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科普: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陆巡3500最高速度 战舰科普: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

战舰科普: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

2024-06-29 11: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德语:Kolberg-Klasse)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06年7月设计、作为德累斯顿级继任者的四艘小巡洋舰的船级。该船级由首舰科尔贝格号、美因茨号、科隆号和奥格斯堡号所共同组成。这些舰只建于1908年至1910年间,其中科尔贝格号和奥格斯堡号还于1916年至1917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它们均装备有十二门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作为主舰炮,设计时速为25.5节。入役后,同级的前三艘舰是被分配至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而奥格斯堡号则主要用作鱼雷及炮术教练船。

当战争于1914年8月爆发时,奥格斯堡号被部署至波罗的海,而科尔贝格号、美因茨号和科隆号仍留在北海。这三艘舰被委派前往黑尔戈兰湾执行巡逻任务;至1914年8月28日,它们于黑尔戈兰湾海战期间遭到袭击。美因茨号和科隆号都在战斗中沉没。1915年1月,科尔贝格号在多格滩海战期间有所行动,其后又与奥格斯堡号一起参加了1915年8月的里加湾海战。两艘舰只同样出席了1917年10月的阿尔比恩行动。它们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其中科尔贝格号被割让予法国,由法国海军重命名为“科尔马号”并一直服役至1927年;奥格斯堡号则移交日本,然后作拆解出售。

使用国   德意志帝国海军,法国

前级 德累斯顿级小巡洋舰

次级 马格德堡级小巡洋舰

完成数 4

损失数 2

报废数 2

技术数据

舰型 小巡洋舰

排水量 4362吨

全长 130.50米

全宽 14米

吃水 5.27-5.73米

动力输出 19000匹马力

动力来源   四轴,两组日耳曼尼亚蒸汽轮机,15台锅炉

速度 25.5节

续航距离 3500海里以14节

乘员 367人

武器装备   12 × 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4 × 52毫米55倍径速射炮,2 × 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

甲板:20-40毫米

炮挡:50毫米

司令塔:100毫米

设计整体特征

科尔贝格级舰只的水线长度和全长分别为130米(426英尺6英寸)和130.50米(428英尺2英寸),有14米(45英尺11英寸)的舷宽,以及5.45至5.73米(17英尺11英寸至18英尺10英寸)的前吃水和5.27至5.56米(17英尺3英寸至18英尺3英寸)的后吃水。它们的设计排水量为4,362公吨(4,293长吨),而在满载情况下,科尔贝格号的排水量为4,915公吨(4,837长吨)、美因茨号为4,889公吨(4,812长吨)、科隆号为4,864公吨(4,787长吨)以及奥格斯堡号为4,882公吨(4,805长吨)。

船体采用纵横钢框架构造,并分为十三个水密舱室,其中包含一个占龙骨长度比重为50%的双层船底。这些舰只均为良好的远洋船具,但有严重的摇摆幅度并过于僵硬。它们的操纵性不佳,转弯半径大。转向是由单舵控制。舰只的横向稳心高度为0.83米(2英尺9英寸)。标准船员编制为18名军官和349名水兵。此外,它们还配备了一些小型舰载艇,其中包括1艘哨艇、1艘驳船、1艘独桅纵帆船、2艘高低桅帆船和2艘小划艇。

机械装置

科尔贝格级是德意志帝国海军首批整体搭载蒸汽轮机的军舰船级。为了测试竞争企业的发动机,全部四艘同级舰的推进系统都略有不同。柯尼斯堡号配备了两组梅尔默斯-普芬尼格蒸汽轮机,以驱动四个直径为2.25米(7英尺5英寸)的三叶螺旋桨。美因茨号由两组AEG-柯蒂斯轮机提供动力,以驱动一对直径为3.45米(11英尺4英寸)的三叶螺旋桨。科隆号最初采用策厘轮机,但在进行海上试航前,它们被替换为两组带有四个三叶螺旋桨的日耳曼尼亚轮机,螺旋桨的直径为2.25米。奥格斯堡号则搭载有两组帕森斯轮机及四个直径同为2.25米的三叶螺旋桨。四艘同级舰均配备了十五台船用式水管锅炉,在中心线上分为四个锅炉舱。1916年,科尔贝格号和奥格斯堡号还增配了辅助燃油,以提高燃煤锅炉的燃效效果;而美因茨号及科隆号当时则已经沉没。

这些舰只设计可输出19,000匹轴马力(14,168千瓦特),仅发动机额定功率为20,200匹轴马力(15,063千瓦特)的美因茨号除外。它们都由十五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锅炉提供动力,锅炉再被集成至三座间隔均匀的烟囱之中。舰只的最高速度为25.5节(47.2千米每小时);美因茨号则因更强劲的发动机而获得多半节的速度优势。然而,全部四艘舰在速度试验中均超过了这些数字,它们的实际速度可达26节(48千米每小时)以上。科尔贝格号可携带970公吨(950长吨)燃煤和115公吨(113长吨)燃油(1916年后),这使它能够以14节(26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续航3,250海里(6,020千米);美因茨号可携带1,010公吨(990长吨)燃煤,在14节速度下可航行3,630海里(6,720千米);科隆号的载煤量为960公吨(940长吨),巡航半径为3,500海里(6,500千米);奥格斯堡号的巡航半径与科隆号相同,但载煤量仅为940公吨(930长吨)。

