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与被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食物链的写法与规律 吃与被吃

吃与被吃

2024-02-19 0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吃与被吃--食物链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邢廷铣

生命之网

在地球这个巨大的生命世界里, 生活着无数个生物类群。从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到大洋的底层、从南北极的冰洋到莽莽的热带雨林、从无际的沙漠到稻麦千里的农田、从土壤深层到高空大气,生命无所不在,生物无处不有。这个生物活动层次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生物多达3亿多种。从小到只能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病毒、细菌,到身长30多米和体重上百吨的蓝鲸。无数生物类群,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据报道,已被人类发现的生物种类150万种,其中已作过科学描述的有细菌4760种、藻类2.69万种、被子植物2.5万种、昆虫75万种、鸟类9200种、鱼类1.9万种、爬行类6300种、哺乳类4170种。这些只不过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的20%~30%,每年新发现的物种多达6000~7000个。而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不能单独生存,生物之间(或者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纵横交错,构成地球上错综复杂的生命之网。

食物链

生命世界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成员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例如,稻田的稻飞虱吃水稻,青蛙吃稻飞虱,蛇吃青蛙,老鹰吃蛇,就构成了水稻→稻飞虱→青蛙→蛇→老鹰的食物链。食物链的每一食物级称为营养级,在上例中水稻为第一营养级,稻飞虱为第二营养级,依次类推。所以,食物链(生态金字塔)揭示生物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指出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转化到另一种生物时,后者(高营养级)的生物量约为前者(低位营养级)生物量的十分之一。由此,组成食物链的各级生物,按照一定量的关系,由大到小列成金字塔。自然界的所有食物链,依据食物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捕食食物链(放牧性食物链)、腐食食物链(碎屑性食物链)、混合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四种类型。

捕食性食物链是由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一级肉食动物和二级肉食动物等环节构成的食物链。它是以直接消费活有机体或其组织为特点的一种食物链。例如,禾苗、谷物→老鼠→黄鼠狼是捕食食物链,植物→野兔→狐狸也是。在农业生产中,人们用青草或作物秸秆饲喂牛羊,牛羊生产的肉和奶为人类所食用,形成了青草(秸秆)→牛羊→人类的食物链。捕食性食物链的成员自小到大,由弱到强,这与捕食的能力有关。

腐蚀性食物链(碎屑食物链或残渣食物链)以死的有机体或生物排泄物为食物,通过腐烂、分解,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的食物链。例如,稻田中的有机物(秸秆或枯草等),首先由腐食或兼性腐食的小动物(蚯蚓类或蠕虫类)分解为有机颗粒(碎屑),继而由真菌和放线菌进一步分解为简单有机物,最后由细菌分解为无机物,供水稻吸收利用。形成枯草→腐食小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细菌→无机物的腐蚀性食物链。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畜粪、沼渣和秸秆等培养食用菌,生产各种菇类食品;利用菌床残屑和垃圾等养殖蚯蚓、蜗牛,生产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都是腐食性食物链。

混合食物链既有活食性生物又有腐食物性组成的一种食物链。例如用稻草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养鸡、鸡粪加工后作为添加料喂猪,猪粪投塘养鱼。这个食物链中,牛、鸡、猪为活食者,蚯蚓、鱼类是腐食者。于是稻草→牛→粪→蚯蚓→鸡→粪→猪→粪→鱼,构成一条混合食物链。

展开全文

寄生食物链是以小生物寄生于大生物的身上,并以大生物的营养为生构成的一种食物链。例如,大豆被菟丝子寄生,猪(或马)被蛔虫寄生,棉铃虫被赤眼蜂寄生等都是寄生性食物链。这类食物链中生物成员有自大到小的趋势。例如在哺乳类→跳蚤→螨类→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的寄生性食物链中,其寄生成员逐级变小,一直小到病毒。

四种食物链都有四个基本特点。第一,同一食物链中,常包含有食物性和其他生活习性极不相同的多种生物。如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可以分级利用自然所提供的各类物质,获取食物,提供产品,从而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产物得以充分利用,使有限的空间养育众多的生物种类。第二,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食物链,它们的长短不同,营养级数目不等。由于在一系列吃与被吃的过程中,每次转化都将有大量的化学潜能变为热能消散,因此,自然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是有限的。例如,在一个鱼塘生态系统中,草鱼的食物链(藻类水草→草鱼)最短;花鲢(绿藻→甲壳动物→花鲢)次之,鳜鱼(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鳜鱼)较长。所以,在人工控制下,食物链的长短可以调节。第三,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的比重不同。在森林和草场生态系统中,植物净生产量的大部分进入腐食食物链;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生产的有机物质大部分作为收获物被人取走,而留给腐生食物链的很少,仅占初级净生产量的20%~30%。第四,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总是协同起作用。例如,在一个农场生态系统中,不仅有各种植物发端的活食性食物链和混合食物链,还存在各种残屑发端的腐食性食物链,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同起作用。

总之,认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食物链现象,掌握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规律,在人工调控下,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活动,为人类造福,这才是学习食物链知识的真正目的。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典范:

下文作者:孙雅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72594/answer/673725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环境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仅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也能将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但是随着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经济活动给环境的压力已远远超出了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极大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这一行为方式随之产生,其定义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生态平衡的内涵包括环境在内,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关系。保护环境注意生态强调的是从系统论的思想与动态的角度考察环境保护行为的合理性,以及环境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将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条上的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若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灾难就会降临,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现如今,人们不加节制地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各种废弃物,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严重影响食物链条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因此,维护食物链对于保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概括说来,环境保护与维护食物链都是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虽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

关注大冶湖湿地保护公众号,获取更多生态保护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