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鲁迅手稿真迹 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2024-07-09 1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学术前沿 | 中国手稿与手稿学年度报告(2021-2022,完)

文学视界

|

2023-05-10 11:02:32

0

编者按:2022年国际手稿学会议上,东师手稿中心发布了《中国手稿与手稿研究年度报告2021-2022》,尝试按年度记录和总结手稿业界与学界的进展踪迹,为学术史留存备忘,首创意义受到会议肯定。本栏目拟将报告分三期,陆续推出。本期为第三期。

中国手稿与手稿学年度报告

(2021-2022,完)

(未定稿)

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

徐强  刘竺岩 执笔

王增宝、程鹏万、马鹏参与素材搜集和讨论

五、学术会议

2021年适值鲁迅诞辰140周年,又恰逢堪称迄今规模最大的“手稿长城”——78卷《鲁迅手稿全集》出版,多场手稿会议均以鲁迅手稿为主题,成为本年度学术盛景。

《鲁迅手稿全集》

2021年9月16日,中国鲁迅研究会、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鲁迅纪念馆、《探索与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了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鲁迅暨中国现当代作家手稿学术研讨会。朱刚、陈思和、郑亚、黄乔生、王锡荣、乐融、杨剑龙、易彬、刘云、李浩、乔丽华、施晓燕、陈子善、周立民、杨新宇、张伟、顾音海、徐强、郜元宝等学者参会并发言。

2021年9月28日,《鲁迅手稿全集》新书首发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胡和平、饶权、胡冰出席活动。熊远明主持新书首发式,周令飞、黄乔、王锡荣等专家代表发言。胡和平在新书首发式上讲话并为《鲁迅手稿全集》揭幕,饶权介绍《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出版情况,胡和平、饶权、胡冰为鲁迅手稿存藏机构代表国家图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以及鲁迅家属等赠送全套《鲁迅手稿全集》。

2021年12月21-22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了国际手稿学会议(2021)。会议共收到论文44篇,总计45万字之多,与历次手稿学会议相比,规模最大。会议设上海、长春两个线下会场,来自英国牛津大学、法国索邦大学、中国台湾地区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及大陆十几所高校的五十余位学者发表了手稿研究的最新成果,引起学界的关注和积极反响。

鲁迅手稿研究也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主题。多位《全集》参编人员莅临会议,就鲁迅手稿中的修改、生成、分类、纂集及手稿学理念等发表了意见。在今年学界已经召集过多次鲁迅主题学术活动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献上了一场别有意义的纪念。

本次会议的一个特点是几个重要的学术团队集中亮相。上海交通大学团队专攻鲁迅手稿,南京大学团队以档案手稿为主,北京语言大学团队致力于胡适及其周边文人手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围绕几宗大型日记手稿展开研究,每个团队各有数位学者发表有分量的报告。这标志着手稿研究已经形成多个学术聚集区。会议特设工作坊性质的“青年论坛”单元,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的15位青年学人发表了论文,并在专家指导下展开热烈研讨,展示了手稿学的新生力量和蓬勃前景。

会议发言题目如下:

王锡荣《新编〈鲁迅手稿全集〉与手稿学理念》

郜元宝《〈故事新编〉改名记——以〈非攻〉〈理水〉手稿为中心》

张蕴艳《鲁迅手稿〈理水〉中的改名问题》

符杰祥《〈鲁迅手稿全集〉文稿编的编审与思考》

廖久明《谈谈鲁迅〈藤野先生〉的手稿》

吴密《新发现鲁迅致胡绥之书简并永明六年造像拓片考述》

杨剑龙《论哀悼鲁迅逝世刊载的鲁迅手迹》

陈子善《新发现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手稿本略说》

徐强《朱自清〈新文学讲稿〉手稿本的初步考察》

沈卫威《新发现抗战初期〈对日煽动宣传之意见书〉及鹿地亘手书稿本》

曾祥金《档案文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管兴中《梨园寻梦的唯美家——哈洛德·艾克敦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译介》

