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下)秦国统一的关键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全解析(全4万字,100张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平之战的真相有哪些 赵国(下)秦国统一的关键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全解析(全4万字,100张图)

赵国(下)秦国统一的关键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全解析(全4万字,100张图)

2024-05-24 07: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秦趣》连载于2023.10.01;已连载:220788字;点击查看上一章:

楔子

长平之战,先秦时代最重要的战争之一。

重要在哪?

深、广、大,这三项前无古人。

深——杀伤程度深

《史记》记载,长平之战中四十余万赵军丧命,同时秦军也死伤过半,两国国力消耗一空。

如此巨大的战争代价,前无古人,闻所未闻。

广——波及范围广

长平之战把战国七雄全都牵扯了进来:韩国的献地直接引发了秦赵双雄的惊天对决;齐国与赵国的外交纠缠不清;燕国在战后欲趁火打劫偷袭赵国;楚国趁双雄对峙时悄悄吞并鲁国,一度复强;魏国信陵君仁义无双、窃符救赵,成为了合纵抗秦最后的中流砥柱。

只有长平之战这出绝世大戏才能动用这么多“名角儿”卖命表演。

大——战略意义大

《战国策》有云:天下合于秦则无赵,合于赵则无秦。这说明长平之战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是由赵国统一,还是由秦国统一。如果长平之战结局互换,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很可能会改变。

因此,长平之战重要在它打得不只是战争,而是格局,一统天下的格局。此战在我心目中甚至比秦始皇摧枯拉朽的统一之战更加精彩。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大强国从沙场到庙堂、从武将到君王的整体较量。

它既有硬碰硬的沙场热血——参战双方共计百余万兵力的直接对撞。

又有以柔克刚的迂回手段——外交、情报、计谋、攻防战异彩纷呈。

长平之战高潮无数:战国最传奇名将白起的超顶尖发挥、一比一包围敌军的“不可能手法”、“风林火山”兵法四诀的玄妙运用、先秦史上最高的战争伤亡人数、极富戏剧性的极致胜负比、战国君臣间的最大冤案、战胜国策略失误一退千里、战败国齐心血泪以弱抗强、秦国威压列国合纵、列国内讧秦国复出......

中国历代战争史中你能想到的所有要素,长平之战几乎全部囊括。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由“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一样,长平之战也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由其他小战争所引发的一场更大的战争。

就像氢弹无比绚烂的毁灭烟花是用原子弹爆炸作为引信一样!

巅峰秦国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巅峰对决。

战前,秦国正处于巅峰时期。

公元前293年,长平之战前33年,中原沦落

秦将白起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豪取二十四万首级,荡平了函谷关外的东出之路。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永久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资格

公元前285年,长平之战前25年,东方陨落

秦将蒙骜率先攻齐河东,打响了五国伐齐的前哨。随后燕国上将军乐毅合纵“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伐齐,先后破齐七十余城,齐国崩溃。“统一天下”成了东方第一大国永远的幻梦

公元前280年,长平之战前20年,南方陷落

秦将白起攻占楚国核心区鄢郢,逼迫楚王迁都至陈。秦将司马错同时攻占了楚国商於。此后无论楚国如何“复强”,终究是失去了统一的资格。只要秦国不出错,那就只能是“横成秦帝”

公元前272年,长平之战前12年,义渠被灭

义渠国是长期盘踞在秦国背后的蛮国,还曾经进攻秦国以呼应中原的合纵。此年秦国诱杀义渠王,随后起兵灭国,一举拔除了秦国后顾之忧

这就是秦国,名副其实的天下强国!

可秦国发现即使自己都这么强了,仍然不能为所欲为,总有一颗“钉子”在绊脚。

这颗“钉子”就是赵国。

其实秦国早就动过“灭赵”的心思。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邀请齐湣王一块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目的就是齐秦连横灭赵。这说明早在长平之战前28年,秦国就动过灭赵的心思。

如果齐秦两个超级大国领着五国对赵国下手,那赵国铁定被灭。

但戏剧性的是,战国第一间谍苏秦用惊天“死间”将五国的战火引到了齐国的身上,于是赵国逃过一劫,变成了齐国被五国围攻,东方第一大国就此陨落(后续“齐国篇”我会讲这个故事)。

秦齐合则灭赵,秦赵合则灭齐,历史的车轨最终选择了让齐国陨落。

对于秦国来说,虽然灭赵的规划被打乱,可是却阴差阳错地干死了如日中天的强齐,这倒不失于是意外之喜。

当齐国over后,秦国再次把攻赵提上了日程,准备拔掉这颗“硬钉子”。

狭路相逢勇者胜

赵国,河北大国。

当齐、楚、魏、韩、燕万马齐喑之时,赵国一下子成了最突出的那个。

秦国扭头一看,诶,你小子很显眼啊!

赵国:天下都怕秦国,老子偏偏不怕!

赵国有自己的底气。公元前283年,廉颇攻取齐国阳晋;公元前280年,赵奢攻取齐国麦丘;公元前276年,廉颇攻取魏国几邑;公元前275年,攻取魏国防陵、安阳;公元前274年,攻取齐国昌城、高唐;公元前273年,攻取东胡;公元前271年,蔺相如攻齐平邑。

大家有没有发现,同为赵国的邻国,魏国挨揍就比较少,可齐国就疯狂被打,这也解释了为何后来长平之战时齐国不救赵国。废话,赵国都快给人家齐王怼海里去了,人家齐国救完赵难道接着挨怼吗?

两年后,公元前269年,长平之战前9年,威风凛凛的赵国终于与不可一世的秦国正面交锋。

秦攻赵,逼迫赵国签订城下之盟,但刚硬的赵国撕毁了协议。于是秦国愤怒地派大将胡阳(一作胡伤)领军跨过韩国上党,远攻赵国太行山中的军事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

我们看地图就知道,秦军几乎是怼到了赵国的脸上。

但在赵国君臣眼中,最可气的是韩国。如果韩国不让出上党,秦国根本不可能轻松打到赵国家门口。因为别看地图显示平整,实际上上党这疙瘩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直挺山脉,用好了就是邯郸天生的“防火墙”,防火防盗防秦国

可韩国这家伙太可恶,每次秦国病毒一侵入,它就让出上党天险,关闭防火墙,搞得赵国每次都很狼狈。

但秦军已经打来,再怨韩国也没用了,关键是解决问题。

赵国,由赵武灵王的小儿子赵何执掌大权,史称“赵惠文王”。赵何是一个明君,他继承了主父的遗志,毕生致力于强赵。如今秦军气势汹汹地攻来,赵惠文王赶忙召集大臣商讨应对之策。

第一个发言的大臣是廉颇,他认为救不了。

第二个发言的大臣是乐乘,他也认为救不了。

廉颇和乐乘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他们认为从邯郸到阏与的路途遥远艰险、崎岖难行,对手又是气势正盛的秦军,因此阏与神仙也难救。大家不要觉得两位老将窝囊,在秦国面前任何人认怂都很正常,强秦强秦,秦国本就强大到令人畏惧。

赵惠文王本想热血抗秦,可两位沉稳的老将都说救不了,难道秦国真就无法战胜?难道赵国真就只能任其鱼肉?难道满朝文武就无一人敢站出来?

赵惠文王绝望了,他只能坐视阏与丢失,忍受邯郸被骑脸。

可勇气的光芒永远不会缺席:

“此去阏与,道远险狭,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垂首绝望的赵惠文王猛一抬眼,豪言之人名叫赵奢。

赵奢,本是普通税官,秉公执法,不畏豪强,是一个正直的人。平原君赵胜是赵王亲戚,可他家不好好交税,赵奢以国法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平原君。好在平原君也是大度之人,他向赵王推荐了赵奢,赵奢也就走进了赵国决策层。

如今赵奢力排众议,不畏强秦,豪言“狭路相逢勇者胜”!赵惠文王闻言一振,当即任命赵奢领兵营救阏与。

老臣终究是有些倦怠了,赵国该用一些锐意进取的新人了。 赵王如此想。

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赵奢领兵救援阏与。他的对手胡阳,四年前刚刚跟白起在华阳之战中大败赵魏联军,斩首十五万。因此,胡阳对阏与之战志在必得,在他眼中赵军必不敢救。

果然,赵奢自邯郸出发后,刚走了三十里便就地扎营,还慢悠悠地修筑防御工事。胡阳派秦使来侦查,赵奢反而款待秦使。胡阳因此更加坚定地认为“赵军怂了”。

送走了秦国间谍,赵奢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

他用“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麻痹了胡阳,随即命令赵军全体急行军,两天一夜飞奔到阏与,迅速占领北山高地,并且命令胡服骑射的神射手们结阵迎敌。

当胡阳慢慢悠悠起床,睁开惺忪的睡眼后,猛然发觉阏与高地已被赵军占领!他匆忙指挥秦军去争夺高地。赵奢不慌不忙居高临下纵兵击之,秦军大败。

阏与之战,赵军首次在野战中大胜商鞅变法后的秦军。

阏与一战,赵奢勇武之名传遍列国,他大大迟滞了秦军扩张的步伐,提振了赵国抗秦的信心。赵奢因此被封为“马服君”并与廉颇、蔺相如同级。后来秦国再次进攻几邑,赵国再次营救,再次大败秦军,再次重挫秦国。

连续的胜利让赵国君臣不由得想:果然,赵国是列国抗秦唯一的中流砥柱!果然,赵国就应该多用锐意进取的新人!赵国不光要抗秦,更要胜秦!

