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49张图片揭秘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神秘的秦式玉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馆藏秦式玉器图片 开眼!49张图片揭秘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神秘的秦式玉器!

开眼!49张图片揭秘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神秘的秦式玉器!

2024-07-15 19: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春秋时期,周礼已逐渐失去对人们的束缚,礼玉减少,装饰玉大增,纹饰细密繁缛,由简向繁演变,多以浅浮雕技法装饰,采用隐起镂空阴线、单线或双面的雕琢手法,讲究对称平衡。

战国玉器更加多样,造型生动活泼,各种S形龙凤玉佩大量出现,线条生动,装饰华美,表现出勃勃生机,所作玉器无论是纹饰线条还是轮廓造型皆刚劲利落,边角线规矩见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玉器还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秦与中原诸国相比较,立国较晚,又长期僻处西北一隅,并与戎狄杂居,秦在接受周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一种地域性和民族性较强,而独具特色的秦文化。其独特造型,独特纹饰,雕琢独特的玉器被称为“秦式玉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部分秦式玉器,从中可以见一斑。

﹙一﹚陕西户县宋村位于户县东南15公里的秦岭脚下,1974年陕西省文管会发掘了宋村3号墓,出土10余件组玉器,时代为春秋早期,该墓随葬5鼎4簋,为大夫级的贵族。玉器主要有:

﹙1﹚玉圭:长46厘米,宽7厘米,厚0.7厘米,重425克,色呈青灰,含石质较多,尖首狭长形,光素无纹,放置在墓主的脚箱。(图1)

图1

﹙2﹚玉戈:长35.8厘米,宽5.7厘米,厚0.6厘米,色呈青灰,含石质较多,尖首狭长形,两面作刃,孔为单面钻,光素无纹,放置在墓主的头箱北侧。(图2)

图2

﹙3﹚玉颈饰:重75克。由一枚穿孔方形玉块,三件鳞形玉牌及若干骨管、绿松石、白石及大量红色玛瑙珠组成。(图3-1、图3-2)

图3-1

图3-2

﹙4﹚玉玦:共两大两小。大者直径3.1厘米,各重5克,放在墓主人头部。(图4、图5)两件较小者,直径2.2厘米,各重4克,含在3号殉人的口中。

图4

图5

﹙5﹚玉牌:两件。其一长2.7厘米,宽1.2厘米,重5克,近似长方形,两面均饰龙纹。(图6)其二长2.3厘米,宽1.5厘米,重4克。

图6

(二)1963年宝鸡秦家沟村东南发现5座墓,出土玉圭等,时代为春秋早期。

(1)玉圭:长32.6厘米,宽4.3厘米,重160克。色呈青灰,含石质较多,尖首狭长形,光素无纹,出土于一号墓。(图7-1、图7-2)

图7-1

图7-2

(2)石圭:其一长36.7厘米,宽4.3厘米,重300克。(图8)其二长36厘米,宽5.2厘米,重220克。(图9)均为灰色,首端呈三角形,体扁平,狭长形,光素无纹,出土于3号、5号墓。

图8

图9

(三)1986年陕西陇县边家庄8号墓出土玉鱼等,时代为春秋早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其中的玉管、绿松石贝、玉鱼等。玉管长3.8厘米,径2.2厘米,重36克。玉鱼共四条,长3.5—4.7厘米,各重约2克。绿松石贝长1.5厘米,宽1厘米。

(四) 1974年陕西凤翔姚家岗宫殿建筑基址出土大量玉器,时代为春秋中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玉玦46件,直径1.7—3.1厘米,重2—10克。玉璜21件,长4—6.6厘米,宽1—2.5厘米,重3—14.6克,玉璧15件,径2.3-4.3厘米,玉圭8件,长5-9.5厘米,宽0.3-0.6厘米,另有多件玉器残件。

