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中生推荐名著阅读 陈心想

陈心想

2024-07-02 17: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要求通读。以往的语文课都是一篇一篇地教,现在要读整本书,又是一本学术著作,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阅读《乡土中国》或多或少可能都会有些困难。《乡土中国》到底给我们讲了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阅读这部书呢?为拓宽《乡土中国》的阅读视野,本刊约请陈心想教授谈《乡土中国》,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阅读视角。

  说实在的,很惭愧,我是读研究生时才有缘读到《乡土中国》这本经典名著的。虽说是自己摸索,但一读就着迷,有相见恨晚之感。我自己读过多少遍了(包括英文版),实在说不清楚,但是从未想过“如何阅读这本书”这一问题。

  对于一位从未读过此书的中学生,究竟该如何阅读,更加富有挑战性。好在我有一些与中学生接触并交流《乡土中国》阅读的经历,比如2018年曾在厦门外国语学校给高一和高二学生做过《走出乡土》为题的讲解《乡土中国》的讲座,并有互动交流,一些学生还与我保持着联系。这些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比较有的放矢解答相关的问题,帮助画一张阅读路线简图。

  路线图的起点是打破很多人可能有的两个疑虑。一是认为自己没有乡土生活阅历,理解《乡土中国》会很困难。这个疑虑也是一些老师发给我的主要顾虑之一。现在不仅城市里的孩子们缺乏乡土生活经验,而且乡下孩子现在生活的社会也已经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描述的那个乡土社会迥异。不过,虽然说阅历对读书很重要,但这不会构成根本的障碍。比如,我们都没有在《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生活的经历,但没有人会因为这个说理解不了《红楼梦》。

  但是,如果确实因为缺乏生活的阅历而暂时对书中某些章节内容难以理解消化,不妨和老师、同学或者父母等人做些交流,帮助自己理解;也可以先继续读下去,多读几遍,随着生活的展开,不经意间一点点微小触动就可能恍然大悟。记着,一定不要因为某些内容一时难以共鸣而寥寥翻过就算读过了。

  第二个疑虑是,《乡土中国》是一部社会学著作,读者没有学习社会学的背景知识,恐怕对其理论难以理解。费孝通大师手笔,真佛只说家常话,善用形象的比喻来解说深层的理论,因而此书思想深邃而语言简明,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大可不必有此顾虑。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费孝通的一些个人经历和《乡土中国》的成书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乡土中国》的内容和风格特征。

  费孝通出生于1910年11月2日,清朝即将结束民国就要开启的时代,科举已经废除。他没有进入旧式私塾读书,而是接受的新式学堂的教育。6到10岁时的费孝通在吴江初等小学念书。在四年初小的课程中,费孝通最喜欢的是听沈天民校长讲的乡土志。乡土志的学习为他后来写作《乡土中国》播下了种子。

  费孝通一生爱好写作,14岁时的处女作《秀才先生的恶作剧》,发表在《少年》杂志上。我们现在读到费孝通的文字这么好,是他在中学阶段就打下了底子,听从一个老先生的话圈一遍《史记》。圈一遍就是让你读没有标点的《史记》本子,你去标点;目的不是学史,而是学文。费孝通中学时写的《杜鹃与杜甫》一文,郑也夫老师曾说过,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在的学生,也极少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里顺便提醒同学们现在就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字能力。

  费孝通18岁进入东吴大学医预科学习,第二年因校内学潮波及退学,随即转学到北京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20~23岁),大学毕业后经冰心的丈夫吴文藻老师推荐去了清华大学研究院,跟俄裔人类学家史禄国学习人类学(23~25岁)。费孝通硕士毕业拿到了去英国留学的奖学金,在去英国之前,导师史禄国安排他去广西瑶山做调查(25~26岁),调查途中随同前去的新婚妻子王同惠为救受伤的费孝通遇难身亡。养伤期间的费孝通在姐姐安排下回到了家乡,江苏吴江的开弦弓村,在这里费孝通进行了著名的江村调查(1936年七八月份)。

  在江村调查的费孝通非常兴奋。他说:“虽说我是个本乡本地的人,而回去一看,哪一样不是新奇巧妙得令人要狂叫三声。这一个月紧张工作,只令人愈来愈紧张。”江村调查奠定了费孝通一生的学术事业的基石,包括《乡土中国》的写作。

  带着瑶山和江村调查的两份材料离开中国,费孝通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1936—1938,26~28岁),师从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开山大师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根据江村调查的材料写出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并在英国出版,在世界人类学界一举成名。28岁的费孝通回到正处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大后方,供职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随即开始到云南当地进行农村调查,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云南三村》一书,也是写作《乡土中国》一书的经验基础。

  在抗日战争后期和内战爆发前后,费孝通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给学生开了一门“乡村社会学”的课。费孝通没有选用现成的教材,而是自己独辟蹊径,根据自己的研究,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中国基层社会,通过不同类型村庄的比较,抽象出具有中国乡村普遍性的社会结构特征。而《乡土中国》这本书正是“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的讲稿整理出来的。

