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食堂安全自查小结 天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天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2023-08-24 20: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天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来源: 天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1-23 09:36:26

【字体:大中小】 【打印】 

  一、基础工作

  (一)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将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和跟踪督办内容;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党政领导定期带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活动,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强化考核督办等工作举措,始终将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细抓实,压紧压实各级政府属地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切实推动食品安全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二)持续完善工作机制。16个镇(街)食安委主任均由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负责人共同担任,市级及镇(街)均设立食安办。印发《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其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机制。今年,组织召开两次市食安委工作会议、两次食安办工作会议,部署落实食品安全年度重点、“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工作。各成员单位间落实并健全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形势会商、风险交流等工作机制。

  (三)充分发挥“四员”作用。发挥“四员”在农村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集体聚餐监管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依托全市综治网格化平台,形成450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网格,并强化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之间的食品安全隐患信息互通。2021年度指导各镇(街)举办“四员”和农村集体聚餐“流动厨师”业务培训16期,组织187名“流动厨师”及从业人员参加了健康体检。各镇(街)共完成食品安全隐患排查1300次,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隐患信息100余条,办理农村集体聚餐备案500次,现场指导300余次,确保了我市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事件零发生。

  (四)构建风险监测机制。按照《天长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通报等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会,邀请市级专家进行会商,对异常情况研判分析并及时报告。目前,监测网络已实现区域全覆盖,全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共18家。今年来共上报聚集病例926例,市疾控中心对聚集病例全部进行调查,未发现与食源性疾病有关。

  (五)强化源头治理能力。以落实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为切入点,有序推进新农药筛选贮备及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落实农药减量行动,全面推进农药销售实名制。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截止目前,检查重点监管主体132家次,开展巡查检查出动执法人员43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407家次,未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开展监督抽查117批次,合格率100%;开展宣传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79份,发放安全用药明白纸650份。

  (六)加强粮食质量监管。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对粮食的收购、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与检测。超标粮按照《天长市超标粮食处置管理办法》处理,作为定向饲料粮单独储存。配置粮食烘干服务设施,目前全市共有烘干设备11台,日烘干能力为2400吨/日,满足区内粮食烘干能力。

  (七)提高食品抽检能力。建立全覆盖食品安全抽检体系,2021年天长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批次量2013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批次量692批次,普通食品批次量1313批次,食品相关产品抽检批次8组,共发现不合格样品37件,合格率99.35%。在市政务网便民栏目“食品安全”板块,及时、全面、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食品各环节监督抽检以及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结果。

  (八)严惩违法犯罪行为。有力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加强农业投入品、保健食品、学校和工地食堂、进口食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今年,市公安局共接收市市场监管局移送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4条,市市场监管局共立案办结食品案件172件,办结率100%,无程序违法等严重问题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的案件。

  (九)深化社会共治格局。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作用,引导企业自律规范经营。建立食品安全工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监督参与机制。今年以来,市食安办联合各镇(街)食安办筹建食安天长志愿服务队伍,初步建立了市、街道、社区三级组织管理架构,引导市民积极关注和参与食品安全志愿活动。探索实践“互联网+食品安全”,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周四食安你我同查”,推动食品安全检查公众化、监管工作阳光化。

  二、能力建设

  (一)财政投入充足,监管服务效能显著提高。近年来。市财政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稳步运行。2021年投入食品安全专项工作经费130万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经费470万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经费100万元。

  (二)夯实基层基础,做好风险防控“全覆盖”。全市17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在达到标准化市场监管所的基础上,先后投入180万元用于基层执法装备购置、快检室建设、检测设备配备,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管执法保障水平。17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共78名专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均取得执法资格。同时,执法人员100%接受培训,且培训时间不低于40学时。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成立食药环知侦查大队,建立执法协作、提前介入、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两法”平台加强食品安全违法信息共享。

  (三)加强应急管理,完善风险交流机制。制定《天长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天长市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天长市进口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应急处置预案》等文件,完善事故调查等工作流程,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制度保障。组织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桌面演练工作,切实做好“安徽省茉莉花节全民健身运动会”“两会”“中高考”等40余次大型餐饮保障。根据辖区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定期组织市医疗机构、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及市疾控部门长期从事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沟通交流。

  (四)强化技术支撑,创新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市科技局联合市科协、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举办种植业、养殖业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来我市开班授课。选派14名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等方面的科技特派员为涉农企业和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围绕食品安全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多项。2021年,组织安徽农垦集团雪里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省级乡村振兴项目,获得立项资金15万元。

