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问题解决五步法是什么 试析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试析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2024-05-07 08: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本文阐述了霍姆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四模式”与“五步法”,并综合评价了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霍姆斯,比较教育研究,四模式,五步法

一.霍姆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霍姆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的博士论文是以比较教育学方法论为主题完成的。霍姆斯的学术背景直接影响到他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也使其在这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理科出身除了使他对比较教育学方法论问题“情有独钟”外,而且还使得他所提出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更具严谨性和富有逻辑性。[2]

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实证主义传统与反实证主义传统此消彼长的历史,霍尔姆斯就是为了调和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矛盾,提出了“问题解决法”。其一,当时正是二战结束不久,在哲学界和理论界就如何重建社会出现了分歧。以曼海姆(Karl Mannheim)为代表的一方支持建立一个全盘规划的、自由和民主的社会;而以海耶克为代表的一方却极力反对在全盘规划的基础上重建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霍姆斯开始形成自己的立场。其二,杜威的“反省思维五步法”和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霍姆斯接受了杜威的反省思维法和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理论。

二.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一)“批判二元论”与“四模式”

英国著名哲学家波普尔在他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对“批判二元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波普尔提出了“规范法则”和“社会法则”两个概念,前者指由人制定的,也可由人改变的关于一定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后者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无法更改和选择的一些自然规律。[3] 霍姆斯就是基于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思想产生了对比较教育的认识。霍姆斯本人认为规范法则及与之相关的规范陈述都是人为的,人们可以接受、拒绝或更改的。而且霍姆斯也反对那些社会科学家们提供无条件的状况,不加批评地以此证明意识形态决定的政策的合理性。[4]他主张用社会学法则对假说进行证伪反驳,指出某项政策是不可行的即对政策进行批评。他同时也指出社会学法则仅仅是一种假说,一种人为的陈述是可以被证伪的。他也承认长期的预测是不可靠的,在他看来预测是一种证伪过程而不是证明过程。他建议比较教育研究者要善于反驳和证伪政策,不应该去假设什么灵丹妙药。认为“比较教育学者往往关注于提出什么样的政策(假设)更有助于解决问题,但他们应该使政策假设服从于比较经验的检查,其目的不是去证明政策假设是怎样的合理,而是要去证伪它们。”[5]

基于波普尔对规范法则和社会学法则进行区别的批判二元论观点, 霍姆斯提出了一套比较教育研究的资料收集框架,简称“四模式”。他的“四模式”是使他的“五步法”操作化的基本工具。因为他的问题法的各个步骤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要处理这些资料,于是霍姆斯制定了“四模式”技术。他的“四模式”分别是:教育教学论文规范模式、体制模式、精神状态模式和自然模式。认为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和道德价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都属于规范模式,可以通过经验性的、科学的方法和哲学推理、寻源方法两种方法来建立规范模式。教育制度、教育的组织结构和模式,各种社会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自然法则等都属于体制模式。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征、道德态度、文化传统或人们已内化了的价值观等是属于精神状态模式。人类无法控制的各种自然因素方面的资料,如土壤、地域、气候、环境、人口等都是自然模式或环境模式。其中他的规范模式与精神模式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以韦伯的理想型技术建构的。霍姆斯就是用这四个模式来描述他的“初始条件”以及用它们和社会变迁理论来分析教育中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法”之“五步法”

问题解决法是霍姆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核心所在。他认为问题解决法是比较教育研究当中最为恰当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既可以提供一个体现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最新进展的理论框架,又可以通过这一框架为有计划的教育改革作出贡献。他的问题解决法是在引进杜威的反省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形成的,他的问题解决法简称五步法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问题的选择和分析

霍姆斯认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世界及本国教育的发展,选择那些与多数国家共同有的且又与研究者的目的相同的教育问题,这些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水平及对有关问题的意义的把握。他还特别强调比较教育研究者应把重点放在当前的问题上,他把这些问题分为教育内部的问题和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相关的问题两大类。

提出政策建议

这一阶段主要是政策建议的形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霍姆斯认为世界各国在对待共同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时,各国的解决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各不相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国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要考虑各国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以及各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同时霍姆斯要求比较教育学家要根据自己特定的研究,为问题解决提出不同的政策建议和政策选择。

3.相关因素的鉴别与验证

霍姆斯觉得,政策必须是反映“社会抱负和期望的指导性目标”,所以要选择科学的政策或解决办法,关键是识别同问题相关的所有因素,并用这些因素去识别、验证有待研究的教育问题的基础结构。[6]霍姆斯认为验证需要洞察力、批判性的分析和严谨的叙述。同时霍姆斯认为验证要注意对基本条件和背景的验证、要确定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以及对这些决定性因素进行认真的评判。他这些因素分为思想因素、制度因素以及人类无法控制的因素。为了便于收集资料,他还设计了一套资料收集框架,称为“理智的工作框架”,即他的“规范模式”、“体制模式”、“精神状态模式”和“自然环境模式”。

4.预测

预测是霍姆斯教育问题研究法的重要阶段。霍姆斯认为基于上述三种模式,就可以总结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从而对教育改革作出一定的预测。预测是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和结果就是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案,对教育行为作出相应的预测。他建议研究者不应该只是分析和解释各国教育现状的成因,应该通过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教育问题的合理建议,或对这些教育问题作出切实的预言。虽然预测是一项很难的工作,但霍姆斯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要求比较研究过程才能告一段落。

5.预测结果的追踪分析与验证

霍姆斯还特别注意对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发展的比较研究,认为这样可以修正改革。此外,为了完善他的研究模式,需要对预测及结果的事实的相关分析进行再次验证,以证实该模式的优势和相关假设的正确程度。这一阶段主要是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不断修正研究结论的过程。

三.霍姆斯教育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之综评

霍姆斯一生都致力于教育问题研究法,认为只有从问题入手,才能使研究的目的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服务,才能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他吸收了杜威《思维方法》中的所提倡的操作主义和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所提倡的批判二元论,对问题研究法进行了科学性的发展。他在《教育问题—-比较方法》一书中对这一研究法作了全面的阐释。他将假说引入到教育决策领域,指出比较教育研究要为教育政策的制定作出贡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