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0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斯洛认为具有什么的人格特征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 自由01 

自由01 

2024-07-12 01: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由01 |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上)

转述师:宝木

武志红

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我实现”,我们将分两讲来讲解“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这一讲是第一讲。

我先来为你介绍一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方法。

与精神分析一开始接触的多是心理问题患者不同,马斯洛是直接研究了48位杰出人物,例如林肯、杰斐逊和爱因斯坦,马斯洛认为他们是自我实现者。他的研究对象也包括一些普通人,但被视为自我实现者或可能的自我实现者。马斯洛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分析他们的书信、作品等各种资料。

讲到这儿必须要澄清一下,有不少人认为精神分析治疗的就是病人,但即便在弗洛伊德那个时代,也不完全是这样,而现代社会能接受一周数次的经典精神分析治疗的大多是高功能人群。弗洛伊德的来访者中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中至少有十多位,将他们接受弗洛伊德分析的过程写成了书,读他们的书,你会觉得他们病得不轻,但还真不能诊断出他们有什么严重的心理疾病。

同样的,像林肯、杰斐逊和爱因斯坦这些人,如果给他们做深度精神分析,他们一样是有各种问题。可以说,每个还没有像王阳明一样开悟的人,都必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仔细研究的话还都不轻。

像日本一位精神分析大师,他始终认为精神分析是给少数人的,他一生中也只接受了几十位来访者,其中不少人是跟了他一辈子,到了后来,这些来访者已没有达到诊断标准的心理问题,但还继续接受精神分析,只是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

再回到马斯洛这儿,我们先界定一下什么是自我实现,也就是那些成为了自己的人。不过这个说法还是容易引起误解,对此,我觉得可以有一个更简单的理解,就是拥有自主人格的人,他们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

自主人格者,因为一直活在真实中,他们的生命力被充分看见,这部分生命力也因此更成熟,这会带来一些好处,让他们既能深入地理解世界,又能真诚地看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更和谐,他们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也更和谐。马斯洛则认为,真正自主的人具备十四个明显的人格特征,我们来一一讲述下,这节课先讲前七个特征。

一、准确和充分地认识现实

马斯洛将人的认知能力分为两种:B认知,也就是存在认知(Being Cognition);D认知,也就是匮乏认知(Deficiency Cognition)。

具备B认知的人,是现实怎么回事,就怎么认识,不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现象。不自欺是具备B认知的人最明显的特点。相反,具备D认知的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世界。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讲过“花喇子模国的信使”这个故事,讲到了一位只听好消息的国王,这就是经典的D认知。这位国王有一种天真的逻辑:如果大家报的都是好消息,那么就会有好事情发生。

我再来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到一个偏僻山区的伐木场做工人。他发愤图强,每年都考研究生,可每年考的学校都不一样。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每一年都在变化。他似乎学得非常刻苦,但学习成绩不升反跌,关键的科目英语一年比一年分数低。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其实对考研一点信心都没有,他只是借考研这件事情让自己和身边人知道,他还有着上进心和远大理想。但他不是清晰地分析形势,按照实力报考学校,而是每年都不切实际地报考名校、名专业,并且在复习时也毫无方法,他甚至都不去查他所报专业今年的参考书是什么。

这是典型的D认知,因为内心缺什么,就去要什么,而且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行动,而不是根据现实来行动。因为需要自信,所以他就对别人和自己说,他一定能行。

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看到了皇帝没穿衣服,这是最经典的B认知,有B认知的人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改变自己对事物的原初认识。所以,可以说B认知是自主人格的基石。

二、宽容但又嫉恶如仇

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切地理解人性的脆弱,具备高度的宽容;另一方面,他们对人性中的恶又有高度敏感和抵触。

例如王小波,他的作品对恶和人性弱点描绘得入木三分,嘲讽起来仿佛不留余地。但同时,他的作品中又有着无限的宽容。

三、对自己的体验全然敞开

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对自己的内心体验欣然接受,自然地表达情绪和思想。他们坦率、自然,又不落入俗套,而且按照本心去行动。

