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效阅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

2024-06-30 0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ore Competence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DOI: 10.12677/AE.2024.142189,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159  浏览: 1,788  作者: 吴金莲, 闫雨薇: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通辽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措施;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Core Competence; Measures 摘要: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我国明确了英语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最能体现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而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准来看,当前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本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提供一些启发性的建议,来解决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问题,最终促进高中英语课堂的完善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2022, China has defined the new direction of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 focusing on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During the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which can best reflect students’ English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English core competenc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bout how to put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to practice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make the methods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be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procedures, and provides some inspiring advi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 in it, and finally encourage the improve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and students’ own learning capability. 文章引用:吴金莲, 闫雨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2): 1231-123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2189

1. 引言

阅读在教育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其中尤其重视青少年阅读。中国更是重视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可以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英语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国内外人文知识,这些人文知识往往通过阅读文本来体现。当前,核心素养能力是我国新一轮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正在逐步落实到课程设计和实践中。就高中英语阅读课程而言,促进学生英语核心能力发展的方法越来越重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为阅读课堂的教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勤于思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去寻找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目标和方法,有效地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渗透给学生,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和文化价值观方面得到均衡的提高。

2. 培养核心素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从工具性目标向人性化目标转变,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1. 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1] 。在工具性方面,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能力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即拓宽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不仅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还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到了许多外国文化,并从中获得了国际视野。在阅读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技能,还可以通过与文本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锻炼听力、写作和语言技能。一堂高质量的英语阅读课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避免学生成为只是接受知识的机器。

2.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阅读课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阅读课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词汇,培养语言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总结和欣赏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阅读课上,老师们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并借助文章中的外国节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创造力,根据课本上的阅读内容重写或重新排列文章,以培养他们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阅读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是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的课题。

3. 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但目前,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以应对高考为主要目标。设计的阅读教学活动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1. 忽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高中教师重视逻辑思维培养,但对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足 [2]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语篇的能力,关注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透彻,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中为了高效快速的传递知识,教师很少会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养成习惯,对事件的评价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与思考。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对于英语阅读课就关注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上,忽视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英语阅读课堂应该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适合的文本内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改写或续写,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通过鼓励学生续写或改写文本,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英语句子,甚至是文章,也能够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3.2. 忽视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创新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不同途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理念。但从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状况来看,部分教师并未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革新教学理念和调整阅读教学模式,而是仍然采用单一化教学方法,教学仍停留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层面,没有任何延伸和创新 [3] 。由于高中生要面对高考这一座大山,在组织教学时,老师们往往希望推行题海战术,通过提高阅读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这与中国传统的学习思想不谋而合,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它强调数量的积累,而忽视了阅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不变的阅读活动进行教学,如阅读课文和回答问题,阅读课文后直接分析课文中的新词和语法知识等,学生无法在这些枯燥单调的活动中体验到英语阅读的乐趣。因此,它忽视了阅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导致学生无法在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中锻炼他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进而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久而久之,学生们将失去对英语阅读的热情。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这门课程中,所以再丰富的阅读活动也没有激发他们的英语阅读动机。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他们应该平衡高考的测试重点和课程兴趣之间的关系,努力设计多样化的、有合理情景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磨炼自身的核心素养。

3.3. 忽视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4] 。但在高中阶段,高考是贯穿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的主线,因此教师会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成绩。通常,教师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词、短语或句型进行翻译和解释,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教授尽可能多的知识点,但教师忽视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文本内容来深刻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不利于学生扩宽其文化视野。此外,一些教师不能通俗地深入地掌握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只能停留在课文表面,不能为学生正确、深刻、生动地讲解相关的外国文化习俗、历史典故等。最终,它们不仅会让学生对外国文化一知半解,还会让学生失去探索外国文化的兴趣。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故步自封,不知外界文化为何物。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学生可能会误解或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言让学生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而提高他们对中国的文化自信。此外,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短板,在实现中英文文化交流方面有待加强 [2] 。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素养高低也会影响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学习与理解。高中生通常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获得知识,因此教师相关文化背景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参与相关的教学培训。同时,学校还应为师生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让他们不断前进。

4. 高中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时期教育的过程中,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必要素质和关键能力。它综合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其他要求。它关注的是过程,注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理解,而不是以结果为导向 [5] 。

4.1. 设计合理的问题,培养英语思维品质

目前,我国英语阅读课堂以教师教学为主。为了在短时间内高效输出知识点,教师通常不注重提问,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是让学生盲目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极不合理。因为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有着明显的区别,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学会运用英语思维来组织语言。

