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颜真卿集字对联七言书法 柴烧

柴烧

2024-04-13 2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绯红色)

垂釉:这是一种特殊的流釉效果。当窑内温度达到900°以上就会形成重灰,当温度高达1100摄氏度以上时,灰就会形成灰釉,灰釉垂悬的釉珠通常呈光亮的绿色、黑色、黄色。垂釉形成于时间较长,气氛多变的烧成过程中,最易形成的位置火道走向的地方(在窑仓的中上部)

(绿色垂釉)

(黄色垂釉)

(黑色垂釉)

积釉:积釉通常现理在较为浅平的器型上。生成积釉效果的最佳窑位为首排窑的中下部,次排窑具以及窑室后部。常在作品表面上生成通透的绿色积釉或黑色的流釉,最终呈色也是和烧制温度及降温速度有关。

(右下角的属于积釉)

火刺效果:坯体上被灰烬沾染的地方,有很重的落灰,未化成釉,有明显的刺手感觉,一般会比较密集,在窑口位置比较容易形成,这种痕迹叫做火刺。

(火刺效果)

火痕:火痕也是柴烧重要标志之一,火痕的的颜色有几种:红、橙、黄以及只有在胎体轻薄,富有光泽义器皿上偶然出现的绯红色。是火势走过留下的痕迹,会有火痕的一般是出现火在距离火焰的源头比较近的地方,或者火道走向的地方。

(火痕)

金属质感:一般形成金属质感是在窑堂的顶部,背部没有落灰的地方,这个位置温度十分高且不会有落灰,就会形成比较亮的金属质感。

(金属质感)

除了以上的这些肌理外,还有很多芝麻粒、树皮纹、开裂、蜻蜓眼肌理、蟹眼肌理等等很多肌理,朝超会在后期一一分享出来,当然我所讲解的这些肌理,是我个人自己设计的窑口和烧制紫泥柴烧的经验得出的,每一个窑的设计和烧制的泥料等等都影响着结果,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要做成什么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陶艺者的设计思维。窑炉的设计,黏土的调制,窑位的摆放,这些对一件作品的效果都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