(五)1976年陕西凤翔八旗屯九号墓出土石圭,长31.3厘米,宽4.5厘米,重365克。(图10)此件器物1990年从凤翔博物馆征调。同时征调的还有,玉琮高2.9厘米,外径6厘米,重115克。玉璜长 10.2厘米,宽3.5厘米,重160克。玉觽长 6.7厘米,宽1.2厘米,重5克。同为春秋中期偏晚器物。

图10

(六)从1976年—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队在陕西凤翔南指挥村发现秦公陵园13座,共32个大墓,1号陵园内有6座大墓,其中1号大墓是13座陵园32个大墓中规模最宏伟、面积最大的一座中字形大墓,经发掘出土各类文物千余件,其中玉器最为丰富,是春秋晚期秦玉器的代表作。

(1)玉雕马头:长5.3厘米,高5.3厘米,厚1.3厘米。墨玉质,马头长方,棱角分明,口微张,双耳残断,双目为单阴线雕刻,颈部后端呈榫头状,其上钻有小孔,以便嵌入固定,风格写实。(图11-1、图11-2)

图11-1

图11-2

(2)璋形器:其一长23厘米,前宽7.5厘米,后宽6.5厘米,厚0.8厘米。(图12)其二长10.7厘米,宽2厘米,重25克。(图13)秦公大墓出土璋形器百余件,出土时多位于棺木两侧,因此有专家认为属棺饰玉。

图12

图13

(3)玉鞋底:长23厘米,前宽7.5厘米,后宽6.5厘米,厚0.8厘米。玉色以蓝赭为主,并杂以绿、黄,造型酷似鞋底,表面留有切割之痕,出土时位于椁盖之上。(图14)

图14

(4)玉戈:长13.6厘米,高11.8厘米,内长3.5厘米。直援直内,长胡三穿,援部不起脊,援上下两侧开刃,刃后部磨出凹形槽,三角形锋,阑部为凸起的条形,在长方形直内中部切割出一凹形槽,并在内部钻两小孔,以便将柲部嵌入凹槽中,透过小孔将其固定,然后再透过胡上的三个孔将柲体缚绑。可能为秦公出行时所使用的仪仗性玉器,该玉戈是春秋晚期仅见的一例。(图15)

图15

(5)龙纹玉玦:其一径2.7厘米,厚0.9厘米。(图16)其二径2.1厘米,厚0.4厘米,重5克。(图17)圆形,中有马蹄痕孔,一侧有狭长三角形缺口。其特点是中孔极小,缺口外宽内窄,纹饰为几何形的抽象龙纹,这种玦不见于其他地区。

图16

图17

(6)玉鱼:长9厘米,重10克。赭色,狭长,扁平直身,尾为梯形,两面均以细阴线刻出鱼鳍、鱼鳃。出土时与璋形器叠压在一起,为棺饰葬玉。(图18)

图18

(7)龙首纹玉璧:直径4.7厘米,重25克。青玉质,璧面有倾斜,厚度不均匀,两面皆阴刻出有方折的勾连云纹和目纹组成的方形龙首纹,纹饰线条均匀流畅。(图19)

图19

(8)龙首纹玉璧:直径4.4厘米,厚0.2-0.4厘米。玉色淡绿,圆形扁平体,一面下端有切割的直线和斜线痕,另两侧切成斜面,中部台面上有阴刻的龙首纹,龙圆睛,眼角线延长并回勾,两面雕纹相同,其龙首为西周时期的风格,当为西周遗物改制而成。(图20-1、图20-2)

图20-1

图20-2

(9)龙首纹玉璜:长10.5厘米,重45克。扇形,两端及中部上沿各钻一孔,两面均阴刻互相纠结的方形龙首纹。(图21)

图21

(10)龙纹玉觽:长10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玉色温润细腻,獠牙形,前端为方形龙首,口中钻一圆孔,口缝较深,背部略靠前亦钻一圆孔,两面以细线阴刻若干组秦式龙首纹。(图22)

图22

(11)龙纹残玉琮:残长12.2厘米,重247克玉色青黄并夹赭色,从残存的情况看,外轮廓当为长方形,中心有孔,两端有射,在琮体外表以及短射之表面布满了阴刻的秦式龙纹。

