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表演艺术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霸王别姬京剧名家 浅谈京剧表演艺术赏析

浅谈京剧表演艺术赏析

2024-05-08 06: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听戏一时爽,一直听一直爽”虽像一句戏言,但的确是我最真实的感受。本人沉迷于京剧已两年有余,从最开始喜欢梅葆玖先生的唱腔,到领略孙明珠老师,童芷苓先生,顾正秋先生,赵燕侠大师等各流派名家风采,最终钟情于程派艺术。程砚秋大师,新艳秋先生,李蔷华先生,吕东明先生等众位名家的唱段百听不厌。我最爱的当代名家当属张火丁老师,她不是声腔最明亮的,但悠扬而细腻。她不是扮相最美艳的,但如兰般淡雅。她总是能用最真挚的表演感染观众,也许这就是她最迷人的地方。

       原想本月去北京现场感受火丁老师的艺术魅力,可大大低估了她的票房号召力。无奈只能从通过网络的视频片段欣赏她带来的《霸王别姬》,毫不夸张的说,夜深沉舞剑部分我就反复观看了不下二十遍。同时我也观察到充斥着网络的关于她和她这出戏的讨论。我除了自己欣赏京剧艺术以外,我也致力于将其推广给更多的朋友,但得到的最多的反馈是不知道听什么。因此,我想结合张火丁老师的《霸王别姬》谈谈我对京剧艺术赏析的理解。

       我看戏偏好看全本,演员通过服饰、妆容、道具以及唱念做打等功法手段来演绎人物,这样的表现的人物是鲜活的,故事是饱满的,整出戏剧才具有艺术的完整性与高度。我认为戏剧艺术的核心是“戏”,是故事的铺陈与人物的塑造。在火丁宣布要排演《霸王别姬》这出梅派经典剧目到她展现在观众前后,充斥着各种从服装到声腔,从伴奏到舞蹈等各种细枝末节的讨论,但很少看到对于作品故事性和人物塑造角度的探讨。更有甚者抛出剽窃梅兰芳大师剧作权等言论,此番言论浅薄无知到不值一驳。我在观赏了火丁团队等老师的共同创作之后,我认为火丁是成功的,因为她对虞姬角色的有自己的理解。从她“看大王”唱段行腔开始,你就可以明显体会到有别于梅派的那份“被纠缠”的隽永,和程派善于表现悲剧的艺术特点,从她的唱段与表情中我更多的体会到了一丝深沉的忧伤。“劝君王”到夜深沉舞剑部分,由单手剑变双手剑,由慢及快,由眷恋的悲伤到笃定的诀别,剧场叫好声有序并逐渐达到高潮,正是观众的情绪被逐渐的感染和调动起来的过程,这也是虞姬形象被塑造成功的最好证明。其中“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的唱词,配合程派的唱腔与风韵,表现一种出有别于梅派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能让人从一出梅派经典剧目表演中体会程派别样的魅力足以证明火丁改编是成功的。

       相较于粉丝这个词,我更愿意当一名观众。因为我希望在理性的角度品味艺术和评价演员。火丁这出戏被诟病最多的就是观众未被满足的对于舞剑部分惊艳程度的期待,很多人说剑穗的设计是个败笔,但我恰恰不这么认为。梅派舞剑作为这出戏最大的一个卖点,可以说梅兰芳大师已经将剑花和身段上的艺术表演推到了极致,不在剑本身上做出一点改变很难挑战经典。至于剑穗存在的合理性,我仔细观看了李胜素和史依弘以及尚派传人周利三位老师的全本《霸王别姬》视频,发现虞姬在披袍时她和霸王的剑都是有穗的,至于为何梅派舞剑时剑穗没了,其艺术处理原因不得而知,但可证明火丁剑穗的设计是合理的。还有很多人对于身段方面反复强调的下腰动作,白燕升老师在演出之后研讨会上说,他认为火丁无论是否能下腰都不会设计这个动作,我深表赞同。原因很简单,双剑十字交叉,下腰等动作是梅派的标志性动作,大量重复此类东西对于创新显然是无意的,反而会让人有照抄经典的感觉。还有许多戏迷反复强调《红拂传》这出戏,我想说的是程祖创出这出戏并不是为了舞剑而舞剑,虞姬和红拂女的舞剑在节奏、情绪和角色定位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撇开人物塑造核心不说,光谈表演的技术手段无异是肤浅的!如果你觉得可以借鉴,请指出哪个动作配合哪个情绪可以表现虞姬的哪个特点?一个没有方法论的世界观就是耍流氓!

       对于广大戏迷来说,火丁这出《霸王别姬》当然存在大量不足,也绝对到不了惊艳的地步,但如果你能感受到她程派特点的表达,体会到张火丁在演绎虞姬,那就是她的成功!请给一个艺术家打磨作品的时间,票房和流传度是最好的试金石!

       感谢你阅读于此,我最想表达的是请关注京剧艺术本身的核心——角色的塑造,希望更多的朋友和我一起探讨,提高艺术赏析水平,而不是仅仅讨论演员本身。如果你觉得我这篇文章有一丝道理希望能点赞分享,或者也可一笑了之,艺术的魅力正在于百花齐放的姹紫嫣红与碰撞火花的绚烂夺目。

                                                                            一个热爱艺术的工科博士写于一个失眠的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