程天舒《国家图书馆藏鲁迅题赠川岛夫妇文献简介》

刘明辉《“爱我如先生,深情如先生”——对郑振铎一封藏信的考释》

赵靖怡、席云舒《傅斯年、陈受颐往来书信辑佚汇注》

易鹏《爬格子:杨牧〈微尘〉手稿》

张雅婷《罗兰·巴特的“偶发事件”与其在〈巴特自述〉里的书写实践》

金传胜《施蛰存谈昆明往事的一份手稿》

王增宝《〈王乃誉日记〉手稿及其整理摭谈》

蒋蕾《鲁琪的阅读史——对〈鲁琪日记(1942-1944)〉的解读》

弗兰茨·约翰逊《十六世纪手稿的生成学方法:以贝尔纳迪诺·德萨阿贡的〈新西班牙事物通史〉为例》

德克·范·赫勒《创造性并发和运动中的作品:重合写作项目的相互影响》

李浩《鲁迅翻译手稿概谈》

刘云《“中国人才”与“蒙古小酋长”——鲁迅〈儒术〉手稿浅析》

刘媛《丘墟怀古,见证新的历史:沈从文土改时期风景画的历史视觉》

袁洪权《焦菊隐一九五〇年致巴金信札六通考释》

徐自豪《从1926年厦门大学教职员合影再看国学门事件及〈藤野先生〉的创作》

程鹏万《〈钱玄同日记〉手稿整理商榷》

唐田恬《李鹤年遗札九通小笺》

丁佳园《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诗稿〉出版概览》

朱文健《鲁迅日记手稿正文疑误考》

席云舒、肖岚《胡适致汪原放佚信37通考释》

张智勇《新发现老舍八封佚信等材料——兼谈老舍在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杨炀《从新见档案信函看洪深在军委会政治部教导剧团的戏剧活动》

李晓晓《“戏剧教育”生意的破产——档案视野下余上沅〈戏剧教育〉出版过程史实钩沉》

史峻嘉《“讨汪扩大”宣传运动的展开——从罗家伦一份密函与广播讲稿讲起》

童一菲《朱光潜〈诗论〉手稿述略——兼论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出版》

郭晓斌《石评梅的三封佚信及其他》

郭佳乐《新见冯沅君佚信手稿七通释读》

王妙迪《“苦心”与“用意”:朱自清的版本研究与文本修改》

关印《从手稿手迹论丰子恺的书艺》

宋扬《徐悲鸿手札一通正误兼谈其与余钟志的交游》

张翕然《新见邓广铭评〈辽史简编〉手稿——兼谈邓广铭先生的辽史研究》

郑万利、宋扬《五年来的东师手稿训练营》

席云舒《文献研究的学术素养与方法:评议与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以来,与会论文绝大多数都已经在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手稿学国际会议较高的学术水准。

2022年9月17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举办了“档案·手稿·知识建构:北京大学与中国东方学”学术工作坊暨纪念季羡林、金克木先生学术成就座谈会。会议发言题目如下:

余浚《北大档案的历史与学术价值》

荣宏君《季羡林与叔父季怡陶——兼谈季怡陶家书》

王邦维《周一良先生的西文书》

董晓萍《季羡林印度学与钟敬文民俗学互动的学术史意义:资料、学科与制度》

陈明《双峰始成:金克木入聘北大的经过及其与季羡林的学谊》

李雪涛《霍古达的生平与身份——以其哥廷根档案与季羡林日记为中心的研究》

吴杰伟《北京大学在东南亚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和知识建构方面的传承与成就》

潘钧《北大东方学视域下的北大日语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兼谈中国日语教育史的构建问题》

孙凯《北京大学与法国印度学》

袁琳《“全景式”开创——北京大学阿拉伯语学科建制与早期发展》

乐恒《季羡林先生领导下的五十年代北大东语系教学与科研发展再考——以新见手稿、档案为中心》

艾俊川《马戛尔尼南海“绝粮”记》

高峰枫《李荣芳的考古之行》

高山杉《爱理鹗与钢和泰往来书信译注》

王丁《福克司的藏书简目与国际东方学》

孟繁之《所见与不见:学术史研究视域中的学人日记、往来函札》

六、展览与拍卖

(一)展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了一系列与手稿相关的展览。2021年3月21日,“国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开幕,其中展出了吴良镛成名作《释“阙”》与代表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手稿。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手稿: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2021年3月26日,“妙曲累珠——曲格平先生书画收藏捐赠展”开幕,展出了曲格平赠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40余件书画藏品,内含郭沫若、赵朴初等名家手稿若干。

