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片上画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青花瓷图文怎么画的图片 在图片上画圆

在图片上画圆

2024-07-10 21: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元明青花瓷上的工具线

0be3cc23b21721225d988bb062b14679.png

      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各个时期,陶工们不断创造和革新出各种生产工艺和制作技术,使得陶瓷制品越来越精良。随着青花瓷在陶瓷生产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其画法的改进也相应增多。青花瓷的画法大都与古代绘画使用相同的描线与着色画法,亦有陶瓷上所独有画法,其中有些线是借助或利用工具所画,即所谓“工具线”。从出土元明青花瓷上不同的青花工具线画法来看,青花瓷上画线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

2c1726d59fa986224d0c8bd55ad4d2d1.png

环形线

5d4dc0a31c9724dbf166f7e269f14773.png

      对比郑州上街峡窝唐墓出土唐代青花塔式罐和 1975 年湖北崇阳县大源公社持久大队出土元代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元代青花瓷比唐青花多一种首尾相连的环形线,用来分隔上下层的画面。

      青花瓷上这种首尾相连、很圆滑的环形线,只有借助工具才能画得相当圆,而且在不同的青花瓷器型上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

4f6222e543ac9613f865669cdb33f4ff.png

       北京图书馆藏的崇祯刻本《天工开物》中有幅《打圈图》,记录了这种环形线的画法,即将所画坯胎置于圆形陶车上,画工用左手转动陶车,右手臂固定一支点后静止不动,右手执蘸饱青花料的画笔,笔杆与所画坯胎面基本垂直,笔尖接触坯胎后,随着陶车的转动,笔尖在坯胎上留下均匀的首尾相连的线。景德镇俗称其为“箍线”,画“箍线”在景德镇称之为“打箍”。

      “打箍”与传统国画不一样之处在于画国画是笔动纸不动,而“打箍”是笔不动,坯在陶车上转动。关键在坯胎底面的同心圆圆心要与陶车圆心重合,如果不重合,所画“箍线”就会像崇阳出土元代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口沿部位那两条环形线一样歪斜。

圆规法

38b61a5a8331d66fd0b70676059f66fe.png d6c4355aec93d965cceb3a3c25f955f4.png

      陶瓷中有一种被称为“镶器”的器型,指以泥块镶合成方形、棱形、扁形等有棱有角的异形器物。镶器无法与陶车对准同心圆,因此画圆需采用圆规法。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栏板残片和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方盆残片上的圆比较规矩不走形,可以看出是用圆规法所画。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方盆残片上可以看到箭头所指圆心处的点,应是圆规脚在圆心戳出小坑后留下的痕迹。

2c1726d59fa986224d0c8bd55ad4d2d1.png

界画法

26a8eec4abf82690ceb2ba0ac24a3023.png

      为使直线没有起伏,青花画工一般借助界尺引线,故名“界画”。《南村辍耕录》载“画家十三科”中有一科是“界画楼台”,说明界画也是国画技法的一种,用来画楼台上的直线。

      界画常用的方法是将一片笔杆宽的竹片一头削成半圆磨光,另一片竹片按笔杆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界尺,作画时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界尺凹槽抵住竹片,使竹片紧贴尺沿,小拇指和无名指像写毛笔字一样夹着竹片,无名指和中指夹住画笔,按界尺方向运笔,就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

f4343f9ebc5b392d18cba74c964eea95.png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论顾陆张吴用笔”一节中认为 :“夫用界笔直尺,界笔是死画也,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死画满壁,曷如圬墁 ;真画一划,见其生气。夫运笔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则界笔直尺,岂得入于其间矣。”说明画家对用界笔直尺画直线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样很死板,可能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所以成化官窑青花瓷上的直线尚未用到界画法画直线,如景德镇御厂遗址出土成化青花松竹梅纹长方花盆的直线框线就有细微波动。

c62bcd7555c822477626974622109655.png

      汤垕在《画鉴》中记载界画法出现的时间 :“世俗论画必曰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故人以界画为易事。不知方圆曲直高下低昂远近凹凸拙纤丽。梓人匠氏有不能尽其妙者。况笔墨规尺,运思于缣楮之上,求合其法度准绳,此为至难。古人画诸科各有其人,界画则唐绝无作者,历五代始得郭忠恕一人 ;其他如王士元、赵忠义辈,三数人而已 ;如卫贤、高克明,抑又次焉。近见赵集贤子昂教其子雍作界画云 :‘诸画或可杜撰瞒人,至界画未有不用工合法度者。’此为知言也。”从上述可知,国画的界画法是五代以后才有,观察出土青花瓷片,瓷画上用界画法画直线最早出现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官窑器物上。

      对比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大明成化年制”方框底款和“大明正德年制”方框底款,可以看出成化方框线条表现出来是向外鼓的弧形直线,由于功力不到,有些框线不能一笔画完。有连笔的正德方框线条则横平竖直且都是一笔画完,但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方框线都未严谨量画底稿线,使得方框线与底款字上下左右的间隙不相等,而且两条内外方框线之间各边的距离也不尽相等,显得不够平行。

a5541c3d54904e086a6d02227b2c0f76.png

     对比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栏板残片上的边框线和“大明正德年制” 方框底款的边框线,两者画直线的方法也不同,虽然皆为直线,但因为所用工具的不同,使得画出直线的效果不同,栏板框线用长界尺所画,笔尖没有和界尺接触,而方框底款框线可能用的不是大界尺,是一小块削直的竹片或木片直接按在坯体上,让笔尖沿着竹片或木片画,因而画线者的视线被木片或竹片遮住,看不到用笔的轻重,往往收笔时用力重点就显得线条变粗,另外两者所用青花料浓度不同,画框线用的青花料淡些,写字用的青花料浓些。

      青花瓷用界画法画直线和圆规法画圆都是正德时期出现,在正德之前的青花瓷上皆无,因此可能是正德皇帝有此要求,才按要求在官窑青花瓷上用界画法画工整的直线和圆规法画标准的圆。

ef6deb1cf92ea74ee81feb0b71808cba.gif

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出土中国古代外销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批准号 :15ZDB057)的资助,部分图片来源自《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成窑遗珍》等著作。(作者陈殿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a6c5bf517f53b033f6fa84fee731c113.png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