因此,在高中阶段,老师们应该重视问题在阅读课上的作用,设计一系列与课文相结合的高质量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当然,设计合理的问题不仅是老师的任务,也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问题并自己回答或让同伴作答。教师用多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层次地思考和探索。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逻辑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例如,当老师谈论一些关于学习英语的文章时,老师可以问学生“你如何计划你的英语学习计划?”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促进了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然后老师继续问“你认为文章中的学习观点与你的一致吗?”这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挑出主要内容,并与现有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转移。在仔细研究了这篇文章之后,老师可以继续提问“在研究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你目前的学习计划有什么优点或缺点?为什么?”这个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还可以让学生发现彼此学习计划的优点和缺点,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能力。因此,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在深化,思维和逻辑也在提高。教师也可以将阅读材料中的问题与学生的英语思维相结合。例如,当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一单元节日和庆祝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并谈论中外节日和习俗的差异,以及不同国家产生不同习俗的原因。

通过回答老师的一系列问题,学生们不仅对新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将现有的经验与新文章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了他们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4.2. 组织丰富的讨论活动,提升英语语言能力

在高中阶段,为了满足升学的需要,教师通常在阅读课上用母语教学生,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体验英语的真实语言氛围,也很难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导致学生在阅读课上失去了练习英语口语的宝贵机会和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无法顺利提升。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活动中设计丰富的口头表达活动,如讨论、演讲或辩论等,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观点或感受。教师还应在英语阅读课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语言环境,鼓励他们积极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怕在表达的过程中出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不是学习“哑巴”英语。

学生的语言能力代表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的语言知识,代表他们的思维水平。因此,为了促进高中生在英语阅读课上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时设计更多丰富的口语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放松的课堂语言环境,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如,当学习与中西饮食差异相关的文本时,老师可以将全班分成两组,两组成员可以再分成几个小组,收集产生差异的不同原因,然后他们可以代表中西两方相互展示。在演讲过程中,尽量给每个学生一个表演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老师们还可以根据课文举行辩论赛,比如“中餐和西餐,哪种饮食对人更健康?”让学生通过紧张刺激的辩论形式来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但这种辩论应该让学生在早期做好充分准备,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不要操之过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条不紊地设计多层次的讨论话题,进而引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防止初期的高难度活动会击溃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伤害个别英语口语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自尊。

4.3. 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提高文化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竞争的强烈冲击下,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如何结合时代要求调整教育,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人类需求 [6]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该在英语阅读课上融入多样的文化内容,因为语言的本质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门外国语言,英语与汉语明显不同。如果你想学好一门外语,你必须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深入阅读材料,积极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仪式、传说甚至是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比较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借助文化资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英语文章,学会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在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比较中提高本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高中教师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一单元节日和庆祝的文本时,可以从不同国家节日的起源、作用和庆祝方式来设计教学活动,并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和代表性节日以及相应的过节习俗。

为了激发学生在阅读课上的求知欲和兴趣,让学生讲述他们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方式,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以供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和交流。然后让学生深入文本,找出文本中提到的节日,找出它们的起源、习俗等信息,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以开放、包容、自信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积极了解和继承自己国家的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最后,在学习文本后,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来创造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让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将文本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4.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需要让学生知道如何与同学合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国提出的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帮手,旨在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在设计阅读课堂活动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阅读活动,而不是盲目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高中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设计阅读活动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探索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相互学习和反思,不要把课堂当成老师表演的舞台。

例如,在学习一篇新文章时,教师可以首先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全文,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座位或英语水平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在小组中交换意见来回答彼此关于文章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新单词、新句型和语法,也可以是他们不理解的文章的内容。然后老师在小组之间流动,给予积极的指导。最后,如果小组内仍然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如果最后还存在问题,学生可以把问题交给老师,老师向全班同学解释,或者老师可以把它作为课后作业,让小组成员通过互联网或书籍找到自己的答案,并让他们在下一节阅读课上做汇报展示。

这种方法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够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比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更愿意与同龄人交流、互相帮助或碰撞不同的观点。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帮助他们构建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教师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需的合作创新型人才。

5. 结论

总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深刻认识到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制定丰富多样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和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灵活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探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阅读教学形式。教师需要借助文章的内容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优势,还能了解外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长期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保持耐心,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身心差异,以促进者的角色来引导学生不断的进步,并在学生独立阅读过程中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郭丽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秦皇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3. [3] 窦丽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3): 183-184. [4] 程晓堂, 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5): 79-86. [5] 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 2016(20): 24. [6] 辛涛, 姜宇. 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人民教育, 2015(9): 54-5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