在六国眼里,赵国是不弱于秦的万乘强国,前有漳、滏,右拥常山,左靠河间,北占代地,带甲百万,雄兵出击,数年内让虎狼之秦不能肆意妄为!赵国哥哥,跟秦国死拼的事儿就全靠你啦!

在秦国眼里,赵国经过武灵王和惠文王父子俩的努力经营,已经涨成了一个庞然大物。秦军若想东出一统天下,必须彻底摧毁赵国。

这就是长平之战前秦赵对决的战略态势,也就是《战国策》中所说的“天下合于秦则无赵,合于赵则无秦”。

天下人隐隐预感到,秦赵必有一战。

好了,大戏准备开场,让我先介绍一下各国的各位主演,先从秦国开始吧。

秦国剧组秦国主演1: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嬴姓,名稷,中学语文书上的“超级大反派”。

“渑池之会”里强迫赵王击缶的秦王是他;“完璧归赵”里耍无赖抢和氏璧的秦王是他;逼得孟尝君“鸡鸣狗盗”逃出秦国的秦王是他;拘留楚王、逼大诗人屈原跳江的秦王是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里的“渔翁”秦王还是他;赵国“毛遂自荐”、魏国“窃符救赵”等血泪悲歌都是为了反抗他。

谥法云“昭德有劳曰昭,辟地有德曰襄”,可秦昭襄王看上去似乎是“恶名昭彰”啊(笑)。总之,语文书里只要出现“又坏又狠”的霸道秦王,那保准是这位“秦昭襄王”没跑了。

咱多说一句,论语文书里的形象,秦昭襄王的曾孙子秦始皇可谓是狼狈至极,要么在《荆轲刺秦王》里被荆轲追着满屋子跑,要么在《唐雎不辱使命》里被唐雎拿着剑当面吼,反正语文书里的嬴政跟威武霸气是沾不上边儿的。

秦昭襄王,长平之战中最深的“操盘手”,定鼎战局的关键兵力正是来自于他。

秦国主演2:范雎

范雎,字叔,魏国人。秦国著名政治家、纵横家、战略家、外交家。

范雎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他曾经是魏国大官的家臣,结果他触怒大官,被打断肋骨扔到茅厕,所幸被郑安平搭救。死里逃生的范雎改名“张禄”,经郑安平向秦使王稽推荐而入秦。

范雎入秦之后每天都憋着如何献策。后来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总结到“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这就完美点出了范睢的两大贡献:一是帮助秦昭襄王集权。二是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之策。

入秦一年多,范雎感觉时机成熟了,他进谏秦昭襄王,刚见面就帮秦王斗倒了“秦国三贵”。“三贵”是指宣太后(秦王妈)、魏冉(秦王舅)、华阳君(秦王二舅),范雎认为这三个人控制秦国,架空秦王,必须斗倒。秦昭襄王听后马上改用范雎为秦相,削弱三贵,集权在手。

随后范雎又为秦王提出了更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攻人”之策。这两个政策都是和“前秦相”魏冉对着来的。

前秦相魏冉这个人是战国中期重要人物,伊阙之战中就是他推荐的白起挂帅,他后面还会出场。他的主张是远攻齐国的刚、寿地区,横向夹击魏国,绝纵亲之腰。而范雎针锋相对提出的“远交近攻”是指秦国要把兵力放在近处,魏冉的“绝纵亲之腰”听着美好,可秦国又没有直升机,千里之外的领土你就算打下来也消化不了啊!

所以范雎认为要抛弃不切实际理想主义,“远交”是不能把兵力陷于千里之外,徒劳无获;“近攻”是要猛攻近处国家,近处的地盘打一尺就能占一尺,打一寸就能占一寸。以前秦国隔过韩魏跑齐国那搞事,那不是胡闹吗?

秦国在范先生“远交近攻”的战略指导下,把矛头转向了家门口的韩国。准备猛攻韩国,北断太行之道,一举占领上党高地,对关东六国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至于“攻人”之策,是范雎认为秦国在攻打韩国时,不止要拿地,而且要大力歼灭韩军。“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把六国的人都打没了,六国的地自然就能占上了。不然各国派人反复抢这块地盘,永远没完没了。

在具体的执行上,负责“远交近攻”和“攻人”战略的秦将,正是白起。

秦国主演3:白起

虽然一向支持白起的魏冉被范雎给打成“三贵”斗倒了。但白起这种超牛的专业技术人才绝不会被牵连,无论谁当上司,都不会对白起置之不理。

在“韩国篇3伊阙之战”中白起就曾大举攻韩,一战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如今换范雎当了领导,白大哥依然是人狠话不多,上了战场就一个字:

杀!

公元前265年,长平之战前5年,秦国“核武器”白起出动,秦军大举攻韩。

首年,攻取了少曲和高平;次年,白起又攻取了陉城等九座城池;第三年,白起再攻取南阳;第四年,白起又攻取了野王(今河南沁阳)。白起用四年时间把韩国的上党郡彻底从韩国本土择了出来。同时另一只秦军兵临荥阳,直接威胁韩国首都。

韩国本就在伊阙之战中被白起打断了脊梁,如今凶神恶煞般的白起再次陈兵边境,韩王害怕了。

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韩国的主演们!

韩国剧组韩国主演1:韩桓惠王

白起把上党打成了韩国的飞地,这让韩桓惠王非常震恐。韩桓惠王大家之前也见过,他就是派间谍郑国入秦修渠,大搞“疲秦计”的那个主

韩桓惠王,姬姓韩氏,是韩釐王之子。韩釐王就是伊阙之战中被白起暴揍的那个主。现在儿子韩桓惠王上台,继续被白起暴揍,可谓是一对儿“难父难子”。

“受气包”韩桓惠王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选择了摆烂。

“秦国不是想要上党?好啊,那就给你们吧,唉,谁让韩国弱小呢......”

韩桓惠王派使者阳成君入秦签约,将上党之地割给秦国,以求停战。

但他没想到,王都同意割地了,下属居然不同意。

韩国主演2:冯亭

秦昭襄王看到韩王割地求和温顺如狗,准备心满意足地吃下上党。但没想到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因为韩国在上党的地方官竟然不愿意降秦。韩桓惠王无奈,只能撤了他,改派冯亭去上党主持割地仪式。

没想到冯亭到任后,也不愿意投降秦国。而且冯亭不光不降秦,居然还带着上党郡的十七个县投降了赵国!

冯亭的理由是如果赵国接受上党,秦必怒,必攻赵,赵国被攻击则会亲韩,然后韩赵合纵则可以抵挡秦国。

这事儿就好比上党闺女已经被韩爹许给了小秦,眼瞅到了入洞房的档口,上党闺女竟然跟小赵私奔了?不光私奔,上党闺女还想跟小赵一块坑小秦!

韩桓惠王:我看冯亭你是在坑我...... 秦昭襄王:好好好,这么玩儿是吧!

秦国这个大流氓,头一次被别人耍了流氓。秦国占领上党本来就是为了攻打赵国,可是被冯亭这么一搞,上党归了赵。那秦国甭说攻赵了,得先想想怎么防止赵国打过来。

而对赵国来说,“天上掉上党”确实是一件美事。可跟上党一起尾随而来的,还有数十万愤怒的秦军。

面对这种情况,赵国内部就“要不要接受上党”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现在让我们隆重介绍老赵家的演员们!

赵国剧组赵国主演1: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赵何之子,赵武灵王赵雍之孙。当年赵武灵王心心念念没赶上的“秦赵大对决”,他的孙子赵孝成王赶上了。

赵孝成王有一个很出名的妈——赵威后。赵孝成王元年,秦国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用赵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当人质,但赵太后不同意。于是左师触龙进谏,一番陈说利害赵太后才同意。这就是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

但这样一个厉害的太后在赵孝成王即位的第二年便去世了,小赵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

两年后,冯亭献上党于赵。

赵孝成王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他爷爷赵武灵王本就“以武强国”,他爹赵惠文王更是派赵奢在阏与大破秦军。赵孝成王认为按照这个趋势,那自己的使命就是彻底击垮秦国,祖孙三代一举完成“强国——败秦——破秦”三连击。

于是赵孝成王蠢蠢欲动想要接收上党。如果秦军不来,那就让秦国吃哑巴亏。如果秦军要来,那就派赵军跟他干!

但赵孝成王觉得“民主决策”的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于是他找来了自己的两个叔叔——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看看两位叔叔支不支持自己。

赵国主演2:平阳君赵豹“臣听闻无故之利为祸,所以上党不能收。若收,祸大于所得。”

平阳君赵豹如是说。

平原君赵豹,赵王之叔,亲秦派,反对赵国接收上党。

赵孝成王纳闷了,人家冯亭明明说我是一代仁君,这才带着上党军民前来投我,这咋能说是“无故之利”呢?

豹叔叔说大王您糊涂啊!人家秦国好多年前就想要上党,为此打了不少仗,死了不少人。如今刚要拿下,结果您乐呵呵地把它收了?您觉得秦国会怎么想?这难道不是“无故之利”?

如果赵国接受上党,那么必将面对秦国的压顶之怒。秦国,牛力耕田生产力高,水漕通粮后勤更稳,奖励耕地产粮更多,激赏军功制度先进,令行禁止人民团结,内政清明庙堂更智。这样的秦国,不是赵国能战胜的。

总之,豹叔叔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上党不能收,赵国不能打。

平心而论,赵豹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从事后来看。可赵孝成王自有雄心,他想的是豹叔叔你怕秦国,我不怕!于是他请来了抗秦派的平原君赵胜。

果然,胜叔叔第一句话就坚定了赵孝成王的信心。

赵国主演3:平原君赵胜“难道不接收上党,秦国就不会攻赵了吗?臣以为,要收!”

