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藏高原高度降低的影响 1979

1979

2024-05-09 15: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hen X Y, You Q L, 2017.

Effect of Indian Ocean SST on Tibetan Plateau Precipitation in the Early Rainy Season

[J].Journal of Climate, 30(22): 8973-8985.DOI: 10.1175/jcli-d-16-0814.1.

[本文引用: 1]

Dee D P, Uppala S M, Simmons A J, al et, 2011.

The ERA-Interim reanalysis: configu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J].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37(656): 553-597.DOI: 10.1002/qj.828.

[本文引用: 1]

Gao, Y H, Lan C, Zhang Y X, 2014.

Changes in moisture flu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79 -2011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J].Journal of Climate, 27(5): 1876-1893.DOI: 10. 1175/JCLI-D-13-00321.1.

[本文引用: 4]

Immerzeel W W, Van Beek L P, Bierkens M F, al et, 2010.

Climate change will affect the Asian water towers

[J].Science, 328(5984): 1382-1385.DOI: 10.1126/science.1183188.

[本文引用: 1]

Li X P, Wang L, Guo X Y, al et, 2017.

Does summer precipitation trend over and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depend on elev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37(S1): 1278-1284.DOI: 10.1002/joc.4978.

[本文引用: 2]

Shen M G, Piao S L, Cong N, al et, 2015.

Precipitation impacts on vegetation spring phenolog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J].Global Change Biology, 21(10): 3647-3656.DOI: 10.1111/gcb. 12961.

[本文引用: 1]

Tong K, Su F G, Yang D Q, al et, 2014.

Tibetan Plateau precipitation as depicted by gauge observations, reanalyses and satellite retrieval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34(2): 265-285.DOI: 10.1002/joc.3682.

[本文引用: 1]

Xu Z X, Gong T L, Liu L M, 2007.

Detection of decadal trends in precipitation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J].IAHS-AISH Publication, 271-276.

[本文引用: 1]

Yang K, Ye B S, Zhou D G, al et, 2011.

Response of hydrological cycle to recent climate chang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J].Climatic Change, 109(3): 517-534.DOI: 10.1007/s10584-011-0099-4.

[本文引用: 1]

Zhang W X, Zhou T J, Zhang L X, 2017.

Wetting and greening Tibetan Plateau in early summer in recent decades

[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22(11): 5808-5822.DOI: 10.1002/2017JD026468.

[本文引用: 1]

程国栋, 金会军, 201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下水及其变化

[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40(1): 1-11.DOI: 10.16030/j.cnki.issn. 1000-3665.2013.01.017.

[本文引用: 1]

丁一汇, 张莉, 2008.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

[J].大气科学, 32(4): 794-805.

[本文引用: 1]

丁一汇, 王绍武, 郑景云, 等, 2013.

中国气候

[M].北京: 科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段克勤, 姚檀栋, 王宁练, 等, 2008.

青藏高原南北降水变化差异研究

[J].冰川冻土, 30(5): 726-732.

[本文引用: 1]

郭巧玲, 杨云松, 鲁学纲, 2011.

黑河流域 1957-2008年径流变化特性分析

[J].地理学报, 22(3): 77-81.

[本文引用: 1]

黄荣辉, 陈际龙, 2010.

我国东、 西部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差异

[J].大气科学, 34(6): 1035-1045.

[本文引用: 2]

韩熠哲, 马伟强, 王炳赟, 等, 2017.

青藏高原近3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高原气象, 36(6): 1477-1486.DOI: 10.7522/j.issn. 1000-0534.2016.00125.

[本文引用: 2]

刘田, 阳坤, 秦军, 等, 2018.

青藏高原中、 东部气象站降水资料时间序列的构建与应用

[J].高原气象, 37(6): 1449-1457.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8.00060.

[本文引用: 1]

李晓英, 姚正毅, 肖建华, 等, 2016.1961-2010年

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冰川冻土, 38(5): 1233-1240.DOI: 10. 7522/j.issn.1000-0240.2016.0144.

吴国雄, 段安民, 张雪芹, 等, 2013.

青藏高原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J].自然杂志, 35(3): 167-171.

