。神灵将风雪赶往别处避开刘秀。从那时起,淇门避风雪就成为当地奇景。

二郎担山,善化奇峰

浚县城西北有两座山峰,一座尖如削,直插苍穹,俗称尖山,一座山平缓,状如大象,人称平山,火龙岗恰像山边放着的一条扁担。过去,山上松柏参天,浓荫蔽日,七十二道山涧清泉环绕,每逢天要下雨,山上便云雾升腾,云状千奇百怪变幻无穷,有的像亭、台、楼、阁,有的像轿、马、舟、船,有的像执事、銮驾,有的像仙人飞天,故有“善化奇峰”的传说。据说二郎为母寿,跟随太白金星学习长生之法。其母被太阳烧死。二郎愤怒,发誓要打败太阳为母报仇。二郎担着两座蓬莱的仙山前去压住太阳,行至浚县,担山的扁担断裂,仙山便留在浚县。所以有“三山结钟秀”“因之忆蓬莱”的说法。担来的山上有许多神仙,他们腾云驾雾,变化莫测,从而成为浚县八景之一。

本文来自 好问网(www.haowenwang.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