  当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内战又爆发了,不管是抗战战后,还是内战战后,都有个战后重建家园的问题。作为一介书生,费孝通必须让更多的精英们,尤其是政治精英们了解他的思想和谋划,才可能发挥实际的作用。所以他采用了非严格的学术写作手法,直白简洁易懂,而且很富文采,所以《乡土中国》读起来像散文一样有趣,有人形容有触电般的“惊艳感”。

  《乡土中国》在理论上属于功能主义学派,认为事物的存在是因为它们的功能,也就是作用,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的各个部分都是对整体有作用的。理解社会各个部分,需要看这个部分对整体社会发挥的作用。

  比如在本书的《文字下乡》一章里,说到乡村孩子捉蚱蜢比教授的孩子厉害,而读书却不如教授的孩子,就是因为乡村孩子捉蚱蜢可以做菜、下饭,而教授的孩子不需要捉蚱蜢下饭,还怕弄脏了衣服受大人批评。教授家的孩子家里有的是书,有学习读书的氛围,所以读书比乡村孩子好,而捉蚱蜢却比不上乡村孩子。这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环境的作用。

  为什么乡下人没有文字,因为不需要文字,熟人社会,口头语言足够用了。这就是功能主义理论,把一个事物放到整体背景里来理解他们的存在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功能主义的主要弊端是很容易把一切存在的合理化,所谓“存在的即合理的”。

  费孝通是他那个时代极少有的智者,因为他一方面具有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的扎实训练,另一方面又具有第一手的中国基层社会的调查经验和资料。用费孝通自己的说法:“又要西方,又要中国,我两面都有了。”“西方”是指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中国”是指中国基层社会实地调查。费孝通这两方面的优势,使他不仅在学术界得到认可,成为学界领军人物,同时在社会上影响广泛,成为公共知识分子。这两个角色一起促成了《乡土中国》这样具有时代穿透力并为广大普通读者喜爱的经典著作。

  《乡土中国》是为解答中国乡土社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写。在阅读这本著作时带着问题去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成全书的阅读会更好。比如下面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引发读者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而且帮助读者把握文章逻辑:为什么中国人攀交情重关系,而不重权利和契约?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里要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而且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是“人治”“礼治”,还是“法治”?为什么秦始皇和杨广这样的开疆扩土修河筑城的“有为”皇帝有着悲剧下场?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讲究长幼有序?为什么我们要一再地对古典经典著作注释来适应时代需要?等等。

  《乡土中国》共十四章,为方便理解,我把这十四章概括为四个主题,分别是:1.乡土中国的基本社会结构特征,“差序格局”的内涵;2.作为事业团体的家族,以及这种家族体制下的婚姻和爱情;3.乡土社会秩序靠什么来维护;4.乡土中国的未来何去何从。这四个主题,涵盖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特征、家庭文化、社会秩序、权力关系等几个方面,通过这几个主题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传统中国的生活状态。

  我们以第一个主题为例,看看我们如何为问题找答案。第一个主题即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特征: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是相对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概念而言的。通过这个概念可以回答:为什么中国人攀交情重关系,而不重权利和契约?“差序格局”应该算是费孝通最富有创造性的一个概念,很形象地抓住了乡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许多西方人,包括商业界人士在内,在了解中国社会关系的时候,都避不开这个概念。

  费孝通用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来说明团体格局的特征。他说,“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拆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团体有明确的界限,权利和责任也规定得清楚,所以西洋人重视权利和契约。与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不同,费孝通用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波纹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他说:“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推出去的水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与他人的关系就看这个人与自己的远近厚薄来决定。距离自己越近的,相互之间的权利和责任义务也就更多一些,没有团体格局里清晰的边界,也就没有成员间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所以,“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在一个人眼里,这个人是好是坏,犯罪与否,罪行轻重,都要看这个人与自己的关系的远近亲疏。以自己为圈子的中心,这个社会圈子的大小会因为中心势力的变化而伸缩,所以中国人对世态炎凉也最有感触。“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有句俗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个人发达了,亲戚好友门庭若市,一旦落魄了,就门庭冷落鞍马稀。

  差序格局是建立在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形成的道德观念基础上的。孔子的儒家重在“推己及人”,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推,像水波纹一样,道德基础在于“克己复礼”,提高自身修养。从自己向外推,圈子里的人以自己为中心,由一根根的私人关系的绳子联系着,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要关爱,对朋友要忠信。对每个人要看距离自己的远近,有差序地对待,而不是平等的爱。