平原君赵胜如是说。

平原君赵胜也是赵王之叔,“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支持赵国接收上党,因为他是抗秦派,而且是特别坚定的抗秦派。

胜叔叔为啥这么恨秦国呢?原来他被秦昭襄王坑过一次。上面说秦相范雎早年在魏国得罪了人,被暴揍一顿扔茅坑里。范雎当上秦相后,就鼓动秦昭襄王帮他报仇,秦昭襄王一打听,范雎的仇人就躲在平原君赵胜的家里。

嘿,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于是秦昭襄王就骗赵胜到咸阳一聚,赵胜不明就里,乐呵呵去了。结果刚到秦国就被拘留,秦昭襄王随即信告赵孝成王:你叔被我绑了,赶紧把秦相的仇人送来,不然我就把你叔撕票。

要知道,这是平原君赵胜在史书中的首次出场,结果却是以“肉票”的身份。于是他和秦国的仇就这么结下了。

所以胜叔叔一进门就说:我的王啊!送上门的肉,您不赶紧吃还等什么呢?咱们赵国数十万铁骑南征北战,费劲巴拉一年都打不下一座城(逾岁不得一城)!现在双手一张,上党十七城如数奉上,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再说了,赵国要是不收,等秦国兵不血刃占领上党,那时候更是赵国的灭顶之灾!

当年阏与之战怎么爆发的?就是因为韩国让出了上党,秦军才能轻松抵达阏与,这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上党一定要握在赵国手上!有了上党就有了战略纵深,黄土高原就成了邯郸最好的盾牌!

言语激昂的胜叔叔给侄子赵孝成王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是啊,上党十七城要是派赵军打,得死多少人才能打下来?所以,自信满满的赵孝成王拍板宣告:

封冯亭为华阳君,上党军民人人赐爵三级!即刻派赵军赶赴长平,我赵国要为上党人民做主!

天下脊梁在上党,上党中心在长平,战争的潘多拉魔盒就此打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场决定赵国命运的讨论其实有点草率。

首先赵孝成王邀请的参会人员仅限于赵豹和赵胜两个叔叔,广大在一线工作的文臣武将并未被邀请。

有人肯定会问是不是也请了但史书没记?别忘了,阏与之战前他爹赵惠文王在咨询廉颇、乐乘、赵奢的事那可是如实记录的。后来赵孝成王征询文臣武将的事也是如实记载的。前后都有记录,没理由这时候不记。所以就是赵孝成王没问。

那赵孝成王为啥不多找几个人问问呢?多听听一线员工的意见不好嘛?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嘛!

因为领导有时候自己先有了主意,之后所谓的问意见,那就是单纯的看表态。只要有一个人支持,那就干。豹叔叔不支持,那就问胜叔叔。胜叔叔不支持就再往下问,直到有人说出领导想听的为止。当年赵惠文王想救阏与,不也是问完廉颇问乐乘,问完乐乘问赵奢,直到问到有人愿意救。

而且我认为赵孝成王接收上党的决定无可厚非,即使会招致秦国的滔天怒火。

因为当时的赵国士气空前,又乘阏与之战的余威,赵军并不惧怕秦军。而且上党就在赵国家门口,赵国拿了之后占据地利,秦赵对决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如果不拿上党,赵国将在平原上直面秦国铁军,无险可守,代价更大。

而且主张接受上党的平原君赵胜也不是“嘴强王者”,他早就考虑到了秦国的核武器——白起。

胜叔叔对白起的评价是“敢决断、见事明、执志强”,面对这种“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狠人,赵胜遍览赵将,无一人能敌。但打不过归打不过,赵军可以凭借上党的地形防守嘛。白起如果一直攻不破赵国的防守,自然也得撤兵。

因此赵国派老将廉颇前往上党,迅速修筑防御工事,意图在短时间内将上党打造成坚固堡垒,以待白起来攻。

数十万赵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动了,旌旗遮天蔽日。他们到达上党后随即开始声势浩大的筑垒行动,打造“上党钢铁防线”。

气势正盛的赵军不会意识到,长平,将是他们终结的归宿。

长平之战五幕大戏,正式拉开。

长平之战第一幕:试探——侵略如火

秦国秉持着“远交近攻”战略而对距离最近的韩国发动猛攻,意图夺取上党高地。白起攻韩数年,逼得韩王割地求和,眼看秦国就要拿下上党,结果被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送给了赵国。

冯亭这一手将秦国的兵锋彻底引向了赵国,后世称这招为“驱虎吞狼”。事情到了这一步,韩王也乐见。都说秦赵必有一战,那你们虎秦和狼赵就来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吧!

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者亡!

赵国,面对上党郡守的投诚,年轻的赵孝成王拍板接收,迅速派兵进驻。

秦国,到嘴的肉被抢走,秦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迅速调兵攻击上党。

到底是商鞅变法的秦国技高一筹?

还是胡服骑射的赵国能笑到最后?

现在,让我带你穿越回两千年前的长平战场,把长平之战掰开揉碎给你看。

赵孝成王虽然年轻,但不傻,他也知道秦军会马上进攻上党。因此他让廉颇火速开往长平。

有朋友可能会问,赵王为啥不用曾经暴打过秦军的赵奢呢?原因很简单,此时赵将军已经入土了......

其疾如风,老廉颇拍马赶到长平,先用最快速度和冯亭了解情况,然后马不停蹄地调派士兵营建防线。他必须用最快的时间筑好营垒,以逸待劳。毕竟接下来要面对的是白起,部署稍微慢点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如廉颇所料,秦国行动非常迅速。在收到上党投赵的消息后,数十万攻韩的秦军就地转向,开赴长平,在少水河扎营。

廉颇侦知了秦军动向,但他很快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秦军主帅并不是他预料的“杀神”白起,而是年轻的左庶长王龁。

之前秦国不是一直让白起攻韩吗?按理说应该白起来啊?难道说秦国不重视长平?

说到白起为什么没来,我猜是因为秦国想培养新人。当然也有朋友猜是白起功高震主,所以不受用。我倒觉得没必要如此猜度,因为此前四年的攻韩主帅一直是白起,要是嫌他震主那早给换了。至于白起是不是生病了,史料也没说。

不过此时距离白起出道的伊阙之战已过去三十多年,也就是说白起工龄已经三十多年。就算白起三十岁出道,此时也六十多了。人活七十古来稀,说句不好听的,白起已经黄土埋到脖子了,秦国不能总靠一个老头儿争天下吧?

于是,年轻的王龁将军登场了。

至此,廉颇带领胡服骑射的赵军以逸待劳,王龁带领远道而来的秦军怒火冲天。同样气势正盛,同样锐气逼人,同样战意汹汹,秦赵两军即将在长平上演天地大冲撞。

王龁先攻,廉颇守。

我们看一下廉颇的防线布局,我称之为“梯级防御”。

秦国在西,因此廉颇首先率兵驻扎在西边的空仓岭(老马岭),迎击劳师远征的秦军。这是第一道防线。

然后廉颇又修建了西垒壁、东垒壁、百里石长城等三道垒壁,加起来共四条防线,全部依山而建。

啧啧,不得不说,廉大包工头的工期就是快,交付时间值得众多烂尾楼商认真学习。

在廉颇的设想中,四道防线会像四条坚不可摧的锁链,成为赵军最好的盔甲,也会成为绞死秦军的白绫。廉老将军非常自信,他认为即使白起亲临,面对这四道防线也得头疼。何况王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毛头?

公元前260年四月,年轻的王龁率秦军抵达长平,随即开始攻击廉颇的第一道防线——空仓岭。廉颇率赵军迎击,两军前锋相遇,赵军士兵率先发现了秦军“斥兵”。

所谓的“斥兵”就是侦察兵,也就是斥候。

众所周知,侦查任务远离主力大军,因此对单兵素质要求非常高,既要熟悉地形,又要能野外生存,还要能来得了、走得掉,更要能将敌情详细带回大本营。

因此,担任“斥兵”的往往都是全军精锐。

果然,秦斥兵把赵军前锋一顿暴揍,并且秦斥兵发挥神勇,阵斩了赵军裨将(副将)赵茄。长平第一场遭遇战秦军大胜。

王龁强悍的战斗力着实让老廉颇吃了一惊。

六月,王龁再次打败廉颇,攻取二障四尉。

不得不说,秦国的人才是真的多。本来廉颇把上党修成刺猬是为了防白起,结果秦国仅出动王龁就把廉颇打得节节败退。赵军第一道空仓岭防线,宣告失守。

王龁一路过关斩将,颇有当年白起之风范。短短两个月,他给自信满满的廉颇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廉颇没想到的是,第一盆冷水之后是第二盆冷水。

仅仅一个月后,七月,王龁再次攻破赵军防线,再次攻取赵军二尉。赵军结阵抵抗,但秦军破阵,一举夺取西垒壁防线。

廉颇精心设置的第二道防线也宣告失守。

王龁兵锋掠过,如烈火般迅猛,此乃侵略如火。

此时廉颇才明白,秦国派新人王龁并非是不重视长平之战,而是秦国朝堂对王龁的能力很有信心。

从四月到七月,短短三个月内,廉颇精心设置的丹水西岸防线尽数告破,秦军的烈火攻势让赵孝成王如炙热炭。汗流浃背的赵孝成王开始意识到,强秦并不是靠激情就能打败的。

好在廉颇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他没有硬刚秦军锋芒,而是再次后撤,率赵军撤回了丹水东岸,利用河水阻隔的地利之便继续加固东垒壁。他深知不胜也好过惨败。不可胜者,守也。

纵横沙场的热血的确让人疯狂,但战场上最需要的恰恰是冰到极致的冷静。

这次秦军再想进攻就得先过河,所以王龁也暂时在西岸安营扎寨,谋划攻坚之策。

秦赵一时休战。

长平之战第一阶段以“秦军野战胜利,赵军败退过河”作为结局。王龁与廉颇的交手记录告诉我们,赵军是真的打不过秦军,不光野战打不过,连防守都做不到,一退再退。

当年阏与之战的胜利只能说明,是赵奢胜过了胡阳,而不是赵军胜过了秦军。

在第一幕中,赵国输掉了第一战——野战。

但在第二幕中,廉颇给了年轻的王龁一点小小的“老将震撼”。

长平之战第二幕:固守——不动如山

有了丹水河的地利形便,廉颇好歹是站稳了脚跟。

但他心里应该很憋屈,要知道《史记》写廉颇第一句就是“赵之良将”,第二句就是“以勇气闻于诸侯”,这说明廉大将军好歹也是个猛将。打不过白起也就认了,可如今竟然连王龁也打不过!

