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参考!高考作文命题特征与备考策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作文文体格式大全 2021高考参考!高考作文命题特征与备考策略

2021高考参考!高考作文命题特征与备考策略

2023-08-06 1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情境作文也称情景作文,是指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情境的设置,可以从社会生活、自然景观入手,也可以是虚拟的某种场景或故事。这种作文形式不但可以有效考查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可以防止抄袭、宿构现象。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精心设置情境,让同学们“戴着镣铐跳舞”,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2020年高考作文“情境设置”特征也非常突出。如全国Ⅰ卷命题材料来自于历史故事,有意创设历史情境。通过情景设置,把同学们带到遥远的古代,引导同学们驰骋想象,追忆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局势变化,体会三个人物不同的处境、心理与抉择,最终体悟故事当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从内心深处发出声音,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真实的感受。无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都必须结合情境阐发感受,这样的文章才能入情、入理、入题,有根、有据、有力。倘若离开了“情境”这个载体,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脱偏题离题之嫌。

2020全国Ⅱ卷要求写一篇演讲稿,题目设置的情境是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表演讲。这一情境设置使题目具有强烈的限制性:其一,紧扣场景,突出背景,注意表达的语气和语体色彩。其二,主题内容不能偏离题目提供的情境材料,做到言之有据,确保交际语境与情境材料的和谐统一。其三,凸显自己“中国青年”的身份,为中国代言,替中国发声。这样的情境设置使写作要求更加具体,为我们立意行文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将我们的思维锁定在既定范围内,避免天马行空,口无遮拦。再如全国新高考Ⅰ卷,情境设置分为三个层次:疫情背景、防疫拉开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抗疫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同学们在表现“距离与联系”这一主题时,必须以情境为触发点,通过对情境的拓展升华,提炼出“防疫拉开的是人与人之间暂时的距离,抗疫恰恰表现了中国人民血肉相连、心心相印、共克时艰的凝聚力,从而体现强烈的思辨色彩。如果脱离了这个情境,就属于偏离题意。全国Ⅲ卷、全国新高考Ⅱ卷、北京卷、天津卷等,都不约而同让同学们根据“情境设置”做文章,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

备考策略:

我们要增强情景意识,强化情境体验,做好情景写作训练。一是参加社会实践,积累情境。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如市场调查、毕业典礼、游行示威、专题演讲等。二是我们要展开想象,丰富情境。将实践中积累的情境与写作任务联系起来,与高考真题联系起来,进行有效对接,并规范地设置题目,进行仿真训练。三是利用现代手段,创建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展示新颖少见或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让自己间接融入其中,进行感受和体验。四是精心模拟情境,做好实战演练。我们对情境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命制作文题目,分门别类地安排系列训练,强化情景意识,明确写作要求,熟练写作技巧。

三、凸显“任务驱动”指令

“任务驱动型作文”最早是在2015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提出来的。他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所谓“增加任务驱动指令”,是指作文命题在展示材料、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全面考查审题、表达、分析等综合能力。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之后,任务驱动型作文深入人心,备受青睐,在近五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中频频出现,居高不下。

2020年高考11道作文试题,有7道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占比63.6%,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全国Ⅰ卷作文试题先简述历史故事,然后在写作部分要求明确任务:写一篇发言稿;场景是在班级读书会上;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择一个感触最深的;针对所选人物的品质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学们写作时,除立意精准、结构完整、表达顺畅,达到常规作文的要求外,还必须在行文中兼顧并全面完成题目设置的四项任务,这样的文章才能算作切合题意。

再如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材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简论地名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地名文化,在此基础上对同学们提出任务指令: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写一篇主持词;用一个地名将“带你走近 ”补充完整作为题目。这些任务,包含了身份、文体、内容、标题等诸多方面,都是硬性要求,必须在写作中逐一完成——这正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的重要所在,万万不可忽视。

其他各卷作文试题的任务指令如:全国Ⅱ卷,写作背景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文体是演讲稿,身份是中国青年受邀代表,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全国Ⅲ卷,写作情境是高中毕业即将离开母校之际,交际身份是即将毕业的高中生,交际对象是即将进入高中的学弟学妹,交际话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交际目的是引导学弟学妹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好地成长,成就更好的自我,文体是书信。同学们在写作时是带着任务而来,完成任务而去。

