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概览》丨第一章 什么是传统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饮食民俗的概念界定是 《传统节日概览》丨第一章 什么是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概览》丨第一章 什么是传统节日

2024-03-24 0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世纪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认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指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这里还需要引出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通过对以上概念的初步认识和了解,我们再来重新思考什么是“传统节日”,就有了一个基本思路。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传统”的范畴,其分界点在哪?从概念上来说,“传统”是指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简单来说,世代相传的、旧有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等社会因素就是“传统”。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传统”的分界点,一般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旧中国所传承下来的东西,包括民族性的、风俗性的、思想性的、文化性的等等社会因素,都应该属于“传统”的范围。

其次,要搞清楚“节日”的概念。一般来说,“节日”是世界各地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人类的一种群体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深刻而全面地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风采和底蕴。可以说,节日就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

搞清楚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初步从通俗意义上给“传统节日”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谓传统节日,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劳动人民创造、发展并流传下来的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组成要素应该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特定的日子,如时令、节气。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以及后来划出的节气有关。二是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禁忌等。三是人们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的以及娱乐性的活动。当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便成了节日。与节日密切相关的,是由节日而引中出来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为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日文化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

传统节日是属于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节日本身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属于一个地区传统文化的范畴。节日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则是人类,或者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在原始社会形态下,人们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在宗教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人们传承着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等等行为模式。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种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便以节日或民风风俗的形式保存下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具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节日达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此外,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交流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例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狂欢节、感恩节等等,这些洋节在中国逐渐流行甚至备受推崇,尤其经过商家的炒作和推动,在年轻人这一群体中较有市场。也许这些西方节日会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包容、接纳和改造,进而成为我们自己的节日。显而易见的是,这些节日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是,在西方则是他们的传统节日。这就是传统节日的“因地而异”。同样,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这些节日在历史上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个全新的节日,还不叫传统节日。随着世世代代的延续和传承,才成为传统节日。这就是传统节日的“因时而异”。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渊源与传承发展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节日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要条件。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节气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文献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完成,后来的传统节日几乎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深厚的历史感。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定型,人们常说的许多节日都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在遥远的古代都可以追溯其渊源。中国传统节日的溯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节日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神、祭天地、祭祖活动。如春节,一般认为出自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中秋节,据史书记载最早是始于周朝的祭月;而七夕节,最早来源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至于重阳节,则是起源于先秦时代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人们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类似的还有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二是部分节日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位拥有良好品德的人物。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自尽的贤臣屈原;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的忠臣介子推。

三是部分节日来源于宗教的印记。如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与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具体来说,正月十五上元节吃元宵庆佳节,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节吃冷食纪念贤人,它们并为道教的三大节日;地藏节则是来源于佛教传说,是为了敬拜地藏王菩萨。

四是部分节日是由古老的节气转变而来。如清明节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转化而来;而冬至节也属于这类节日。

在国民的文化血脉中,这些传统节日早已深深地扎下根基。在这些节日的活动里,几乎可以囊盖古代所有的民间活动。如春节的习俗里就包含了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至于古时的正月十五夜元宵节观灯,则类似于现代人欣赏联欢晚会的文娱消遣。而古时的清明节不仅承载了扫墓的目的,在其间也进行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衣食住行、文娱消遣、体育活动,不一而足。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许多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节日,在我国当代社会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加上外来文化的渗透以及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致使一些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一些民风习俗也被淡化,许多千百年来传承的优秀的、朴实的、醇厚的东西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少传统文化民俗没有受到应得的重视。

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以寒食节为例,寒食节习俗,有吃冷熟食、上坟(祭扫)、郊游(踏青)、斗鸡子、荡秋千、打毯(蹴鞠)、拔河(牵勾)等。在现代社会中,这里面的一些习俗已不再适合作为普通民众日常的活动,如斗鸡子、打毯、吃冷食;还有一些习俗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的活动中,如荡秋千、拔河、郊游;另有一些习俗则因与其他节日有共性,而逐渐被其他节日所取代,如上坟。因此可以看出,寒食节本身所承担的许多复杂的习俗功能正趋于合并、精简和淡化。然而,寒食节作为一个历史的记忆,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也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说它是“唯一”,这是有根据的。相对于另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来说,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古人称夜为“宵”,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观灯。后来人们把汤圆也称之为元宵,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但两个“元宵”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可见,元宵节并非是以饮食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于: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进而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其节日精华在于思念圣贤、缅怀古代贤人的高尚品德、弘扬人性关爱以及吃冷食、不生火的过节习俗。这里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又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像这样的节日,其文化精髓是应该被保留下来并不断传承的。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究竟有什么意义,对国人能有什么有益的影响?只有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人们才能够真正去重视传统节日,去挖掘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古国的优秀民族文化精髓,使传统节日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与时俱进,弘扬其特有的正能量,并向世界展现充满活力的中华文化遗产。

此外,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还应注重对传统节日所有权的保护。2005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把端午祭(类同我国的端午节)申报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6年“申遗”成功。当然,韩国的“端午祭”与我国的“端午节”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不在此讨论这一问题。但是,这一现象提醒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应当尽力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节日的渊源,搜集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活动,把尽可能多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申报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既能向世界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对炎黄祖先创造凝聚的文化结晶的一个完美交代和传承。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数千年能延续至今,可以说,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责任,共同地把这笔文化财富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特征与教化功能

综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在目前传承下来的节日风俗中,有共同的特点,也有相异之处。从总体的形成、变化规律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特征。

