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及表现内容 让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让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2023-10-22 12: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5年1月12日,故宫博物院围绕《韩熙载夜宴图》App上线,举办了发布仪式。该App 于1月8日上线,第一天即获得App Store编辑推荐。  活动当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了故宫系列数字作品的研发情况,并与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一起点亮App图标,见证该仪式启动。台北“汉唐乐府”表演团体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演绎了画中乐舞,参与此款App研发的学术团队、制作公司、项目负责人等主创人员,与现场观众和媒体分享了将一幅传世名画变成一款App的研发过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娄玮,院长助理李仲谋,及50名故宫博物院微博、微信粉丝和网站会员等参加了发布仪式。  数字技术 展示经典  在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中,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它真实而又艺术地描绘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情形,深入地刻画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全图共分为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五个段落,以“连环画”的构图叙事形式表现各个情节,布局有起有伏、情节有张有弛,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作品艺术水平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富有变化,交相辉映,整体色调艳而不俗。其中细致描绘的人物装扮、家具、用品、乐器,都为后世进行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素材资料。画卷本身的构图和精妙娴熟的绘画技法,也成为艺术研究的重要范本。  但由于珍贵书画藏品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这一珍品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故宫博物院推出《韩熙载夜宴图》App,用高清的文物影像、专业的学术资料、丰富的媒体内容和创新的交互设计,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探究这幅传世经典中的种种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精英团队 诚意奉献  此前,故宫博物院已经发布了《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三款App,受到观众热捧,也让“故宫出品”成为大众期待与关注的文创品牌。这次,为进一步提升“故宫出品”App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故宫博物院组建了由知名书画专家单国强、余辉领衔学术指导的创作小组,并邀请台北“汉唐乐府”表演团体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演绎画中乐舞,香港电影美术指导叶锦添担任美术顾问,北京交通台主持人春晓、美籍学者安义宣分别为中英文版本配音,由专业技术公司进行交互设计和技术支持。如此“重量级”的团队,历时近两年,拍摄、制作素材累计近900G,经数次修改,终于为观众奉上这款深度解读院藏名作的数字作品。  “真人”入画 惊喜连连  《韩熙载夜宴图》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向观众全方位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师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在App中纤毫毕现。观众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乎有烛光追随,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让观众真假难辨,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由此,古代画卷与现代诠释相互应证、浑然成一体,令体验者纷纷称奇。  内容详实 学术“可参”  该款App除了提供给观众新鲜时尚的富媒体交互体验,更是一部内容详实的重要学术参考。其中的100个内容注释点、18段专家音视频导读和1篇后记,全面融汇了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纳入最新学术观点。看似晦涩艰深的学术内容,巧妙融合在可视化元素中。通过现代科技,使博物馆古书画研究与数字展示彼此促进、互为表里,为观者带来了一场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

