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自制等离子扬声器教程(图文附原理讲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音响内部结构原理视频教程图解 【垃圾王】自制等离子扬声器教程(图文附原理讲解)

【垃圾王】自制等离子扬声器教程(图文附原理讲解)

2024-07-18 0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篇是讲义,视频教程见AV20324528

等离子扬声器是扬声器的一种却完全区别于普通扬声器,普通扬声器都是通过振膜的振动驱动空气发声,振膜发声的本质是受迫振动,由于现有振膜是一种具有:回复力和质量的机械结构,因此会存在一个固有频率(即谐振频率)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频谱失真(包含瞬态失真),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普通扬声器的发声性能首先必须解决谐振问题。等离子扬声器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它没有振膜通过直接驱动离子化的空气振动发声,所以理论上等离子扬声器能最大限度还原声音的真实音色。

首先让我们看电路吧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CV313986中讲述了等离子扬声器的原理——靠高压击穿空气形成等离子电弧/电晕 由于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消失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状态因此通过改变产生等离子的功率就能改变等离子体的产生速度,这样由于w=∫vdp就能驱动空气振动产生扬声器的效果了(产生的等离子体在随着音频信号而改变的电场强度运动,解释看似合理但是无法解释电场强度高频交变的特斯拉线圈)

它借助于包含有一个电极的较小的石英管来构成其心脏部分(在以后的DIY过程中,我们可以用陶瓷来代替石英)。如果将此核心部件与工作在无线电频率的振荡器相连接并施以高电压的话,将使石英管内部的电极与空气间发生离子放电,从结果来看,这将直接导致离子化的空气压缩,并穿过狭窄的号筒喉口,最终转化为声波。

任何能够产生等离子体的设备都可以做成等离子扬声器,特斯拉线圈算等离子扬声器吗答案是算。目前离子扬声器主要用于高档音响的高音单元,由于技术还很不成熟等离子扬声器真正大行其道的是在DIY界,对于一些初级发烧友使用最多的都是“直流PWM调制”方案,高级发烧友多使用相对成熟的“高频调幅”方案

这张图看似简单,实际上就是这个图的工作原理——既提供了一定的音质(PWM),又同时保证了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效率高,发热小(BUCK调制、ZVS)

然而垃圾王并没有用这个图,而且选择了汪汪的效率较低功耗较高的单管电源调制电路(A类)

按照汪汪的介绍,这个电路异常简单,各位也都知道各位也各位各位也各位也各位也三极管相当于一个可控的开关,在电路中随着控制信号电平(电流)的变化而改变电路的通断。三极管是靠流过控制极电流的变化而改变串联在三极管中的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相当于一个可控电流的开关,或者说一个随着控制电流而改变阻值的变阻器。而MOS管也可以理解成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是通过控制极电压的变化而改变管子的导通电阻。(以上内容尽可能通俗但不专业)这样就起到了可以随着音频信号而改变电路功率的目的,配合能产生等离子体的电路自然就可以达到等离子扬声器的目的了。

简略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这个就是电源调制电路了,可以看到巨大的散热片非常感人。接口也非常简洁:电源输入与输出和音频信号输入都一览无余。隔直电容我用的是薄膜电容,相比电解虽然占用空间大些但是性能和寿命都非常高。

这个电路不仅仅可以用来驱动等离子扬声器,直接接一个线圈或者电机AV19338915也是可以的

高压包,绕制了外置初级线圈5+5T有抽头(如有集成的初级线圈AV20459533就相对来说容易得多了)

音源我用了AV18675554中五元一个的MP3,自带功放比手机提供的信号强度更大

板子还是满大街都是的这种双管自激的驱动,建议入手的时候不要盲目追求小体积,像左边这个小体积的RUDOF-MAXWELL工作室出品的板子4个里面已经炸了2个了,PCB做工贼次,整个电路板内部直接短路了,曾经尝试过更换功率管结果发现还是一样短路,输出线圈直接和输入信号连接了(真·你的板子炸了)

鉴于这个工作室曾被爆出使用假模块坑小白,所以建议各位围观即可

别的不说,反正板子质量是真次,阵亡率50%。亏我当初还舍得5元一块的买,还买了4个。如今就算是自己定做10*10的板子,怕不是也就成本2-3块那样,这还是按个打样板,数量大些按平方也就不到一块钱一张

然后就按照电源==调制模块==逆变==高压包连接即可

                                  II 

                                  II

                          音频信号源(MP3)

调制模块必须要在连接信号源(音频信号)后上电

视频制作教程AV20324528

效果视频:AV18504886/AV18504556/AV18504631

然后享受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