1.礼仪性

在众多的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日来往,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家族关系带有集会性的“桥头堡”。通过这种正常的来往,可以互相问寒知暖,密切人伦关系,交流生活信息,总结发家致富的经验。实践证明,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从过年(春节)开始,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重大的节日,随即开展了礼尚往来的来回循环活动:大年正月初二起,嫁出的姑娘(包括外甥、晚辈亲戚)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面糕、点心等;过了正月初二,娘家人要给外甥送灯笼;清明节,外出的家族成员、嫁出的女儿,要给祖先送纸、祭祖;“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就是说小麦快成熟的时节,新出稼的女儿要拜望娘家人,表示关心娘家夏收的准备情况。等待夏收后,娘家老人要看望出嫁女儿家的收获情况;端午节,女儿给娘家送粽子、油糕、绿豆糕(也有互送的);中秋节,女儿、女婿要给娘家送月饼;重阳节,娘家要给女儿家送花糕。这样一来一往,年复一年,循环不已,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制度。在这样礼的来往中,基本上是对等的,充分地体现了“礼尚往来”的观念。但在送的礼品中,一般是女儿、晚辈要比娘家、长辈送的礼品重,价值大,这大概是女儿、晚辈要尽到孝道的表现吧!这是节日风俗一个显著的特征。

2.理想性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不管农事节日、祭祀节日、庆贺节日、娱乐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的。如春节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正是农闲季节。人们在一年辛勤劳动之后,需要休整生息,总结经验,以利再干。所以,把春节活动,作为庆祝丰收、展示成绩、交流信息、企盼来年的日子来庆祝。正月期间是“立春”的节气,这个时候天气慢慢暖和起来,适应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其他如元宵节,其实质是春节的继续,以展示花灯为主,祈盼吉祥如意。花灯象征着科学文化知识,人们要大显手艺,表现一番。清明节的理想和目的,主要是为了“慎终追远”,悼念先祖。端午节的原意是为了健康身体,驱邪避疾。开始以吃角黍、插艾叶、饮雄黄酒、戴香包为主要活动内容。中秋节的共同理想是希冀家人团结,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故以“拜月”活动为主,“十五月儿圆”,象征着团圆的意思。重阳节主要是提倡远游、登高、开拓视野为目的,所以有登高望远、插茱萸、娘家人给女儿家送花糕的风俗。花糕的“糕”(谐音高),取步步登高之意,也可作为登高、远游的干粮。茱萸是野生植物,到野外采集几株茱萸回来,有纪念意义。腊八节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展示农业大丰收。这一天,熬上一锅体现农业大丰收的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混合而成的粥,让全家人吃,鼓励人们,教育小孩,要勤劳生产,才能丰衣足食。

综观以上叙述,凡能形成一个被人们公认的重大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的。没有理想和目的的节日,是不会长久存在的。至于节日产生的原意,随着时代的推进,有所演变,有所更新,甚至增加了别的内容,也是屡见不鲜的。如端午节纪念屈原,清明节纪念介子推,腊八节增加了纪念释迦牟尼的宗教色彩。但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仍然不失为传统节日风俗具有理想性的特征。

3.时代性

节日风俗的形成,有它的时代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如元宵节看花灯的风俗,形成于汉代。《史记》记载“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唐以后这种风俗更盛行了,并且写进文艺作品之中。据五代的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中记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彩夺目也”。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繁华盛景时,写道“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宫廷)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根据以上史料的记载,元宵节观灯之盛况,只能产生在封建社会的中期,文化比较发达、物质比较丰富的时代。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以前的奴隶社会,是不会产生这样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元宵节观灯活动,也形成不了这样的固定风俗。所以时代性是节日风俗的又一个显著的特征。

4.民族性

民族性受到地域性的重要影响,原始人因居住的地域不同,水土环境不同,谋生的方式不同,逐步分化为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风土人情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各个民族。各个民族中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以及和节日相适应的风俗习惯。这种节日风俗,有着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又由于互相借鉴、渗透的作用,有许多节日风俗又有相类似之处。如年节风俗,在许多民族中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别具特色。如蒙古族很讲究过“大年”和“小年”这两个节日。他们把春节叫做“查干萨日”(白色的新年),居住在农业区和城市工矿区的蒙古族,过“大年”和汉族相仿。牧区却不同,在腊月十五以前,要把牛羊宰好,把洁白的哈达放在肉上,送给亲友。过“小年”之后,要清扫蒙古包内外,并且开始“调马”,做新蒙古袍、蒙古靴、购置毡子、奶桶、锅盆等。蒙古族年三十日晚上,也有“守岁”的风俗,但他们和汉族不同,是在当天晚上全家老少席地围坐在矮桌旁,桌上摆满一盘盘香喷喷的肉食、奶食品,以及糖块、香烟、美酒等。矮桌上放一张大纸用蒙文整整齐齐地写着祖先的名字。深夜开始饮酒进餐,儿女们要给长辈们敬酒祝愿。藏族过年是别具风格的,他们在藏历年的初一,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在新年里,孩子们燃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互相祝酒问好。牧民们点燃着熊熊的篝火,尽情歌舞,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民间还普遍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比赛活动。

各民族的节日风俗有很大的差别,充分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特殊风貌和独特性格。如彝族每年一到“虎月”(阴历七月),热热闹闹地过起了“火把节”,各个村寨都要杀牛煮着吃。杀牛前先用木棍或斧头把牛打昏,然后杀之,谓之“打牛”。晚上人人举着火把,聚集在大街上或村寨宽敞的坝子上,开展斗牛、摔跤、跑马和弹月琴等项活动。这种风俗,表现出彝族人民勇敢、强悍的民族性格,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生活。

5.传承性

节日风俗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中,具有强大的制约能力,它可以使本族本地区的人们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它虽不是法律,但有法律的功能,谁要是违犯了风俗,就要受到人们的指责。所以我国《礼记・曲礼上》有规定“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是观之,民俗具有很难改变和可以改变的二重性。

节日既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就决定了它很难取缔的特点,它只能继承发展,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和补充,这就使节日风俗具有传承性的特征。如春节拜年,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拜月,重阳节送花糕,腊八节吃腊八粥等节日风俗,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有继往开来,慎终追远的作用。它秉承了先人的遗志,又启迪未来,教育后人,把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以推动时代的前进,创造出崭新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时,节日风俗又是维持社会秩序和联系亲属、朋友之间的纽带,通过节日活动,增强民族感情,使人民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节日风俗的传承性特征,是一个顺乎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

