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鱼集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鲷鱼种类 海水养殖鱼集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海水养殖鱼集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海水养殖鱼集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隐核虫寄生:发生于鲈鱼、黑?。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体色变暗,鳃部粘液增多,鳃丝颜色变淡,有小白点。镜检发现有隐核虫寄生。

防治措施:用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或用淡水浸泡20分钟,浸泡时加上5-10ppm的氯霉素。浸泡后绝大部分恢复正常。

3.双阴道吸虫寄生:发生于鲈鱼、真鲷、黑?。

症状:病鱼离群,鱼体色泽暗淡,有的失去平衡,鳃部粘液增多,鳃丝变淡,有褐色斑点。镜检发现有双阴道吸虫。

防治措施:用淡水或8%的盐水或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均可使虫体脱落。

4.锚头虫寄生:发生于黑?。

症状:病鱼离群,鱼的吻部,鳍膜及鳃部,寄生体长1-2mm的寄生虫。寄生数量多时,呈绒毛状。这些寄生虫破坏鳃的上皮,引起鱼的继发感染,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用1ppm的敌百虫浸泡10分钟,或用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都可使虫体脱落。浸泡3天后,病症较轻的鱼即可恢复正常。

5.淀粉卵甲藻寄生:发生于河豚、真鲷鱼。

症状: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离群游动,吻部出血,鳃部粘液增多,颜色变淡并有白色斑点。镜检可发现鳃部、鳍及皮肤表面生有大量黑色的淀粉卵甲藻营养体。此病可引起鱼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每天用硫酸铜、硫酸亚铁0.7ppm浸泡30分钟,连用3天,或用淡水浸泡30分钟,隔天洗一次。

(三)营养性疾病

黄脂症:发生于鲈鱼、真鲷和河豚。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体色暗淡。解剖发现肝部块状黄变,胆管黄绿色膨大,腹部脂肪块状黄变。

防治措施:投喂鲜饲料,并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b。可缓解病状,但痊愈困难。

(四)病毒性疾病

1.淋巴性白血病:真鲷患此病。

症状:病鱼失去食欲,多在水面游动,死后沉底。极度贫血,体色白化,呈灰至灰白色,鳃的颜色由浅红到白色,肝脏多呈绿肝,或由暗红色变成粉红色、褐色斑纹。多在低水温期流行。

防治措施:初步认定由病毒引起,受弧菌继发感染,出现溃疡症。可用抗菌素预防,投喂复合维生素。

2.淋巴囊肿病:真鲷、鲈鱼发现此病。

症状:病鱼头部、躯干皮肤、鳍及尾部附生单个或成群的小珍珠状或水疱状肿胀物。病鱼的淋巴囊肿不成集团,而成分散状,周围有发达的黑色素细胞,外呈小黑点状,感染率可达30%。此病易受细菌继发感染,高水温期流行,不致死,病毒自囊肿破裂处散出或感染其他鱼。

防治措施:可用防治细菌病方法处理,目前尚无其他好的治疗方法。

二、讨论与建议

目前,网箱养鱼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海洋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大多限于内湾养殖,局部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物过多,造成水流不畅,海水交换差;陆岸各种污水、废油排入海中造成污染,加上养殖单位对鱼病预防认识不足,及鱼排上的生活垃圾、死鱼没有及时送到岸上掩埋,过量投喂小杂鱼,残饵沉积,使海区各种病原大量繁殖,一到高温季节,导致鱼病蔓延。为使海水网箱养鱼健康发展,建议开拓新的海水鱼网箱养殖海区,积极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加强宏观管理,控制养殖密度,合理布局,促进海域水流通畅,改变投喂量,加强残饵及死鱼、病鱼的管理,减少鱼病发生;加强废水、垃圾管理和陆域污染物的控制管理,改善海域水质环境。

改善池塘环境,消除敌害生物,预防细菌性疾病,要对池塘及水体消毒,可以保护对鱼类肝胰腺健康。在众多的消毒杀菌产品中,(MZZD77727)鱼健康高纯度液态二氧化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无毒无害安全无残留成分的消毒产品,可以起到很好调节水质的作用,预防细菌疾病、消灭绿藻,增加溶氧量、降氨氮、亚硝酸盐,消味除腥除臭效果明显,对水藻的防治有极大的效果,对水,对养殖物种及人类来说都是很安全的,是消字号的专业消毒液,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们8年科研成果研发而成,还可以帮助消灭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降氨灵也有明显的调节氨氮的效果,由于是液体的,所以更易溶于水,调节氨氮指标稳定明显,效果远高于市面上同类产品。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