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是福建的“建”,是福建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闽北是指福建的哪块地方 南平是福建的“建”,是福建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

南平是福建的“建”,是福建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

2024-07-14 13: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到秦始皇时期,闽北地属闽中郡。虽然如此,闽中郡却与秦的一般郡县不同,闽中郡并无秦政府直接派遣的官员,而是采取闽人治闽的方式,削去无诸闽越王号,令其以“君长”的名号进行统治。

汉代,中央政府对闽越仍然一度采取怀柔的政策,史载汉高祖五年曾立无诸为闽越王。但是闽越地区依仗其地理优势,对汉朝中央政府并不俯首帖耳,时常率性地攻伐和反叛。

闽越国版图及周边局势

《汉书》载:

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西汉政府对闽越地区不太平的状况颇为头疼,但基于地理位置偏远、中央政府难以有效控制等原因,西汉最终也并没有在闽越地区正式建置,而是采取了迁徙其民的做法来瓦解闽越地区的反叛。直到东汉末年。闽北地区才开始有真正的建置。

《南平地区志》称:东汉建安初,今福建境内分侯官之地置5县,其中闽北地区置南平、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三县,属会稽南部都尉,是今福建最早的县级政区建置。《三国志 贺齐传》亦载:“候官既平,而建安、汉兴、南平复乱,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是岁(建安)八年也。”

尔后,吴永安三年,孙休撤南部都尉设建安郡[4]。《南平地区志》称:这是福建最早设立的郡,也是当时福建境内惟一的郡建置,管辖地域及今福建全境。[5]至此,闽北地区的建置才走上正轨。

吴景帝孙休是开拓福建的始祖

建安郡的建置使得闽北地区的城市建设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闽北地区的人口仍然不多,依据《南平地区志》的描述:太康元年(280年)建安郡有居民4300户,21500人。太康三年(282年)建安郡七县统户4300。按当时全国平均每户6.6口计,建安郡人口总数约为28380人。

虽然闽地的文明进程较为滞后,但闽越先民留下的遗迹和史书记载的相关传说亦是颇具神秘与浪漫色彩的。这里试举两例:

一是武夷山悬棺葬。

武夷山船形悬棺

1978年9月福建省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从武夷山崖壁间洞穴吊下一座楠木船棺,《南平地区志》描述:船棺盖下压着猪下颚骨和一块花纹木。棺内随葬品仅有龟形木盘1件,人骨架上身仰卧,下肢骨骼位移,上覆于上部,死者系男性,年龄约55——60岁。同时发现棕团、竹席碎片、麻布碎片以及碳化的麻、丝、棉织物。

经技术测定,该船棺墓葬年代大约为晚商至周初。悬棺葬的方式实际上并非闽地独有,在其他地方如四川等地亦能见到。但是,武夷悬棺葬以船棺的形式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反映闽北先民带水而居的生活状况。

二是“双剑化龙”的传说。

“双剑化龙”现今是南平市的地标,其字面意思是两把宝剑化作两条龙。原典在《晋书 张华传》[6]以及《南平县志》[7]都有相应记载。

南平市“双剑化龙”的地标

西晋时,名臣张华见天象异常,便邀请善观天象的雷焕共卜吉凶,后知此乃宝剑之精,地点在豫章丰城。于是雷焕受张华之托到丰城寻宝,果然发现了一对宝剑。雷焕就将其中一支赠与张华,一支自佩。后张华知这对宝剑是传说中的干将、莫邪便致书雷焕言此二剑终当复合。后张华身死,其所佩宝剑干将亦不知所踪。雷焕逝世后将自己的莫邪剑传给了其子雷华。后雷华任建安郡从事,持剑途经延平津,腰间佩剑忽然跃出剑鞘掉进河里。雷华请人入水取剑,入水者不见宝剑,只见两龙盘绕水底。于是雷华感叹张华所言非虚,双剑复合在此化龙。也因此传说,延平之后就有了“剑津”、“剑浦”等别称。

船棺遗迹还是双剑化龙的传说都与水有关,说明当时地理形势左右着闽北地区发展。由于山脉阻隔、交通不便使得闽北地区乃至整个闽地在这一时期都相对封闭和独立,而闽北地区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口耳传说也就都因此以地理地势为基础。

唐宋:文教兴盛引领下的井喷式发展

隋唐五代至两宋,更多的中原士族因避难入闽,《建安志》称:“自五代乱离,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逃难于此”,其中包括杨、章、黄、陈等大姓士族。