郭沫若《一九六一年初夏登泰山六首之一》 1961年

2021年8月10日,“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开幕。此展览展示关于梁思成的大量文献资料,包括照片、录像、图纸、模型、书信、手稿以及空间装置,共计362件。2022年4月22日,“红烛颂:闻一多、闻立鹏艺术作品展”开幕,展出闻一多的速写水彩、装帧设计、书法篆刻、照片信札,以及闻立鹏的绘画作品共计260余组件。

梁思成《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辩论》 1950年

2021年8月24日,“前哨——鲁迅居上海时期手稿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此次展览展出鲁迅手稿展品共计110件(组),其中特别精选馆藏珍贵文物近60件(组),大部分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涵盖鲁迅诗稿、文稿、书信、版权收据等多种类型,集中展示了鲁迅在上海时期的创作、社会活动和私人交往中体现的先进思想和民族精神,也展示了上海时期的鲁迅与革命团体、仁人志士之间的相互支持。

鲁迅书赠许寿裳的《无题》诗

2021年9月28日,与《鲁迅手稿全集》新书首发式相同步,国家图书馆等举办了“国家图书馆馆藏鲁迅手稿专题展示”,展出了该馆所藏鲁迅手稿。

2021年12月30日,吉林省美术馆、《关东学刊》编辑部主办的“学林风雅——当代学者写笺书法展”开幕,展出了63位中国当代学者的书法作品。这次展览试图恢复“学问家书法遒美”的传统,意在展现一个不同的书法视角,丰富当代书法的内涵,使当代书法向纵深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其中不少作品系原创手札,具有日常性,可视为一次独具特色的手稿展。

戴伟华 录王恽《玉堂嘉话》

(二)拍卖

手稿作为稀缺资源,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是必然的事,这体现了手稿的固有价值。市场的活跃,促进了手稿的发掘,也有利于手稿遗产的保护,对于学术研究,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21年举办的数场拍卖会均有手稿现身,涵盖了作家手稿、学人手稿与政治家手稿,具体如下:

北京保利2021春季拍卖会

1.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手稿:5060000元成交

2.张恨水45页手稿:20700元成交

3.何汉文《秦史稿(目录)》手稿(附邵力子推荐信札、赵守俨批复):9200元成交

4.谢觉哉《助苗长的故事》手稿:5750元成交

5.汤化龙5页手稿:未成交

北京保利2021秋季拍卖会

1.茅盾《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手稿:3220000元成交

2.程顗呈黎元洪《中华民国宪法释义》精钞本、吴公莲伯行述(李煜瀛题签)及参众两院各类手稿文件一组:40250元成交

3.王力《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要学习点天文学》手稿及王力亲笔信札等:10350元成交

4.李可染手书信封、吴作人手稿2页及赵少昂信札1通1页(附信封及资料):未成交

5.梁漱溟《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附记载香港一段政治斗争生活之大略》手稿:未成交

保利厦门2021秋季拍卖会

1.陈毅《咏三峡》手稿:115000元成交

2.陈毅《赠缅甸友人》手稿:690000元成交

中国嘉德拍卖近年亦有大量手稿参与拍卖,具体如下:

2021年

1.张伯驹、黄君坦、陈器伯、姚君素等题朱祖谋《落叶词》手稿:368000元成交;

2.吴士鉴题跋王懿荣父子金石手稿书札册:230000元成交;

3.翦伯赞《两汉的艺术》手稿:63250元成交;

4.李桦《战后中国绘画的新展望》手稿:28750元成交;

5.陶希圣《满族未入关前的俘虏与降人》手稿:2300元成交;

6.许地山手稿:6900元成交;

7.于省吾、王治心等信札一组:4600元成交;

8.王世襄《〈中国古代家具〉序》手稿:230000元成交;

9.陈巨来临帖手稿集锦:80500元成交;

10.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手稿:4485000元成交;

11.溥儒题签陈巨来《安持精舍印话》手稿:460,000元成交;