四、强化“自我主体”意识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越来越重视“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感”“我手抒我情”。作文命题不再是单纯、客观地表情达意,还要求凸显“我”在文中的主体地位,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认识。2020年高考11道作文试题,除全国新高考Ⅰ卷和江苏卷外,其他9道题目分别有这样的明确要求:“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这里的“你”当然就是指文中的“我”,写作时无论是叙事、议论、演讲或写串词,都必须从“我”的视角,以“我”的语气,或叙写“我”的见闻,或交流“我”的感受,或发表“我”的看法,或提出“我”的主张,或发出“我”的呼声……从任务驱动作文的角度分析,“我”也是写作指令之一。

强化写作的“自我主体”意识,便于诉衷情,表实意,显真我,使文章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无病呻吟的“假大空”现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宿构、抄袭等不良风气。毫无疑问,“文中有我”的命题思路,必将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之一。

备考策略:

其一,我们要以独特的视角,发掘生活中别样的素材,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独具慧眼,善于捕捉人所未见、人所少见的信息,体现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发出非同一般的声音。

其二,我们要“我手写我心”,尊重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衡量文章优劣的标准,是是否用“我”的笔,写“我”的事,抒“我”的情。我们要表达真性情,抒发真感情,让读者感受到独一无二的“我”。其三,正确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行文由“我”一以贯之。所叙之事不一定是自己亲力亲为,所发之论不一定是自己真实的见解,演讲词、读后感不一定是自己所思所想,但写作时必须以“我”的口吻或身份表现出来,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五、引领“应用写作”潮流

自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一改沿袭多年的“文体不限”的要求之后,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等正式成为高考作文文体的限制性要求,引入了应用文写作的新潮流。高考作文一扫议论文一统天下的不良风气,写作的实用性得到突出强化,高考作文园地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一股清纯之气令人耳目一新。2020年高考作文继续引领这一潮流,应用文写作考查的范围更广,频率更高,具体写作要求更加精致化。

如全国Ⅰ卷要求写一篇发言稿,而且提供了情景——班级读书会上;明确了任务——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提出了要求——“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文体新颖,要求具体。写作时务必突出发言稿的文体特征,谨防泛化。全国Ⅱ卷要求完成一篇演讲稿,同时对写作情境、作者身份和表达主题都作了限制。写作时除了立意准确,形式还要符合演讲稿的格式要求,两面兼顾,才是取胜之道。

全国新高考Ⅱ卷要求写一篇主持词,这种文体对于同学们而言比较陌生,有一定难度。主持词是由主持人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上串下联的串联词,突出特点是连贯得体,一般由开场白、主体部分与结束语组成。写作时除切合题意外,还必须符合这种特殊文体的结构要求和语体特点,做到主题突出,过渡自然,无缝连接。

备考策略:

首先,要明确应用文写作的高频考点。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文写作的范围很广,但高考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高考作文的主题表现、语言表达以及字数限制的独特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考查频率较高的有演讲词、主持词、发言稿、辩论稿、竞聘稿、书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读后感等。

其次,要熟悉各种文体的格式要求和结构布局,文章在形式上必须中规中矩,切忌不伦不类,即以标准的文体形式表现具有文学性质的内容。特别要辨析清楚不同文体结构上的细微差别,诸如哪些结尾要有署名和日期,哪些不必写署名日期;不同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语气等。

再次,全方位训练。对考查频率较高、可能性较大的应用文体进行点对点训练。写作时除结构完整外,还要注意书写格式规范,如称呼、署名、日期及其位置,主标与副标的位置关系等。

综上所述,在此浅议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五大特征及今后的备考策略,目的是鉴往知来,深入洞察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准确把握高考作文的教学方向,科学、严密地制定备考措施,精准高效地做好备考训练,确保在高考中成竹在胸,沉稳应对,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商南高级中学韩延明老师及网络, 文图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分享为公益若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学联盟信息组编排整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