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大国排名!韩国居然对中国“手下留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韩国体育强国排名 航天大国排名!韩国居然对中国“手下留情”

航天大国排名!韩国居然对中国“手下留情”

2024-07-01 07: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航天领域,虽然各国专业机构从未发布过航天工业实力排名,但媒体总会时不时地发布航天大国“排行榜”。

大家一般认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为第一梯队,其如日本、印度、韩国等国跟第一梯队不在一个档次上。

即便如此也会有争议,有人就会否认欧盟有资格进入第一梯队,印日韩也算不上航天大国。世界航天格局目前就是中美俄三足鼎立。

不过,这一格局已被韩国人打破了,变成了五个航天大国。

3月份,韩国媒体公布了一份全球航天实力排行榜:

1,他爹(100分)

2,他叔

3,他哥

4,他爷爷

5,小棒棒

感谢小棒棒“手下留情”,让中国排第四,自己排第五。

排行榜还不是韩媒臆造的,它的分数来源是韩国科技和信息通信部。

根据3月份韩国科技和信息通信部发布的各国《技术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每两年发布一次):

中国的航天航空技术、量子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在2022年超过了韩国,而这些领域被视为未来的经济引擎,这让韩国产生严重的危机感。

也就是说,韩国人认为自己被中国追上了,中国暂时领先1.1分

韩国当然属于第一梯队,再把日本大葛格拉进来,他们一家四口就整整齐齐了。

五大航空大国,就是这么来的。

中国航天要努力啊,不然,小棒棒又要领先中国了。

那为什么要把俄罗斯踢出去?

这就说来话长了,因为小棒棒认为是大毛熊坑了他的航天事业,不然,韩国人早就跟太阳肩并肩了。

航天科技,必须是大国才能玩,这包括了物理层面上的大。

中国有四个卫星发射场(酒泉、西昌、太原、文昌),还有足够多的地面测控站。

韩国就这么点屁大地方,又没有海外领地(祖上的殖民地),找半天才找了个25平方公里的罗老岛当发射基地,发射角度非常的窄,测控站只有济州岛一个。

这就注定韩国航天天生发育不良,更不要说重工业基础水平。

然而,韩国却觉得我也行。

2022年,尹锡悦在韩国制定“未来太空经济路线图”时立下豪言壮语:

到2045年,韩国要让太极旗飘扬在火星上,以纪念国家光复100周年。2050年,实现载人登月,而韩国人还觉得他太保守了。

你觉得搞笑,但吹牛又不上税,至少这能让韩国人自信心爆棚好几年。

记得韩国申博吗?韩国人竟然敢在巴黎半场开香槟,搞得沙特心里都发毛了,结果是29票比119票,韩国人毫无自知之明可言。

而“2045年要让太极旗飘扬在火星上”的豪言壮语,比申博更不靠谱。

韩国的航天梦始于“汉江奇迹”时期,经济腾飞了,韩国人就对太空有想法了。

但是,因为1979年美国卡特政府强迫朴正熙签订《美韩导弹指南协议》后,韩国的导弹射程就被限制在了800公里以内。

1982年,全斗焕为了讨好美国,干脆裁撤了导弹研发团队,并将国防科技研究所裁员三分之一。

因为导弹与火箭在技术上有高度重叠,这样,韩国的火箭计划就失去了意义。

直到2021年5月,美国为了制造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才废除了《美韩导弹指南协议》,韩国媒体就欢呼韩国马上要成为航天大国了。

韩国还要设立航天局(或厅),以对接美国NASA。

在1990年之前,韩国并不存在航天事业,虽然在1971年成立过一个相关机构。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与韩国建交。

韩国认为火箭技术有机会发展了,1992年叶利钦访问汉城,人穷志短的俄罗斯向韩国提出了贷款请求,两国最终达成了30亿美元的分期优惠贷款协议。

韩国获得了很大的政治利益,因为这意味着朝鲜失去了一个政治靠山。

韩国还要求俄罗斯转让一些军工技术以及层面较低的卫星制造技术。

1992年11月,俄韩签订《军事合作协议》

1995年,第一笔交易的合同金额是4.5亿美元,俄罗斯向韩国交付武器装备,韩国则减掉30亿美元中的对应债务。

1996年,俄罗斯给了韩国33辆坦克、43辆战车、几架直升机,还有一堆AT7反坦克导弹、SA16防空导弹,从价格上来说,大毛熊是划算的。

俄罗斯当时是穷疯了,找到韩国,就算是找到了一个“好主顾”。

美国虽然限制韩国军工发展,但更乐意看到俄罗斯被去工业化,所以,就没有阻止这些交易。

2001年,普京访问汉城,又签了一个5.4亿美元合同,但普京要求用2.7亿美元还债,剩下一半要现款。

韩国想想也划算,又收了一堆坦克、战车、导弹。

接着,韩国人提出要跟俄罗斯进行航天方面合作,包括培训宇航员、火箭研发和开发雷达设备。

俄罗斯要价很高,但韩国人同意了。

从1999年开始,韩国研发了“阿里郎”系列卫星,有了一些小型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

但这些卫星都是委托俄罗斯、美国、日本发射上天的。

有了俄罗斯帮助,韩国又着力于火箭研发,2004年韩国发射了KSR-3型火箭,但这是探空火箭,韩国想要的是运载火箭。

2008年4月8日,韩国自称航天事业迎来了历史性突破,诞生了一位“民族英雄”李素妍,她坐着俄罗斯的“联盟”号宇宙飞船上天了,进入了国际空间站。

李素妍从在俄罗斯接受培训到坐着“联盟”号上天,韩国支付了巨额经费,具体金额至今没有透露。

对韩国来说,花多少钱都值得,它们觉得自己“打败”了中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