12.启功《启功讲碑帖》手稿:32200元成交。

2022年

1.韩慕康与出版社等往来信札手稿:2300元成交

2.瞿宣颖《大同游记》《大同云冈石窟》等手稿一组:25300元成交

3.梁晓声《人世间》(《共乐区的儿女们》)原作手稿:未成交

4.王朔《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手稿:1150000元成交

5.瞿鸿禨《瞿文慎公诗选》手稿(部分):6325元成交

6.瞿鸿禨《瞿文慎公诗选》手稿(部分):13800元成交

7.范迪安、吴为山、施大畏信札手稿:10350元成交

8.陈兼与《艺林五咏》手稿:4370元成交

9.谢无量《川西文物展览会的意义》手稿:172500元成交

10.谢无量《窦圌随笔》手稿:494500元成交

11.臧克家《甘苦寸心知——谈自己的诗》手稿:9200元成交

12.易大庵致简经纶信札及《南洋书画社碑记》手稿:拍卖中

13.夏衍《悼金山同志》手稿:拍卖中

14.溥儒《释“君子有徽猷”》手稿:拍卖中

15.章士钊再版《疏〈黄帝魂〉》补充资料手稿:拍卖中

孔夫子旧书网也有众多手稿拍卖成交,本版从略。

展览与拍卖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素材,这一点成为近年来文献学研究中的重要现象。很多学者专门从拍卖会上寻找蛛丝马迹、发掘重要文献,为文学史、学术史拾遗补缺。但在释读、辨伪方面偶有失误,盲信盲从、考释不严现象仍有不少,这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2022年11月有人在《文汇报》刊文介绍所谓鲁迅签名书《支那小说史》,招致学界集体质疑;辛德勇在广受关注的自媒体公号释读王懿荣书信,扞格不通、牵强附会之处多有,都反映了这一问题,留下了教训。

七、立项课题

本版从略。

八、课程与教育

本版从略。

结语

根据以上综述,并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相关现象,可以指出以下一些动向性事实:

(一)作为有限产品,手稿资源的稀缺化日益明显

1940年代之前出生作家,创作生涯中多以手稿写作为主,手泽的历史数量庞大。这些作家的教育背景中往往包含有更多的旧式国学传统训练,手稿也更具有美学价值。历史距离相对较远,手稿本身的价值更大。但历经战争、水火、社会浩劫,存量比历史实际数量已然有极大比例的减少。重要作家的手稿被发掘、研究较为充分,新发现日益为难。

现代书写纸张质量、寿命影响,加之不良保存条件,有的已达极限,有的已然漫漶、脆弱化、甚至被损毁。尤其是抗战期间,物资困难,以马粪纸等为主的粗劣书写材料,导致保存极为不易。

早期影印的制版与印刷成本高昂,手泽单独付印数量少,书籍报刊附印手泽也不多。因技术落后,以及很多报刊纸张粗劣,清晰度极低,辨识为难。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手稿的集藏日益受到重视。公、私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文学馆、专题档案馆致力于征集、收购、入藏大量手稿、手迹。文学方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郭沫若故居、巴金故居、中国现代文学档案馆(济南)等都富于收藏。

(二)手稿在文博市场的表现趋向活跃化、白热化

作为稀缺资源,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是必然的事情,这体现了手稿的固有价值。海内外多家著名的拍卖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多期手稿专题拍卖会,其中不乏新文学作家的珍贵手稿。以新文学作家来说,鲁迅、郁达夫、朱自清等的手稿都曾拍出高价。市场的活跃,促进了手稿的发掘,也有利于手稿遗产的保护,对于学术研究,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富有情怀的收藏家,与学术界联手合作,推动学术研究,已经产生很多嘉话。拍卖品迅速进入学术领域,在新文学作家纂集、辑佚、考证中发挥作用,这在今天屡见不鲜。以《汪曾祺全集》为例,有不少作品的发现、入收,都是在收藏市场发现的线索。当然,从发现线索到最终确认,需要严格的论证过程。

市场的逐利本质,导致作家手泽的发掘、流通本身的无序状态,这也为手泽的合理保护利用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学术界的一些现象,是由此产生的,如某些学者写文章醉心补遗、拼争发现,往往盲信市场上的手稿,造成失误。须知,辨伪本身就是学术工作的内容,学术界要具备充分的警惕意识、求实精神和鉴别能力,俾能善用市场、推动学术。