6.变异性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发展,节日风俗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斗争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演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传统的风俗,必然受到历史的批判。对其优秀的风俗,后人继承下来,并且在继承的过程中,加以补充和改进;对其不健康的风俗,要加以改造以至于取缔,这是节日风俗产生变异现象的客观原因。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更,以及自然环境的转变,节日风俗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异,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如元宵节是古人根据历法和月相的关系,每月十五必逢满月,称之为“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所以把这一天看作是最吉利的日子。在这天多有祭祀天地、祈求福佑的活动。到了汉末,由于“五斗米道”(道教派)的影响,把天、地、水当作人格神,尊为“三官”,又称“三元”,认为他们能消灾赦罪,降福于人类,以后道家又把“三官”、“三元”与时令节气相配,规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因为这是天地赐福之日。这一日又正当年初,所以人们以隆重的仪式庆祝上元,祈求得到全年平安,百事如意。元宵节开始形成就有张灯、看灯的活动。到了唐代,元宵及前后各一日,正式订为国定的例假日,官署停止办公而观灯,《两京新记》就有“敕许金吾驰禁,以看灯”的记载。唐玄宗先天二年上元之夜,大开宫门,在宫外“作灯轮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簇之如花树”,命宫女及长安少女少妇等千余人,前往观看。从此历代皇帝都在元宵节“御楼观灯”,表示与民同乐。元宵节的观灯活动,就流行在民间了,发展成为吃元宵、走亲戚、送花灯等风俗。宋代把元宵节放灯活动写进法律,上元放灯由三夜增为五夜。民间观灯之风,盛况空前。元、明、清三代,元宵节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明代《永乐七年诏》记载“上元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十日”。足见元宵节在当时受重视的程度。今天元宵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采,除吃元宵、放烟火、玩花灯外,还增加举办更盛大的灯展、书展、猜灯谜等项活动。古代的观灯,只限于油灯、漆灯,或燃香、燃蜡等,那时的“火树银花”,也不过只限于小手工艺罢了。而现代进入电子、原子的时代,电器化和机械化,给灯展增加了崭新的内容。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风俗,在全国各地、各个民族中,都普遍地流传着。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区差异,同样的节日风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异。如端午节风俗,除共同都有插艾叶、饮雄黄酒、吃粽子等习俗外,在我国南方则多以赛龙舟、纪念屈原等活动,在我国北方则多以戴香包、互送香药等活动。端午节在少数民族中,更有诸多的变异,如居住在小凉山的彝族人民,过端午节是以采药为中心内容。

7.群众性

风俗习惯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积累,为众人所创造,它具有集体化、大众化的特点。中国学者黄遵宪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而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在创造人类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各自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风俗一经形成,就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说节日风俗的群众性,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节日风俗既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那么它的改革和变异,也是由人民群众作主。它和各朝代的法律不一样,法律是政府规定的,随着政府的灭亡,这个法律就会自然地消失了。而节日风俗则不一样,它是人民群众自发自愿形成的,它有广泛的群众性,能够流传千古。如清明节扫墓的风俗,一代一代地承传下来,不仅在汉族中有这样的风俗,就是在其他兄弟民族中,也有类似的风俗活动。这种风俗不仅在民间盛行,就是历代的官方,也提倡这种活动。如唐高宗(李治)在每年清明节,在渭阳为征战有功的亡魂举行一次祭奠,他赐给群臣每人一个柳条圈,戴在头上,为之悼念。现在我国每年清明节,除祭奠祖宗外,还有祭奠黄帝陵、祭奠革命先烈等活动,使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

8.地方性

各个民族的节日风俗,除具有普遍的共同性外,也由于长期居住的地方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地方风俗。这种地方风俗各具特色,突出地体现了地方性的风土人情,抒发了该地区土生土长人民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谈笑风生,入木三分地贯穿在节日风俗活动中。听其声,如见其人;观其活动,谙其地方色彩。就是在同一民族,因居住的地方不同,在一个普遍流行的节日风俗中,也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如中国的汉族人民,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喜食大米、鱼虾,爱好水上的活动;居住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带,喜食麦、黍、大肉,爱好陆地活动。在他们的节日活动中,也无不打上了地方的烙印。同是南方气候或北方气候,也有地方性的差别。人常说中国东北地区有“三怪”,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有“八怪”。怪者,奇也,别具特色的意思。同样的春节,各地人民的庆祝活动,都有差异。陕西关中地区年节送礼,多为糕子、包子、油塔等;陕北多为黄米馍馍、炸糕、摊黄、油窟连等;陕南多为枣糕馍、豆制品、黄酒、甜酒等。这种诸多的地方产品,反映在众多的节日风俗活动中,体现了体态多姿的地方特色。

总之,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很值得民俗专家们认真研究,将其优秀的传统节日加以丰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我国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所形成的许多风俗习惯以及这些民风习俗中蕴藏的远古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岁时俗信,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代代相传,无形中发挥了诸多社会化的教育功能。民间俗信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岁时俗信是古代节日文化的精华,是古代农耕民众平常生产与生活的精神理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古代岁时俗信在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技能社会化、伦理道德观念与社会行为规范社会化以及角色社会化的培养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其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岁时俗信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我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是祖先留给后人的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传统节日,正如谚语所言“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岁时俗信是最丰富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深深植根于浓厚的乡土之中,是生命力最强的传统文化,有的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从古到今,岁时俗信不仅是百姓节日生活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指导,而且穿越时空,传承文化,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所以,岁时俗信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岁时俗信不等于封建迷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异,俗信文化也发生变异。虽然它的产生与迷信巫术有关,甚至它的内容也包含有迷信的成分,但绝大多数俗信是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甚至有些就是中国古代科学认识的成果,是广大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和时代变化,古代岁时俗信的性质、功能、内容等也发生相应变迁,但传统民间文化是当代文化的源流,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应该公正地全面地评判岁时俗信的历史文化功能,既不能无限夸大,也不能一味地抹杀,批判地继承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2.岁时俗信是古代民众生产和生活的观念引导