(七)玉玦:径2.5厘米,厚1.5厘米,重20克。时代为春秋晚期。玉色青黄,圆形,缺口较直,体厚,玦正面和背面光素无纹,侧面阴刻方折的秦式龙首纹。(图23)

图23

(八)1977年陕西省凤翔高庄十号秦墓出土8件玉器。时代为春秋晚期。其中蟠虺纹鸭首形玉带钩高1.5厘米,长3.8厘米,宽1.8厘米。青玉,扁体,钩头作鸭首形,鸭头顶浮雕勾云纹,喙正面阴刻对称的反向S纹,钩体为长方形,体正面浮雕勾云纹,并以阴线勾勒,勾云纹之间以双阴斜线相连,组成变体的蟠虺形象,钩体上琢出一长方形体腔,后端钻一圆形凹槽,中部留一圆柱,可做缚系用。造型小巧,雕刻精细。(图24-1、图24-2)

图24-1

图24-2

(九)1982年西安市沙坡出土龙纹玉觽。长9.2厘米,时代为春秋晚期。形如半圆,兽首尖尾,两面阴刻秦式龙纹。觽本为解结之工具,后发展为装饰品,但秦国的玉觽有时候亦埋入祭祀坑中作为礼器使用。

(十)双龙首纹璜:长7.8厘米,宽1.5厘米。春秋晚期。青玉,有灰色土沁。器呈扁平扇面状,圆弧约为圆周的四分之一。两面纹饰相同,两端各钻一孔,两面均为细阴线互相勾连的秦式龙首纹。(图25)

图25

(十一)1974年西安市龙首原出土谷纹龙形玉璜、谷纹双龙珩。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器物。

(1)谷纹玉璜:长15.5厘米,宽1.4厘米,重40克。青黄玉质,扁平体弧形,两面的外围均雕琢成阳线凸棱,其内浮雕密集的谷纹。(图26)

图26

(2)谷纹双龙珩:长14厘米,宽1.2厘米,重40克。青黄玉质,半透明,器表因受到沁蚀而失去光泽,薄体双首同身的龙形;两端龙首相对具象,爪却简化成一只。两龙首间填饰谷纹,这种谷纹是春秋小龙向单一几何形“谷纹”的过渡形态。具象的龙首与春战之交的青铜器龙首也颇为近似。(图27)

图27

(十二)玉龙佩:战国秦。其一:1991年咸阳市渭城湾村战国秦墓出土。长19.5厘米,宽4.6厘米,厚0.5厘米。玉料呈青色,半透明,龙曲身成“S”形,龙尾端分叉,向两侧回卷。(图28)其二:1994年咸阳市出土。长15.2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青玉质,身体扁长,圆眼宽鼻,头顶有角,尾向上弯曲。嘴部为圆穿孔,龙角、鳍、尾与鳞用阴线勾勒。(图29)

图28

图29

战国时期龙纹变化很大,多做蜷身回首状,造型较为生动。其演变规律则是龙身由短肥微曲向瘦长和极度蜷曲发展,龙首、足逐渐由抽象到明朗化,首尾日渐对称均衡。这种“S”形的龙在汉代就消失了。

(十三)1956年6月灞桥红旗农庄送交同出的两件玛瑙环、玉珠。

(1)玛瑙环:其一,外径4.1厘米,重10克。(图30)其二,径8.3厘米,重40克。玛瑙呈乳白色,半透明,雕琢成环形,内壁较厚,外壁较薄,剖面呈三角形,内壁为双面打孔,各向内侧斜磨出台痕,起边棱,外缘呈锋利的弧形边棱,具有高超的钻孔技术和精湛的抛光工艺。这种在玉器上磨出锋利边棱的工艺,始于春秋,盛行于战国时期,是鉴定这一时期玉石器及断代的依据之一。同类玛瑙环,馆藏还较多。(图31、图32)

