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坡:赓续新文化 一起向未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鲁山一高贴吧上官克宁 牛山坡:赓续新文化 一起向未来

牛山坡:赓续新文化 一起向未来

2023-11-17 18: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信:诚信,信任,言行一致,信乃立国之本,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爱:仁爱,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国家,爱人类,把自己的热忱化作一生都坚定、坚持的行动,承载国家发展,担当民族未来。和:和平、和谐,大凡成功之人必定拥有一份平和的心态,所谓胜不骄,败不馁就在于此。自然和则美,生命和则康,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平:平等、平安,人人之间,生而平等。人们在享有与别人平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平等的对待他人。平安是福,万事要以平安为前提,心平和,身安康,事安全。

——深刻体味起来,简单的四个字,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党和国家立德树人要求的生动体现。

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教育强国新时期,学校审时度势,凝聚集体智慧,在传承“信爱和平”校训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厚德、酌理、探索、行健”新校训。其中厚德,是思想道德层面,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关注的是师生内心的成长,突出的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酌理,是教育教学层面,是斟酌辨析各种事理来丰富增长自己的才学,对事物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探索,是科研教改层面,突出的是培养学生求索精神、挑战精神和创新精神。行健,是教育要达到的成果,人应像天一样,运动刚强劲健,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志存高远,愤发图强,永不停息。

——新老校训,解决了学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切传承都是为了更好的纪念。鲁山一高高度重视整理挖掘老校长的事迹材料,成立了徐玉诺文学社(2017.01),创办的《德秀》社刊,先后出版13期,共刊发学生一千多篇原创性作品,不断培育发现文学新人,已经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一张文化名片。鲁山一高校史馆建立了名人堂(2019.03),传承历史,弘扬精神,同时安排专职教师开展系统性研究,出版了《徐玉诺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编印校本乡土教材《徐玉诺将来之花园》《徐玉诺日记书信》《徐玉诺诗文选读》(4册)《文学研究会徐玉诺》《爱国为民的大诗人徐玉诺》等“徐玉诺研究系列丛书八卷”。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嘉宾们,朋友们!

2022年是徐玉诺参与创作的新体诗合集《雪朝》,和徐玉诺的代表作新诗集《将来之花园》出版100周年。“赓续新文化,一起向未来”。希望各位方家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发布研究信息。若有闲暇,敬请移步鲁山一高,对我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徐玉诺学会研究工作,提出您宝贵的建议,我们将不胜感激。最后,祝全国第二届徐玉诺文化暨地域文学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

以上是牛校长的发言内容。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在此,我想说的是,1933年徐玉诺先生创办的“私立鲁阳中学”(即今天的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八十九年来,薪火相传,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加令人瞩目的是,十一年来,在牛山坡校长带领下,针对山区高中教育资源的局限,开拓进取,创新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教学体系:“展、谈、练”高效课堂模式,和“学、悟、行”励志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为良师、悟道提取”。今年的高考,平顶山市的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均出自鲁山一高,有6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1601名同学考入一类本科大学。鲁山一高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文明校园”,成为“中原一流、全国知名、人民满意”的学校。承载祖国发展,担当民族未来。鲁山一高提出了“教育扶贫四个一工程”:让一个家庭走出一名大学生,让一个村庄走出多名大学生,让一个村镇走出一批大学生,让全县走出一批批大学生。这,是阻断代际贫困最有效的途径。我们鲁山一高每年培养3000多名大学生走出鲁山,他们肩负“改变家乡面貌,建设祖国未来”的使命,服务社会,建设祖国。

此际,足以告慰老校长徐玉诺先生:请老校长放心,今天的鲁山一高,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占地600余亩的花园式的学校,既是校园,又是花园,更是人才园!今天的鲁山一高,已经成为您老诗歌中的“将来之花园”!

谢谢大家!

再次感谢!

2022年7月23日

附:

《徐玉诺研究丛书》收录了2017年前所发现的徐玉诺先生作品,全套8本,书脊19.5cm厚,是全景式徐玉诺先生作品集(含研究作品)具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史若鉴 七岁画

徐玉诺的名字我很熟,但好像没有见过他,因为他是做诗的,我却不留心诗,所以未必会见面。现在久不见他的作品,不知道哪里去了?(1934.10.9)

——鲁迅1934年10月在给东北作家萧军的信的开头写道

徐玉诺的这种诗才是真的能感人的诗!才真是赤裸裸的由真实的感情中流出来的声音,我们一班朋友常说的现在的诗人,只有玉诺是现代的是有真性情的诗人。(1922.5.2)

玉诺总之是中国新诗人里第一个高唱他自己的挽歌的人。(1922.5.30)