这要是庸人就上头了,干!我能受这气?

好在廉颇还有个特点是知难忍耻,就算身处逆境也能冷静地蛰伏待机,就算经受耻辱也能理智忍耐。他的老成持重,让赵军在长平之战前期始终伤亡不大。

廉颇知道“存人失地”的重要性,防线丢了没关系,只要赵军主力在,那希望就在。

同时我们也能看出,秦将王龁虽没有白起出名,但战争功底扎实,敢于攻坚打硬仗。这说明秦国决策层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能发现如此优秀的新人。

但当廉颇退到河对岸后,如何跨过丹水打击赵军,成了横亘在王龁心头最大的难题。

赵军虽然数次败退,可人家现在当起了缩头乌龟(坚壁不战)。任秦军怎样叫骂,廉颇就是不探头,大有活活耗死王龁的劲头。

在廉颇看来,王龁攻击这么凌厉无非是想速战速决。因为咸阳离长平远,邯郸离长平近,秦军运粮比赵军更麻烦,说不定还得借粮。廉颇盘算,只要耗到秦军粮草先撑不住那就赢了。

王龁也知道自己运粮比廉颇更难,可过河攻坚是难上加难,不能再强人所难。所以王龁一直找机会勾引赵军主力,希望能将廉颇引出垒壁,一战定胜负。但廉颇是修炼千年的老狐狸,根本不上这个当。

农历七月流火,热力顿失。但战场僵局却如烈日灼心,蒸得人汗流浃背。王龁谋划来谋划去就是没有进攻方案,头发都快薅秃了。

打吧,廉颇在丹水对面,河水阻隔。

过河死拼呢?拼未必有效果,死倒是肯定的。因为廉颇绝对会“击其半渡”,趁秦军过河过一半,人家出来给你干挺。

可不打吧,也不能撤兵啊!

所以,秦赵两方人马就在丹水河两岸摆起了龙门阵,今天我骂你,明天你骂我,后天我偷偷跑上游去尿尿......

总得来说这一阶段比较乏味,秦军攻,赵军守,隔着河攻不下来,秦军撤。第二天秦军再攻,赵军再守,还是攻不下来,秦军再撤,循环往复。今天秦军骂赵军缩头乌龟,明天赵军骂秦军无能狂怒。

日子一天天过去,廉颇玩命把最后两道防线修的锃光瓦亮。

廉颇修的垒壁称得上是战国版的“廉其顿防线”,只要防手信任廉颇,那谁也攻不进来。同时廉颇“以沙代粮”,在大粮山高地上修筑假粮仓,让劳师远征的秦军看到赵军“粮草充盈”,杀人诛心。秦军本来运粮就难,现在心理上也备受煎熬。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长平之战第二阶段,廉颇的防守不动如山。

在廉颇固若金汤的防线面前,就算是白起来了也得“望河兴叹”。此时的廉颇一转前几个月的颓势,找到了决胜的钥匙。

老将就是老将,年轻的王龁感受到了一点小小的“老将震撼”。

但是,对于廉颇密不透风的防守,另一个年轻人很不满意。

不幸的是,这个年轻人正是廉颇的老板——赵孝成王。他对廉颇的表现很不满意,想要换掉廉颇。

​为什么要换廉颇呢?这涉及到赵孝成王原本的心理预期。

传统的解释是赵军没有粮食了,耗不起,所以必须速战速决,而廉颇不愿意出击,所以要换掉。但史册上并没有记载廉颇时期的赵国缺粮,唯一记载“赵军乏食”的是成书于一千年后的《资治通鉴》,但史学家的结论是作者司马光搞错了时间。

也就是说,廉颇时期的赵军并不缺粮。非要说缺,也只能是王龁的秦军缺。

所以,赵孝成王想换廉颇不是因为缺粮,而是因为廉颇的表现与预期不符。

赵孝成王是什么预期?

当年阏与之战,赵军大败秦军。后来的幾之战赵军再败秦军。两挫强秦的胜利让赵国君臣有了美好的梦想:赵国,是列国抗秦唯一的中流砥柱!赵国,就应该多用锐意进取的新人!赵国,不光要抗秦,更要胜秦!

所以,年轻的赵孝成王才会拍板接收上党,爽快的背后是他欲与秦国试比高的万丈豪情。

而且赵孝成王和“抗秦派”平原君一直做的是白起亲临的准备,胜叔叔还长篇大论地分析了一下白起的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派老将廉颇出征长平,虽然廉颇打不过白起,但若论防守,白起也攻不破廉颇。

谁知白起没来,秦国派出的是小将王龁,这个操作一下把赵孝成王的腰给闪了。

这个时候赵孝成王的预期就变了,从“如履薄冰跟白起平局”变成了“雄赳赳气昂昂重创王龁”。

可王龁无情的烈火攻势让赵孝成王汗流浃背,他不觉得自己有问题,那就只能是廉颇有问题了。廉颇两退不胜的表现让赵孝成王愤怒,他顿觉脸上无光,因而把气撒在了廉颇身上。

《史记》记载:赵王数以为让。

“让”就是责备,也就是说赵孝成王骂了廉颇好几次。他想要是白起亲自挂帅,那廉颇的表现还说得过去。可区区一个王龁,难道久经沙场的廉颇打不过?

不求你廉颇全歼秦军,至少也要击溃吧?

不说击溃,那也不能一退再退,让秦军在长平站稳脚跟吧?

要知道,秦国之前连年攻韩,国力有所损耗。而赵国数年未有大战,养精蓄锐。为什么廉颇就是不能胜?

甚至现在廉颇都不出战了?

当年在阏与就是你廉颇怂,多亏了人家赵奢。如今在长平还是你廉颇怂!

赵孝成王想不明白,所以他要换人。

而廉颇看着急躁的赵孝成王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心说又不是我廉颇怕死,实在是找不到战机啊!赵军打不过秦军,贸然出击就是白白送死。可廉颇好说歹说,赵王就是不听,认定了廉颇在找理由,认定了是他怂。

反正现在战事不利,说明不是我锅就是你的锅。对,不是我的锅,就是你的锅!

廉颇口水都耗干了也无法自证,所以他也摆烂了,不管赵孝成王怎么骂就是一味固守。有本事你把我老廉颇换了,我还省得背锅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赵孝成王偏要让廉颇受。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但赵孝成王偏要御廉颇。

长于深宫的赵孝成王太想进步了,太想接续父辈的荣光了。

天下列国闻秦色变,唯独赵国不怕,即使行将灭亡也能数败秦军,足见赵军之强悍。如今赵孝成王坐拥数十万全副武装的赵军,他特别想跟秦国吼一句:

“瞅你咋地!”

但赵孝成王没分清底气是底气,能力是能力。

战国后期,赵国之所以成为了“最强抗秦国”,首要原因是其他五国都垮了。

强齐,在“五国伐齐”后一蹶不振;大楚,在“鄢郢之战”后远迁陈邑;韩、魏,在“伊阙之战”后避秦锋芒,燕国本就是小弱鸡,所以才把赵国显出来。

可赵孝成王明显把“时代的东风”当成了自己的能力,开始飘了。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那基本上就要开始踩坑了。

年轻的赵孝成王见战事不利,一度准备御驾亲征(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但赵孝成王又没有爷爷赵武灵王那两下子,而且君主乃一国之重,不可轻动,如果以三脚猫功夫强行上战场,结局可以参见一千七百年后的土木堡

所以赵孝成王放弃了不切实际的“亲征”之念,可他又极度渴求上党宝地。

怎么才能顺利占有上党?

怎么才能让秦国退兵?

赵孝成王一筹莫展。

就在此绝望之时,秦国抛出了一根橄榄枝:

“小赵啊,咱们讲和吧。上党呢,咱两家占到哪算哪,再往下打,对你我都不好。别忘了各国都等着咱们两败俱伤渔翁得利呢!你说对不对,小赵?”

赵孝成王一听,诶,有道理啊!

对外,赵国议和既能兵不血刃占领上党,还能保存数十万赵军,防止列国趁火打劫。

对内,赵孝成王议和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朝堂威望猛涨。对内对外都是一举两得啊!

于是他马上同意了议和。议,都可以议,有什么不能议的?但年轻的赵孝成王忘了追问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秦国是真心议和吗?

听闻赵孝成王要议和,赵国庙堂又炸了,再次分为了两派:

“和”派认为,赵国早该跟秦国议和了。国家天天供着几十万大军,几十万人不事生产,大批耕地无人耕种,但几十万士兵的嘴可是天天要粮啊!眼见战争结束遥遥无期,就赵国剩那点种地的农民,撑得住吗?这难道不是亏本买卖?