图30

图31

图32

(2)玉珠:高1.6厘米,径2厘米,重15克。

(十四)1974年陕西省周至县征集龙首玉带钩:战国晚期。长17厘米,宽0.9厘米。整体做龙形,钩首为龙头,背有长方形钮,通体饰卷云纹。(图33)战国时期,武士多着齐膝的上衣和长袴,一般都在腰间束一条施钩的革带,这种服式至西汉时仍无多大变化。《淮南子·说林训》说:“满堂之坐,视钩各异。”正反映出当时用钩的盛况。带钩常见的式样有曲棒形、琵琶形等,战国时期钩钮均靠近钩尾,汉代这类带钩钩钮上移至钩身中部或接近中部。

图33

(十五)2001年陕西省子长县出土玛瑙琉璃耳饰。战国器物。铜环直径2.1厘米,玛瑙珠直径1.2厘米。铜环穿缀红色玛瑙珠和绿色琉璃珠,是一件色彩鲜艳的首饰。(图34)

图34

(十六)玉剑首:直径3.7厘米,重25克。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青白玉质,内有深褐色糖色,还留有乳白色玉皮(或为沁色)。(图35)剑首周边以凸起明显的谷纹饰地,中间用游丝毛雕减地饰内旋的涡纹,最外缺失边缘线,很有可能是使用的磕破,后经过了改磨。战国秦汉时整套玉具剑由玉剑首、玉剑格、玉璏、玉剑珌四件构成,玉剑首指剑柄顶端的饰玉,玉剑格嵌固在剑格和剑身之间,玉璏镶附于剑鞘外面近上端处,玉珌装缀在剑鞘末端。玉具剑出现在春秋晚期,经过战国的发展,到战国晚期在贵族服佩中已颇具规模。

图35

(十七)1977年陕西延安桥儿沟出土玉珌、玉环等。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1)素面玉剑珌:长5厘米,宽5厘米,重55克。青玉,有受沁白斑,正面近似梯形,截面呈梭形。(图36)

图36

(2)变形兽面纹玉剑珌:长5.8厘米,宽2厘米,重45克。青白玉,有褐色斑纹,正面近似梯形,截面近似菱形,上端正中钻一圆直孔,在圆直孔两边各钻一斜向小孔并与之相互贯通,以便将其与剑鞘末端固定。两面均采用阴刻和减地隐起的技法雕琢出反折的相互对称的勾连云纹,并与周边的阴线框相连,这些方折勾连云纹实际上是简化抽象的兽面纹。(图37)

图37

(3)玉环:径4.8厘米,重10克。青玉,表面有受沁白斑,圆形片状,中有圆孔,光素无纹。(图38)

图38

(4)玉剑珌:长4.1厘米,宽5.2厘米,重60克。

(十八)青玉人:战国—秦。其一高11.6厘米,宽2.4厘米,厚0.31厘米。青玉,由蒲纹玉璧的残料改制而成,为女性形象。(图39-1、图39-2) 其二高12.1厘米,宽2.38厘米,厚0.31厘米。青玉,由蒲纹玉璧的残料改制而成,为男性形象。(图40) 其三高12.1厘米,宽2.3厘米,重44克。青玉,长方形扁平体,偏髻,正面用细线阴刻出五官和胡须,躯体为长方条形,四肢被略去,腹部以两条细线阴刻出腰带,为男性形象。同样的玉人在西安市北郊秦代祭祀坑也有出土。这应是祭祀的玉人,也是人殉制度在秦代的新趋势。

图39-1

图39-2

图40

(十九)1972年武功出土玉璜、谷纹璧等。时代为战国晚期。

(1)玉璜:其一长19.8厘米,宽3.8厘米,重100克。其二长21.2 厘米,宽2.8厘米,重90克。

(2)谷纹璧:直径14厘米,重175克。(图41) 玉质青灰,扁平体,内外边缘各饰一圈阴线,璧面布满了阴刻的涡纹。考古发现中,战国晚期到西汉早、中期大量存在此类以深绿、碧绿、灰绿为主色调玉质的玉璧;战国的南方楚国到北方齐、鲁等国以及汉代早、中期大型贵族墓葬中,它们或是置于棺椁之间,或是发现于棺内用以敛尸,同时也用来瘗埋祭祀山川河流。这类体型偏大、略显工艺粗糙的玉璧往往与敛葬、祭祀息息相关,所以作为实用、佩戴、装饰性的可能性不大。

