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颐和园分区图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

2023-03-12 02: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

爱要取舍 2023-03-10 07:03:05

收藏 赞 分享 分享到:

接上篇“囚徒皇帝与玉澜堂”。东宫门是清朝帝后们出入颐和园的正门,又名大宫门,常年游客爆满,每次都是躲着走,早已有些模糊了它的模样。为重访仁寿殿,再次来到东宫门,天空不透亮,还有点逆光,从远处的涵虚牌楼走起。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

涵虚牌气势宏丽,四柱三楼,始建于1750年,乾隆御书“涵虚”与“罨秀”,是进入颐和园的“序曲”。以前牌楼旁有下马石,官员到此下马,众人不得喧哗。现在牌楼孤立在车水马龙的路中央,很难与皇家园林的天然画卷紧密联系在一起。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4)

靠近颐和园门前,有一道长影壁墙,也被道路及栏杆分隔的零碎不堪,其外还是个停车场。最初广义的东宫门,原是一组建筑群,自西向东的中轴线上,依次有东宫门、南北朝房、内广场、影壁、金水河、外广场、牌楼和石桥,现影壁以外已经看不出原应有的模样!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5)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6)

影壁以内广场及朝房基本保留完好,东宫门皇家气势依旧。宫门建于台基之上,门前两座铜狮,守护着宫门,正中三组朱红大门,每扇门上布列九九八十一枚镀金门钉。宫门上方悬光绪御书“颐和园”九龙闹金匾,印有慈禧太后“三方佛爷宝”和两方光绪皇帝的玺印,代表着匾额的最高等级。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7)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8)

宫门不开,从侧门进入,其内是一处古柏森然的过渡庭院,正中笔直的御道正对木质牌坊仁寿门,两侧各有一个蛟龙闹海的砖砌大影壁。南北两侧建有九卿房,为清代九卿六部官员值守用房。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9)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0)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1)

过仁寿门,迎面一块巨大的太湖石立于眼前,象是一位拱手躬身的老人,面向大殿给至高无上的君王祝寿,因而被称为“寿星石”。寿星石四周,还有象征春夏秋冬的四块太湖石,称为“四季石”。五块高大的太湖石,合称“峰虚五老”,象征庐山胜景五老峰,喻意长寿,均是圆明园的遗物。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2)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3)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4)

仁寿门与仁寿殿间前,正中位置有一座铜铸神兽,就是传说中的麒麟,人称“四不像”,它有着鹿角、龙头、狮尾、牛蹄,是只吉祥仁慈的瑞兽。本是圆明园遗物,原有一对,另一只毁于英法联军,剩下的这只前腿带伤残,是慈禧太后命人接了起来,俗称“乾隆身,慈禧腿”。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5)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6)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7)

仁寿殿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原名“勤政殿”,是慈禧和光绪临朝理政的地方。清代祖制,皇帝外出巡游,不能荒废政务,因此圆明园、香山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漪园等都有“勤政殿”。光绪重建后,改称“仁寿殿”,取“仁者寿”之意。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8)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19)

仁寿殿坐西朝东,面阔九间,四周回廊。大殿明间的外檐和内檐,高悬“仁寿殿”及“大圆宝镜”匾额。大圆宝镜是佛家用语,佛有四种智慧,其中之一就是“大圆镜”智,这里暗喻殿中主人有洞察一切的大智慧。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0)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1)

仁寿殿内的陈设,保持了光绪年间宫廷原状,殿内明间正中摆放着慈禧、光绪朝会大臣的九龙宝座,宝座四周设有掌扇、鼎炉、鹤灯等。宝座后是专为慈禧太后订制的寿礼,为饰以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屏风。宝座上方悬“寿协仁符”大匾,喻殿中君主仁寿兼得。距离远加之反光,其实很难清楚殿内的陈设(第二张为网图)。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2)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3)

仁寿殿前,前排对称地放置鼎式香炉各两个,靠近殿前对称地列放着铜缸、铜龙与铜凤各一对。在我国古代,龙为真龙天子,凤为百鸟之首,历来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龙居中间,凤居两侧。而仁寿殿前则是呈凤居中央,龙陪两旁,最外侧是铜缸的布局。显示着慈禧太后的权威居于皇帝之上,其尊贵的地位不可动摇。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4)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5)

通常龙爪皆握着龙珠,象征皇权在握,再看殿前象征皇帝的两条龙,龙爪向外干张开,空无一物,呈要饭姿势,被凤压着,人称乞丐龙,暗指光绪皇帝并无实权。其实这些饰物,用途只是香炉,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举办朝会时点燃檀香之用。当檀香燃起时,香烟即从龙凤口中袅袅升出。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6)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7)

仁寿殿主殿和南北配殿以及仁寿门外的南北九卿房,构成了颐和园的政治活动中心。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常居颐和园,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仁寿殿临朝理政,这里成为紫禁城外的又一个政治中心,清末许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奏章政令,都是从这座大殿发向全国各地。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8)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29)

从1886年光绪皇帝以恢复昆明湖水操为由重建这座园子,并在1888年正式更名为“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所。从1891年到1908年,颐和园成为帝后园居、理政和外交的主要场所。那时的光绪皇帝已到18岁的亲政年龄,1889年太后归政于光绪,但仍实权在握,尽管如此,仁寿殿大多时候坐着的还是这位意气风发的君主!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0)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1)

在1898年,光绪皇帝在仁寿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然仅维持了103天,就宣告失败。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再度训政,从此仁寿殿上光绪只有陪着慈禧临朝听政的份儿!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2)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3)

慈禧太后(1835—1908)的晚年,几乎都是在颐和园中度过。作为晚清重要政治人物,一生经历了帝国主义的5次入侵,三度垂帘听政,两代帝王被她玩弄于股掌,有着不一般的政治手腕,直到1908年病故,在晚清的权力游戏中,实际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4)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5)

晚清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内起义不断,外部列强环伺,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曾屈辱地经历战败的割地赔款,苦苦支撑着风雨飘摇的晚清王朝,也曾破格重用曾国藩等一大批汉人,办洋务、练新军,实行清末新政,然一切皆积重难返,最终没能迈入近代的门槛。颐和园能有今天,也不失为她的杰作!!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6)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7)

仁寿殿北侧有口水井,名叫“延年井”,是帝后茶膳的专用水源。据说有一年,慈禧太后中暑后梦到一口水井,就派人来挖,果然出水,饮一碗暑气顿消,以后沏茶常饮,取名延年井。沿“延年井”小径,可直通太后的戏园子德和园及寝宫乐寿堂!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8)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39)

仁寿殿后,巨石堆叠成山,曲径路转,迎面一屋有匾额“和风清穆”,原来是通往玉澜堂东配殿霞芬室,是光绪皇帝更衣及迎着朝霞上朝之所,后来玉澜堂成为了囚禁“天子的牢房”,往事只可成追忆!!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40)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41)

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重要见证者。仁寿殿前凤欺龙,谁是园中的真主人,也就一目了然了!下期精彩:太后的戏园子与寝宫乐寿堂。

颐和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官方回答(北京深度37颐和园六)(42)

, 展开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