(三)手稿逐渐成为出版机构争相发掘的选题

20世纪上半叶,影印技术落后,图版印刷效率低、成本高,很难实现较大规模的手稿原版印刷。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印刷工艺的数字化革新,影印质量与效率大幅度提高,手稿原版呈现已经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近二十年来,手泽影印数量激增,成为人文出版界的一大突出现象。主要的出版类别有:

综合性文学馆等机构的集藏品,集成性的主题出版、系列出版,如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的作家手迹系列;

专题性文学馆的藏品系列出版,例如巴金故居出版的《随想录》手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纂、黄山书社出版的胡适旧藏书信手稿、上海图书馆藏《蒋维乔日记》、上海辞书出版社藏《舒新城日记》、国家图书馆藏《王伯祥日记》《钱玄同日记》等巨型手稿、中华书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收藏现代名人手迹等的陆续出版;

几经修改的巴金《随想录》手稿

《舒新城日记》,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个人手稿全集出版,例如继新中国以来历次鲁迅手稿集、手稿选、诗稿、著作手稿集等之后,由国家图书馆、鲁迅博物馆、鲁迅纪念馆等多家单位联合编纂、众多鲁迅研究顶级专家参与的新版《鲁迅手稿全集》,为该项工作树立了全新的学术标杆;

新见、稀见重要手稿单品出版,例如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现代名作手稿本的问世;

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

个人藏家个别收藏品的出版:该类既带有综合性、零散性,又因收藏家的独特趣味而有局部的集中性、专题性,例如王金声个人藏品《金声》系列、王鹏的“寄梅堂”个人藏品系列中都收有大量新文学作家手泽;

研究者或书法爱好者手迹题签类集藏出版:题签并非手泽大宗,但有些书法水准高妙的书家,颇得喜爱,有人留意蒐集,集腋成裘,蔚为大观,付诸出版,化身百千,也是雅事。目前所见以书家作为主,例如于右任、周慧珺,学者兼为书家的启功、顾廷龙等都已有人集辑出版,作家中只有《鲁迅手稿全集》收录了题签,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

拍品图录:重要拍卖机构每年多季的主题拍卖,都会印制精美图录,成为展示拍品的橱窗,也浓缩着收藏市场的手稿消息。此类图录往往有较大幅度的缩印,但国内雅昌等数字印刷企业的质量已今非昔比,保真度很高;且因拍品多属于首发罕见手泽,自然有其不可替代性。其中赝品及误导性信息不少,需要辨别,上文已提及。

大量出版品既为手稿研究提供了研究素材,又对新的学术研究与发掘提出期许,出版与学术的良性互动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四)手稿在文献研究中的地位渐趋升高

1990年代中期以来,新文学研究进入了“学术化”时期,表现在学术规范越发严格、研究范式趋向古典化,而古典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更加重视史料文献。近十几年以来的新文学研究界,从美学转向“史学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作为重要文献类型,手稿在新文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辑佚、校勘、纂集、评论等各类研究,对手稿资料的依存度越来越高。1990年代以前的手稿研究,多数基于孙用《鲁迅全集校读记》、朱正《鲁迅手稿管窥》等著作建立的学术范式,注重手稿在校勘方面的参校价值;新世纪以来,除了传统研究范式,又则更多地吸收了西方文本生成理论,扩展了手稿研究的范围,修辞艺术、写作技巧、作家心态、文化语境、审美评论等方面屡有创获。

(五)从多学科交叉地带的手稿研究,到作为独立学科的“手稿学”

手稿文献的整理研究成为现代文学界的新热点和新增长点,同时手稿手迹研究又成为一个多学科的交叉地带,广泛辐射到诸如美学、艺术学、心理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文博学、文字学、符号学等等。