[本文引用: 1]

谢欣汝, 游庆龙, 保云涛, 等, 2018.

基于多源数据的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与水汽输送的联系

[J].高原气象, 37(1): 78-92.DOI: 10. 7522/j.issn.1000-0534.2017.00030.

[本文引用: 1]

郑然, 2015.

全球变暧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沙漠化的影响

[D].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本文引用: 1]

郑然, 李栋梁, 2016.

1971 -2011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界线的年代际变化

[J].中国沙漠, 36(4): 1106-1115.

[本文引用: 1]

张磊, 缪启龙, 2007.

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

[J].干旱区地理, 30(2): 240-246.DO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7.02.014.

[本文引用: 1]

Effect of Indian Ocean SST on Tibetan Plateau Precipitation in the Early Rainy Season 1 2017 ... 表3显示5月南亚季风指数与高原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分析显示, 5月南亚季风指数呈增加趋势(图略), 南亚夏季风增强, 导致达到高原的西南季风增强, 水汽辐合增强, 高原上空湿度增加, 且上升运动增强, 最终导致5月降水量的增加[图7(a)].Zhang et al (2017)和Chen et al (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 南亚大陆和印度洋之间的海陆温差变化导致南亚夏季风提前、 增强, 进而导致西南风增强, 高原水汽辐合增强, 且水汽输送通量的增加主要是由风场的辐合导致.从1998年前后5月500 hPa环流场的变化来看, 在高原以南的孟加拉湾和以北的蒙古地区均存在位势高度的负异常及气旋环流异常, 从而导致高原的风场辐合增强.孟加拉湾位势高度的负异常可以加快5月副热带高压的断裂, 有利于南亚夏季风的提前建立[图7(a)]. ... The ERA-Interim reanalysis: configu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1 2011 ... 降水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选取了青藏高原上数据较完整的83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日降水资料, 观测站点主要分布在高原东部, 西部站点稀少(图1).由于1979年以前数据缺测较多, 且为了与高空环流场的分析时段保持一致, 因此选取1979 -2016年作为研究时段.研究表明,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水循环的描述要优于其他常用的再分析资料(Gao et al, 2014; 谢欣汝等, 2018), 因此选用0.5°×0.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高原整层水汽输送, 包括月平均风场、 比湿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 垂直层数为37层, 从1000 hPa到1 hPa(Dee et al, 2011). ... Changes in moisture flu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79 -2011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4 2014 ...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面积约为250×104 km2, 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 是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吴国雄等, 2013).同时, 青藏高原是长江、 黄河、 印度河、 恒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被称为“亚洲水塔”(Immerzeel et al, 2010).近几十年来,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 例如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 降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高原降水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 同时还对高原自身的水循环(Gao et al, 2014)、 冻土演变(程国栋等, 2013)、 沙漠化进程(郑然, 2015)以及生态环境(Shen et al, 2015)等都有重要影响. ...

... 从时间方面来看, 大量研究认为高原年平均降水呈增加趋势(Gao et al, 2014; 李晓英等, 2016; 韩熠哲等, 2017; 郑然等, 2016), 但在变化速率、 显著性和季节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小, 而冬季降水增加最快(张磊等, 2007).Tong et al(2014)利用插值后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 1961 -2007年高原夏季降水呈减小趋势, 春季和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Li et al(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 1970 -2014年高原大部分站点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韩熠哲等(2017)分析1980 -2013年的降水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最快, 但只有春季降水的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增加的同时, 降水日数却呈减小趋势, 且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

... 降水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选取了青藏高原上数据较完整的83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日降水资料, 观测站点主要分布在高原东部, 西部站点稀少(图1).由于1979年以前数据缺测较多, 且为了与高空环流场的分析时段保持一致, 因此选取1979 -2016年作为研究时段.研究表明,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水循环的描述要优于其他常用的再分析资料(Gao et al, 2014; 谢欣汝等, 2018), 因此选用0.5°×0.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高原整层水汽输送, 包括月平均风场、 比湿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 垂直层数为37层, 从1000 hPa到1 hPa(Dee et al, 2011). ...