岁时俗信是古代民众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观念,携带着极为丰富的古代节日文化信息,它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岁时俗信帮助人们建立符合自己所属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所谓“入乡随俗”。岁时俗信告诉人们在某些时间的关节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规范人的行为规范,调节生产生活节奏。首先,岁时俗信是古代农耕民众生产的观念指导。岁时俗信在传授基本生产生活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事俗信中有关不误农时、看云识天、预测预警,抗击自然灾害,防虫治虫等相关知识与生产经验的内容传播,在古代农耕社会对社会生产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其次,岁时俗信是古代农耕民众生活的观念引导。在古代伦理社会,尊祖敬宗的伦理观念,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深入人心。如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清明人找鬼,中元鬼找人”、贴门神避邪保平安等有关生活方面的岁时俗信,作为一种民俗化的生活原则和观念指导,对人的社会行为起到很大的规范、警示和指导作用。

3.岁时俗信在古代社会化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古代农耕社会,岁时俗信的传播不仅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且发挥着社会控制、社会化教育和文化储存等重要文化功能。对古代岁时俗信发挥教育功能的心理机制研究中发现,其主要是利用民众在时间的关节点上(岁时节日)较平常更为强烈的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进行教育的,而不是依靠仪式的规范性和过程的强制性。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生理性的需求,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人们更高一级的追求便是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即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便是民众高层次的心理需求的反映。由此推断,岁时禁忌、灾祸破解、岁时年节的占卜预测以及节日期间对色彩的喜好趋向、对吉祥字避邪字的俗信无不是这种心理的反映。虽然特定的节日仪式及其过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但岁时俗信文化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广大民众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强调违犯某种节日规范的严重性、连带性后果。在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驱使下,自觉自愿地行动并接受社会风俗的教化。其主要途径是父子相传,其特点是化民为俗,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不带有强制性。在古代,社会化教育场所主要是家庭,多采取父子相传、言传身教的形式,所以,岁时节日俗信对人的社会化作用不可忽视,因为这种教育不仅在一年一度的岁节家庭中重复进行,甚至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

岁时俗信在古代社会化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社会同样面临社会化教育问题,古代农耕时代的人们并非生来就懂得农业生产、理解传统伦理规范和其它社会知识,其生存本领和社会知识是从世代积累的传统文化习得而来的,这是文化传承和教化的结果。知识传递就是文化传授,就是文化化。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只有经过社会文化的教化才能获得,才能成为共享一种文化的社会群体成员,才有资格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古代岁时俗信的传播带给后代以经验、知识、技能和各种社会规范。人类正是有了这种传授和教化,一个生物人逐渐成长为有一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人,成为有一定生存技能,胜任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人。在古代农耕社会,岁时俗信的传播传授给人们社会生存经验、知识、和技能,使子弟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熏陶,不仅可以帮助人脱离蒙昧,变为文明的社会人。而且,通过岁时俗信活动,能够学会社会交往,发展并和谐社会关系,特别是辨别亲疏关系,从而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一个聪明的、有才智的人,一个古代农耕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社会成员。

4.岁时俗信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对社会文化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在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文化发挥了重要功能;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这种观点反映了人的社会化对文化延续的意义。即人接受文化教化和改造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世代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岁时俗信不但对传承历史文化而且对宏扬民族精神有重大指导意义。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作为封建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岁时俗信本身成份复杂,有精华也有糟粕,因而历史上在流传过程中也传播了一些封建迷信以及不科学、不健康的内容,加深了其有害文化的影响,所以,评价古代岁时俗信的历史文化功能,应当辩证地历史地批判和对待。虽然古代农耕社会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性质也已经发生了质的变革,继之而来的是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现代文明社会。但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人的社会化程度要求更高,现代学校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往往更偏重人的生存技能的社会化。在这点上,古代社会利用节日文化平台,对子弟进行生存技能、行为规范与家庭社会角色的社会化教育经验将会给我们有益的启发。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

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业习俗,创造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

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的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植根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至。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庆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

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

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庙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风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

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着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1.精神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的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月亮、大地及除此之外的自然物。《风土记》中记载端午节采粽叶,包粽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端午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这正体现了对图腾的崇拜,目的是为了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

中国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例如,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一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青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团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

2.行为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了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动,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传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代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高潮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得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谣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

3.物质文化层面

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香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中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生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

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种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菊花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

第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骑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阳节佩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

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们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

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

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

“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重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第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亲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情;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时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每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实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中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

中国传统节日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今天,我们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时,更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情民意,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精髓、保持固有文化底蕴和功能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将传统节日熔铸得更加生机盎然、灿烂辉煌,成为当代民众由衷喜爱、自觉参与、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

四、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众所周知,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背景中发育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广泛,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已传入中国并呈现出在凡乎所有社会群体中不断扩散的趋势。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七夕”情人节的内涵已经不为很多人所知晓。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又有什么区别呢?与之相随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这在社会上引发了许多学者、民俗家以及全国两会一些委员的激烈争论。

对比和研究探讨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旨在更好地传承我国自身文化,以利继往开来。即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以便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启发和指导。一方面通过比较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异同,揭示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所负载蕴含的社会历史经验、传统价值观念和深层次文化心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客观、系统的去认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另一方面,通过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对比,进而认识到两种文化的优缺点,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并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共同点

中西方传统节日都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天然的共同性。对于这种共同性,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比较了中西方具体的传统节日。有专家认为“中国的七夕节等同于西方的情人节;东方的鬼节(阴历七月十五日)等同于西方的万圣节(阳历10月31日之夜);中国的重阳节(老人节)等同于西方的感恩节”。还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都是亲情的展示与幸福的祈愿;中国的清明节与西方的万圣节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崇尚和自然和谐的理念;中国的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都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情人的浪漫”。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两者尽管属于两种文化形态,但毕竟都属于节日文化的范畴。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两者在节日的功能、节日的起源以及节日的特征等方面确有许多相通之处。

