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切降落伞,返回舱急速坠落:美国航天重大失误,原因已查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降落伞好像 误切降落伞,返回舱急速坠落:美国航天重大失误,原因已查明

误切降落伞,返回舱急速坠落:美国航天重大失误,原因已查明

2024-06-27 04: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虽然整个返回舱提前了一分钟降落到地表,但好歹是没有受到损伤。

(最后关头主伞打开)

这就是今年9月24日,美国航天发生的真实事件。

虽然返回舱回来了,但是降落伞出现的重大失误,还是差点葬送了整个任务。

12月,美国NASA已经宣布了本次事故的调查结果,这是一次非常低级的技术失误。“奥西里斯”返回舱有两个核心零件,居然使用了不一样标准的代码,导致控制信号发生了歧义。

被切断的引导伞绳

在降落的过程中,是由控制计算机向降落伞装置发出信号:

在发出信号的端口文件代码当中,“main”这个单词指代“降落伞”;

但是在接受信号的降落伞装置当中,“main”却指代点火切断降落伞的爆炸螺栓。

明明是同一个代码,居然有不同的定义,那就是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这就导致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之后,降落伞装置解析错误,直接就把引导伞给炸断了。

(小行星采样的壮举,差点毁在了降落伞上面)

这么低级的错误,为啥在地面检查的时候没发现呢?NASA没有做出解释。

这也不是NASA第一次发生降落伞的事故了。2001年7月,NASA发射“起源”号探测器,这是一个太阳探测器,去150万公里之外的太空深处收集太阳风暴物质的样本,耗时三年。

结果在2004年9月8日,返回地球的时候因为降落伞没有打开,返回舱直接坠毁在沙漠里面,太阳风的样本也被污染了。

(“起源号”探测器坠毁现场)

后来调查原因发现,是因为一个“G开关传感器”装反了,导致传感器无法触发降落伞打开。

降落伞的传感器,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装反了,也是个低级错误,而且在发射之前的检查当中没查出来。

今年10月底神舟十六飞船返回地球的时候,降落伞破了一个洞,引起了网上的轩然大波。当时我解释过破洞是正常现象,是在设计冗余范围内的,被不少人骂了。

但是我当时提到了一个事儿,就是神舟飞船的主降落伞,没有自动切伞装置,不管是计算机还是地面遥控,都不能远程操控切掉主伞。

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彻底避免像美国“奥西里斯”返回舱那样,因为某些莫名其妙的故障,自己把降落伞给切断了。

因为神舟飞船是载人的,人命关天,没必要的风险就不要留着口子,墨菲定律嘛,可能发生故障的地方,早晚都会发生的。

我国下一代飞船和龙飞船一样,采用群伞

所以神舟飞船的主伞,压根就没设计自动或者遥控切伞装置,只有航天员在返回舱里面手动切伞这一个选项,这才能100%保证安全可靠。总之不管是在地球上,还是在火星上,咱们的降落伞表现都很不错。

但是美国航天降落伞,目前好像遭遇了一些麻烦。

“奥西里斯”返回舱的降落伞,是美国一家名叫“先锋公司”的老牌企业制造的。

这家先锋公司1938年就成立了,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双子星”号,就是他们家的降落伞,后来火星着陆器也是,再到后来space X龙飞船的降落伞,也是先锋公司负责。

按道理应该挺厉害的,但是这家公司居然混得很惨,2023年11月1日向美国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

然后马斯克看不下去了,11月9日Space X出资收购了先锋公司的大部分资产,把他们降落伞的全套知识产权收入囊中,而收购费用居然才220万美元。

Space X很少收购其他公司,但是航天降落伞是非常特殊的技术,需要熟练的高级技工才能制造。NASA主管曾经说“阿波罗”登月飞船的降落伞,都可能遗失了一部分技术。

马斯克这次出手,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链,防止这种特殊技术“断档”而产生瓶颈或者延误。

我国航天五院加工神舟飞船降落伞

所以大家可别小看飞船的降落伞了,看起来不算高精尖的一块布,可能也具有意想不到的战略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