“战”派认为,秦人虎狼,言而无信,你真的以为议和了他就不打你了?所以赵国绝对不能跟秦国议和。试想秦国为了上党付出那么多,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秦王必定有阴谋!

这就是决策者的难处,“和”、“战”两派明显都有道理,但也明显都有隐患。如果你不开天眼,你怎么选?

就在“和”、“战”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时,赵国大臣虞卿提出了一条极其正确的建议——赵国联合魏、楚发起合纵,赵军在前方吸引秦军主力,魏、楚在后边捅秦国刀子。如此一来,秦国立时陷入两难。到时候是战是和,赵国说了算!

虞卿一针见血,“合纵”正是秦国最怕的事。

可赵孝成王拒绝了虞卿,他也有自己的理由。如果魏、楚诚心合纵,那早就帮赵国了,还至于干看着赵国和秦国空耗?所以魏、楚摆明了就是吃瓜看戏,两不相帮。所以搞合纵一时半会肯定搞不成。

退一步说,就算魏、楚同意合纵,那也得谈吧?可那时候没电话,想要跟魏、楚谈必须派使者去,而且一个来回还不一定能谈成,多个来回吧,时间又太长,哪有跟秦国一对一聊天来得快?

这就是决策者的难处——好像哪个决定都是对的,哪个决定都有充足的理由。

赵孝成王还是太年轻了,二十多岁就要面对这种亘古未有的大战,压力太大。搁现在可能连填报志愿都填不利索,让他领导赵国国运实在是强人所难。平心而论,他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一旦秦国给出了“快速解决争端,赵国实控上党”的橄榄枝,赵孝成王马上上钩也就不足为奇了。

听到赵孝成王同意私聊议和,秦昭襄王乐坏了。

秦昭襄王什么人?把楚国国君楚怀王骗到秦国拘留,把齐国孟尝君骗到秦国拘留,把和氏璧骗到秦国硬抢,把赵惠文王骗到渑池表演才艺......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主,也就赵孝成王这种嫩芽子会相信。

人生啊,有些学费是必须要交的。

赵国议和使者入咸阳后,秦昭襄王大张旗鼓地隆重款待,美酒美菜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席间,秦昭襄王代表咸阳方面大谈“秦赵同源”、“秦晋之好”,追忆往昔的美好回忆。

嬴稷这位年近七十的老秦王脸上堆满了慈祥与真诚。他意在向天下宣告,秦赵两家已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各国就甭操心啦,再操心我们秦赵联手揍你们!

其他五国本就亟待回血,如今更是不愿掺和了,再说人家秦赵自己都讲和了,那我们还瞎搞什么劲,于是一窝蜂散了。

我在伊阙之战中说过,合纵连横的外交是战国时代真正决胜的利器,当年白起之所以能在伊阙大杀特杀,正是因为秦国庙堂为他创造了无菌的外交环境。

如今的长平之战,秦国庙堂再次兵不血刃扫清了外交障碍,接下来只待白起出手,专心杀人。

在假意议和的背后,秦国已经暗中做好了赌国运的准备,等待赵国的将是无比锋利的秦剑。

秦国已胜于庙堂。

相比二十来岁的赵孝成王赵丹,六十五岁的秦昭襄王嬴稷无比老辣,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在耐心上远超对手。秦昭襄王深知,无论局势多紧迫都不能急,耐心是唯一的破局之路。面对孙子辈的赵孝成王,秦昭襄王可谓是手到擒来。他叫嬴稷,可谓是人如其名“稷”高一筹

赵国呢,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正确建议,但都未被没采用,这就说明最大的问题出在赵孝成王本人。那为何赵孝成王一错再错?

赵国的光辉历史让他盛气凌人,所以他要换廉颇。

年纪轻轻即位,又容易感情用事,让他急躁不已。

他认为准备周全时,大军就应该全军出击。当他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顺利时,他又开始急躁。他的CPU多半已经冒烟,想快速解决僵局,却又无能为力,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被秦国牵着走。

阅历单纯的赵孝成王根本意识不到长平之战是国运之战!他只想玩玩,可人家秦国是来玩命的!

赵孝成王从一开始就没搞明白,长平之战没有退路,也没有和谈,甚至没有投降!

所以,年近七十的老秦王略施“议和”小计,赵孝成王就上当了,他放弃了“合纵”这个唯一能战胜秦国的“利器”。

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事不踩坑就不会懂。对付秦昭襄王这种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法,可是赵孝成王单纯的像一朵白莲花。他不明白,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一样得不到。就算你要和谈,那也是“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只有军事胜利才能换来谈判,只有战争才能换来和平。赵军一来打不过秦军,二来又放弃了合纵,那秦国为什么跟你谈?凭什么跟你谈?

赵国在战场上输掉了野战,又在庙堂中输掉了外交。

等秦国备战完成后,老秦王突然变成了老阎王!他把赵国使者臭骂一顿,告诉他老秦人宁可战死,绝不和谈,你滚蛋吧!(赵卒不得媾

于是赵孝成王又怒了,他痛斥秦王无信,然后想要拉拢各国搞合纵,可惜已经晚了。列国君主都是人精,他们早就搬好了小板凳,今儿个除非秦赵死一个,不然他们绝不插手。

事到如今,赵孝成王只剩下一条路——和秦国死拼。

用现在的话说,赵孝成王是吃了没有“底线思维”的亏,他把秦国想的太好了,他不相信事情真的会往最差的方向发展。他又被秦国耍,又被列国无视。觉得自己委屈,只能让廉颇出击,偏偏这个廉颇死活不出兵!

赵孝成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如没头苍蝇乱撞。他再次迁怒于廉颇,而廉颇依然我行我素,就是不打。

就在赵国君臣一团糟的时候,秦国上下齐心,拟好了对赵方略。赵孝成王没有底线思维,但秦昭襄王有。

年近古稀的秦昭襄王做了一个简单的“底线计算”,他假设了最坏的情况“各国都救赵”,那等赵国使者回国汇报、赵王决定合纵、再派使者去魏楚、两国收到消息、朝堂讨论、各自征兵、准备粮草、开赴前线、加入战场......这套流程做完至少得几个月。

而这几个月,就是长平之战最后的决胜期!是秦国最后的机会!

人的一生可以努力无数次,但机会只在其中一两次出现。无论是否有人帮赵国,秦国都必须尽快结束战斗!

秦国的国运,就在这几个月里决定!

可是廉颇的防线太牢固,秦军攻不破,这是唯一的阻碍。

秦国决不能干等!

必须让赵军改变战略!

长平之战第三幕:反间——难知如阴

赵国和谈的使者被秦王骂走了,随着使者悄然回到赵国的还有一条流言。

这条流言给愤怒的赵孝成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选择。

流言的内容是:秦国不怕廉颇,而怕赵奢之子赵括!(独畏马服子赵括

这条流言迅速在赵国朝堂传开,而且流言背后居然还有更劲爆的内容:什么“廉颇败退是故意的”、什么“廉颇要耗光赵国国力”、什么“廉颇暗中联络秦国”、什么“廉颇马上就投降了(降矣)”等诬告廉颇的话多如牛毛。

年轻的赵孝成王本就病急乱投医,听此传言急火上涌。好你个廉颇,我说怎么连个小小的王龁都打不过,原来你是叛徒啊!

可廉颇不行,还有谁行呢?

当然是赵括啦!

赵孝成王越看赵括越顺眼:

“赵括老爹是名将赵奢,出身名门;军事知识倒背如流,自己又有能力。当年阏与之战也是廉颇不敢出战,也是人家赵奢千里奔袭,这才大败秦军,一仗打出数年和平!”

“如今长平之战,廉颇还是连连败退,我看啊,还得让老赵家来!”

“老赵虽然没了,可还有小赵啊。秦国最怕小赵,我想所言非虚!”

理解了赵孝成王的这一心态,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任命赵括主动出击,因为人们只愿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天下都不敢抗秦,赵王敢!老将都不敢出击,赵括敢!

赵孝成王志得意满地准备换将。

其实他不知道,这条流言是秦相范雎派人花重金在邯郸散布的,因为秦国需要抓住机会,一战定胜负。从此秦国的间谍网在六国生根发芽,直到秦国统一时,无数个勤劳的间谍创造了不逊于名将的功劳。

在我看来,反间计证明,长平之战耗不起的不是赵国,恰恰是秦国。原因很简单,如果秦国能耗得起,那只要简单地把赵国耗死就完事了,何必花重金、花心思去赌什么计策呢?

可有朋友会问,难道反间计就这么有效?秦国一用赵王就上当?

《史记》中怎么记载这个反间计的呢:

“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

看到了吧,是赵王觉得廉颇怂,先骂了(让)他好几次,然后应侯范雎才有机会用反间计。这说明任何反间计都要建立在“中计人本来就有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反间计只能推波助澜,不能神奇到给人洗脑。

在一知半解的人看来,长平之战是“赵孝成王中计换人”,但实际上是“赵孝成王本来就想换人”,只不过“反间计坚定了他的想法”。赵王不是打算换将吗?那我老秦给你助一把力,搞个小小的反间计,让你换上赵括。

换句话说,如果赵孝成王咬死用廉颇,那一千个反间计也没用。

反间计的疑问解决了,可还有一个问题:

秦国怎么就能保证赵括打不赢呢?

答案是秦国保证不了。

但秦国不在乎。秦国表示只要赵军放弃防守,那不管赵王派谁,我们白起都是无敌的,就这么豪横!

秦国不怕你打,就怕你不打!

