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研究》课题评审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笔记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研究》课题评审书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研究》课题评审书

2024-07-18 0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研究现状

20世纪以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直是西方教育改革的热点。

30年代,杜威的实用主义就强调以反思为主的批判思维,60年代, 美国大中小学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 以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能力和精神, 提出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技巧, 更要把批判性思维作为影响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学生成长与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欧美的母语课程充分体现了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在听说读写中贯穿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是美国母语课程与教学目标之一。如美国最新的大学入学考试SAT《学术潜能》作文试题中, 获得满分6 分的标准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的发展作者自己的观点, 表现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地使用恰当的事例, 推理以及其他证据证明自己的立场。与此同时, 美国的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 教学中也都有着清晰有效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策略。一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二是课标、教材和教学中体现着批判性思维知识,欧美母语课程充分吸收和运用了研究界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知识的成果, 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也呈现这些知识。三是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

总体来看,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越来越认识到提高国民的批判思维素质与人的思维成长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界目前对批判思维尚处于初步地了解和研究阶段,没有进入实施层面。

吴格明教授在《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发表文章《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和质疑的方法和精神气质, 是和谐社会民主精神、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的基础或必要条件,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李丽华老师在《语文学刊》(2007年第6期)发表文章《欧美母语课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及对语文课程的启示》,论述了我国语文课程应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瑞霞、郭爱萍老师在《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发表《国内近三十年批判性思维研究: 现状、思考、展望》,文章指出三十年来批判性思维研究数量上有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实证性研究有所增长;研究内容日渐丰富,视角呈现多元化。

傅丹灵、曹勇军在《语文学习》(2015年第12期)发表《读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文,指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育者心平气和地承认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将问题暴露出来,让学生们思考,参与讨论,倾听不同的声音,是培养学生批判能力的首要条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二步,是让学生懂得分辨各种声音的真伪。最后,是尽力去改善、改良、改造现有的课堂。

余党绪老师在《语文学习》(2017年第5期)发表《批判性思维:推动语文教学的素养转向》,文章强调,推动思维的教学,就是在推动人的发展。有了思维的切入,我们才可能摆脱知识的碎片化与能力训练的空泛化,才能让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落实到人的素养。

近年来,中国大陆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活动越来越多。余党绪老师主持的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批准立项的重点课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于2015年、2016年分别召开了两届全国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现场会;教育部高考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6年主办了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研讨会。

目前,开始研究批判性思维的人数增多,发表的论文增多,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开始增多,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已经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热潮。但是,我国语文界目前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与实施还处于自发阶段,系统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研究还缺少扎实的理论指导,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到今天仍然对批判性思维了解不多,误解很多,将批判性思维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还不多。

2.研究的价值

我国的语文课程,长期以来,一直以对已有文化的认同和积累为主,较少注意文化的批判和创新。反映在课程实践层面上即为遵从权威,追求统一,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皆体现这种特征。因此学生个性发展被束缚,视野狭窄, 思维模式较为单一,知识体系零碎,缺乏挑战意识, 创新能力不足, 探究精神缺乏。

(1)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系统性思维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思维体系。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的教学教授的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反映阅读和写作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教给学生的是动态的步骤、过程、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构建阅读和写作的思维框架,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

(2)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意义。经过批判性思维后的语文知识才是可靠的,符合时代特征的;以批判性思维对阅读和体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将信息建立起密切而深刻的联系,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才是具备意义和有效的。

(3)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师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一个民族对人类所作贡献的大小,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所奉献的学术理论精品决定的,而学术精品的产生最深厚的基础在于高度的学术精神。高度的学术精神首先有赖于教师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做批判性思维精神的模范,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虚心、求真、理性、开放、反思和公正的态度,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鼓励学生自主自立和勇于批判的品行。

(4)批判性思维应对社会发展变化,面向未来。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早期流行的是效法过去、模仿前人,被称为前喻文化;工业文明以来勃兴的是面向未来、迎接创新,被称为后喻文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应对这种变化,积极培养师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核心素养,无论是语言的建构,还是思维的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都要求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要求学生学会思考,主动建构,而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系统思维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建构,有望真正落实四大核心素养,为语文教学带来有效的变革。

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和理性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育人目标、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方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