... 青藏高原下垫面复杂, 气候类型丰富, 不同气候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高原整体空间平均掩盖小尺度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根据气象观测站点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将83个站点划分为11个气候区, 具体见表1(丁一汇等, 2013), 进而分析不同气候区的降水变化特征.为方便表达, 下文中用地名表示气候区名称.研究表明, 青藏高原气候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一些突变现象.郭巧玲等(2011)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部黑河流域上游径流在1998年发生突变.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在1998年后明显减少(刘田等, 2018).Gao et al(2014)进一步指出青藏高原降水、 气温和径流在1998年存在突变现象, 1998年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关键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在1996 -1998年也出现突变现象(丁一汇等, 2008).因此以1998年为界选取两个长度相等的时间段(1979 -1997年和1998 -2016年), 研究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 Climate change will affect the Asian water towers 1 2010 ...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面积约为250×104 km2, 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 是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吴国雄等, 2013).同时, 青藏高原是长江、 黄河、 印度河、 恒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被称为“亚洲水塔”(Immerzeel et al, 2010).近几十年来,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 例如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 降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高原降水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 同时还对高原自身的水循环(Gao et al, 2014)、 冻土演变(程国栋等, 2013)、 沙漠化进程(郑然, 2015)以及生态环境(Shen et al, 2015)等都有重要影响. ... Does summer precipitation trend over and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depend on elevation? 2 2017 ... 鉴于高原降水的重要影响, 开展了大量关于高原降水变化规律的研究.与高原整体气温显著增加不同, 降水的变化规律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针对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性, 开展了很多分区研究, 但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将不同研究结论分为以下几类: (1)南北差异型: 部分研究认为以唐古拉山为界, 高原南部和北部降水存在反相变化的关系, 高原南部降水增加, 高原北部降水先增加后明显减小(段克勤等, 2008).(2)东西差异型: 即高原降水变化存在东西差异, 1961 -2001年高原中东部地区降水增加, 西部降水减少(Xu et al, 2007).(3)中部和边缘差异型: Yang et al(2011)的研究显示1984 -2006年高原年平均降水在中部增加, 边缘地区呈减小趋势, 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同样的分布特征(Li et al, 2017).(4)多元型: 利用REOF等方法将高原分为多个小区域, 进而分析出不同小区域降水变化规律的差异(李晓英等, 2016). ...

