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一座跨越千年的移民城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韶关是广东的 韶关:一座跨越千年的移民城市

韶关:一座跨越千年的移民城市

2024-07-17 0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而陆路就是韶关的梅关古道。从两晋动乱开始,大批居住在北方的居民,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纷纷举家南渡。有些人为了避祸,不走官道,而是冒着山区的险恶环境开辟出一条古道。

沿着这条古道来到岭南避难的世家大户在南岭南麓形成一些集聚区,成为了粤地汉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后来的唐代名相张九龄便是迁徙此地的张氏后人。这家张氏在西晋朝内父子为官,曾是一等一的北方大族。

翻山越岭来广东

在那个年代真是不容易

(可横屏观看)

在此前,这个地区被称之为曲江县、始兴郡。直到公元589年,这个地区才正式确立沿用1354年(589—1943)的州名——韶州。不过由于很多人从北部各省迁居广东必经韶州,这里扮演着南下关口的角色,因此“韶关”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所提及。

通向广东的两条陆上通道

江西老表纷纷南下

由于一直以来都是以“关口”的形式接纳各地移民,所以韶州除了有名的大族张氏家族与侯氏家族,没有一个家族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千年本地人”。

“彭城刘氏”是南方刘氏家族最普遍的堂号

代指自己祖先是刘邦...

比如翁源彭城堂刘氏,据载就是在明清之际才由北方流落到福建,再由福建迁居广东的。这也是古代史上后期很多南下家族的行走路线。

翁源彭城堂刘氏家族能够明确记载的是

祖先在明末清初从北方南下避难

经漳州西入广东

不仅汉人大户南下粤地,明清两朝还有一些穆斯林以商人与驻兵的形式南下迁居广东,与本土的“蕃客”后裔住在广州光塔街、濠畔街等地。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专家科大卫曾表示,由于这些穆斯林商人活跃了地方经济,吸引了不少广东本土“富裕之家移居于此”。这些穆斯林商人南下的时候,也会在韶州驻留,只是当时韶州的商业不够活跃,没能留住这些富商。

韶关市区一角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张九龄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张九龄

相比起靠商业生活的穆斯林与南番顺商人,绝大多数南下移民还是秉承“重农抑商”的传统,到了韶州就开垦农田。

在山岳重重的粤北地区

韶关是很不错的聚居之地

在韶州的城区,不少读书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家族“光宗耀祖”,积极投身于科举。在广东省的科举考试史里,南海、顺德与韶州成为了三个重要的科举重镇。长期绵延的文风使得韶州成为整个广东最重视教育的区域,时至今日韶关也是广东省教育氛围最好的区域之一。

韶关不关注对外贸易和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可尽管韶关地区不靠海,江河与陆路交通却非常发达。在近现代湖南、江西与广东加强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大批“江湖老表”从清朝中后期开始陆陆续续落户韶州。他们带来了采茶戏,并且发展出采茶戏的一个主要分支——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

当然,辣味菜也是另外一个新成果。地处粤北的韶州冬天温度远低于广东其他地方,使得韶州人对吃辣这方面整体远比其他地方广东人接受度更高。

南雄鹅王来一道(⊙v⊙)

2

疍家人和南方富商

相应的,江河带来了另外一批居民——疍家人。

清朝末年关口经济的发展让不少疍家渔民从珠江流域乘船北上。他们打鱼捞虾、提供船运服务,在当地增加了食品供给和交通供给,是重要的新生力量。有人曾经评价道:“他们因为活跃于韶州的城区(虽然不上岸),所以被认为是‘老韶州’的一部分。”

疍家人的船只

到了民国时期,来自江西、湖南的移民依然络绎不绝。这个时候有不少南海-顺德一带的商人想要避战祸,却又没有成本南下香港,只能北上居住在韶州的城区,在浈江边建立了一排排骑楼。这里由此成为江边商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

旧日的骑楼(百年东街“旧貌”)

两侧都是骑楼

他们的到来很大程度上也带动韶州城区在方言上的变化。由于南方来的富商和客家人的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状况较高,他们使用的粤语和客家话开始成为城区的最核心的用语。

忽在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测王六寒朝贝话》(张九龄)

忽在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测王六寒朝贝话》(张九龄)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战场非常血腥。老百姓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齐心协力,付出极大的牺牲。但是大批死于战场的乡民,连带着他们的族谱、地契一起淹没在战火之中,能够找到的原始资料,实在是少之又少。故此相关研究总是难以有进展。

在血腥的岁月里,老百姓只能时时盯着城楼。只要象征敌袭的“鸡笼”(宝光球)一挂,大伙儿就匆匆忙忙踏过浮桥躲进大山,躲避日军日复一日的空袭。韶州的关帝楼更是因为日军的轰炸,大批市民死于非命。

这种惨烈的战争情况下,昔日被视为“摸鱼摸虾”的西河区域,才慢慢的有了第一批居民。也是在这一时期,韶州开始更名,是为韶关(1943年)。

3

大批外省移民和潮汕移民

1949年以后,由于韶关丰富的资源以及“临时省府”留下的工业基础,以韶关为核心,包括现在的清远与河源,组成了“粤北专区”,吸引了大批外省移民。这一批移民不再局限于江西、湖南,而是来自全国各地。在“南下建设”的口号中,人们争着前往韶关,形成第一批“南下干部”。

改革开放以后,韶关依然是一个经济非常坚实的城市。大批打工者从周边地区迁来打工。不仅仅是传统的“江湖老表”务工人员,连带着还有广东省的重要的方言区,潮汕地区的移民。

粤北真是各种方言的混合地带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潮汕地区的打工者带着妻子儿女到韶关搭建棚屋,冒着“赶走鬼”的风险在大街小巷做买卖,改善生活条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在这几十年间成功在韶关站稳了脚跟。

武江与浈江在韶关汇流

由于上游工业分布的不同

两河显出不同的颜色

潮汕移民的语言和文化,又给韶关这座已经融合了原住民、早期移民、江湖老表、珠江口移民、客家人和外藩来客的城市增加了新的色彩。

由于持续的人口流动历史,韶关一直保持着积极流动和进取奋斗的动力。

直至今日,有着多元包容文化传统的韶关仍然以开放的姿态笑迎八方来客......

编辑/小团子

素材整合自地球知识局

要让更多的人认识韶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