1.节日文化的功能性

所有的节日及其庆典都有其特有的目的和意义,无目的、无意义的活动则无从产生,纵使产生,也会被迅速淘汰出局。因此,所有流传后世的中西方节日无疑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都具有清晰可辨的功能和相对稳定的价值。中西方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两者所传承的文化理念和功能又是大致相通的,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各有特色。具体来看,中西方节日所不约而同地传承负载的文化内涵,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传统的节日庆典仪式中,中西方节日所展示的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样式繁多的艺术手法,都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喜悦,而喜悦之情,恰恰是来自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尽情享受。对中国人而言,传统节日就意味着闲暇、欢乐、温馨和幸福。这种感受存留于侮个经历过传统节日文化洗礼的人心间,并驱使人们在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如期而至的节日里,去精心安排、刻意追求这份己经预定的感受。例如,春节的放鞭炮、扭秧歌;元宵的舞龙灯、跑旱船;立春节的“社火”;清明节的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七夕节的赛巧会;重阳节的登高活动等等,均是人们表现展示其欢庆喜悦的有效形式。另外在节日饮食及食俗方而,人们也用吃“撑腰糕”“欢一喜团”“长寿面”“太平团”等形式,来表达和展示其对节日欢乐的感受。在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同样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比如与中国春节类似的节日是圣诞节,这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聚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并齐唱圣诞歌,祈求幸福。除此之外,西方还有很多节日都体现了西方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之情。

二是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孝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理念,远在先秦时期即已完备,在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文化中也得以体现。如在传统年节中,人们依例祭祀祖先,向长者拜年,给年幼者压岁钱,同时还在饮食起居等各项节日礼仪上给长者以礼敬和方便。体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莫过于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很早就是一个专为敬老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怜恤孤老的传统美德。南朝梁·庚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全诗》句“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就足以证明。古往今来,迁客骚人重阳节登高思乡,怀念家中老人,盼望亲人团圆的诗句可说是汗牛充栋。同样,在西方传统节日中也不乏体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例如“父亲节”“母亲节”“婴儿节”等,以便于子女们表达对父母长者的尊敬和礼遇,表现人们对幼小者的关爱。

三是对永恒爱情的渴望。爱是人类社会永久的话题。中西方文化中对爱情忠贞的文明信念也在节日文化中得到了敬仰和传播。如中国节日中有“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西方则有专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都可以说是对人间美好爱情的衷心礼赞。

四是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景仰。虽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并不妨碍中西方人们对为本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的敬仰、崇拜。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有围绕纪念个人先祖而展开的祭祀活动,还有许多节日是为了纪念某个历史英雄人物而设立的。例如,寒食节是纪念介之推这位居功不取、自敛隐退的历史人物;端午节主要是纪念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纪念春秋时吴国大忠臣伍子青或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为救父投江而死。在西方节日中,也不乏怀念崇拜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节日。如圣诞节,正是为了纪念为人类而受难献身的基督耶稣。其它一些节日也体现了这种观念。例如“哥伦布纪念日”,又称“发现日”这是为纪念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发现了美洲大陆而设立的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美洲大部分国家和西班牙、意大利部分城市都要举行活动,纪念美洲大陆发现者哥伦布。

2.节日文化的渊源性

人们常说“木有根本,水有源头”。中西方节日文化同样也是有其渊源的。虽然中西方历史文化与自然背景不相同,节日的渊源也有差异,但从其起源的性质来看,两者同样有许多相同之处。

一是庆祝丰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多源于庆祝丰收。中国的年节,有学者认为“年”字本身含有“谷物成熟”之意。如《谷梁传》说“五谷成熟为大有年”。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另外,《说文解字》亦云“年,谷熟也”,指庆贺丰收的意思。所以年节最早应起源于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岁时节令四季、二十四节气学说。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如元旦、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其中,一年中最早出现的农事生产类节日活动,应当是立春节的“鞭打春牛”和张贴“春牛图”。此外,如添仓节的“打囤添仓”、春龙节的“引龙兴雨”、分龙节的“分龙彩雨”以及七夕节的“赛巧会”等节日活动,也都是围绕着男耕女织、风调雨顺和丰收等农事生产而展开的。还有如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的童谣,冬至节预测气候的民谚以及冬至节“九九消寒图”等节日项目,都曾广泛流传,成为农事生产类节日中的主要内容。可见,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生产、庆祝丰收直接相关。同样在西方,早期节日也有许多源自庆丰收的活动。例如,作为古希腊文明及希腊神话诞生地的希腊,至今每年8~9月或者春季收获大麦之后,仍为纪念希腊神话中职司谷物成熟的丰产和农业女神得墨忒耳及其女儿科列而举行“埃勒夫西斯节”。保加利亚每年2月14日举行的“葡萄节”,又名“特里方剪枝”。“特里方”为民间传说中的酒神,亦即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神。欧洲其它葡萄产地也有类似节日。德国部分地区农村每年夏秋两季举行的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宰猪节”、捷克部分地区农村每年7月最后一天举行的“马铃薯节”以及加拿大的“枫糖节”等,均源自庆祝丰收的活动。此外,流行于美国的感恩节,更是移民北美大陆的清教徒庆祝丰收的节日。可以说,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广大劳动民众对自己生活世界的展示,所以各有其源自庆丰收的节日活动,是合乎逻辑的必然。

二是宗教渊源。宗教作为十分古老的文化现象,和节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都有其宗教渊源。尽管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但民俗学者指出,在我国各民族民俗节日中,源自宗教的节日及民俗甚多。中国不少传统节日就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中华传统节日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形成雏形,其后日臻完善。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国本土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土生土长的道教与来自异域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一起,都程度不同地先后对传统节日发生过孕育、渗透和影响作用。