——郑振铎

《未来之花园》在其种类中要算佳品。它或可与《繁星》比肩。我并不看轻它。《记忆》《海鸥》《杂诗》《故乡》是上等的作品,《夜声》《踏梦》是超等的作品。“杀杀杀……时代吃着生命的声响”同叶圣陶欣赏的“这一个树叶拍着那一个的声响”可谓两个声响的绝唱!只冰心才有这种句子。实秋!我们不应忽视不与我们同调的作品。只要是个艺术家,以思想为骨髓也可,以情感为骨髓亦无不可;以冲淡为风格也可,以浓丽为风格亦无不可。徐玉诺是个诗人。(《闻一多在致梁实秋》见《闻一多全集》第十二卷)(1922.11.26)

——闻一多

玉诺是于悲哀深有阅历的,这一回他的村寨被土匪攻破,只有他的父亲在外边,此外的人都还没有消息。他说,他现在没有泪了。……你也已经寻到了你的路了罢。他的似乎微笑的脸,最令我记忆,这真是永远的旅人的颜色。我们应当是最大的乐天家,因为再没有什么悲观和失望了。(1923.7.30)

——周作人

我们的白话诗大诗翁、新文学运动的先行者徐玉诺先生,也有很多旁人觉奇怪的行为,他的一些故事,乍看荒诞不经,实则隽永而寓意深远,当年的里巷趣谈,今日已成文林佳话。对于他的“酷”,他的“绝”,也许有些人未必同意,但我始终对这种奇特的思想、行径,抱持欣赏的态度,自认为能体悟那怪异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哲学指涉。……叶绍钧之外,沈雁冰等人对徐玉诺也有推崇的文字。长久以来,他的作品一直被传颂,被研究,被大学研究所列为必读教材,《将来之花园》这本诗集早已跻身新文学运动中国白话涛中之古典。而他那所谓的异行,也因为作品的受重视,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近代异人传》的传记文学家笔下,他被当作典型人物来描绘了。(2004.9.17)

——痖弦

“关于台湾新文学是否受到大陆新文学的影响,历来的研究仍然是众说纷纭。作家巫永福就完全否认了大陆新文学对台湾新文学的影响。他的理由是,当时的中国大陆,在文化上不仅比日本落后,甚至也远远落后于台湾,所以台湾没有理由受到大陆的影响,这个主张稍嫌偏激。”(2007.11)

鲁迅先生的《野草》与徐玉诺先生的《将来之花园》某些篇章存在着承袭关系。(1992)

大陆的伟大作家鲁迅与“台湾的鲁迅”赖和,隔著海峡的两位鲁迅,竟然彼此都受到了在现代毕竟算不上有名的作家徐玉诺的深刻影响。(2007.11)

徐玉诺文学的价值要高于现今文学史上的定位。(2016.5)

——秋吉收( 日本)

那时,我也不过是千百热心青年之一吧,仅以粗枝大叶的乡土文艺,写小说与诗歌,反映农村里矛盾与兵荒马乱的情形,不知怎的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来,三番五次嘱咐孙伏园,给我写信,让我把(1920年代初期)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二十来篇小说收集出版,并自愿作序。(1950.10.20)

——徐玉诺在 纪念鲁迅逝世十四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徐玉诺——河南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徐玉诺,吾乡之君子者也!!!

徐玉诺(公元1894~1958年):

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轨——中国文学史转折节点上的徐玉诺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路先锋之一,是中国新体诗歌的奠基人之一,同鲁迅先生一样——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文坛兴起的中国乡土文学奠基人之一。

我们研究徐玉诺先生,是要把先生变成我们同时代的人,学习他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学问,先生一生可浓缩成四个字“爱国为民”。终其一生,徐玉诺先生秉持“信、爱、和、平”的理念,在那个社会大变革中,徐玉诺先生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备之心灵,他是有诗学精神担当、为现代诗坛注入新鲜写作经验的独立的精神个体,以作品和人格的标高为诗学建设贡献思想的伟大诗人。

—— 史大观 2018

徐玉诺先生简介

徐玉诺先生1894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八)出生,名言信,字玉诺,笔名红蠖、红蠖女士、兰烂生等,号冰蚕老人、玉诺老人等,河南省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人。

1916年徐玉诺先生考入位于开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受到了新文化的影响。1920年4月9日,他写出第一首新体诗《夜》。1919年5月18日,河南开封15所中等以上学校4000余名学生,又聚集在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操场召开声援大会,并成立“学生联合会”,徐玉诺先生被推举为学联理事。

1920年12月4日,徐玉诺先生写出了首篇小说《良心》,年底发给北京《晨报副刊》特约撰稿人郭绍虞先生,经郭先生推荐,发表于1921年1月7日《晨报》第七版。自此接连发表大量的诗文作品。