图41

(二十)小玉璧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玉质青灰、灰白半透明,内含有云雾状黑色墨点,有绺裂。这种体型较小的玉璧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晚期秦宗庙与宫殿的祭祀坑,墓葬中也有少量发现。这一习俗似乎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如西汉诸帝陵寝、宗庙建筑、山川祭祀坑中也都有发现。(图42)

图42

(二十一)玉圭:长9.2厘米,宽2.3厘米。色呈青灰,尖首狭长形,光素无纹。这类玉圭在西安市北郊联志村及西安西北郊卢家口村战国晚期至秦代的祭祀坑中大量出土。(图43)

图43

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春秋-秦代玉器,虽不能涵盖秦式玉器的所有种类,但常见的器形在这里都可见到,基本可窥见秦式玉器的主要特点:

(1)秦玉器继承了西周玉器的传统但已较为简单,从功能上大致可分为礼玉、装饰玉、葬玉等种类。礼玉在器类上趋于简化,璧、琮、圭、璋较多见。传统礼玉中,璜、琥已作为装饰用玉,璜也偶作葬玉使用,璋也作葬玉,仅圭和璧、琮还在作为礼玉使用。圭出土很多,从馆藏来看,玉圭的材质多为青玉,还有大量以石代玉的情况,形制有大有小,作祭玉及葬玉使用。馆藏玉璧多为蒲纹、谷纹或涡纹玉璧,此类璧形制较大,两面布滿纹饰。另还多见作成组佩饰的构件或用于祭祀的小型玉璧。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中,装饰玉主要包括剑饰和佩饰两部分。玉具剑是当时王室贵族和富家弟子喜欢佩戴的武器,可以显示佩剑人的地位,以显尊贵。佩饰主要指人体所用的各类装饰,种类包括发饰、耳饰、项饰、腰饰及组佩等,馆藏最多的是玦、璜,其次是觽,可见秦佩玉礼俗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出土玉器中,葬玉较少,仅见晗,其他基本未见。

(2)独特的造型、独特的纹饰、独特镂空透雕技法不见山东诸国,成为秦玉的显著特征,这也是专家称其为“秦式玉器”的原因。如亚字形透雕玉饰、玉马头、璋形器等不见于同时期山东诸国。璋形器形制为长方扁平体,上端琢出一凸齿,两侧琢出多对方齿,左右两侧不完全对称,中部一侧边为弧形,另一侧边平直,并在中部钻一圆孔,下部多呈柄状,底端为斜角,因其形状颠倒后与西周半圭形璋相似,故名为璋形器。秦玉上的纹饰有龙纹、云雷纹、谷纹、涡纹等,其几何形方头龙纹独具一格,龙首非常抽象,线条之间勾连紧密,方式单一,没有层次,线条细碎不流畅,同样的纹饰多次重复遍布全身,且以阴线雕刻纹饰,线条方折,直来直去;罕见浮雕。另外独特镂空透雕技法也不见山东诸国,所镂空形成的透孔最常见的是三角形、近似山形、T形、L形等,所雕之孔多窄细狭长,多数孔壁上下并不平整,也有不少还留有钻孔之痕,可以看出,秦国玉工在钻完孔之后,特意地在隧孔的两边加以琢磨,致使隧孔侧边呈现扇面形的放射阴线现象,非常特别。

秦式玉器风格产生于春秋早中期,成熟于春秋晚期,但由于秦人的文化根源,崇尚质朴,讲求实用的传统理念,更受秦人在扫平六合过程中兴刑名、贬儒术的政治思想,奖励耕战,抑制旧贵族的治国策略影响。当战国中晚期各国玉器艺术达到新的高峰之后,秦国玉器却日见式微。

最古玉

慢慢你会爱上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