  《韩熙载夜宴图》App同步在App Store(iPad版)及腾讯应用宝、安智市场和应用汇三个安卓市场发布,搜索“韩熙载夜宴图”,或扫描二维码就能免费下载。为了更广泛地覆盖受众群体,除了利用移动终端下载App,观众访问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故宫名画记”栏目(网址minghuaji.dpm.org.cn),也能够体验同样的数字化诠释。“故宫名画记”系故宫博物院上线试运行的书画鉴赏项目,集专家研究成果与新媒体之长,激发观众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与探求。另一幅故宫博物院藏重量级藏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将在该栏目中与观众见面。在今年即将开放的端门数字展馆中,“韩熙载夜宴图”又将以另一种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像这样,通过App、网站、“数字长卷”共同深度解读同一幅院藏名作,是故宫博物院以“数字文物”形式开展文物藏品的保存、研究、公众服务的尝试,也是未来“数字故宫社区”建设的重要开端。故宫博物院将以更加丰富、多元、生动的数字文创产品,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让更多观众享受精彩的故宫文化大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简介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 (宋摹本) ,绢本,设色,纵向28.7cm,横向335.5cm。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缘由,有两种说法《宣和画谱》记载:后主李煜欲重用韩熙载,又“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五代史补》则说:韩熙载晚年生活荒纵,“伪主知之,虽怒,以其大臣,不欲直指其过,因命待诏画为图以赐之,使其自愧,而熙载自知安然。”总之,此图是顾闳中奉诏而画,据载,周文矩也曾作《韩熙载夜宴图》,元代时两者尚在,今仅存顾本。  作品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全图共分为五个段落,首段“听乐”,韩熙载与状元郎粲坐床榻上,正倾听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弹琵琶,在场听乐宾客还有紫微朱铣、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舒雅、家伎王屋山诸人;二段“观舞”,众人正在观看王屋山跳“六幺舞”,韩熙载亲擂“羯鼓”助兴,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尴尬地拱手背立;三段“暂歇”,韩熙载与家伎们坐床上休息,韩正在净手;四段“清吹”,韩熙载解衣盘坐椅上,欣赏着五个乐伎合奏;五段“散宴”,韩氏手持鼓槌送别。  全卷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各个情节,每段以屏风隔扇加以分隔,又巧妙地相互联结,场景显得统一完整。布局有起有伏,情节有张有弛,尤其人物神态刻画栩栩如生。最出色的还是主人公韩熙载的刻画,长髯、高帽的外形与文献记载均相吻合,举止、表情更显露出他复杂的内心。一方面,他在宴会上与宾客不拘小节;另一方面又心不在焉、满怀忧郁,这些情绪都揭示了他晚年失意的心态。画家塑造的韩熙载,不仅形象逼肖,具肖像画性质,而且对其内心挖掘深刻,性格立体化,可以说真实再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原貌。  作品的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采。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历代著录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有数本,此卷据各方面考证,当属南宋孝宗至宁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风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达到相当高水平,堪称流传有绪的古代绘画珍品。《石渠宝笈•初编》著录。韩熙载(902—970年),字叔言,五代时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世家出身。后唐同光间(923—926年)中过进士,在政治纷乱中父亲被杀,926年,他和史虚白等人一同避难江南,投奔吴国。937年,李昇代吴建立南唐,召韩熙载为秘书郎。太子李璟即位,拜为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受到重用。他初入朝时,颇有抱负和政治识见。947年时,后晋石敬塘投降契丹,称“儿皇帝”,割让大批中原领土,他即上疏,建议抓住时机,平定中原,但李璟不纳,坐失良机。不久,陈觉、冯延鲁等“五鬼”弄权,造成福州惨败,韩熙载上书切谏,主张制裁他们,却遭到宋齐丘、冯延鲁等奸佞诬造,被贬官。后来,北周政权建立,北方日益强大,有人却侈言北伐,韩熙载审时度势,提出不可轻举妄动,李璟照旧不纳,结果一战失去江北、淮南十四州,对北周称臣。李煜当朝时,南唐又沦为新建的赵宋王朝附庸,败亡已成定局。李后主又终日饮酒填词,高谈佛理,国势日趋衰微。时为兵部侍郎的韩熙载遂悲观失望,不得不“自汙”以自保,他曾向好友德明和尚倾诉内心苦衷:“中原常虎视于此,一旦真主出,江南弃甲不暇,吾不能为千古笑柄。”(宋·陆游《南唐书》) 韩熙载晚年失意不得志,遂沉缅于酒色,“多好声色,专为夜宴”(明·朱存理《铁网珊瑚》著录《夜宴图》赵昇跋),“放荡嬉戏,不拘名节”(宋·马令《南唐书》“韩熙载传”),“竭其财,致伎乐殆百数,以自汙”(本卷无名人书《韩熙载行实》)。李后主闻其荒纵,遂命顾闳中画《韩熙载夜宴图》加以警告,“既而黜为左庶子,分司南都。尽逐群妓,乃上表乞留。后主复留之阙下。不数日,群妓复集,饮逸如故。月俸至,则为众妓分有,既而日不能给。尝弊衣屦作瞽者,持独弦琴,俾舒雅执板,挽之随房求丐,以给日膳。”(本卷无名人书《韩熙载行实》)后迁中书侍郎,依然故我地放纵,宋开宝三年(970年)卒,享年六十多岁。              顾闳中(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0世纪),江南人。