四、以问题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

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他们为工作而工作,而那些非自我实现者,是为生活而工作。

以问题为中心的人在做事情时,非常投入、忘我,为事业自身所吸引,而不是相反,把事业的副产品,例如钱权名利等当作主要目标。非自我实现者则正好相反,他们也许工作会很卖命,但追求的不是事业自身,而是为了副产品,比如控制别人、赢取社会经济地位,甚至变态地要求其他人服从自己。

在工作中,自主者总是新意不断,创新仿佛总是信手拈来,这也是因为他们有B认知,而不是D认知。

五、超然独立的性格

是指具有独处与独立的强烈需要,自己做判断,不依赖别人。

六、不迷信权威和文化

是指权威和文化对他们没有压力,不随大流,不受制于文化环境、权威而被动选择。

七、清新隽永的鉴赏力

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像是没有“审美疲劳”,能以敬畏、惊奇和愉悦的心情体验并鉴赏一生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并频频产生“高峰体验”。

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这是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创造的一个名词,是人类最高的需求,人类在超越自我实现后的超然经验,强调的是心理上主观的感觉。高峰体验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

在高峰体验时,人会产生一种存在认知,这与一般的认知不同,这种体验仿佛与宇宙融合了,是人自我肯定的时刻,是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

马斯洛归纳了高峰体验的六个特征:产生的突然性;程度的深刻性、强烈性;感受的完美性;存在的普遍性;结构的同一性;保持的短时性。

高峰体验其实是“我”的本质与其他存在物的本质的碰撞,马斯洛对此提出了B价值和D价值的概念。

所谓B价值,就是存在价值。自主者既理解自己,又理解别人和自然,他们能以孩子般的心欣赏一切,可以看一千次日落而不厌倦。

D价值,就是匮乏价值。非自主的人需要别人和外物来满足自己,他们根据这些需要给别人和外物硬安上了一些意义。当需要丧失时,别人或外物对他而言所具备的价值也就消失了,“审美疲劳”也因此而生。

就是说,B价值是一个人看到了事物本身的价值,而D价值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匮乏而产生的需要,然后用自己的需要去评判对方,而赋予对方的价值。

例如,一个男人因为寂寞而恋爱。一开始,因为恋人填补了他的孤独感,他对恋人“很有感觉”。但当寂寞消失后,这种感觉也随之消失,所谓的“审美疲劳”油然而生。他看到的是恋人对自己的“用处”,这是一种匮乏价值。他并没有看到恋人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人的原初的美,那才是存在价值。

工作也是如此。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自身的意义,这是存在价值。而非自主者看到的是工作带来的“好处”,这是匮乏价值。但当匮乏得到满足时,非自主者就觉得工作越来越没有意思了,而自主者就不会产生这种感觉。

将以上几点做一下概括的话,我们会看到,自我实现者与非自我实现者的最大差别是,前者可以臣服于其他人和其他存在的真相,而后者则陷入在自己自恋的想象中。

对此,我的理解是,自主人格者是充分把自己活出来的人。结果,这个充分被看见的人,也可以很好地看见别人和外部世界了。当“我”被充分看见后,也就能看到“你”的真实存在了。

今日得到自我实现就是那些成为了自己的人,自我实现者是拥有自主人格的人,他们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主人格者是充分把自己活出来的人。当“我”被充分看见后,也就能看到“你”的真实存在了,可以很好地看见别人和外部世界。马斯洛认为,真正自主的人具备十四个明显的人格特征。自我实现者与非自我实现者的最大差别是,前者可以臣服于其他人和其他存在的真相,而后者则陷入在自己自恋的想象中。划重点马斯洛认为,真正自主人格的人具备14种人格特征,前七个特征分别是:1.准确和充分地认识现实2.宽容但又嫉恶如仇3.对自己的体验全然敞开4.以问题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5.超然独立的性格6.不迷信权威和文化7.清新隽永的鉴赏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