说到打,我们就该聊聊赵括大将军了。

赵括,大家都很熟悉,毕竟“纸上谈兵”之名流传了千载(虽然那时候没纸)。

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阏与之战,赵奢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下成了炙手可热的名将。战后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赵括也因此被称为“马服子”。按理说“龙生龙,凤生凤”,老名将的儿子多少是个小名将,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嘛。

但赵括是典型的“老子英雄儿完蛋”。完蛋在哪?完蛋在过于迷信兵法知识,不稀罕实战。

注意,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赵括爹妈自己说的。

赵奢对赵括的评价:“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赵奢觉得儿子赵括只会死学习,看待战争过于儿戏,他不知道打仗是用人命堆出来的。赵括口中,打仗仿佛打游戏一样轻松,他对生死毫无敬畏。无敬畏,就代表无责任心。

赵母对赵括的评价:“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赵母觉得,老爹赵奢与士卒同甘共苦,但儿子赵括架子太大,赏赐全给自己买房,只看中自己的利益,毫不体恤士卒。而无体恤,就代表无军心。

所以赵括的爹妈认为,士兵在赵括眼中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只是一串串数字,只是一个个打仗机器。咱说如果赵括生在今天,可能真的是一个打游戏的好手,甚至是电竞冠军也说不定。

赵括为什么不亲士卒?为什么架子大?

因为赵括觉得人心没有用,军心也没有用。

他认为打仗就是设定程序,主将觉得如何就如何,让士兵去哪就去哪,让怎么打就怎么打,照着做就得了,棋子而已哪来那么多废话?谁废话军法处置。赵括像不像生活中最怕碰到的一类领导?

有些营销号用“赵括打赢麦丘之战”来论证赵括的能力,但实际上关于麦丘之战的全部史料只有一句“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所谓赵括参战只是脑补。这条谣言完全可以作为“史盲鉴定器”了。

真实的历史就是,在大括哥眼里,王龁一旦出现,他直接带着全部人马前压,干掉王龁。等秦军主将一死,秦军不战自溃。这时候大括哥乘胜追击,大败秦国,留名青史,好不快活!

赵孝成王和赵括就像两个锐意相投的哥们儿,对于赵王而言,老廉颇总摆着一副臭架子,总是不听话。可小赵听话啊!他迫不及待地希望赵括复制赵奢阏与之战的奇迹。

两人一拍即合,赵孝成王正式宣布:换掉廉颇,任命赵括为将。统领赵军,全军出击!

眼见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赵括母亲无奈地留下了遗言:

“如果赵括战败,请王上不要连坐赵家。”

其实赵孝成王前边那么多次都没选对,到了这一步已经别无选择了。

议和?现在没戏了。

合纵?列国在看戏。

耗着?何时是个头。

秦军不可能撤,廉颇又不愿打。所以赵孝成王只能派一个愿意打的人。

赵国这边是没得选,秦国那里却乐开了花。如今大秦的统治者全是名副其实的老油子:秦昭襄王快七十岁、杀神白起六十来岁、相国范雎也是老头子。三位老前辈打算给赵国的小年轻好好上一课。

如今范雎的反间计生效,赵军主帅换成了赵括。秦昭襄王立刻发下王命,火速派“核武器”白起去前线,全权执掌秦军。

当然,白起是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

秦王发出了可能是这辈子最严的军令:

“敢泄露武安君(白起封号)行踪者,立斩不赦!”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计篇》

秦国军情如乌云蔽日,赵括就这样傻不愣登地踏入了长平的战争迷雾。

至此,长平之战经过了“试探、固守、反间”三幕精彩好戏,终于迎来了高潮!

长平之战第四幕:围困——动如雷震

阴历七月在中国民间俗称鬼月。

长平阴风四起,鬼门大开。

无数人魂即将添做新鬼。

但对于赵孝成王而言,这个“鬼”来的有点早。

就在冯亭献上党的那年,赵孝成王就做了一个诡异的梦。他梦见自己身穿两色华服,乘龙升天。但还没飞多高就自高空而坠,掉在了一堆金银珠宝里。

梦境如此真实,赵孝成王一个激灵陡然惊醒,枕头早已被满头冷汗浸湿。

第二天一早,赵孝成王慌忙命人占卜,卦象显示:

衣分两色,乃残缺之意;

飞而坠,乃有气无实之意;

金玉如山,乃忧患之意。

残缺?有气无实?忧患?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孝成王对这个解释很不满意,他铁青着脸屏退了算命师。

直到后来,他才知道这个梦意味着什么。

七月流火,夏秋之交,酷暑稍退。

如山的压力从王龁的肩头移到了白起的肩上,他已经秘密赶到长平前线,成为了数十万秦军的最高领导者。

在伊阙之战大破韩魏之后的三十三年,在鄢郢之战大破楚国之后的二十年,白起再次执掌秦军虎符,决定秦国国运。

不久前秦昭襄王曾问白起,长平战况僵持,王龁攻不破廉颇的防线。若武安君亲至,能否战而胜之?

白起答曰,若满足两个条件则秦军必胜:

一、无一国救赵;

二、赵军主动出击。

秦昭襄王心领神会,立刻着手准备。

他首先利用赵孝成王稚嫩的战略失误,款待赵国使者,使赵国失去合纵的可能。然后派丞相范雎散播“秦国害怕赵括”、“廉颇投敌”等谣言,以反间计促使赵孝成王换将。

恰好赵括的老爹赵奢真的打败过秦军,这条谣言一下就显得无比真实,本就打算换将的赵孝成王果然中计。

接下来就是隐藏白起的行踪了,毕竟白起“杀神”的名头太大,万一把赵括吓萎了,再来个龟缩不出,那努力就白费了。

好在赵国的情报能力太拉垮,所以赵括并不知道白起已经秘密抵达长平,他还以为自己面对的是王龁。

赵括就像一个盲人司机,看不到公路上拥堵了数公里的长龙,反而踩尽油门冲向车群,那结局自然只有一个:车毁人亡。

赵国在野战、外交战后又输掉了第三战——情报战。

不过,赵括完全意识不到这些。他在首都邯郸接受赵王犒赏,佩着赵王的赐剑,带着新征发的二十万援军开赴前线。加上前线已有的二十五万赵军,赵国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五万!

赵孝成王和赵括准备压上全部兵力,与秦军主帅王龁一战定胜负!

命运就是这么有趣,廉颇上的时候做的是白起的准备,结果来的是王龁。赵括上的时候做的是王龁的准备,结果来的是白起!

老秦昭襄王的外交计,老丞相范雎的反间计,以及老将白起的战争计,再加上本就比赵军战力更强的秦军,即将多方合力给赵括判下死刑。

上下同欲者,胜。

长平战场在上党郡南,以丹水河为界,秦垒在西,赵垒在东,两军跨河相距五里。战场被山峦围绕,南北五十余里,东西二十余里。

公元前260年七月,赵括与白起分别列席两军指挥台。

决战开始!

这一次是赵军先攻,秦军守。

熟读兵书的赵括,第一次走进真实的战场。他抑制不住兴奋的双手,一到前线便风风火火地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廉颇时期的规矩,全换!(悉更约束

第二件,廉颇时期的将官,全换!(易置军吏

第三件,将所有兵力集中于前方,然后全军出击!(出兵击秦军

赵括要证明老廉颇做不到的,他能!

父亲赵奢当年能大败秦军,他也能!

长平战场被丹水一分为二,秦赵各占一侧,在赵括眼里这就是经典的“棋盘格局”,这正是他擅长的一对一战场。平心而论,赵括有一定水平。即使抛开“麦丘之战”这种谣言,就凭他能迅速更换部署以及熟悉人事调动,他至少不完全是草包。

赵括知道兵贵神速,要打就打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让数十万军队迅速发动攻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赵括做到了。这才是赵括真正有水平的地方,这说明赵括除了没有实战经验,其他素质或许并不差。

可惜对手是白起。

当年赵军修筑防线死守,就是为了防白起。结果当白起真的来临,赵军反而放弃了防守,全军出击。

白起暗中观察到赵军倾巢而出,他命前部秦军迎击。两军战至正酣,秦军突然诈败而退(详败而走),一直退到秦军西垒壁。

白起此招正是“能而示之不能”,以虚就实,引赵括上钩。

赵括一看见秦军败退,大喜过望,觉得秦军不过如此。随即赵括乘胜追击(赵军逐胜)。赵军主力跨过丹水,企图一举击溃秦军。

可是,当赵括一路追着秦军到了西垒壁,却发现怎么也攻不破秦军防线(壁坚拒不得入)。

于是倾巢而出、半渡丹水的赵军,在西垒壁前被秦军拖住。

赵军打不过秦军,这是王龁与廉颇时期就得出的结论。如今赵括再次尝试,结果仍然相同。

先锋部队没打动秦军防线,可我们的赵大将军不信邪,他已经被秦军诈败迷惑了双眼。再说了,赵孝成王在后方殷殷期盼,就是希望赵括能用一场大胜将秦国拉回谈判桌,纵马冲锋的赵括肩上所负甚重。

就算战场上赵括能退,朝堂上他也不能退。

于是赵括调动了所有的战斗部队,全部压到秦军防线前,企图“大力出奇迹”。

赵括的这个决定,将赵军彻底拖入了深渊,也将赵国彻底拖进了泥潭。

因为他的对手是白起。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赵括一上钩,白起知道机会来了。

白起最擅长抓战机,投放预备队的时机对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这就是“以奇胜”。当年伊阙之战,白起抓准韩魏两军推诿的心理,逐个突破韩魏联军。如今过了三十年,白起的指挥艺术更是炉火纯青,臻至化境。

秦军帐内,白起手中宝剑在沙盘上运转如飞,传令官的令旗随之上下翻动,数十万秦军开始隆隆运动起来。

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白起先命西垒壁秦军不惜一切代价死守,然后派出了两支奇兵(张二奇兵)突袭赵军后方。

第一支奇兵,是两万五千人的秦军。这支部队是秦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趁着赵军主力全部在前方鏖战,后方空虚之际,穿越崇山峻岭偷偷绕后突袭长平关,攻下了赵军后方的百里石长城(绝赵军後)。

要知道百里石长城当年被廉颇守得固若金汤,怎么到了赵括手里就被打下来了?是秦军战力太强?还是白起用了间谍?抑或是赵括将守关士卒也抽到了前线,导致后方空虚?

