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方言有哪些特点,为何这些年陕西方言突然流行起来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陕西方言小说连播 陕西方言有哪些特点,为何这些年陕西方言突然流行起来了?

陕西方言有哪些特点,为何这些年陕西方言突然流行起来了?

2024-06-02 2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段宏刚

方言作为典型的口语,是指在一个地方上流行,并跟标准语有较大差别的语言系统。陕西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分支,是西北地区很有代表性的方言。

陕西别称“三秦”,从北至南分布有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陕北受晋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以,陕北方言在发音习惯上带有鲜明的山西话和内蒙方言的特点。

陕南受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较深,所以,陕南汉中人的方言接近四川话,陕南安康一些地区的方言则跟湖北话有几分相似。

通常所说的陕西方言特指陕西关中话,是周秦汉唐时期官方使用的普通话。

关中话在发音上跟普通话差别不大,但在声调上有非常明显的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普通话读阴平(一声)的声调,陕西关中方言通常会念作轻声。比如,出去的“出”读chū,关中话会读作chu,声音听起来比较轻柔。

普通话读阳平(二声)的声调,陕西关中方言也读阳平,两者没有变化。比如,黎明的“黎”读lí,关中话与普通话的读法完全一致。

普通话读上声(三声)的声调,陕西关中方言通常会念作去声。比如,老师的“老”读lǎo,关中话会读作lào,音同涝。这是因为关中方言里边没有上声,发音时脱口而出,没有必要拐弯,听起来直截了当,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普通话读去声(四声)的声调,陕西关中方言通常会念作阴平。比如,巨大的“巨”读jù,关中话读作jū ,音同居。

以元音或半元音为开头的字,用关中话发音时,会加上“ η ”(ng)作为声母。比如,“安”读作“ηān”,“爱”读作“ηāi” ,“昂”读作“ηáng”。

大部分关中方言会有拖长音的现象,听起来富有韵味。

这些年陕西方言突然在全国流行起来,许多人都以会说几句陕西话引以为荣,比如,全国各地许多人都会说“额滴神啊(我的神啊)”,也能明白它的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有三点主要原因。

其一,陕西近些年在文化输入上做得非常出色。

文化输出主要体现在文学和影视上面。

陕西文脉深厚,在当代诞生了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闻名全国的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人生》、《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高兴》,等等,尤其贾平凹先生,迄今为止,总共创作了17部描写陕西风土人情的长篇小说。

这些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陕西方言,全国各地的读者阅读完这些小说后,自然而然会对陕西方言有一定了解。

除过小说,使用陕西方言的影视剧非常多,除过陕西三大作家的作品曾拍摄过影视剧之外,还有诸如《秋菊打官司》、《武林外传》、《有话好好说》、《西安虎家》、《举起手来》、《狗十三》等几十部影视剧,都使用了地道的陕西话,让陕西话迅速走出陕西,被广为人知,许多外地人现学现用,都可以说上几句。

其二,陕西文化名人宣传得很好。

陈忠实和贾平凹两位陕西籍大作家,在全国文坛的影响力很高,是陕西非常耀眼的文化名片,他们每次在外地参加会议时,都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陕西话跟别人交流,别人听得多了,也就慢慢熟悉了陕西话的特点。

在某次节目上,主持人询问贾平凹:你为什么不讲普通话?

贾平凹说:只有普通人才讲普通话。

贾平凹说完这句话,台下响起热烈掌声。后来,这句话成为流传很广的名言,可见,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其三,陕西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游客,游客来到陕西后耳闻目染受了影响。

仅仅陕西关中地区,3A级以上景区就超过了100家,这些景区每年会吸引数以亿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游客在吃喝玩乐中要接触到不少陕西人,很容易听到陕西方言,听多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经意间就会从口里飚出几句陕西话。

这也算是游客的一种入乡随俗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