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青年说】赵俊:赏析《论持久战》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艺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驳斥速胜论和亡国论的文章是 【国关青年说】赵俊:赏析《论持久战》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艺术

【国关青年说】赵俊:赏析《论持久战》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艺术

2023-08-09 1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全面论证中国能够取胜的原因

《论持久战》的结论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结论的根据,是建立在对中日力量的全面对比、对当时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战争三个阶段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一旦结论的建立以客观、全面的综合分析为依托,我们基本可以说,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认为,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因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任何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在综合比较中日力量的对比中提到:日本虽然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但同时是资源和领土小国;中国虽然是弱国,但同时是资源、领土大国。这种比较不是毛泽东脱离实际的主观想象,而是基于客观现实基础之上的,其充分说明了中日两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日之间的战争必然是持久的。有些人必然质疑单凭中国是个大国,日本是个小国,是不足以得出中国必胜的结论的,苏俄领袖列宁同志曾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据此,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中日两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战争”。列宁和毛泽东的相关论述指导我们在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一切以时间(时代)、地点(空间)、条件为转移。由此毛泽东在全面比较中日力量的过程中强调:日本是快要死亡的帝国主义,它的国家性质是退步的,它的侵略战争是野蛮的;中国正处于历史的上升时期,它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它的反侵略战争是文明合理的。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决定了其在国际上的得道者多助,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在国际上的失道者寡助。毛泽东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充满说服力地论证了抗日战争中国必胜的结果。这些对比论述,不仅具有客观性的特点,更是毛泽东同志全面性地看待问题的显现,即不但看到中日双方各自的状况,而且还要看到中日双方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倾向,而不是片面地、孤立地去进行分析与综合。我们在分析上述内容的同时实际上也间接地指出了“亡国论”与“速胜论”的错误性:它们错误的根源在于认识论,前者只看到敌强我弱一个因素,后者则夸大了有利于中国的其他因素,它们都在孤立和片面、甚至主观臆断地看待问题。

同时,《论持久战》中对中日力量的比较也是动态的、运动的。我们在认识周围世界时应该注意到,世界上绝不存在任何绝对停滞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运动具有规律性,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同志没有静态地比较中日矛盾,他认为这种力量对比是根据战争形势发展而变化的,这种运动的、发展的对比方法,显得更直观、更可信、更具有说服力。

《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同志的精辟论述源于问题的提出和根据,反过来又运用科学的方法回答了各个问题。这种既坚持问题意识又强调科学方法,既唯物辩证又独具特色,具备正确把握问题、深刻揭示问题、科学预见问题、准确解决问题的问题研究方法,使得《论持久战》实现了理论认识和实践证明的高度统一,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

2.科学预测中日战争经历的三个阶段

毛泽东同志将中国的抗日战争划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一方面,中日战争三阶段论是真理,它是毛泽东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也是经过历史检验了的、正确的结论;另一方面,从三个阶段具体的内涵和分析上来看,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光辉,成功预测了战争的走势。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一切事物的历史。过程论要求我们: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善于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论持久战》坚持中国必胜的观点,但同时也提到中国取得抗战胜利是一个过程,中国方面由战略防御走向战略相持最终走向战略反攻,日本方面则经历战略进攻——战略相持——战略撤退,这又涉及到量质变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十分必要,并在适当的时机促成质变。毛泽东同志提到,在战争的三个阶段,中国方面呈现向上的变化趋势,如战争的经验,军队、政治的进步,人民的动员,文化的新发展等;日本方面呈现向下的趋势:人员的伤亡、士气的颓靡、武器弹药的消耗、国内的不满、贸易的缩减等。随着双方量变的继续发展,双反将达到截然相反的质变,实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中国最终取胜、日本最终战败。

其次,《论持久战》中写道,“这个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中国将变成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这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指导我们,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各种矛盾,其中,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非决定作用的是次要矛盾。

战略相持阶段作为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阶段,对中日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此在相持阶段,中国方面必须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切不可掉以轻心。同时,毛泽东提倡中国方面在第一阶段的作战要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和阵地战为辅,在第二阶段的作战要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第三阶段则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提高到重要位置、并辅之以游击战。这既是矛盾分析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更是矛盾主次方面原理方法论的体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待矛盾既抓住主流,又不轻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最后,《论持久战》提到在第二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经济困难和汉奸捣乱将是两个很大的问题”,但“如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中国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与中国抗战必胜的蓝图相辅相成,说明了总的来说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

毛泽东所著《论持久战》,贯穿了矛盾分析的方法,对中日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分析;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者关系的分析;对中日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在一定条件下互易位置的分析等都是非常精彩的,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光辉典范。它不愧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杰出典范。

3. 具体分析中国进行持久战的方法

基辛格在《核子武器与外交政策》一书中指出:“毛泽东基于大家熟悉的列宁主义学说,即战斗是斗争的最高形式,研究出一套军事理论”,“这套军事理论表现出高度的分析能力,含有的洞察力”。柯思林在《大战略》一书中把毛泽东同志列为“现代最优秀的战略家”。日本宾户宽指出:“毛泽东军事思想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精华部分”。从各国政治家和评论家对毛泽东军事才能的高度评价中我们可以推测,《论持久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和结合体,因此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联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毛泽东同志首先批判了唯武器论,认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并在后文提到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一方面,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论述毫无疑问地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矛盾分析的思想,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另一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它是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主体观念的深度认识,是他坚持群众路线的有力体现。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是历史上党进行长期革命和当前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制胜法宝,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依据。否定唯武器论后,毛泽东同志从宏观上将中国战场的现状称作“犬牙交错的战争”,在微观上又具体分为内线和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包围和反包围、,大块和小块。以现状为依据,毛泽东提出著名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的作战方略,这种作战方略既是意识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的体现,同时极度形象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在阶段性防御中又有出其不意的进攻,在持久战的整体中又有速决战的部分,在把守内线中又渗透外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的表象与本质、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使得这些个要素之间有机地结合、联系起来,最终以最小的代价指导战争赢得胜利。最后,《论持久战》强调了政治动员的重要性,什么是政治动员?在毛泽东同志看来,所谓战争动员就是“把战争的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提出“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可见,政治动员和政治宣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宣传是革命的先导”,可见,宣传与否以及宣传本身的成功与否对革命的成败具有异乎寻常的影响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话语来讲,就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持久战》的后半部分分析了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取得最终胜利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表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列宁曾经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论持久战》虽然没有出现“两个飞跃”的字眼,但却展开了关于“两个飞跃”的全部丰富性思想和方法,这对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大有裨益。

3《论持久战》方法论艺术的现实意义

二十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出现重大损失,社会主义制度再次受到西方普遍质疑和围攻。中华人民共和国却在改革开放后,不仅保留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对中国具体国情的深入了解。《论持久战》中运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正确看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论持久战》,不仅没有在当今过时,而且对于我们国家、我们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具体而言,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普遍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的特殊性紧密结合;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运用发展、联系、矛盾的观点看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地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无论任何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紧密团结人民群众,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问题是存在的,但不足以阻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的前途!(注释略)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专栏来稿;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平台首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