而且白起没有电话,没有即时通讯,这些分秒必争的精微操作全靠令旗、金鼓来操作。那白起是怎么做到如此大跨度的调兵?

不知道。

我们只知道,廉颇辛辛苦苦修的坚不可摧的百里石长城,现在换了主人。两万五千秦军拿下百里石长城后,马上掉头,将赵军主力围在长平。

赋闲在家的廉颇要是知道白起用自己修的长城围了赵军,估计得气吐血。

第二支奇兵,是五千人的秦军骑兵部队,他们趁着赵军后勤兵力薄弱,迅速插入赵军垒壁(绝赵壁间),断绝了赵军主力部队和粮食部队的联系。

这五千秦军骑兵可不得了,赵军最后崩溃正是多亏了他们断绝粮道。

白起不动则已,动如雷震。

至此,一支秦步兵围住赵军,一支秦骑兵断绝粮道。

眼尖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咱们在“赵武灵王篇”刚刚讲完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可长平之战怎么全程都没提赵国骑兵,反而是秦国用了骑兵呢?

这是因为赵国胡服骑射的骑兵多是北方代地的边民,他们的骑射作战在南方上党的山地“水土不服”。而且秦军的骑兵也并不是骑马作战,更多的是骑马快速把士兵运到指定地点,然后下马筑垒防守。

在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兵的作用更多是“快速部署”。比如赵括就被白起的“快速部署”打入了绝境:赵军主力部队能打,但没粮食,饿着肚子;赵军后勤部队倒是有粮食,但不能打,冲不开秦军的包围,只能眼睁睁看着主力被围。

白起的神通一闪即没,赵括已陷死地。秦军不光把赵军的家偷了,还把赵军的主力部队和后勤部队一分为二。

伊阙之战中我说过白起有一个的“穿山绕后神技”,三十三年前的伊阙是如此,三十三年后的长平还是如此。甭管面前挡着多少座山,白起总能让秦军精锐杀到你背后。至于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也不知道。

而且在长平之战中白起还展示了另一个神技——等而围之

兵法有云:十而围之。就是说你要围困对方,至少需要有对方的十倍兵力。可白起借长平的地形,以几乎一比一的兵力围住了赵军,实现了关门打狗。

其实赵括用全部主力冲击也没啥问题,万一秦军顶不住全体赵军的全力一击呢?可惜赵军打不过秦军,廉颇打不过王龁,赵括打不过白起。战争是血淋淋的,白起却生生让它变成了艺术。让我们再欣赏一下白起到来之后的长平战场:

当年,廉颇修筑了四道防线以待秦军来攻。

第一道空仓岭防线和第二道西垒壁防线被王龁攻破。

第三道东垒壁防线被全军出击的赵括主动放弃。

第四道百里石长城防线被白起偷袭,现在成了绞死赵军最坚固的铁链。

直到此刻,赵军才真正开始面临断粮危机。

可惜由于赵孝成王的外交搞得一塌糊涂,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没借。燕国虽然也曾表示救赵,实际却没有任何行动。

赵军四道防线尽失,按理说秦军可以庆祝了。但白起的眉头依然紧锁,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白起围住赵军后不敢稍待,一边派秦轻兵堵截缺口,一边飞报秦昭襄王,请求增兵

如果我们在手机上看地图,可能会误以为白起把赵军围在了一个山头,大家脸贴脸、面对面。但其实以西垒壁为例,秦军西垒壁有十五公里长,北京的北三环到南三环也就这么长

而如此长的包围圈,秦军有三道。

这大的包围圈,秦军不可能平均分布兵力,只能驻守山口要道和山顶高地,而数十万赵军如果集中兵力于某点殊死一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万一秦军西垒壁被攻破,抑或两支奇兵中的任何一支被吃掉,那战场局势可能瞬间扭转。别忘了赵国仍然有援军,如果他们跟赵括里应外合,秦军危矣!

《西游记》里孙悟空刚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玩命挤一挤,五行山是有可能塌的!所以虽然被围的是赵括,可白起的心跳一点都不慢。

但我们的大括哥却出人意料的自信。

在赵括眼里,秦军有几十万,赵军也有几十万,时间一长白起还能围得住?何况如此大的包围圈亘古未有,没准多捅几次就破了!兵书上写了嘛,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

不过战场混乱一片,赵括也不能再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了。他决定收拢军队,筑起营垒,边突围边等待救援(以待救至)。赵括坚信,他亲爱的赵孝成王一定会派大军来救,到时候里应外合,必能大破秦军!

不幸的是,赵括没等来赵孝成王的任何消息。

但白起却等来了秦昭襄王的消息。

听闻赵军被围,年近古稀的老秦王虎躯一震,瞬间年轻二十岁!他冒着老骨头散架的风险,亲自坐马车一路颠到河内郡,不辞辛劳地为白起征兵。

秦昭襄王亲口发出王命,赐所有河内百姓升爵一级,然后让河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前往长平,支援白起的超大包围圈!

对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普通百姓来说,“没立功先得爵”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关键是此时的长平之战胜负已分,早就度过了最艰难的交战时刻,河内的百姓过去只要守好营垒就行,相当于白赚一爵。于是大家纷纷表示,愿死战以效王命。

秦昭襄王的这次征兵至关重要,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不亚于白起包围赵军。如果白起是长平之战的总导演,那秦昭襄王就是最关键的黄金投资人。

君臣一心,上下同欲,河内秦军正式开往长平前线。这支援军遮断了赵国援军以及粮草,因此不是赵孝成王没救赵括,而是全被秦河内援军截断了。

这支援军就像如来佛祖在五行山上贴的那道符,彻底将赵括这只孙猴子压在了山下,永世不得翻身。

白起不是如来佛祖,没有慈悲心肠。

赵括也不是孙行者,等不来唐长老。

那结局就没有悬念了。

西垒壁的秦军主力,百里石长城的两万五千绕后部队,以及五千断绝粮道的秦军骑兵,三军如同一个坚固且绝望的三角铁闸,将赵军主力牢牢围死在长平。再加上第二波到达的河内秦援,赵军已经十死无生。

有人可能会觉得赵括傻。白起诈败,赵括就直愣愣带着所有人往上跟?廉颇被秦军打的连连败退,赵括却在第一战就击败了秦军,他就一点都没怀疑?

首先,在熟读兵法的赵括看来,兵书上写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按“十则围之”的话,赵括怕人带少了被围。

按“五则攻之”,赵括怕人带少了被吃。

所以赵括才让主力倾巢而出,这是赵括眼中最佳的战术选择。

在战略上,赵括是背负着层层重任来的长平。赵孝成王已经确定了出击的大方向。如果秦军有败退,赵括一定会疯狂抓住。战场形式瞬息万变,赵括一个念头闪过,赵军已经莽上去了。

而且秦军诈败下了血本,不由得赵括不信。我猜白起为了诈败能演得更“真”,多半是让王龁亲自做诱饵。我们有上帝视角当然知道真实主帅是白起。但以赵括手中贫乏的情报显示,秦军主帅是王龁。因此王龁做诱饵最能吸引赵括。

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在年轻气盛的赵括看来,王龁败退是秦军的巨大失误,自己只要带赵军全部主力往上压,不惜一切代价吃掉王龁兵团,那么秦军将不击自溃。至于其他的后果,不好意思兵书上没写,赵大将军不会。

所以他出击了。

所以他中计了。

所以他被围了......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若论兵法知识那没有人能胜过赵括。可辩论赛可以赢无数次,也可以输无数次。真实的战场上,只有一次机会。输了,就没命。年轻的赵括和年轻的赵孝成王犯了同样的错误。赵括出击没问题,但“不考虑其他可能”就是问题。赵孝成王接受上党没问题,但“没做好死战准备”就是问题。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数十万赵军被白起牢牢围在长平这座巨大的监狱中,求生无门。

士气萎靡的赵军开始隐隐感觉,长平,可能是他们悲惨的归宿。

长平之战第五幕:屠杀——冤魂嗟叹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1995年,山西省高平市第一次惊现大型尸骨坑。

2011年,高平市再次突现两处大型尸骨坑。

2020年,高平又一次发现大型尸骨坑。

白骨森森,令人不寒而栗。

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早已见怪不怪。据说还有更多的尸骨坑,只是因为当地人早就习以为常,所以并没有上报给有关部门。

高平,两千年还有另一个名字——长平。

这些尸骨坑的发现,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两千年前的那场大战——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六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赵军被秦军从农历七月围困到九月,已经过去了四十六天。

四十六天,

一千一百零四小时,

六万六千二百四十分钟,

三百九十七万四千四百秒​,

这四十六天,赵军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难熬。

难熬到什么程度?《史记》用了四个字:

“阴相杀食!”

赵军粮道被秦军截断,全军上下饥饿难耐,草根吃完了,树皮啃完了,河鱼抓完了,马快杀完了,连观音土都抢光了,长平包围圈里已经被整个薅秃了。赵军为了活下去,走向了最后一步——(暗中)吃人!