... 从时间方面来看, 大量研究认为高原年平均降水呈增加趋势(Gao et al, 2014; 李晓英等, 2016; 韩熠哲等, 2017; 郑然等, 2016), 但在变化速率、 显著性和季节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小, 而冬季降水增加最快(张磊等, 2007).Tong et al(2014)利用插值后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 1961 -2007年高原夏季降水呈减小趋势, 春季和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Li et al(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 1970 -2014年高原大部分站点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韩熠哲等(2017)分析1980 -2013年的降水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最快, 但只有春季降水的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增加的同时, 降水日数却呈减小趋势, 且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 Precipitation impacts on vegetation spring phenolog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15 ...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面积约为250×104 km2, 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 是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吴国雄等, 2013).同时, 青藏高原是长江、 黄河、 印度河、 恒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被称为“亚洲水塔”(Immerzeel et al, 2010).近几十年来,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 例如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 降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高原降水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 同时还对高原自身的水循环(Gao et al, 2014)、 冻土演变(程国栋等, 2013)、 沙漠化进程(郑然, 2015)以及生态环境(Shen et al, 2015)等都有重要影响. ... Tibetan Plateau precipitation as depicted by gauge observations, reanalyses and satellite retrievals 1 2014 ... 从时间方面来看, 大量研究认为高原年平均降水呈增加趋势(Gao et al, 2014; 李晓英等, 2016; 韩熠哲等, 2017; 郑然等, 2016), 但在变化速率、 显著性和季节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小, 而冬季降水增加最快(张磊等, 2007).Tong et al(2014)利用插值后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 1961 -2007年高原夏季降水呈减小趋势, 春季和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Li et al(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 1970 -2014年高原大部分站点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韩熠哲等(2017)分析1980 -2013年的降水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最快, 但只有春季降水的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增加的同时, 降水日数却呈减小趋势, 且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 Detection of decadal trends in precipitation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07 ... 鉴于高原降水的重要影响, 开展了大量关于高原降水变化规律的研究.与高原整体气温显著增加不同, 降水的变化规律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针对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性, 开展了很多分区研究, 但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将不同研究结论分为以下几类: (1)南北差异型: 部分研究认为以唐古拉山为界, 高原南部和北部降水存在反相变化的关系, 高原南部降水增加, 高原北部降水先增加后明显减小(段克勤等, 2008).(2)东西差异型: 即高原降水变化存在东西差异, 1961 -2001年高原中东部地区降水增加, 西部降水减少(Xu et al, 2007).(3)中部和边缘差异型: Yang et al(2011)的研究显示1984 -2006年高原年平均降水在中部增加, 边缘地区呈减小趋势, 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同样的分布特征(Li et al, 2017).(4)多元型: 利用REOF等方法将高原分为多个小区域, 进而分析出不同小区域降水变化规律的差异(李晓英等, 2016). ... Response of hydrological cycle to recent climate chang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11 ... 鉴于高原降水的重要影响, 开展了大量关于高原降水变化规律的研究.与高原整体气温显著增加不同, 降水的变化规律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针对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性, 开展了很多分区研究, 但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将不同研究结论分为以下几类: (1)南北差异型: 部分研究认为以唐古拉山为界, 高原南部和北部降水存在反相变化的关系, 高原南部降水增加, 高原北部降水先增加后明显减小(段克勤等, 2008).(2)东西差异型: 即高原降水变化存在东西差异, 1961 -2001年高原中东部地区降水增加, 西部降水减少(Xu et al, 2007).(3)中部和边缘差异型: Yang et al(2011)的研究显示1984 -2006年高原年平均降水在中部增加, 边缘地区呈减小趋势, 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同样的分布特征(Li et al, 2017).(4)多元型: 利用REOF等方法将高原分为多个小区域, 进而分析出不同小区域降水变化规律的差异(李晓英等, 2016). ... Wetting and greening Tibetan Plateau in early summer in recent decades 1 2017 ... 表3显示5月南亚季风指数与高原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分析显示, 5月南亚季风指数呈增加趋势(图略), 南亚夏季风增强, 导致达到高原的西南季风增强, 水汽辐合增强, 高原上空湿度增加, 且上升运动增强, 最终导致5月降水量的增加[图7(a)].Zhang et al (2017)和Chen et al (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 南亚大陆和印度洋之间的海陆温差变化导致南亚夏季风提前、 增强, 进而导致西南风增强, 高原水汽辐合增强, 且水汽输送通量的增加主要是由风场的辐合导致.从1998年前后5月500 hPa环流场的变化来看, 在高原以南的孟加拉湾和以北的蒙古地区均存在位势高度的负异常及气旋环流异常, 从而导致高原的风场辐合增强.孟加拉湾位势高度的负异常可以加快5月副热带高压的断裂, 有利于南亚夏季风的提前建立[图7(a)].