南唐后主时画院待诏,擅画人物,与周文矩齐名。张有(1054—?年),字谦中,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代道士。自幼喜篆书,师石鼓及秦汉鼎彝。用写篆法,点划精微,转侧纵横。论者以为篆法自李斯至张有而止。也称“批把”,弦乐器。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唐朝时有龟兹琵琶、五弦、忽雷等多种形制。多为半梨形,曲项,以拨子弹拨演奏。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 —1125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宋朝自建国初期即重视开展古书画搜访工作。徽宗时,内府收藏日趋丰富,于是将宫廷所藏的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目录编撰成《宣和画谱》20卷,以备查考,成书于宣和庚子(1120年)。书中共收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总计6396件,并按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每门画科前均有短文一篇,叙述该画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按时代先后排列画家小传及其作品。《宣和画谱》虽属于著录性质之书,但从其对每门画科的叙论和每位画家的评传来看已大大超出了著录的范围而具有绘画史论的性质。因此,可以说此书不但是宋代宫廷所藏绘画品目的记录著作,而且还是一部传记体的绘画通史。书中的艺术观点及对画家的评论与宋代画院品第标准是一致的。对于作品的要求,提倡“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更强调立意和格调。但书中对绘画发展的综合概括论述较为薄弱,只记录作品的题目而不加说明,则过于简略。加之鉴别去取有时难免欠精,致使真伪相杂。该书对于研究北宋及其以前的绘画发展和作品流传仍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  周文矩(约907—975年),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在五代南唐开国君主李昪的昇元年间(937—942年)已奉命作画,至后主李煜时(961—975年)任画院翰林待诏。擅画人物、车马、屋木、山川,人物画用笔颇有特色,带颤动多屈曲,被称为“战笔描”。仕女画师承唐·周昉,多用细劲流畅的琴弦描,作风工整纤丽,如元·夏文彦《图绘宝鉴》所评:“至画仕女,则无颤笔,大约体近周昉,而纤丽过之。”流传至今的作品《重屏会棋图》卷、《宫中图》卷、《琉璃堂人物图》卷虽均属后世摹本,但都反映了他的风格面貌。          官名,始置于战国。此后,博士官制虽历代相沿,而职能与前已有所不同。清代钦天监博士为钦天监下属的职官,专司指示更点。  又称绿腰或录要舞。唐代流行的舞蹈分健舞与软舞两大类,六幺舞是当时最流行的软舞。《全唐诗》“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其一云:“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紵。”其二云:“慢态不能穷,繁枝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盼,修裾欲遡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形象地描绘了六幺舞的动人舞姿。王国维《唐宋大曲考》引《陈氏乐书》,具体记载了六幺舞特征是“但以手袖为容,踏足为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杨柳枝词》中形容“六幺水调家家唱”,指出了当时流行的情景,然此舞蹈后来逐渐失传了。               古击乐器。南北朝时经西域传入内地,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据唐·南卓《羯鼓录》记载,其“如漆桶,山桑木为之,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杖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棬用刚铁,钢当精炼,棬当至匀。”其名又称“两杖鼓”。              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相貌形神的绘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划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仕女”始称“士女”,其原义泛指男女。(“士女”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卷第十九,“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意指男女,并未指向未婚之男女。《楚辞》中亦为男女通称。)至汉刘向《列女传》中《启母涂山》“厘尔士女,从以孙子”之义,此时专指女性。其后,经陆善经补注的南北朝《古今同姓名录》中记有二高云,“一西秦,时僭改元正始。一唐人,画仕女,上品”。其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周昉“画士女为古今冠绝”,称其为神品,同书亦记陈闳、张萱、王定、王 、萧溱、张涉、张容等均画士女,或入妙品、能品,专指以描绘古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女子。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TAG标签耗时:0.050045013427734 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