节日庆典起源于对图腾的崇拜,其最原始的形式是祭礼。祭祀庆典主要是表现人类对主宰自己的命运、对于主宰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超自然力所表示的尊重、崇敬和惧怕。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同样是原始宗教信仰孕育的结果。对日月天地的崇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商周时期流行着十分严格的天神崇拜,所谓“格遵天命”“天之所置”“天之所废”等观念即是明证,与这种日月天地崇拜信仰观念相应的“迎日”“夕拜月”和祭拜天地的活动相结合,渐渐形成最初的节日庆典。据《周礼》记载,早在周代就己流行有“迎日”“夕月”“祭天”“祀地”的活动。这些活动与四时节气相结合,形成了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古老传统,最初的节日活动已略见端倪。事实上,直至近代,日月天地崇拜在节日活动中的印记和痕迹并未消除,仍旧或隐或显地保留其中。如中和节被人们视为“太阳生日”,这天人们食用“太阳糕”,焚香迎日;中秋节的活动则是围绕着赏月、玩月的主题展开,同样表明了古老的月亮崇拜。另外,元宵节、中元节也都选择了月圆之夜,显然也是受到古老观念的影响。另外,祭祀礼拜祖先神灵的活动,从周代起就已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据《礼记》等书记载,立春祭祀太昊,立夏祭祀炎帝、祝融,立秋祭祀少昊等,都属对部族中英雄人物和保护神的纪念礼拜活动。延及后世,年节、鬼节以及清明节等节日中,家家户户都要祭祀先祖、上坟扫墓等,这些都说明了祖先崇拜信仰对传统节日活动的深远影响。除对日月天地和祖先的崇拜之外,中国古人同样也将其生活范围的许多令人崇敬和恐俱的事象,列入宗教信仰之中。如山神(五岳神)、河神、风神、木神、婚姻神以及龙、虎等神,均是古人心目中的重要神灵。例如,新年燃放鞭炮是为了驱除山中的独脚鬼怪“山魅”“山魈”;端午节则是上古吴越民族举行神龙生日庆典演化而来的。总之,我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信仰直接孕育产生了传统节日的雏形,并成为传统节日活动历久不衰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道教、佛教与伊斯兰教等宗教也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道教产生之初,主要在民间传播流行,进入唐宋以后,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支持和参与,其影响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传统节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民间节日诸神的同化。如城隍神、财神、土地神、东岳大帝等神,都是从古代的腊祭、社祭中转化过来,或者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最终都纷纷纳入道教的名下,成为道教中的神灵,在传统节日中充任重要角色。二是对节日内涵外延的增加和扩展。如端午节中本有驱邪的内容,到了宋代,人们便有了用“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像”以驱邪之俗。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道教对传统节日内涵的丰富。佛教大约在两汉时期就己传入我国,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影响如下:一是佛教传入带来了许多新的节日。如在全国各地流行的四月八日浴佛节,在傣族流行的泼水节等,是佛教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补充和丰富。其次,佛教节日与我国传统节日相结合,形成了一些混合型节日。如腊八节与腊日相结合,拜佛与祭祖合而为一,形成了中外合璧的腊八糜粥节;元宵节是上元节与灯节结合而成,是传统节日与道教、佛教节日的混合体;盂兰盆会与中元节结合而成的七月十五鬼节,也是佛教、道教节日和传统节日的混合。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则是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

与中国传统节日一样,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同样也深受原始崇拜和宗教的影响。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节日文化就深深地烙上了原始多神崇拜的印记。古代希腊人信奉多神论,信仰基础即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主要是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交织而成。在希腊神话谱系里,宙斯为主神,宙斯与他的亲兄弟姊妹,例如神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神哈得斯、农神得墨武尔及其子女日神阿波罗、智慧技艺之神阿西娜、战神阿瑞斯、猎神阿尔武弥斯、爱神阿佛洛狄武、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等12大神,以及其它次要的神组成神界的氏族社会。对神的崇拜和祭祀,是古希腊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即是人们日常宗教崇拜的对象,以这些崇拜为基础,形成一些重大的宗教节日,其中有些是泛希腊性的,有些是地方性的。古代希腊的重要宗教节日有崇奉宙斯的奥林匹亚节,崇奉阿波罗的皮托节,崇奉波塞冬的伊斯特摩斯节,崇奉狄奥尼索斯的酒神节等。每逢这些节日,都要举行体育竞技或文艺比赛。奥林匹亚节即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由来。此外,古代希腊还有阿佛洛狄式西亚节、赫耳墨斯节等祭祀神的节日。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之后,基督教几乎影响了西方所有较大的传统节日。一方面,西方传统生产生活节日被基督教化。例如,芬兰、瑞典的“仲夏节”,每年6月21日或22日,本来是一个预祝丰收的传统岁时节日,并无其它宗教内涵,但后来变成了与纪念耶稣门徒——施洗者约翰的生日混为一体的岁时宗教性节日。捷克及希腊的“迎春节”,本为民间传统岁时生产性节日,因与“复活节”节期同时,逐渐变成了仍然保持着许多传统节日内容但又被基督教化了的宗教节日。甚至,作为一年周而复始的年节过年,本应该是人类社会普遍注重的节日,在基督教发展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早期教会逐渐在庆祝新年的过程中加入了有自己宗教特色的内容和仪式,直至今天,有的教派教会还把这天定为基督受割礼日。“万圣节”又称“鬼节”,早在公元前流行在英伦二岛、爱尔兰、法国一带的凯尔特人中间,是一个驱走恶魔的节日。后来,“鬼节”又与基督教相结合,成为圣徒们的传统节日,并改称为“万圣节”。“狂欢节”又称“嘉年华会”“谢肉节”“忏悔节”,它源于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的牧神节、神牛节、酒神节,中世纪时渐渐被罗马天主教所接受,最终成为宗教节日。此外,美国的“感恩节”,最先是移民北美大陆的清教徒庆祝丰收的节日,后来被华盛顿、林肯等几次规定为“感谢上帝恩惠”的节日,因而发展演化为普遍意义的宗教节日,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另一方面,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西方出现了很多基督教节日。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在这些节日中,圣诞节、复活节和主显节是基督教三大节日。除三大节日之外,西方还有众多的与宗教有关的节日,例如,人斋节、圣母圣诞节、情人节、祈祷节、圣彼得保罗节等充分体现了宗教文化对西方节日的强大渗透作用。