在西方,手稿学的崛起以“文本发生学”为标志,研究的是经典作品从手稿到出版品的进化过程,已经产生大量理论成果。在中国,基础研究的积累,必将促进手稿学摆脱作为其他研究附庸的地位,以独立学科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目前可以判断,这一过程正在初步发生。有一些从手稿本身立意的研究课题获得高级别立项(如王锡荣教授的鲁迅手稿项目获立为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高玉教授的现代作家手迹研究获立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高层级的“手稿学”专题会议的召开,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各方学者加入到手稿学学科建设的阵营,不断扩大着手稿学的影响力。以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近三年主办的手稿学会议为例:2019年的“手稿与新文学研究”论坛(东师)有20余名手稿整理与研究者发表论文;2020年的“‘中国手稿学’国际研讨会”及2021年的“手稿学国际会议”(两中心联办),除了各有来自海外的10名左右学者外,还各有40名左右中国学者参会报告,研讨内容反映了当前各手稿研究团队的动向,对于“手稿学”理论建设的呼吁与实际行动也每况愈上,三次会议都有高质量的论文集编印,有报道、综述发布,参会论文陆续发表在重要学术期刊,在相关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正在筹备的2022年研讨会将于12月下旬召开,预计在人员和报告主题上将会有较大增幅。手稿学国际会议已然成为手稿学界的年度盛会,也成为观察手稿学科在中国进展状况的最佳窗口。

从实践形态的手稿研究到理论与独立学科形态“手稿学”,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但种种迹象表明,手稿学的未来是可以乐观期待的。大量基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积累,需要以稳打稳扎精神,一一攻克。

该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端:

(一)重要作家手稿手迹的总体数量规模缺乏估计

目前,仅有《鲁迅手稿全集》以78卷的超大规模,全面收录了目前所见鲁迅一生全部手泽,共计3.2万余页,较此前出版物增加逾1.46万页,按照文稿、译稿、书信、日记、辑校古籍、辑校金石、杂编七大类分编,在定量分类上都做到了全面精准。可以说,这一版本的《全集》终于可以告诉世人鲁迅的全部手稿为数几何、样态如何了。对其他作家,尚难有类似计划,但《鲁迅手稿全集》已经立下了一个示范,即使暂时不作辑印,先以档案方式摸清底数,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重要手泽的存佚状况缺乏全面掌握

对一个作家手泽的存佚情况加以统计估算,是可能的,但需以翔实档案编制为条件。以朱自清手稿为例,目前能够见到的手稿类别有书信、日记、作品手稿、讲义手稿等。其中最不能确定的是书信部分。现存书信手泽,以出版的与陈竹隐书为主体,兼有少量因为刊印在报章而得存面目者。至于亡佚书信手泽,除了从全集书信卷所收书信略得概况,还可以通过《日记》获得信息。朱自清一生写作书信极多,他有个习惯,每天写出的信,都会在日记中记下收信人姓名。统计收信人名单,可以大致估计出,共有2300多封。随着现存手泽建档整理,朱自清书信手泽的存佚状况可得一粗略估计。

(三)手稿、手迹集藏与刊刻情况复杂,亟需档案学、目录学的介入

上文提及手稿专门刊刻的状况。总地来说,这些刊刻存在几个特征:数量大、来源多、类别杂,质量各异、标准不一,给学界的研究运用带来极大不便。另外,现代报纸、期刊上也刊印了相当数量的手泽,整体来说分散、零星,同样缺乏汇总、著录、集辑。对所有这些已刊手泽,用档案学、目录学方法介入整理,以提供统一著录标准的库存,是一个迫切呼求。

(四)现存手泽真伪混杂,需要专业考辨

市场流通、刊刻的手泽,真、赝混淆,不易辨别,需要在专业研究基础上广泛联系、深入辨析,作出判断,去伪存真。2022年7月,媒体曝光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毕业证上的校训题词为赝品影印的新闻,事情已被证实,书法家启功写于1997年的校训题词本来很有名,刊刻多处,众所周知,尚且轻易被以假换真,且连续多年未被发现,可见手泽辨别不是易事。至于作家手泽,以笔者近年在各种场合、尤其是拍卖品市场所见,关于茅盾、朱自清、老舍、汪曾祺等作家的假冒手泽都所在多有,有的还相当严重,有的甚至还印在了重要文集当中,凡此,均急需做出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考辨工作。

总之,要妥善保存这笔重要的、无可替代的文化遗产,首先需要摸清家底。全档编制,就是摸清家底的最好、最彻底的方式。

附录:重要书影

本版从略。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