人口南迁、文人士大夫入闽,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传播,对当时的闽北地区乃至整个福建的文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到了两宋时期,闽北地区的文教可以说达到全盛,此时在闽北地区亦出现了大量全国知名的人杰,是闽北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隋唐五代至两宋闽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也日渐成熟。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建安郡为建州。领建安县、闽县、唐兴县(原吴兴县)、建阳县(原建平县)、将乐县、绥城县。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从闽地的福、建两州各取首字,设“福建经略使”,“福建”名由此始,此时建州隶属福州都督府,受福州节度。南唐大保四年(946年),析建州地置剑州,辖延平、剑浦、富沙三县,治剑浦(即之后的南平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四川有剑州,改剑州为南剑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闽北地区的邵武县改为邵武军。至此,闽北地区境内已有两州一军的建置,奠定了元明清的行政区划的基础。

这一时段,闽北地区文教兴盛,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办学风气。首先是官学,以两宋为例。两宋时期闽北地区的各州、县都设有官学。

《南平地区志》记载: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延平郡守曹修古创办南剑州州学,开全国州学之先。同年,在邵武军也创办了邵武军军学。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建州创办建州州学。在此基础上,闽北地区的官学规模也逐渐扩大,《南平地区志》称: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浦城县学生隶籍者至千余人,以此受到朝廷的表彰。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官学的讲堂斋舍增至300间。

此外,官学对当时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闽北地区的崇学风气。在今南平市剑津中学(也是笔者的母校)校内的宋碑亭内,还完整保留有一方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所刻的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碑文记载了重建州学的过程,描述当时南剑州的山川形胜,盛赞旧州学培养众多人才,纵谈儒学和地方官学发展的历史,抨击当时社会轻浮浅薄、追势逐利之风,希望复兴学校、推行教化,以匡时弊。

剑津中学宋碑亭

除了官学,闽北地区在当时还存在大量私人创办的书院。两宋时期,建州、南剑州、邵武军都有大量的私人创办的书院,据《南平地区志》称:仅建阳县就有15所。延平书院[8]、考亭书院[9]、庐峰书院、紫阳书院[10]闻名遐迩,均由宋理宗赐予匾额。

与官学相比,私人创办的书院招收的学生没有地域限制,也不举行统一的入学考试,没有统一学制和定额,相对而言更加自由。书院的教学大抵由创办者自行安排,所传授的也是创办者自己的学派思想。

例如,大儒朱熹就曾在考亭书院讲学,同时也在该书院与自己的门人一同完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一批著作,建立起理学的考亭学派。

由此可见,私人创办的书院成为倡导、传播和研究学问,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南平地区志》称:以朱熹为首的力学名儒兴学授徒,并形成继濂学、洛学、关学之后的重要学派——闽学。可见,私人书院的兴办对闽北地区文教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如此兴盛的学风下,此时闽北地区诞生了各式各样全国著名的人杰,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法医学鼻祖宋慈(著有《洗冤集录》),此外,还有一代文豪杨亿(曾主修《册府元龟》)、文学评论家严羽(著有《沧浪诗话》)、史学家袁枢(编撰《通鉴纪事本末》)。

受儒学影响,此时闽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名臣名儒,名臣如章得象、章惇、真德秀、廖刚、黄裳[11](即金庸先生小说中《九阴真经》的作者)、李纲(南宋名相),名儒如杨时、李侗、罗从彦、朱熹(笔者按:此四人被并称为“延平四贤”,杨时、李侗、罗从彦三人又被称为“南剑三先生”,朱熹祖籍并非闽北人,只是长期在闽北传道讲学)。

两宋是福建尤其是闽北强势登台的时代

朱熹只是诸杰中的一员

同一时期,在文化风俗的推动下,闽北地区的相关物产也开始逐渐风靡起来,其中最为著名的即闽北的茶叶。

《南平地区志》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朝廷特置龙凤模印,派漕臣到建安县督选御茶,其时建安县有官焙38家。当然,这里的数据仅仅是冰山一角。据丁谓《建安茶录》称:建安县的官私焙共有1336处。

应当说,当时闽北地区的茶叶生产已经颇具规模。据统计,北宋初建州每年产腊面茶五六万斤,大观年间(1107——1110年)岁贡团茶达20多万斤。

同时,新的茶叶品种也不断涌现,出现了名冠天下的北苑龙凤茶团。此外,还衍生出一系列关于茶的周边产品,如饮茶、斗茶所用的建盏,其中最著名的建阳水吉烧制黑瓷精品“兔毫盏”。“兔毫盏”是世界上最早的结晶釉制品,谓之上乘珍品,曾一度供宫廷使用。

