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隋唐时期的园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隋唐时期的古典园林有哪些 中国隋唐时期的园林

中国隋唐时期的园林

2023-09-29 08: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炀帝携群臣登邙山,观伊阙,慨然言道:“此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苏威曰:“以俟陛下。”性格奔放的年轻皇帝闻此自是大喜:洛阳依山面水,藏风聚气,龙门应天阙,洛河像河汉,皇居之地,舍此其谁?   

     隋朝虽然短暂,但在洛阳大力营建了宫殿范囿。其中隋炀帝大业元年( 605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以后最繁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西苑大体上沿袭汉以来的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

史籍中这样描述其景:

     苑囿接连不断,园内遍布诸州贡献的草木花果、奇珍异兽;谷水、洛水自苑西入而东出注于洛水。

     西苑划分成宫苑区和苑囿区。前者毗邻宫城之西。与皇城相连,大体在今洛河北、邙山南、涧河东区域内。宫苑内设明彩、丽景等16院。

     每院还置一屯,使宫人管理,养鱼饲畜,种植蔬果。在此,可泛轻舟画舸而习采菱之歌,可升飞桥连廊而奏春游之曲一一颇能抒发寄情山水、乐归田园的雅士情怀。

     宫苑内聚石为山、凿地为湖海。每湖方十里,湖中积土为山,山上建有亭、殿,曲折环绕,穷极人间奢华。苑中有海曰“大海”,方圆四十里海中仿建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西苑

西苑的园林艺术特色:

(1)工程浩大,且平地造园。

(2)苑中有院(园)是一种新的规划手法,对后世宫苑布局影响很大。

(3)全苑以山为骨架, 以水系为主导,开水景园之先河。

(4) 建筑布局错落有致, 已有较精确的竖向设计。

(5)植物配植范围广泛,移植品种很多。

     可以说,西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皇家园林由秦汉建筑宫苑向两宋山水宫苑发展的一个新转折。

     隋唐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皇家造园活动频繁,长安城宫苑壮丽。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周建回廊四百多间。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连环。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一种公共游乐地。

     唐代的离宫别苑,比较著名的有麟游县天台山的九成宫,是避暑的夏宫;临潼骊山之麓的华清宫,是避寒的冬宫。

     其中唐朝所建著名园林之一是骊山华清宫,是中国皇家园林史最早“宫”“苑”分置,兼政治、行宫、御苑于一身,于后世皇家宫苑影响重大,至今保存比较完整。

华清宫

     唐朝文人雅士喜以风雅高洁自居,所建园林将诗情画意融于自然山水中,讲求园林趣味。这些园林充分利用自然景物,以简单朴素的建筑点缀其间,富有自然之趣。

     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所建的淀花溪草堂是今杜甫草堂的前身。这座园林位于浣花溪旁,随地势而建,园内枝繁叶茂,与溪水一起构成了优美的园林风光。诗人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在庐山旁修建了一座庐山草堂,建筑和陈设十分简朴。 

淀花溪草堂庐山草堂

     唐代士大夫还喜欢在宅旁修建园地或在近郊置别业。造园者根据生活需求,并通过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因地制宜,叠山理水,表现主人的品味。如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仅在可歇处、可观处、可借景处,相地面筑宇屋亭馆,创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别业

     唐代佛教、道教兴盛,寺观数量众多,建筑规模宏大,其除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外,还担任着社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功能。

     许多寺观以环境优美和花木栽培闻名于世,有的寺观内还建置山池水景。  唐代寺观遍布城内和郊野,风景名胜之地几乎都建有寺观,著名的如五台山、普陀山等。这些寺观与自然的山水环境相融合,成为景点的“风景建筑”,起到点缀和美化自然山水的作用。

五台山普陀山

     唐代陵寝园魏晋隋唐时的陵寝园,流行“因山为体、以山为陵”的筑墓方式。唐诸帝陵,耸立北山之峦,鸟瞰三秦,缠泾带渭,规模空前。兽石像生,唐代陵前神道上的大型石刻仪仗其造型生动,唐宋墓前华表多用棱形石柱。唐太宗修昭陵,采纳了“因山为陵,不复起坟”的方案,从此,以山为陵成为后代帝陵的既定制度。唐代将寝殿寝宫分开建造,寝殿称献殿,建在陵侧,寝宫称下宫,建在山下,分别适应上陵朝拜祭祀和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的需要。

     隋至盛唐,中国文化如日中天,带着世界主义色彩。民族文化大融合,文化多元化,思想上儒、道、佛三教并存。艺术市美理论突破性发展,诗画高度发达并领园林艺术,晋人“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追求“形似“到“外师造化,中得心原”的“神似”,绘画原则成为构园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原则,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由唐到宋,持续发展到写意化园林的境地,这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造园活动及其主要成就,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庞大,而且反映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皇家气派是皇家园林的内容、功能和艺术形象的综合而予人的一种整体感受。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显得更为重要,出现了象西苑、华清宫等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小品的细致处理。中唐以后,大量文人如王维、白居易参与营园,使私家园林中注入了新鲜血液,导致了文人园林的兴起。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城市寺观园林发挥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而郊野寺观的园林把寺观本身有宗教活动的场所转化为点缀风景的手段,吸引香客和游人,促进了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4、魏晋隋唐时的陵寝园,流行“因山为体,以山为陵”的筑墓方式。唐太宗修昭陵,“因山为陵,不复起坟”,以山为陵成为后代帝陵的既定制度。

     山水画山水诗文孕育了山水园林,又互相融合,形成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山水画佛教禅宗影响日本最甚。

     隋唐两代王朝统治的326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类型和风格基本定型并曰趋成熟的时期。洛阳的林苑、宫苑郊园以及私家园林的发展,达到空前的规模和水平。引水穿城,城苑一体,满城皆园,使得隋唐洛阳城成为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园林城市及山水都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