  三、生产经营状况

  (一)压紧压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自查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风险管控、检验检测等工作规范。目前,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均已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置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严格实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工作。全市在营食品小作坊依法登记建档并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证》,市区9处临时摊点群及其他便民服务摊点共221家也均已登记建档,严格落实持健证上岗,建立食品来源登记台账。

  (二)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深化HACCP和IOS22000等先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成果,推动食品生产提质增效。2021年,在已完成嘉士伯啤酒(安徽)有限公司、天长市天香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15家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拟定推动6家企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推广,引导发挥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拓展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工作的深度、精度和广度。

  (三)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按照“先行先试、分步推行”的原则,强化宣传引导、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动员学校食堂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并在集体用餐配送、大型餐饮、企业食堂、农村办酒场所等重点场所积极引导推进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目前,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参与投保率10%,覆盖肉蛋奶和白酒食品业态,2021年累计保费2.8万元。全市共有18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农村办酒场所、16家学校(幼儿园)完成食安险投保工作。

  (四)开展诚信守法教育活动。督促、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诚信守法教育活动,建设诚信守法企业文化。开展“放心消费在天长,诚信企业大家评”活动,由社会各界推荐30家备选企业参与此次投票活动。活动期间,共有529万人点击查看投票活动链接,15万人次进行在线投票,15家企业被授于“天长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食安安徽”品牌建设。结合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复审,稳步推进“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工作,召开市食安委联络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共谋落实办法。印发工作函,请相关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和工作实际报送落实举措。汇总形成我市“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组织召开部分食品企业代表、监管人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今年,我市培育“食安安徽”食用农产品生产1家、食品生产企业2家、食品流通企业1家、餐饮服务企业2家、食品安全小镇1个、特殊食品1家。目前,3家食品生产企业、1个食品安全小镇已完成系统和纸质材料申报工作。

  (二)提高示范引领作用。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持续守法合规,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状,综合各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等级,对我市现有80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按计划进行监督检查。2021年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检查,覆盖率100%。为保障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及示范培育取得实效,制定《天长市2020-2022年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及示范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前期摸底排查结果,在我市现有食品小作坊122家中科学选取部分基础条件比较好、产品质量比较高、发展意愿比较强的食品小作坊,结合辖区实际,指导其开展生产条件再提高、生产工艺再优化、生产流程再规范工作,积极培育一批示范食品小作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截止目前,已建设示范食品小作坊21户。

  五、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一)严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是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监管,要求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到天长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统一报备、检测消毒,同时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市场排查,严查“三专、五证、五不”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倒逼实现“全报备、全检测、全赋码”,检查冷链食品相关单位397家次。截止12月15日,监管仓已报备233批次,共计1659853.03kg;入库227批次,共计1652986.23kg;出库221批次,共计1627242.23kg。二是对第三方冷库、大型加工企业自建自备冷库、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进口冷链食品贮存交易量大的重点场所进行全覆盖,开展不间断的食品安全监管和防疫安全监管。截止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2700多人次,排查食品加工企业自备冷库332家次、农贸市场自备冷库440个次、大型超市自备冷库279个次、餐饮企业自备冷库531个次、储备商品冷库87个次。检查商场超市875个次、农贸市场419个次、餐饮酒店3497个次。三是筑牢餐饮服务环节疫情防控屏障。对天长市餐饮商会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各餐饮企业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一律不得承办酒席宴会活动。强化餐饮企业巡查力度,严格“进门戴口罩+扫安康码+测量体温”及“公筷公勺”、“现场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婚事缓办、白事简办、其它事不办规定,坚决取缔聚集性宴席,发现一起,驱散一起。全市餐饮企业因疫情防控退订酒席1000余桌,疫情期间聚集性宴席得到全面禁止。