中古饮茶的神品——建盏

隋唐五代至两宋,由于文教兴盛的推动,使得闽北地区的各个领域出现井喷式发展。而两宋文教的高度繁荣,对后世闽北地区的精神风尚有着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南平市所宣传和展示的朱子文化亦反映了两宋时名儒在闽北的布道活动。

元明清:闽人遗风的继承

自宋以降直至清末,南平的发展速度放缓,也少有实质性的创新和突破,表现一度趋于平淡。在笔者看来,元明清时期重归大一统的格局使得福建的地位与两宋相比有所下降,同时福建其他地区如闽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使得闽北地区变得并不十分耀眼。

在行政区域的建置上,南平在元、明、清三朝也并无较大变化。从“大南平”的视角看,元改宋建置,称建宁路(原建宁府)、延平路(原南剑路)、邵武路(原邵武军)。明洪武元年至二年,建宁、邵武、延平三路先后复为府,属福建布政司,罢录事司,领县如前。清沿袭明制。

从“小南平”的视角看,元为南剑路,后改为延平路,其下辖的剑浦县改名南平县。明改延平路为延平府,下辖南平县。清沿袭明制。总而言之,元明清在建置方面均是整体沿袭前朝,并无大的变革。

虽然与前朝相比南平在这一时段表现平淡,但笔者在翻阅《南平地区志》时发现,该时段在地方的风俗和信仰传承上却展现出有意思的一面。

一是闽北方言的多元化特点突显。

实际上,闽北方言的多元化特征现今仍然存在,而且在闽北人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以笔者自身为例,笔者的父母都是南平的原住居民,但由于所生长的乡镇不同,因此所使用的方言也就不同。而闽北地区往往是隔了一个山头,方言就不尽相同。这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算得上首屈一指。

闽北地区方言的多元化有其历史渊源。根据《南平地区志》的描述:闽北方言大致分为四个方言片区或方言岛,即:闽北方言片区、闽北与客赣方言片区、吴语方言片区以及北方方言岛。

前文所述,闽地曾经几度成为北方人南迁的目的地,而南平地区位于闽、浙、赣交界,历史上是进入闽地的重要通道。因此,方言的多元性不仅有历史的因素,也与人口迁入的方向位置、聚居区域有关。

依据《南平地区志》描述,汉末三国时期由陆路进入福建的人们大抵分为两路:一路越过仙霞岭,经今浦城县和武夷山市,进入建溪流域,移动到今建阳市、建瓯市、南平市等处,随后又散布到整个建溪流域,这一区域随后形成了闽北方言片区。

另一路由江西地区移民经临川越武夷山而入,然后散布到整个富屯溪和金溪流域,这一区域随后形成了兼有闽方言与客赣方言的方言片区。兼有闽方言与客赣方言特点的有今邵武市、光泽县等地的方言。

此外,东汉末、永嘉之乱、中唐、唐末五代以及两宋之际的北来移民大抵是经由会稽过浙南经现今浦城县到达闽北的,其中亦带来了不少吴语居民,且他们跟吴语本土一直保持联系。现今浦城县方言即属于吴方言范畴,比较今天的浦城话和浙江吴语,可以发现它不仅与毗邻的浙西南(方言)接近,并且兼有浙北(方言)的特点。

至于南平的北方方言,则是由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沙县邓茂七大规模农民起义,明王朝先后调来镇压起义的5万多京营士卒留下屯垦,这些人“多系山东、河南及北直隶卫所赴京轮操之数”,因而形成了北方方言岛。

面对闽北地区方言多元化的特点,官府曾经做过语言“标准化”的尝试。《南平地区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派人入闽教习“官话”。清雍正六年(1728年)颁上谕着闽、粤两省传习“官音”,次年各府、县陆续设正音书院。雍正七年(1729年),政和县附设正音书院于星溪书院内,松溪县设正音书院于城南石壁庵;浦城县于翌年创正音书院于西隅登瀛坊。

但语言“标准化”的尝试最终并没有成功,其原因首先是推广“官音”的教师不懂闽地方言,导致教学困难。其次是推广“官音”的教师人数较少,难以妥善分配。再次是语言“标准化”的制度不健全,尤其是经费无法保障。故而闽北各县正音书院不久废停。