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下水及其变化 1 2013 ...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面积约为250×104 km2, 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 是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吴国雄等, 2013).同时, 青藏高原是长江、 黄河、 印度河、 恒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被称为“亚洲水塔”(Immerzeel et al, 2010).近几十年来,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 例如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 降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高原降水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 同时还对高原自身的水循环(Gao et al, 2014)、 冻土演变(程国栋等, 2013)、 沙漠化进程(郑然, 2015)以及生态环境(Shen et al, 2015)等都有重要影响. ...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 1 2008 ... 青藏高原下垫面复杂, 气候类型丰富, 不同气候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高原整体空间平均掩盖小尺度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根据气象观测站点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将83个站点划分为11个气候区, 具体见表1(丁一汇等, 2013), 进而分析不同气候区的降水变化特征.为方便表达, 下文中用地名表示气候区名称.研究表明, 青藏高原气候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一些突变现象.郭巧玲等(2011)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部黑河流域上游径流在1998年发生突变.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在1998年后明显减少(刘田等, 2018).Gao et al(2014)进一步指出青藏高原降水、 气温和径流在1998年存在突变现象, 1998年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关键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在1996 -1998年也出现突变现象(丁一汇等, 2008).因此以1998年为界选取两个长度相等的时间段(1979 -1997年和1998 -2016年), 研究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 中国气候 1 2013 ... 青藏高原下垫面复杂, 气候类型丰富, 不同气候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高原整体空间平均掩盖小尺度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根据气象观测站点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将83个站点划分为11个气候区, 具体见表1(丁一汇等, 2013), 进而分析不同气候区的降水变化特征.为方便表达, 下文中用地名表示气候区名称.研究表明, 青藏高原气候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一些突变现象.郭巧玲等(2011)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部黑河流域上游径流在1998年发生突变.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在1998年后明显减少(刘田等, 2018).Gao et al(2014)进一步指出青藏高原降水、 气温和径流在1998年存在突变现象, 1998年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关键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在1996 -1998年也出现突变现象(丁一汇等, 2008).因此以1998年为界选取两个长度相等的时间段(1979 -1997年和1998 -2016年), 研究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 青藏高原南北降水变化差异研究 1 2008 ... 鉴于高原降水的重要影响, 开展了大量关于高原降水变化规律的研究.与高原整体气温显著增加不同, 降水的变化规律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针对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性, 开展了很多分区研究, 但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将不同研究结论分为以下几类: (1)南北差异型: 部分研究认为以唐古拉山为界, 高原南部和北部降水存在反相变化的关系, 高原南部降水增加, 高原北部降水先增加后明显减小(段克勤等, 2008).(2)东西差异型: 即高原降水变化存在东西差异, 1961 -2001年高原中东部地区降水增加, 西部降水减少(Xu et al, 2007).(3)中部和边缘差异型: Yang et al(2011)的研究显示1984 -2006年高原年平均降水在中部增加, 边缘地区呈减小趋势, 夏季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同样的分布特征(Li et al, 2017).(4)多元型: 利用REOF等方法将高原分为多个小区域, 进而分析出不同小区域降水变化规律的差异(李晓英等, 2016). ... 黑河流域 1957-2008年径流变化特性分析 1 2011 ... 青藏高原下垫面复杂, 气候类型丰富, 不同气候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高原整体空间平均掩盖小尺度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根据气象观测站点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将83个站点划分为11个气候区, 具体见表1(丁一汇等, 2013), 进而分析不同气候区的降水变化特征.为方便表达, 下文中用地名表示气候区名称.研究表明, 青藏高原气候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一些突变现象.郭巧玲等(2011)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部黑河流域上游径流在1998年发生突变.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在1998年后明显减少(刘田等, 2018).Gao et al(2014)进一步指出青藏高原降水、 气温和径流在1998年存在突变现象, 1998年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关键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在1996 -1998年也出现突变现象(丁一汇等, 2008).因此以1998年为界选取两个长度相等的时间段(1979 -1997年和1998 -2016年), 研究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 我国东、 西部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差异 2 2010 ... 式(1)、 (2)中: Q⃗为水汽输送通量(单位: kg·m-1·s-1); g为重力加速度; q为各层大气的比湿(单位: g·kg-1); V⃗为各层大气风速矢量(单位: m·s-1), 包括纬向风u和经向风v; Ps为近地面气压(单位: hPa); Pt为上界气压(单位: hPa), 此处设置为10 hPa.式(2)右侧两项分别为水汽平流项和风场辐合项(黄荣辉等, 2010). ...

