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出卷人解析《一种美味》:他们吃的根本不是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非常恐怖的鱼是什么鱼图片 浙江高考语文出卷人解析《一种美味》:他们吃的根本不是鱼

浙江高考语文出卷人解析《一种美味》:他们吃的根本不是鱼

2024-07-04 0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所以说,母亲的眼里才会闪过“陌生的光”。这种“陌生的光”就是主人公母亲当时的心境:“这是什么XX玩意?”

而且,文章上来就是主人公把“鱼”捧到母亲面前。在哪里抓得鱼,怎么抓得鱼,一概没有说。

抓鱼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技能,除非是亚马逊丛林的土著,或者从小和熊一起长大,否则6岁的小孩怎么可能徒手在河里抓到鱼呢?

主人公的家人吃鱼时的反应,更加让这条“鱼”的真实身份扑朔迷离。

主人公一家一改平时的默不作声,开始在饭桌上谈笑风生。

为什么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会突然开始话很多?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因为这个人感到了尴尬。

研究表明,莫名说很多话是时下最流行的化解尴尬的方法,俗称尬聊。

然而,为什么一家人会感到尴尬?鱼下锅了,满屋子弥漫着鱼味,一家人应该安静享受这突如其来的美味。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煮的根本不是鱼。

所以说,主人公的两个哥哥会“突然地吃饱了”,然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就默默离开。

就像事后迅速穿衣服走人一样,这都是掩饰尴尬的拙劣手段。

可是,在鱼下锅之后,主人公明明闻到了鱼的味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有些稍稍发晕”。

鱼明明洗干净了,为什么煮出来的汤还会有鱼味呢?

对此,俞老师表示,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煮的是鱼腥草。”俞老师说。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是一种另类食物,因为气味腥膻和鱼很像,才被叫做鱼腥草。

喜欢鱼腥草的人对它欲罢不能,不喜欢鱼腥草的人对它闻风丧胆。

那么为什么一家人可以眼睁睁地把鱼腥草当成鱼呢?俞老师表示,这需要结合文章的背景去理解。

文章的主人公是全家最小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有可能获得受教育机会的儿子,是父母最重视的那个,是全家人的希望。

但是,他之前从来没有吃过鱼,可能连鱼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鱼有一股腥臭味。

这时候,河边一阵腥臭味吸引了他的注意。闻味而去,他发现了一片鱼腥草的海洋。

天真的三子以为,把这种草拿来煮,就会获得和鱼汤的口感。

当他把一捆鱼腥草捧去给母亲的时候,她怎么忍心揭穿真相?怎么忍心告诉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我们家吃不起鱼,河里也没有鱼”?

他的父亲和哥哥们也一样,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蹩脚地配合母亲去满足主人公吃鱼的幻想。

所以主人公的哥哥们才会匆匆离开,饭桌上大家才会尽量用不着边际的闲聊来缓解尴尬。

全文中没有提到哥哥们离开了饭桌后去了哪里,主人公默认他们去休息了,但是这也只是他自己的猜测。

这时候,全文的关键信息出现了:主人公在柴火堆中摸到的那坨“软软黏黏”的东西。

作者并没有说那是一条鱼,但是许多考生还是把这“软软黏黏”的东西当做了那条没有吃到的鱼。

那这坨东西到底是什么?俞老师给出了标准答案:“你想想,吃了鱼腥草煮的汤之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当然是吐了。

但是,当时农村条件很艰苦,很多人家没有厕所,只有旱厕。在这种情况下,跑去旱厕呕吐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俞老师告诉记者,最后一题“理解《一种美味》”的标准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一种美味,就是鱼腥草。

对于文章结尾“诡异的光”,俞老师的解释是,鱼腥草的功效过于神奇,使得主人公以为自己真的看到了鱼。

而结尾的“鱼”,其实影射的是主人公三子的上学梦——终究是一场空。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俞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候,所以难以分析出作者想吃鱼却只能用鱼腥草解馋的无奈。

“这篇阅读对于现在的孩子可能是太难了一点,希望大家调整心态,早点准备复读。”俞老师最后说。

上面是一篇洋葱新闻,其特点是以最正统的新闻报道手法,报道纯粹虚构或真假掺半的新闻事件,从而达到娱乐或讽刺的目的。

下面是一个捐款二维码,您投入的每五毛钱,都将用于非正常研究。

【消息一则】

中心信箱开放。如果你有任何非正常的信息或困惑,欢迎来信:[email protected]

【消息一则】

中心信箱开放。如果你有任何非正常的信息或困惑,欢迎来信:[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内所有文章,皆为本中心研究成果。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查看转载要求。

本中心常年招聘助理研究员,回复【研究员】查看详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