二是具有闽人特色的民间信仰流行。

崇蛇是闽越族的风俗传统,“闽”字中内藏“虫”字,而“虫”为“虺”(音“毁”)之本字,有毒蛇之义。因此“闽”字中的“虫”也一度被解释为蛇。

这种风俗传统到了明清仍有体现。据《南平县志》记载:“樟湖坂福庆堂,奉连公,相传学法茅山、其术甚精……”樟湖坂即今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于明代建有蛇王庙,供奉连公,祈求蛇神保风调雨顺、水陆平安。

祭祀蛇神有一系列的仪式和流程。如今,樟湖镇崇蛇的民俗活动并没有停止,按照惯例,当地每年元宵节前后会举行游蛇灯活动,每年七月初七亦会举行赛蛇神活动,且仍保留着之前遗留下来的丰富的蛇神祭祀元素。

南平赛蛇神活动

在笔者看来,崇蛇风俗亦与闽北地区的地理有关,樟湖镇濒临闽江水际,居民需要时常行船,因此蛇王庙神祗崇拜大抵应当傍水而居的居民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这也与上文所述的武夷船棺葬、“双剑化龙”传说有相合之处。

元明清时期,由于前代发展已经到达一个巅峰,故而因循之风使得南平的发展趋于平淡,加之大一统的王朝对闽地的文化风俗“标准化”尝试失败,反而促使一些独特的内容,如:多元的方言、奇特的民间信仰得以保存下来,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切身感受。

1949后,“小南平”逐步向“大南平”发展。先是南平设立专区。再到1956年,原南平县行政辖区内设立南平市(县级),1958年,撤销南平县,县行政区域划入新设立的南平市(县级)。直至1994年,撤销南平地区改设南平市(地级),原南平市(县级)改为延平区。

时至今日,南平的声名可能没有省会城市福州、港口城市泉州、滨海城市厦门响亮,但从城市发展的过程看,它设县置郡不晚于福州,文化底蕴不亚于泉州,浪漫气质不逊于厦门。从古至今,南平都能凭借自身的山水灵气和风俗情怀在八闽之地一枝独秀。

[1]《南平地区志》补充称:郢弟馀善深恐抗汉即会招来亡国之祸,遂与宗族合谋杀郢,将其首级送给王恢请求免战;后武帝封未参与郅谋反的无诸之孙繇君丑为越繇王。馀善此时在闽越国威望很高,“国民多属”,便擅自称王,汉廷因不愿再兴兵,封馀善为东越王。

[2]《南平地区志》补充称:余善受封后,国势日强,先后在今浦城县、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建成六座城堡拒汉。

[3]《南平地区志》补充称:汉阳城吴阳率旧属700人为汉军内应。被馀善“劫受”到闽北前线的繇王居股和建成侯敖,因怕汉廷见罪,便合谋杀死馀善,并带馀善首级赶回东冶,向汉将韩说请功。

[4]《三国志 三嗣主传》:“(永安)三年……以会稽南部为建安郡……”

[5]建安太守王蕃在邵冶覆船山下筑建安郡城,为全闽第一座郡城,下辖建安、建平、吴兴、东平、将乐、昭武、遂安、南平、侯官(今福州)、东安(今厦门同安区、泉州南安市)10县。

[6]《晋书 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

[7]《南平县志 名胜志第六》:雷从事祠一名灵应祠,即化剑阁,在水东,祀晋,雷华,华,晋丰城令,雷焕子也……以华尝为剑州从事,过延津,有佩剑化龙之异,遂状其像,立祠祀之。其后,里人以晋司空张华,并焕像同祀,岁久庙废……

[8]宋嘉定二年(1209年),南剑州知州陈宓以延平九峰山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讲学处建。宋名儒真德秀曾讲学于此。端平元年(1234)年,宋理宗赐额“延平书院”

[9]建于宋绍熙五年(1194年)。原名竹林精舍、沧州精舍。淳祐四年(1244年),宋理宗诏立。

[10]原名武夷精舍,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山辖,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建。

[11]《南平县志》载:黄裳,字冕仲,一字道夫。为诸生时,常有魁天下志。博学多通,尤邃礼经。元丰五年举进士第一。政和间,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时方行三舍法,裳谓:“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人以为确论,建炎中,年八十七卒。著有《演山集》六十卷。

来源:文史宴(ID:wenshiyan80s)

来源:文史宴(ID:wenshiyan80s)

他们还在阅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