... 青藏高原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外部的水汽输送, 包括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和西风带输送的水汽.水汽输送通量及其散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降水(黄荣辉等, 2010), 而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导致水汽输送通量的变化.因此从水汽输送和大气环流角度探究1979 -2016年5月、 9月和12月降水的变化机理. ... 青藏高原近3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2 2017 ... 从时间方面来看, 大量研究认为高原年平均降水呈增加趋势(Gao et al, 2014; 李晓英等, 2016; 韩熠哲等, 2017; 郑然等, 2016), 但在变化速率、 显著性和季节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小, 而冬季降水增加最快(张磊等, 2007).Tong et al(2014)利用插值后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 1961 -2007年高原夏季降水呈减小趋势, 春季和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Li et al(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 1970 -2014年高原大部分站点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韩熠哲等(2017)分析1980 -2013年的降水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最快, 但只有春季降水的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增加的同时, 降水日数却呈减小趋势, 且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

... 的研究结果表明, 1970 -2014年高原大部分站点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韩熠哲等(2017)分析1980 -2013年的降水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最快, 但只有春季降水的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增加的同时, 降水日数却呈减小趋势, 且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 青藏高原中、 东部气象站降水资料时间序列的构建与应用 1 2018 ... 青藏高原下垫面复杂, 气候类型丰富, 不同气候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高原整体空间平均掩盖小尺度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根据气象观测站点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将83个站点划分为11个气候区, 具体见表1(丁一汇等, 2013), 进而分析不同气候区的降水变化特征.为方便表达, 下文中用地名表示气候区名称.研究表明, 青藏高原气候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一些突变现象.郭巧玲等(2011)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部黑河流域上游径流在1998年发生突变.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在1998年后明显减少(刘田等, 2018).Gao et al(2014)进一步指出青藏高原降水、 气温和径流在1998年存在突变现象, 1998年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关键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在1996 -1998年也出现突变现象(丁一汇等, 2008).因此以1998年为界选取两个长度相等的时间段(1979 -1997年和1998 -2016年), 研究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 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0 青藏高原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1 2013 ...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面积约为250×104 km2, 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 是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吴国雄等, 2013).同时, 青藏高原是长江、 黄河、 印度河、 恒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被称为“亚洲水塔”(Immerzeel et al, 2010).近几十年来,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 例如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 降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高原降水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 同时还对高原自身的水循环(Gao et al, 2014)、 冻土演变(程国栋等, 2013)、 沙漠化进程(郑然, 2015)以及生态环境(Shen et al, 2015)等都有重要影响. ... 基于多源数据的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与水汽输送的联系 1 2018 ... 降水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选取了青藏高原上数据较完整的83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日降水资料, 观测站点主要分布在高原东部, 西部站点稀少(图1).由于1979年以前数据缺测较多, 且为了与高空环流场的分析时段保持一致, 因此选取1979 -2016年作为研究时段.研究表明,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水循环的描述要优于其他常用的再分析资料(Gao et al, 2014; 谢欣汝等, 2018), 因此选用0.5°×0.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高原整层水汽输送, 包括月平均风场、 比湿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 垂直层数为37层, 从1000 hPa到1 hPa(Dee et al, 2011). ... 全球变暧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沙漠化的影响 1 2015 ...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面积约为250×104 km2, 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 是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吴国雄等, 2013).同时, 青藏高原是长江、 黄河、 印度河、 恒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被称为“亚洲水塔”(Immerzeel et al, 2010).近几十年来,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 例如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 降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高原降水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 同时还对高原自身的水循环(Gao et al, 2014)、 冻土演变(程国栋等, 2013)、 沙漠化进程(郑然, 2015)以及生态环境(Shen et al, 2015)等都有重要影响. ... 1971 -2011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界线的年代际变化 1 2016 ... 从时间方面来看, 大量研究认为高原年平均降水呈增加趋势(Gao et al, 2014; 李晓英等, 2016; 韩熠哲等, 2017; 郑然等, 2016), 但在变化速率、 显著性和季节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小, 而冬季降水增加最快(张磊等, 2007).Tong et al(2014)利用插值后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 1961 -2007年高原夏季降水呈减小趋势, 春季和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Li et al(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 1970 -2014年高原大部分站点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韩熠哲等(2017)分析1980 -2013年的降水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最快, 但只有春季降水的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增加的同时, 降水日数却呈减小趋势, 且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 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 1 2007 ... 从时间方面来看, 大量研究认为高原年平均降水呈增加趋势(Gao et al, 2014; 李晓英等, 2016; 韩熠哲等, 2017; 郑然等, 2016), 但在变化速率、 显著性和季节平均降水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小, 而冬季降水增加最快(张磊等, 2007).Tong et al(2014)利用插值后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 1961 -2007年高原夏季降水呈减小趋势, 春季和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Li et al(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 1970 -2014年高原大部分站点的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韩熠哲等(2017)分析1980 -2013年的降水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最快, 但只有春季降水的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增加的同时, 降水日数却呈减小趋势, 且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