3.节日文化的特征

从节日文化的特征来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都具有周期性、综合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一是周期性。所谓周期性是指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定时定期的特性。这一特点,可以说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首要特征。从周期性方面来说,中西传统节日都是以年为周期而轮回举行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周期性非常明显。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因此,学者认为“节”正是对当时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为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为节日。按照这样的节日形成规律,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重要节日有八个,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八节恰好周期性地分布于春夏秋冬的四时季节之中。传统节日周期性的复现为我们强固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有力保证,使人们不断地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到神圣的历史时空中,直接面对自己的祖先,反复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新的文化力量。同样,西方传统节日周期是以阳历的一年为单位而轮回举行的,体现在“礼仪年”之中。礼仪年是教会所订定的阳历年,藉以追念基督的各项奥迹(拯救人类主要事件),使耶稣持续存在与发挥效能,使教友接近奥迹,并以此奥迹而以某种方式去生活。基督教礼仪年的两个基准点就是圣诞节和复活节。前者每年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后者则是春分后第一个满月之后的主日。以此两大庆节为基础,礼仪年包括两大周期,即圣诞周期和复活周期。此外,则是常年期。与救恩史相关的节日,以及圣母、圣人庆节,分布在全年之中。

二是综合性。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是指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就其综合性而言,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可以说都是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们同样是由节日语言、用具、饮食、礼仪规则以及情感等物质、精神、行为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比较大型的年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都具有综合性的共同特点。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等本来源于自然节令的节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既有农事表征意义,也有祭祀祖先、神灵的活动,还有游乐、歌舞及丰富多彩的物态标志,于是便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的节日。如清明节的习俗就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端午节的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习俗;中秋节的习俗有赏月、团圆、吃月饼等。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综合性风俗习惯。春节的主要仪式与内容有喝腊八粥、买年货、过小年、祭灶、扫尘、贴春联、放鞭炮、除夕守岁、拜年、元宵节观灯等。传统意义的春节包含了喜庆丰收、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新接福、合家团圆、文化娱乐等多样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尽管西方传统节日大多是单一性的节日,但西方的几个主要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都是综合性质的节日。比如圣诞节的仪式内容主要有圣诞树、唱圣诞歌、扮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和吃圣诞大餐等;万圣节主要风俗有扮鬼怪精灵、乞讨、恶作剧、提南瓜灯笼等。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的一切都和春天相关,而春天的一切都和再生相关。于是,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尤其是百合花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复活节礼物。据称以蛋来做主题是因为蛋会孵出雏鸡,所以就被引用来庆祝生命降临的喜悦。至于兔子,因兔子的繁殖力很强,所以用来象征春天里生命的再续。复活节的时候,人们还会到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衣服,庆祝基督的新生。复活节的主餐是吃羔羊肉,因为在祝圣羔羊时,可让人纪念摩西借着羔羊的血,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而这羔羊(后来称为逾越节的羔羊)是耶稣的预表:耶稣是上帝的圣洁羔羊,藉耶稣在十字架上所留的血,使人类得以洗净罪恶,脱离魔鬼的奴役。可以看出,西方的主要节日也都是综合性质的节日。

三是变异性。变异性是文化的一大特性。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必然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节日文化也不断呈现出变化的趋势。

变异性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如中国传统年节的燃放鞭炮、张贴对联等,就经历了由驱邪避鬼到吉祥喜庆的变化。再如,清明节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完全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还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到了自己名下,而且兼并了与寒食节相关的其它一些节日活动,寒食节只剩下一个禁火冷食的习俗。到了明清以后,不仅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样,在西方“变异性”更是其传统节日文化的一大特性。如在美国各地盛行的万圣节前夕之“鬼节”,本是悼念死去亡魂的节日,后演化为“男女老少特别是儿童和青年们淘气和尽情狂欢之夜”。“狂欢节”源于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后被罗马天主教接受而成为宗教节日。美国的“感恩节”原本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后来发展演化为宗教节日。另外,美洲玻利维亚的“鬼节”类似于中国的“中元节”,该节原为一个渊源古老的土著人传统节日,但在基督教传入以后,则于每年“四旬斋”之前的星期六举行,将其揉合为“狂欢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不同点

对于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日文化的深层背景不同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层文化背景不同,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的不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世俗性特点,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宗教性特点。不少学者专家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及泛神性,即非宗教性,而西方传统节日是典型的宗教性节日,其宗教信仰非常明显。例如,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它是源自上古时代的腊祭,腊祭即是在岁终的时候祭祀众神的日子。而西方的节日多是凸显一种基督教文化,无论是最为重要的圣诞节还是复活节,其最为悠远的精神依托是基督教里的文化载体。节日的习俗也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我国的节日习俗也体现着泛神论和世俗化的特征。比如说在春节前后要打扫卫生,这象征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要张贴“福”字、春联、门神、窗花等,象征着吉祥如意、辟邪安康,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里的圣诞节当天,要装扮圣诞树,上面还要挂些小甜饼,这代表着一种赎罪的意愿;复活节里的彩蛋则代表了复活后的欢喜与生命的绽放。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而设定,如清明、中秋节等。西方如英美等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都产生于基督教,属于典型的宗教性节日。

2.节日文化的形式、内容不同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内容不同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娱乐的内敛与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狂放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伦理性特点与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娱乐性特点差异明显;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既侧重饮食文化,又侧重感情文化,这与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差异也很大。

一般来讲,中国传统节日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多为伦理性节日,比如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而来;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忠诚孝子介子推。西方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多为娱乐性节日,如愚人节、狂欢节。再比如在中国的春节里,人们要吃饺子,在端午节的时候要吃粽子,在中秋节吃月饼……而在西方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多以烤类食物为特色,比如在复活节的时候要吃烤兔,感恩节的时候吃火鸡,英国在圣诞节的时候会吃烤鹅,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节日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3.节日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强调人本主义价值观,凸显的是集体主义精神;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彰显的是个人主义精神。之所以有以上的不同,是由于中西方均受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更多的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观,尊崇着辈分制以及长幼有序的家族观念。所以在中国社会中会更多地强调血缘以及家族的地位,进而体现出集体主义的观念。而在西方国家则不同,其社会更多的是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由于文艺复兴倡导的是个人至上,保护人权等理念,崇尚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所以西方的节日里都会体现出个人主义的色彩,比如在节日里的盛装打扮、狂呼狂庆都是自由、独立精神的具体体现。