  (二)开展各类食品安全整治。一是开展食品生产环节集中整治。检查饮料食品生产企业15家次,重点检查企业生产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铜绿假单胞菌是否超标等方面,13家次基本符合、2家次符合;检查肉制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45家次,重点检查企业原材料索票索证、车间温控设施、设备设施清洁消毒记录等方面,发现问题16家,均已限期整改;检查获证大米生产企业25家次,重点检查农药残留是否超标、重金属等污染物是否超标、标签标识是否规范等方面,未发现相关问题;检查食品小作坊145家次,重点检查企业资质、生产环境、进货查验等方面,发现问题26家,均已限期整改。截至目前,针对食品生产环节,共出动执法人员367人次,检查各类企业258家次,发现存在问题企业42家,均已限期整改家。二是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针对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不规范、无证照经营、超经营范围、流动经营等现象,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完善“一户一档”监管档案,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542家次。三是开展校园周边集中整治,主要检查食品经营户经营场所卫生、索票索证、进货查验、健康证持证情况,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409家次。截至目前,针对食品流通环节,共出动执法人员2947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6063家次。四是开展特殊食品专项清理整治。以农村、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域,以超市、批发市场、母婴用品店、网络电商等婴配乳粉经营场所为重点单位,围绕特殊食品超许可范围经营、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混放等问题,重点检查经营户亮证经营、进货查验、专区(专柜)销售提示牌设置等情况。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人次,检查特殊食品经营单位770家,专区专柜到位数572家,“三提示一承诺”到位数334家。五是开展食品相关产品质量集中整治。检查了全市所有获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重点对纸杯的苯类溶剂残留、食品用塑料袋的成分鉴定、一次性餐饮具的重金属、日用陶瓷餐具的铝和钡等进行非常规项目监测。共出动执法人员27人次,检查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10家,存在问题企业3家,已限期整改,对2家责令停业整顿。

  六、工作亮点

  (一)理顺食品安全责任机制。全市食品安全责任实行党政同责,高位推进,已形成“党政同责、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社会参与”共治共管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各级食安办统筹协调及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四员”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教育、协助执法等方面作用,强化对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和指导,依托全市综治网格化平台,已形成450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网络。

  (二)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推进智慧监管和“互联网+食品安全”,在农贸批发市场和菜市场建立食用农产品“一户一档”“一户一屏”,将智慧监管渗透到市场监管中;实行审批前置监管,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批环节提前介入,严控餐饮环节尤其是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品经营许可;完善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天长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现已有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加入;推广4D管理模式,在全市大中型餐饮企业和校园食堂探索推行食品安全4D管理模式,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三)引导食品产业抱团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围绕市场服务更具体化、更精细化、更标准化的“三化”目标,依托行业协会工作站平台,在食品质量提升、地方“名特优”品牌建设、放心消费创建三大工程上下“大力气”。安徽省首家食品行业协会工作站落户天长市;长三角食品安全“名特优产品”展示会—“徽味100”启动暨首次营销洽谈会在我市顺利召开,扩大了我市食品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增加了天长食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打造食品安全治理典范。推进“放心消费”体系建设,通过示范引领提升食品安全,现已建成石梁社区、天发广场、吾悦广场3个放心消费示范街区;推动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管新格局,筹建食安志愿者队伍,实名注册200多名志愿者,形成一股具有较高专业性、较强使命感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队伍,并与各方资源实现良性互动,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已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科普活动、培训体验活动、“周四食安查”“你点我查”志愿服务活动等20余场,为监管部门提供各类食品违法及安全隐患线索100余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管力量得到充实。

  (五)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印发《天长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的通知》,落实政府属地管理、明确重点任务、细化责任分工,通过各种媒体、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技下乡等方式宣传创建安全县,让创建工作人人知晓、人人参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守牢防疫安全底线。面对我市特殊的地理区位,为坚决斩断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全市各疫情防控部门根据职责,坚决做到主动发现、快速排查、精准管控、协同配合、督促落实,做好冷链食品生产加工端、市场端、消费端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在滁州市首家设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完成驻仓监管队伍、核酸检测队伍、预防性全面消毒队伍建设,抽调2名执法人员实地驻仓进行现场监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项拨款100余万元,将原有政府监管仓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全省首个符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南标准的政府集中监管仓,有力地促进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质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注明“来源: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门户”。

2.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摘编自其它媒体。其真实性、隐含的商业信息和广告类由来源网站负责。与本网站和上级主管单位无任何法律关系。

3.本网站在转载其他媒体资讯过程中,会就敏感词和表达方式进行删除或修改,并不代表修改后的资讯为本网站原创或版权所有。

4.作为政府网站,本网站发布资讯均为公益、非盈利性质,无任何导向性。如有机构和企业因错误解读新闻资讯而产生的商业纠纷,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持签订的协议和合同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合理合法解决。

5.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6.如本网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2022-02-22

关于统筹做好2022年春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2-02-22

《福建省“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产业科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2022-02-21

韩正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并讲话

2022-02-21

四部门:统筹做好2022年春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