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地球:证据与成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雪球地球假说证据 雪球地球:证据与成因

雪球地球:证据与成因

2024-07-09 0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个有力的证据是巨大的铁矿床。具体来看是一种巨大的条带状含铁建造,在7亿-6亿年前形成的地层中,条带状含铁建造与冰川沉积物一同被发现,而正是为了解释赤道附近冰川和条带状含铁建造的同时形成,科学家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雪球地球”假说。那么这种含铁建造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在海底存在着海底热泉,铁等金属元素可以通过这些热液喷口,与水一同被喷出。不过,仅仅靠热泉喷出的金属元素,还远远不足以形成巨大、宏伟的矿床,这些巨大的条带状含铁建造的形成,需要有大量的铁迅速被同时氧化才能实现。要想达到这一目标,目前雪球地球假说是最有说服力的。

条带状含铁建造

雪球地球假说认为,在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年间,不仅是陆地,甚至包括海洋在内的全部地球都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这就像是给地球盖上了一层大棉被,使得生活在昏暗的海洋中的生物无法再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导致海水中的氧浓度逐渐降低,于是,以铁为首的金属元素,无法得到氧化,只能以离子的状态在海水中溶解并积聚起来。不过,随着冰层的解冻,一直停滞的光合作用突然重新启动,海水中的氧浓度急剧升高,于是,海水中溶解的大量铁离子一齐被迅速氧化,最终便形成了巨大的条带状含铁建造。不过这些矿床呈条带的原因,至今还不清楚。

总之正是有了以上两个强有力的证据,使人们相信,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全球大冰冻事件,而且至少是三次。那么地球为什么会被冻住呢?

很遗憾,地球冻结的原因,至今也未能被完全解读,所以有着各种各样的假说。好在不管是哪种假说,它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减少,是引起地球变冷的契机。那么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为什么会突然减少呢?

关于23亿年前的大冰冻事件,温室气体减少的原因人们还不清楚,有可能与大氧化事件有关,当时海洋中海藻数量急剧增加,大量海藻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最终使得温室效应被严重削弱。由于历史太过久远,目前已难以考证。而至于7亿-6亿年前的冰冻事件,则可能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分裂有关。

大约在9亿年前,绝大部分陆地在地球的赤道附近汇聚,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大陆,这便是罗迪尼亚超大陆。不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在大约7.5亿年前,罗迪尼亚超大陆开始分裂,分裂形成的各个大陆之间被海水填充。于是,曾经位于罗迪尼亚超大陆内陆的干燥地区,也渐渐有了降雨。雨水溶解了岩石中的钙等金属元素,并将其带入海水中。进一步的,这些金属元素和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形成碳酸盐沉积在海底。我们知道,地球上存在着碳循环,于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以这种形式渐渐地在海底积聚。随着超大陆的分裂,雨水带入海洋的金属元素急剧增多,沉积在海底的二氧化碳也随之增多,由此导致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锐减,地球开始变冷,最终全球冻结。

罗迪尼亚超大陆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二氧化碳的减少,地球会慢慢变冷,但同时随着地球变冷,降雨也会减少,这样一来,二氧化碳的减少应该随之得到抑制。所以,超大陆分裂引起温室气体减少这一假说,恐怕还不足以解释地球为什么会冷到全球冻结的地步。为此,还有很多假说被提出,比如有假说认为,在超大陆分裂的同时,地下喷出的熔岩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溢流玄武岩”的极易风化的岩石,这些岩石覆盖了大陆,随着雨水溶解其中的金属离子并带入海洋,导致二氧化碳在海底大量积聚。还有假说认为,作为二氧化碳来源的火山活动突然间变衰弱了,这也导致了二氧化碳的产生在不断减少。总之,这个话题仍然充满争议,反正不管怎么样,二氧化碳就是骤减了,地球开始变冷。

由于太阳光照的缘故,地球的高低纬度之间存在着固有的温度差异,所以随着地球的变冷,南北极率先被冰层覆盖,同时一部分高山上也有冰川形成。一般来说,陆地被冰层覆盖形成冰川后,就不太容易被化学风化了,于是二氧化碳的减少也会随之得到抑制,地球变冷也就停滞了。但当时所有的大陆都集中在赤道附近,赤道的温度本就比较高,风化作用显著,所以,冰层的面积虽然在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不断扩大,但风化并没有停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在不断减少。就这样,随着地球的变冷,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冰层也在不断扩大。

冰层一扩大,一个显著的变化出现了,那就是地球对阳光的发射率骤然上升,随着越来越多的阳光被反射回去,地球吸收到的太阳辐射就越来越少,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冷。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冰层的形成就对地球变冷起到了促进作用,这被称为“冰雪反照率反馈”,最终地球在短短数百年间就被完全冻住了。

那么既然有这一反馈机制存在,地球应该被永远冻住才是,为什么后来又解冻了呢?是谁融化了她冰冷的外表,给她春天般的温暖,请看下集。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回到2049”。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