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黄帝内经,阐释天人合一的阴阳与五行,最精练的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阴阳学说在阐释病理方面的应用 【荐读】黄帝内经,阐释天人合一的阴阳与五行,最精练的总结!

【荐读】黄帝内经,阐释天人合一的阴阳与五行,最精练的总结!

2024-07-05 11: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将望、闻、问、切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其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出为某种证候。

3,论治:

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阴阳学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灵枢·病传》: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如:天与地、日与月、寒与热等。

阴阳的基本属性

《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寒冷、向下、向内、晦暗、相对静止为阴;温热、向上、向外、明亮、相对运动为阳。

事物的阴阳属性

相互转化:如四季,春夏秋冬; 无限可分:如白天与黑夜,白天又分上午与下午。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类经》:“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如:物质与功能,物质——阴;功能——阳。 气与血,气——阳;血——阴。 人的生理功能就是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过程,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审别阴阳,是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阴阳偏盛:阴阳有余——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

(2)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不足——补其不足,亦即虚则补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说明五脏的结构与功能,论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阐明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

五行的含义

“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指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

“土爱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

指木、火、土、金、水之间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

指木、火、土、金、水之间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均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五脏归属五行: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

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土生金;肾水之精以养肝木,水生木。

3,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

肝气条达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肾水的滋润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

4,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母病及子,如肾病及肝;相克太过,肝病传脾,即木乘土。

5,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气而达到补益肺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