徐玉诺先生创作诗歌文学作品,可能长久不写一字,如若诗思喷涌,辙一日数章。1922年1月6日—4月15日,河南鲁山徐家营—上海—福州苍前山,羁旅漂泊中的徐玉诺写出了一卷诗稿《海鸥》(51题75首);1922年5月3日—11日,九天时间又创作一卷诗稿《将来之花园》(39题41首)。远在福州的徐玉诺先生将这两卷诗稿寄给叶圣陶,叶圣陶于1922年5月22日写出万言诗评《玉诺的诗》,记述1921年5月在江苏甪直与徐玉诺首次晤面。叶圣陶随即将文章《玉诺的诗》和徐玉诺先生这两卷诗稿,转给在商务印书馆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的郑振铎先生。郑振铎在5月30日写出了《将来之花园·卷头语》初稿,1922年6月11日,以《致王任叔的信》为名发表于《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四十期第四版“通讯栏”。郑振铎将徐玉诺先生的《海鸥》和《将来之花园》两卷诗合并为新体诗集《将来之花园》,1922年8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是商务印书馆首次为新体诗诗人出版个人专著。

徐玉诺先生是一个“为平民叫苦的人”,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为社会底层人民鸣不平。1923年,他写出“血与泪”的小说《一只破鞋》《到何处去》等作品,在《小说月报》发表,受到鲁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的赞许,引发文坛震动。

徐玉诺先生先生在1935~1936年任(私立)鲁阳中学(原址在黉学,即今鲁山一高老校区)校长期间,题写了“信、爱、和、平”四个大字,镌刻于石,镶嵌在学校大门左右两侧月宫门的门额上。“信、爱、和、平”是徐玉诺先生先生教育思想的总结。

1944年8月,徐玉诺应河南一师的同学宁介泉之邀,拖儿带女去宛西邓县汲滩镇中校任教。1945年春邓县陷落,宁介泉投靠了日本,当了维持会会长。徐玉诺先生拖儿带女离开汲滩镇,到附近的徐家村,办私塾得以栖身,1945年春节前,才回到故乡徐家营。

徐玉诺先生一生发表了四百多首诗歌和一百多篇文章(包含小说、散文、杂文、随笔、剧本等)。其代表作有新诗集《将来之花园》、小说《一只破鞋》《祖父的故事》《到何处去》等。解放后历任河南省文联联络部主任、河南省文史馆馆员等职。

1958年4月9日(农历二月二十一)徐玉诺先生在河南省文史馆去世,徐先生儿子徐奎赴开封迎回灵柩,安葬于徐营村东北一公里凤凰岭下徐氏祖茔。

史大观整理 2018年元月

徐玉诺:河南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 关于徐玉诺先生的文学史地位 )

经过近年来的研究,我们认为:

徐玉诺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路先锋、是 中国新体诗歌的奠基人之一,同鲁迅先生一样,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文坛兴起的中国乡土文学奠基人之一。

徐玉诺代表作《将来之花园》,影响鲁迅先生《野草》的创作(徐玉诺先生比鲁迅先生小十三岁、与赖和、叶圣陶先生同岁)。被誉为“台湾鲁迅”台湾的“新文学之父”赖和先生(1894.4.25~1943.1.31)的文学创作,亦受到徐玉诺诗歌小说的深刻影响。我们可否这样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继探路性的《尝试集》等七本书之后,1922年8月出版的《将来之花园》是镶嵌在中国新体诗歌这座山系龙脉龙头上的一颗明珠——它穿透历史、穿越时代——具有自信的中华民族气派、自足的中国文化精神基因。这是要和现当代文学史专家们以及诗人、诗学研究者们认真商榷的一个课题。我们需要研究在中国新体诗歌史学的高度上,研究《将来之花园》在诗歌语言和诗歌精神内核维度上是否是成熟的“中国新体诗”,能否担当“龙头上的明珠”这个定位。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徐玉诺先生文学创作的独特价值,加强现代文学史对徐玉诺的重视,以期学术界能够从文学史的高度重新定位徐玉诺先生。

目前,我们中国文学史、诗歌史对徐玉诺关注度太低。

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诗歌通史·现代卷》,非常遗憾,我们没有读到有关徐玉诺先生的信息。日本学者秋吉收先生2016年5月在《徐玉诺将来之花园·序言》中写到:“徐玉诺文学的价值要高于现今文学史上的定位,身在日本的我也很早就开始关注他了。”

徐玉诺先生被中国文学史遗忘了么?

我尝对徐玉诺先生的女儿徐西兰老师和徐老曾孙徐帅领先生说:“文学史对一位作家的遗忘是常有的事,有待后世被重新发现。”“被遗忘”也是一位作家其人其文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而时间——最终会淘洗出人类经典的文学作品。

通过多年对徐老的研究,诗人徐玉诺——可以凝结成四个字“爱国为民”,其为人为文,具备大的胸怀大的气象,大的视域大的格调。从行为方式看――他一生的事迹,无不体现其真诚、信实的人格标高、雄迈弘阔的风骨气度,为后世学子人品之范。

终其一生,秉持“信、爱、和、平”的理念。徐玉诺先生在那个社会变革的大时代中,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备之心灵,他是有诗学精神担当、为当代诗坛注入新鲜写作经验的独立的精神个体,以作品和人格的标高为诗学建设贡献思想的诗人。

史大观 2019年9月

徐玉诺学会

徐玉诺档案馆

编辑 大玄野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