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将不同情况下的倒地扑救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门将如何训练扑救 门将不同情况下的倒地扑救方法

门将不同情况下的倒地扑救方法

2024-06-21 14: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完成动作

守门员根据来球难度、天气状况、心态、习惯等因素做出决定:

– 接球;

– 拨(托)球。

简单点说,扑接球可分四类:

• 接住或击出地滚球;

• 接住或击出半高球;

• 接住或击出反弹球;

• 接住或击出吊射球。

不管在情况下,移动和跳跃都是守门员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守门员选位和判断球运行轨迹将在其他章节讨论。

图1-根据球的运行轨迹作出合理扑救选择

接住球或拨出地滚球

1. 接球

准备倒地扑救

·守门员双腿弯曲,用左腿蹬地开始动作;

· 身体重心转至右腿,守门员用右腿带动身体向一侧扑救球。

扑向一侧

·守门员略微前移;

·在向球方向伸出双臂的同时,守门员向同方向推动身体,迅速倒地;

·切记用身体一侧着地,而不是用肚子。

拿住球

· 守门员双手抓住球,利用地面做“第三只手”;

· 右手发力,作为反作用力,以防球脱手;

· 左手压住球,以防球从地面弹起;

· 在这个过程中守门员应该将身体置于球门和球之间,提供额外保护。

图2-扑救地滚球

注意事项

守门员应该:

迅速倒地扑救,不要有多余动作(避免浪费时间);

向前倒地扑救,而不是向后(一旦球从手中脱落,球会滚向球门一侧,而不是滚进球门)。

图3-倒地干净

2. 拨球

守门员在不确定是否能完全将球拿住或球距离太远的情况下,则应利用指尖拨球改变球的方向。

双手拨球

• 这一技术与接球一样,但守门员用张开的手改变球的方向。

单手拨球

• 守门员在门柱之间或横梁下使用这一技术,轻拨,球便可改变方向,飞出球门范围。

图4-单手拨球

注意事项

• 用单手拨球时,守门员要防止漏球。

• 用指尖轻拨球便有效果。

• 尽可能将球拨向球门一侧。

• 手要张开、有力

图5-拨球方法

处理中高球

1. 接球

移动

守门员在倒地扑救前常常需要稍加移动:

·接距离近的球时,使用侧跨步;

·接距离远的球时,使用交叉步。如果守门员直接起跳, 则不需要移动。

准备扑救

·守门员调整脚步;

· 右腿在左腿前方一点点;

· 身体重心转移至右腿。

跃起

守门员右腿跃起扑救;

左腿弯曲,协助完成扑救动作;

双手向前迎球。

拿住球

· 水平倒地扑救之后(身体和腿完全伸展),守门员伸出双臂接住球。

· 手指的动作至关重要。

着地

拿住球的手首先着地(利用地面做第三只手);

手肘在球后方、身体其他部位的前方;

着地之后,要立刻恢复。

注意事项

· 接球时,必须伸展双臂。

· 如果手肘弯曲,球可能会从双手和头部间飞过。

· 在冰冻场地上,倒地扑救时,守门员必须小心球滑脱。

图6-半高球扑接球

2. 拨球

技术说明与接球(见前面章节)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选位和扑救着地时手的作用。

守门员可以改变球的方向:

• 双手(手打开或握拳);

• 单手:

–同侧手扑救 (向右侧倒地扑救用右手);

–异侧手扑救(向右倒地扑救用左手)。

研究表明,如图所示,在球门一侧时,使用异侧手更有效。与同侧手倒地扑救相比,使用这一技术,守门员伸出够球距离可多出 20 厘米。

图7-异侧手扑救范围

用同侧手拨球(右手向右侧倒地扑救)

图8-半高球托球

• 守门员用张开的手以及握拳改变球的方向;

• 同侧手帮助身体着地;

• 此动作中另一侧手不发挥作用。

异侧手拨球(左手向右侧倒地扑救)

无论从观众角度还是守门员自己看,这种倒地扑救都极具魅力。毕竟,掌握这一技术需要大量时间。

• 守门员用单手挡球;

• 着地时,另一只手垫住身体。

图9-半高球异侧手托球

对反弹球的处理

对场上形势的分析和反弹球的预判对于扑救至关重要。

来球(反弹球)的情况决定守门员的扑救方法:

• 一般反弹:“按半高球扑救”;

• 没有弹起(球沿地面滑行):“倒地扑救”;

• 异常反弹:反射性扑救。

由守门员判定应该接球还是将球击出。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球距离守门员不远。他可用腹前接球法 向一侧倒地扑救。

• 守门员伸出手臂迎球;

• 双手包住球,紧抱在胸前;

• 守门员侧身倒地(从腿到肩部完全触地);

• 着地后,守门员身体位于球和球门之间。

注意事项

守门员应用手肘夹住身体,防止球从手臂和身体间漏过。

图10-斜身倒地扑救

一些球可采取斜身倒地扑救(45°角)

• 守门员在球弹起后及早接住球;

• 用胸部、前臂、双手和下巴锁住球;

• 抱住球,守门员从起始位置斜身用肘着地。

图11-肘部着地

注意事项

守门员必须保持警惕,因为身体无法在球和球门间形成保护。

对吊射球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接球存在风险:

• 如果球脱手,可能直接进球;

• 着地时,可能守门员发现自己已经在球门内。

1. 拨球

守门员可用同侧手或异侧手将球拨开。

异侧手拨球 (用左手向右侧倒地扑救)

返回球门(移动) 守门员采用侧跨步(短距离),和/或交叉步(更长和更快移动)进行 3/4 移动; 人向球的方向移动,身体躯干和双肩则对着反方向; 守门员视线始终不离开球; 调整最后一步后以最合理的方式跃起。

跃起

守门员用右腿带动身体(如果扑救方向是左侧,则用左腿);

同时向上和纵向发力;

左腿和双手协助完成倒地扑救。

图12-用腿带动身体

2.托球

• 左臂张开,将球托出横梁;

• 触球时应尽可能在“最高点”。

着地

• 张开的右臂向下移动

• 守门员应弯曲右肘,着地时垫在身下;

• 弯曲的右腿帮助着地。

图13-弯曲的腿先着地

同侧手拨球 (用右手向右侧倒地扑救)

此种扑救目的是防止球进球门。在守门员没有时间用异侧手扑救时,使用此方法。

• 守门员用右手改变球方向;

• 用右手垫在身下着地。

图14-同侧手托球

2. 接球

接球

• 守门员应在最高点接球;

• 如果守门员在球下落的时候扑救,则拿球难度更大。

着地

双手抱住球着地(利用地面做第三只手)。

注意事项

在湿滑或冰冻的球场上着地必须小心。

图15-用手抓球

通过反复练习守门员可以掌握三种不同的扑救,可以比较三种情况下的最高点(守门员触球的位置)所带来的不同。

图16-三种扑救的最高点

练习

练习1

1. 向左侧倒地扑救。

2. 向右侧倒地扑救。

倒地扑救6次

同上练习扑救半高球或反弹球。

图17-练习1

练习2: 三名守门员接力完成一系列倒地扑救。每人每侧完成三个快速扑救。

图18-练习2

练习3

1. 跃起。

2. 倒地扑救。

每侧8次

图19-练习3

练习4

1. 障碍物(守门员)前倒地扑救。

每侧4次

同上,但不确定向哪一侧倒地扑救。4次。

图20-练习4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足球教学敬请继续关注足球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