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忘机和魏无羡的香炉梗怎么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魏无羡忘了什么内容 蓝忘机和魏无羡的香炉梗怎么来的?

蓝忘机和魏无羡的香炉梗怎么来的?

2024-05-08 18: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说好的“香炉”呢?在哪?!

第二句的“金蟾”就是香炉。香炉确切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目前并没有定论,现今可考的,最早见香炉记载的是“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也就是最早出现的是“博山炉”,汉朝时为太子所用。

香炉是熏香的器具,炉身是中空的半球形,里面放香料。香料上小下大,中间一般镂空一边香烟流出,底座为圆形或者做成各种雕塑。

很多博山炉下面放一个盛水的盘子,燃香的时候就会有云雾缭绕、水天相接的效果,象征海上仙山。

诗里面的金蟾是一种像蟾一样的香炉,“锁”是香炉的鼻钮,可以开启放入香料。

为什么“香炉”会和魏无羡、蓝忘机搭上关系呢?那么多法器,为什么墨香铜臭偏偏选了香炉呢?这里面大有文章。

“香炉”的“香”和“相”谐音相同,在这首诗里,诗人既用了“香炉”,也用了“香”,后面还跟了“丝”,连起来就是“相思”。

诗最后一句也点明:“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香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和男欢女爱联系到一起。比如李清照就写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金兽也是香炉的一种。

台湾作家林清玄也在《鸳鸯香炉》中写到:“鸳鸯香炉是一种未名的爱,不用声名,千万种爱都升自胸腹中柔柔升起的一缕烟……那升起的烟,我们逼近时可以体贴的感觉,我们站远了,还有温暖”。

林清玄的话已经完全概括出香炉的作用了。

今今以为,原著是古文小说,运用古代诗词中常常表达男欢女爱的香炉意象很符合小说氛围。

其次,林清玄说的“一种未名的爱”,“不用声名”,依照蓝忘机雅正、寡言的性子,他前期最大胆表露的就是“兄长,我想带一人回云深不知处,藏起来”,他没有说是谁,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谁。

他和魏无羡在一起时彼此欣赏,天各一方,也是满心的牵挂。

小说里,蓝忘机和魏无羡进入香炉的世界中,有两个画面,一是蓝忘机十五岁在藏书阁的样子,以及蓝忘机向蓝曦臣说要养兔子的画面,都与魏无羡有关,也是十六年中对魏无羡的相思吧。

在古代,香炉的用途一般有三种,一是熏衣;二是熏屋。古人读书必焚香,既可以去除屋中的腐气,也可以愉悦身心;三是祭祀。古人祭祀一定会焚香,而香炉是祭祀必备的礼器。

此外,追求雅趣的士大夫也会焚香读书、焚香弹琴,苏轼就曾“焚香静坐”。

蓝忘机周身俊雅,又修琴,亦喜静,肯定也会焚香。

北宋诗人陈与义在《焚香》中也说:“即香无限意,寓此一炷香”,无限心意情怀,寄托在一炷香中。

在魏无羡身死之后,一次次问灵,却一次次不见归人,不知他内心深处该何种悲凉,纵相思决堤,也只能内化其中。

也许,那些等待着、期望着、失落着、思念着的日子里,蓝忘机凝视着从香炉升起的袅袅香烟,内心的思念会不会更加泛滥,祈祷着魏无羡的归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幸好,幸好,幸好你回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