武器及装甲

科尔贝格级舰只配备有十二门单装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其中两门并排布置在艏艛前方,八门设于舰舯、每边各四门,以及两门并排布置在舰艉。对于科尔贝格号和奥格斯堡号,其105毫米炮在1916-1917年间被替换成六门150毫米45倍径速射炮。四艘同级舰还装备有四门52毫米55倍径速射炮,但它们在1918年由两对88毫米45倍径速射炮所取代(安装至仍幸存的舰只上)。此外,它们还标配搭载有两具450毫米(17.7英寸)鱼雷管和五枚鱼雷,均浸没舷侧的船体内。两具500毫米(19.7英寸)的甲板鱼雷发射器则于1918年被增设至科尔贝格号和奥格斯堡号。全部四艘舰也可携带100枚水雷。

科尔贝格级舰只的装甲由两个普通钢层和一个克虏伯钢层组成。其甲板厚度在舰艏达80毫米(3.1英寸)、至艉部弱化为20毫米(0.79英寸),用于保护轮机舱则有20毫米(0.79英寸)厚。舰只烟囱的拦板厚度为100毫米(3.9英寸)。司令塔的侧面也有100毫米厚、顶面为20毫米厚。主炮则受到厚度为50毫米(2.0英寸)的炮挡保护。

建造

科尔贝格号是为替代老旧的通报舰狮鹫号而以“狮鹫替舰(Ersatz Greif)”[注 2]为代号进行订购,并于1908年初在但泽的希肖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工程编号为814。它于同年11月14日下水,之后展开舾装工作。至1910年6月21日,舰只正式投入公海舰队使用。从1916-1917年,科尔贝格号还在基尔的帝国船厂进行了改造。美因茨号是为替代通报舰狩猎号而以“狩猎替舰(Ersatz Jagd)”为代号订购,并于1907年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开建,工程编号为288。它于1909年1月23日下水,至1909年10月1日投入使用。

科隆号是以“燕子替舰(Ersatz Schwalbe)”为代号进行订购,目的是要替代老旧的小巡洋舰燕子号。其龙骨于1908年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架设,工程编号为191。它于1909年6月5日下水,并在舾装工作结束后于1911年6月16日投入舰队使用。奥格斯堡号则是为替代无防护巡洋舰雀鹰号而以“雀鹰替舰(Ersatz Sperber)”为代号进行订购,并于1908年在基尔的帝国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工程编号为34。舰只于1909年7月10日下水,至1910年10月1日投入使用。在1917-1917年间,它又重返基尔帝国船厂的船坞进行现代化改造。

服役历史

入役后,科尔贝格号、美因茨号和科隆号都被分配至第二侦察集群,这是公海舰队的其中一支侦察部队,并由科隆号担任集群司令、海军少将莱贝雷希特·马斯的旗舰。奥格斯堡号则被用作鱼雷及炮术教练船。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时,第二侦察集群被部署至以黑尔戈兰岛为基地的巡逻线上值勤。与此同时,奥格斯堡号也被重新动员至现役,并派往波罗的海。在那里,它参加了8月2日针对俄国的行动,并见证了战争爆发后打响的第一枪。

8月28日早晨,英国的哈里奇部队在海军中将戴维·贝蒂所率领的第1战列巡洋分舰队支持下,闯入黑尔戈兰湾并袭击了第二侦察集群的巡逻编队。在混乱的行动中,美因茨号和科隆号分别遭敌对轻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击沉。美因茨号的大部分船员都被英国舰只救起,但科隆号却只有一名幸存者。科尔贝格号于袭击期间尚驻扎在港口,尽管它很快便出动前往支援受困的德国部队,但当抵达现场时,英国人已然离去。

科尔贝格号此后继续在北海的侦察部队服役,其中包括参与1914年12月突袭斯卡布罗、哈特尔浦及惠特比的行动——它当时在英国沿岸布设了一个雷区,以及1915年1月的多格滩海战。在多格滩,它打响了战斗的第一炮,并在与轻巡洋舰奥罗拉号的交锋中取得首次命中。与此同时,奥格斯堡号已在波罗的海执行了大量的任务;1915年6月,它参加了在芬兰湾进行的一项布雷作业,这一行动还导致德军损失了布雷巡洋舰信天翁号。

1915年8月,科尔贝格号在里加湾海战期间与身处波罗的海的姊妹舰会合。行动中,科尔贝格号与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负责炮击乌特岛的俄军阵地,而奥格斯堡号则与战列舰波森号驶入海湾,并在那里击沉了一艘俄国炮艇,以及击损另一艘。至8月19日,协约国潜艇在该地区出没的报告迫使德国人撤退。奥格斯堡号于1916年末还参加了另一次试图强攻海湾的行动,但以失败告终。1917年10月,两艘姊妹舰都出现在阿尔比恩行动中,这是针对里加湾的又一次大规模袭击。两艘舰只执行了各种任务,包括扫雷、以及在摧毁俄国设于湾区的反对力量时,为战列舰国王号和王储号提供屏护。来自科尔贝格号的水兵还登上了其中一座岛屿,并摧毁了俄国的一个炮台。

科尔贝格号和奥格斯堡号都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战争结束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这些舰只将作为战利舰被授予战胜国。科尔贝格号被划归法国,并在重命名为“科尔马号(Colmar)”后加入法国海军服役。奥格斯堡号移交日本支配;但由于对日本人无用,他们遂将舰只售予拆船商。科尔马号于1924年在亚洲进行了一次殖民地值勤,它参加了一项多国行动,以保护上海的外国侨民免受当时中国内乱的影响。它随后于1927年除籍,并在法国的布雷斯特拆解报废。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