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而中国古代则提倡“人本主义”,它尊重人但并非注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宗法集体主义,是一种以道德为旨趣的道德人权主义。因此,在传统文化中,西方更注重个体,张扬个人主义;中国更多地承继了儒家的宗法集体主义,强调以集体、以大局为重。有专家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及其受道教、儒教和佛教的宗教文化意识形态影响,更注重发挥集体作用,轻视个人作用。西方的理性哲学传统更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个人主义。个人本位(个人主义)和人伦本位(集体主义)是中西方文化比较中最常见的文化定型。

4.节日中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同

从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中,可以折射和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意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偏爱团圆和谐的家庭气氛与吉祥喜庆的美好企盼;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则希望在悲剧冲突中得以“净化”和提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追求一种“团圆祥和”的氛围。例如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十五的月饼、九月九日登高的“插茱萸”等,都是反映家人团圆、游子思归、走亲访友的活动,借以密切人伦关系、相互交流、沟通生产与生活信息,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宗法血缘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意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讲究风俗与礼俗相结合。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要扫墓。都是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中得到集中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追求和谐与圆满。从节日的日期选择,到节日娱乐与饮食的活动安排,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四时节日,纷至沓来”,春天,有元旦、春节、元宵灯节、填仓节、立春节、中和节、春龙节、清明节等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要围绕一年的开始和新春的特点,一家团聚、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年的到来,还要戴柳踏青享受新春的赐福,洒扫庭除、驱除害虫,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耕播种。夏天,立夏节、端午节如约而至。此时,人们吃补食、饮雄黄酒,借助自然所提供的各种应季食物,以期安度酷夏、消除病邪。秋天,立秋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接踵而至。沉浸在丰收喜悦之中的人们,乞灵巧、抢秋膘、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采茱萸,庆贺丰收。冬天,冬至、腊八、小年、除夕相继来到。人们通过“拜冬”、送灶、祭祖、团圆、守岁,来品味“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又是那样的错落有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还追求完美对称。“节”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象竹节一样的间距。不止如此,在传统节日的选择上,有“月日同数”“年内对称”“月内取中”等现象。“月日同数”的节日计有七个,分别是:年节正月正、春龙节二月二、上巳节三月二、端午节五月五、晒霉节(晒书节、晒经节)六月六、七夕节七月七和重阳节九月九。事实上,在这七个“月日同数”的节日中,有的在形成之初并非是同数,而是在后来的变化发展中才逐渐固定在“月日同数”上。这其中,正透露出人们刻意追求对称的心理。正如民俗专家认为的:二数相同,重复出现,好事成双,能唤起美感和亲切愉悦之情均。“月内取中”的节日共有四个,分别是上元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月内取中”的妙处是既得月内对称,又有月圆美满之意,同样是好上加好。“年内对称”的节日有三对,分别是春社和秋社、元宵节和中元节、花朝节与中秋节,每对节日之间刚好间隔半年。可见,中国古人先贤在节日日期的选择上,不仅有数字上的对称,还有月内的中分以及年内的时间对称。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圆满意识的民族文化心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基督教文化中的罪感文化都深深影响了西方的传统节日。古希腊悲剧是古希腊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如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日神阿波罗的金口玉言命定了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因盗火给人类而受到宙斯的惩罚。所以,西方人普遍认为,面对神秘莫测的世界,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他们注定要为这样的徒劳而付出所有,注定要在不知道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做着早已为之预定了悲剧性结果的英雄,这就是人类的命运。既然人生无常,既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纵情享乐、忘记烦恼就成为西方节日狂欢的潜在原因。从古希腊的“大酒神节”,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农神节,直到今天的狂欢节、愚人节等节日,大都体现了西方人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悲剧意识。同样,基督教教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美国人类学家曾指出,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在一般西方人心目中,有一超越的上帝,基督教就是一种“罪感文化”。基督教的教义中,“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在《旧约全书创世纪》中所记载的“原罪”,指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因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伊甸园中的“禁果”而犯的罪。基督教认为,“原罪”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罪过,使人一生下来就成为上帝面前的罪人,也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任何人都没有能力解除这一罪恶,只有靠上帝的救赎。于是,上帝派遣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生世间,作人类的救赎主,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他代替了人类的软弱,担当了人类的罪的刑罚。上帝使众人的罪孽都归到耶稣身上,为人类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只要悔改自己的罪,相信上帝,接受上帝做个人的救主,热的罪就被赦免了,就与上帝就恢复了起初和睦的关系,就得了永远的生命。全部《圣经》可以说是以“原罪”为前提的人类救赎史。围绕着耶稣对人类的救赎,形成了西方的主要纪念节日。比如,西方最大的宗教节日圣诞节并不是关于圣诞老人的节日,而是关于耶稣降生的节日;“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受难节是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棕枝主日(圣枝主日)是记念耶稣最后一次进耶路撒冷的节日等等。因此,基督教文化中的“原罪感”和“忏悔意识”深深影响着西方文化,并影响了西方节日文化中一种追求悲剧意识的民族文化心理。高耸入石的教堂、摇曳的烛光、宛若天籁的圣诞颂歌,无不体现了人类的“原罪感”和“忏悔意识”,也折射出了西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罪感文化”。

通过以上对中西节日文化的对比,可以看到,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这两种节日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集中、深刻而全面地体现了中西方民族文化不同的风采和底蕴,负载和蕴含了不同社会的社会历史经验、传统价值观念和深层文化心理。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我们从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版权。

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原文旅摄影研究会

weiyuxiaoxiangh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