  由于这种差序格局,自己人的圈子和外人是要分的。所以我们的社会在运作上是“双线运作”(注:“双线运作”这个概念不是费先生书里的,而是我在写作硕士论文时提出的,可以与“差序格局”对应,帮助大家理解这种社会结构下的运作机制)。比如在执行法律和政策时,就看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有所伸缩,对自己人一套,对外人一套。总之,差序格局社会关系下,我们看重攀关系、讲交情,而不是权利和契约。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主题式分成不同部分来阅读,同时要注意每部分的关键词,或者叫关键概念。除了“差序格局”之外,像熟人社会、礼治秩序、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时势权力等都是关键概念。对这些概念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对书中的几个重要观点的理解,包括: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是熟人社会;家族是生计事业社群,需要理性和纪律,排斥激动的感情,也就是爱情;中国乡土社会不是法治社会,打官司是羞耻的事情,是礼治社会,通过教化的长老统治;中国乡土社会因为农业经济的剩余太少,是“无为政治”;变迁的社会要通过注释的方式让传统适应现实,造成“名实的分离”;变迁社会里,会带来“时势权力”,这种权力在现代知识经济和创新社会越来越大。

  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明白这本书的内容在讲什么之后,对所讲的内容要有所质疑,有所反思,用学到的书中内容、理论,来反思当下的社会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局限质疑和反思的能力相对较小,可以借助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

  比如,有的高中语文老师在设计《乡土中国》前三章的教学的时候,在分析阻碍“文字下乡”的原因上,把费孝通的观点与我在《走出乡土》里的观点,还有郑也夫在拙著《序言》里的观点相对照,作为“读出来”的步骤。

  在一份单元测试题里,就阻碍“文字下乡”上把费孝通的观点和我的观点相对照总结为: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原因一是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习惯用更直接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来传情达意,而非文字。二是乡土社会中的人极少移动,每代人获得的经验非常类似,语言足够传递,用不着文字。

  测试答案总结我的观点为:一是乡村贫穷,很多人负担不起孩子认字的费用;因为缺榜样,对孩子文化方面要求极低。二是乡村缺乏教授文字的人才,供应的缺失导致需求的丧失。所以,我的观点是,乡土社会不是不需要文字,而是购买不起,或者没有供应。

  在这道题之后,还设置了一道让学生质疑我的观点的题目,也别有趣味。另外,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普及工作,文字已经下乡,可以结合实际思考乡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打开思路,开放思维,有助于“读进去”后“读出来”。

  我还要提醒,阅读本书时要留心学习本书的语言。除了非常明显的用形象的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比如用石子儿投到水里发生的水波纹比喻差序格局社会结构)之外,费氏风格的语言是学术界非常罕见的本土化典范。

  台湾社会学家蔡锦昌曾盛赞《乡土中国》“为真正具有中国意识和使用中国语言的社会学创立一个典范”。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郝瑞(Stevan Harrell)称此书为世界人类学家实现本土化研究的榜样(serve as a model)。不是食洋不化,生搬硬套外国术语概念在中国研究上,费先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费孝通出国之前在文章里就曾说:“且慢用外国名词来形容中国事实,我们先得在实地详细看一下。”外国名词适合的就翻译过来采用,不适合的就不用,自己创造适合中国社会的词汇,比如“乡土”“差序格局”“教化权力”等等。所以,我们阅读《乡土中国》感到亲切,感到“不隔”。

  最后,如果想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乡土中国》及其思想的来龙去脉,并且想进一步了解该书出版之后七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即“走出乡土”的过程,深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我建议至少把《江村经济》《乡土重建》和《走出乡土》这三本书找来阅读。

  《江村经济》是《乡土中国》的主要思想之源,比如,最重要的概念——“差序格局”。在《江村经济》里论述财产继承时,费孝通这样写道:“事实上,不会有两个人与死者的亲属关系是处在完全同等的位置,但如果最近的亲属未能履行这个行动,第二个人便接过这一角色,最近的亲属便丧失了继承权。奉行这个义务的,就是合法继承人,他将继承死者的财产。”“一个单位在承认其成员的资格时允许有区别对待。在礼节性聚会时,可以排除那些远的亲戚,他们也不会坚持要求受邀请。”这都是关于“差序格局”的描述。

  《乡土重建》则是在《乡土中国》基础上提出的战后恢复乡村生活建设的策划和建议。虽然时过境迁半个多世纪了,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拙著《走出乡土》副标题是“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该书一方面与《乡土中国》每一章内容进行对话,同时还试着对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做些对比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们正处于其中的社会状况。

  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中国乡土社会在快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流动性打破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人社会,大家族让位给了小家庭,知识在变迁快速的社会里成了财富和权力的来源,即长老统治让位给了时势权力,人们更重视契约精神和法理社会。但是长期的乡土社会的传统具有强大的力量,现代社会的整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需要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生活的需要,这是我们面对的一大挑战。我们在走出乡土的旅途中,也许有了《乡土中国》这本书的陪伴,在大变局面前,可以减少点惊慌,多一份安定。

  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杂志2020年2月号“专题”栏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