情势危急如此,赵军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进行了多次突围,但奈何城关太险,秦军防御太稳,死活就是打不下来、突不出去。

故关西侧的百里石长城被廉颇修的杠杠的。以前王龁来打就打不动。现在赵括想突围,也打不动。后来赵国救兵来打,依然打不动。如果不是赵括倾巢而出,导致后方兵力空虚,我甚至觉得连白起都攻不下来。

但历史没有如果。

白起偷袭得手后肯定派足了兵力防守,等秦昭襄王的河内援军到达长平,赵军基本上就失去了突围的可能。赵军是主力突不出去,粮食突不进来。

秦军有吃有喝,防守一次比一次精神足。

赵军饿着肚子,进攻一次比一次势头颓。

拼了四十六天后,赵括撑不住了。

他已经使遍了浑身解数,他手下的赵军即使饿到吃队友也不投降,可见赵括还是很有管理水平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秦军“割头狂魔”的形象太差,赵军害怕投了也是死......

所以在内外巨大的压力下,赵军依然顽强死战。赵括将剩余士卒分成四队,反复冲击秦军包围圈。不幸的是,赵军的攻击如潮水冲堤,声势虽猛,却没有任何效果。

第一次实战打成这鸟样,赵括心态崩了。他现在才知道战场上背再多理论都没用,人死不可复生,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游戏。

赵括只剩最后一个选择。

他最后一次整理仪容,最后一次擦亮盔甲,最后一次挎起长剑,最后一次召集仍有残力的赵军,将他们编作为最后的精锐,最后一次整队,然后亲自带头冲向了秦军。

秦军的箭雨遮天蔽日,年轻的赵括不幸被射杀。

在生命最后余光里,赵括做了一个有骨气、有担当的将军。

面对绝境,他没有投降,没有自尽,更没有弃军而逃(点名马谡),而是一直与赵军坚守到最后一刻,直至战死。

一个将军的最好归宿,就是死于最后一场战斗的最后一颗子弹,某种意义上,赵括做到了。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奋战而死的。他没有死于坑杀,没有死得那么窝囊。

只是,赵括临死前或许仍有一个疑问:他究竟败在了谁的手里?

随赵括一同战死的还有前上党郡守冯亭。当初赵孝成王给他奖赏,他一概拒绝,惭言自己有三大不义,因此只敢效死,不敢领赏。

最终冯亭用生命践行了诺言,他做到了与上党人民共存亡。

赵军主帅被射杀,数十万赵军的最后一口心气被浇灭,全军投降。

至此,赵国输掉了最后一战——决战。

纵观整个长平之战,赵国从战略到战术、从朝堂到沙场、从情报到外交、从判断到决断,全部败于秦国。

这就是总体战,前人从未见过的新型战争模式。

长平之战前的种种战例,一般都是两国军队在运动中伺机歼敌,强调兵贵神速,追求快速解决战斗。例如经典的围魏救赵,先将敌人不断调动,然后以逸待劳,击其必救。再如白起自己打的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都是如此。

但长平之战不同,长平之战更多时间在“静”。秦赵双方共计百万士兵不打也不撤,而是大规模的对峙、相持、消耗,赵国耗到了“无以食”,就连“水漕通粮”的秦国也耗到了“国虚民饥”。

总体战这种打到两国虚脱的新型的战争模式,赵国是第一次面对,秦国也是第一次面对,列国更是第一次见。

两大强国近百万大军长期对峙的僵局怎么解?没人能保证第一次做新题就交满分答卷。

白起能。

后来有了长平的先例,大兵团对峙的总体战就经常出现了,战争流程也都大同小异:试探——增兵——消耗——一方耗不动了——露出破绽——被对手干掉。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演,让秦赵两军在他的手下团团运转并将战果拉到了极致。

如果长平之战是一场电影,那么导演白起一定很想在此时打上“全剧终”。

但现实不是电影,白起还得继续处理后事。

处理这个上下五千年最难决断的战争后事。

秦军宣布缴枪不杀,赵军低眉垂首、放弃抵抗、丢下武器、脱下铠甲,集中到弃甲院。

秦军士兵欢呼雀跃,这场炼狱终于结束了,他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开始打扫战场。

但秦军的最高指挥官白起,看着鱼贯而卸甲的赵军,心情极其复杂。

数十万赵军,这是秦国无论如何都消化不了的天量。

派人看着?

要知道赵军即使吃队友也不投降,极其坚韧,如果派秦军看守如此刚烈的赵军,那秦国士兵甭干别的,成立个监狱算了。

让人养着?

秦国几十万士卒都快没饭吃了,哪来的粮食给赵军?

原地放走?

开玩笑呢!从秦军攻韩开始,前前后后死了这么多人,河内男丁为之一空。秦国付出这么大代价,放走赵军?天方夜谭!

不能看、不能养、不能放,因此赵军从投降起,他们的路就只剩下一条。

死!

白起没犹豫太久,很快做出了选择:

“日前秦国曾攻克上党,可上党军民不归秦而归赵。如今赵卒也有反复的可能,除非全部杀掉,不然一定是祸乱!”

四十五万赵军的命运,最终确定。

夕阳西下,远山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旋即被接踵而来的夜色吞没。

黑......

压抑感在数十万迷茫的赵军中扩散,他们饿着肚子,分成几波走进了山谷。赵军中机灵的在窃窃私语,据小道消息传言,可能有一部分赵军会被放回去,有一部分留在秦国,抵抗激烈的可能会被杀掉......

不久后,秦军的正式军令传来。这次是白起亲口承诺,赵军降卒可以活。

此言一出,希望在数十万赵军中炸开,人群开始骚动。有的人仍未从惊恐中走出,有的人激动地泪流满面,有的人疲劳已极面无表情,有的则是在混乱中寻找着自己的父亲、兄弟......

见赵军全部走入山谷,白起从黑暗的军帐中踱出,眼中没有一丝情感,更没有任何犹豫。

他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秦军万箭齐发。黑暗的空气中瞬间充满了箭头破空的疾厉嘶吼,尖叫声夹杂着哭喊声以及箭头穿透人体的闷响,数十万赵军士卒瞬间被射成了刺猬,惨死长平。

是的,赵军降卒被白起骗了。

数十万赵军,全部被杀。

有很多朋友对长平之战中赵军的真实死亡人数提出质疑,但靳生禾先生和谢鸿喜先生的专著《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指出:

“尽管晚近有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怀疑当时的赵国时都能以45万人投入此役或白起杀降能达到40万之多,却都尚未提出足资否定上古文献记载的确切理据。”

因此既然没有学者能否认,那我就采信这一观点。

杀降是一个心理压力巨大的操作,但白起心如铁石。

随后,数十万秦军从容地走下山头,一边补刀,一边像切萝卜一样割下死去赵军的首级,提着兴奋地向长官报功。秦军长官按次序把数十万人头堆在山上,然后一脚把尸首踢进坑里草草掩埋。后人因此将山谷改名为“杀谷”。

对此我只感到恐怖与绝望,无边的恐怖,无边的绝望。

白起杀降是一个极其著名但也极有争议的事实。有人说白起也是出于无奈。但对于白起“诈而后降”的选择,我理解,但不认同。

我认为现代人还是要对历史保留一份温情。战争确实免不了伤亡,但杀降毕竟太过残暴。长平之战,四十五万赵军全部被杀,人数超过了赵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商鞅变法以来,秦军的暴行到达了顶峰。

在惨死的数十万赵军中,或许有人怀着帮助上党军民的正义感而踏入长平;或许他们也想通过自己在战场的搏杀为妻儿拼一个好生活;或许他们中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孩子也没有老婆,只又家中老母;或许有的人一家爷孙、父子、兄弟齐上战场;或许他们也像我们一样伤春悲秋......

写到此处我也心痛,赵军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着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但在这一刻,在这个被黑暗吞没的山谷中,所有的一切都已毫无意义。

他们听从了秦国上将军美丽而虚假的诺言,放下武器,放下戒备。然后在午夜山谷尽数被杀。赵军尸体堆积如山,血流如注,鲜血将河水染红,“丹水”之名由此得来。

为了进一步渲染恐怖气氛,白起特意放回了二百四十名赵军幼卒回国报信,这二百四十个娃娃回国会如何哭诉,可想而知。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白起杀降,令多少人家生死永隔,空留遗梦。虽然我的书叫《秦趣》,我也想尽量把历史写的有趣,但历史沉重的一面,我无法掩盖。

后来唐玄宗李隆基游至长平,见白骨遍野,触目惊心。于是命当地官员修“骷髅庙”以祭祀四十万赵军亡灵,并改白起台为“头颅山”,改杀谷为“省冤谷”,择白骨立为“骷髅王”,这是我国唯一一座祭祀战争的庙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赵军降卒已杀,白起脚步未停,他要一举灭赵!

白起已经年逾古稀了,他要用生命最后的时光完成这件大事。

长平之后,白起唯一的对手不是六国,而是他自己的寿命。古代很多帝王将相到他这个年纪往往会做出一些过激举动,因为他们自知时日无多,还想有所突破,还想奋力一搏。

但是白起已经很难突破了。

论歼灭,千古之下无人出其右;论斩首,他更是遥遥领先;轮对手,韩、魏、楚、赵被他打了个遍,皆因他而衰落,如此滔天的功劳已经顶到了头。

那么白起还能怎么突破呢?

灭国,

灭赵。

唯有灭国之功,能让白起在青史中更上一层楼。

是,灭国不是一个新鲜事。魏国和赵国灭了中山国,齐国灭了宋国,楚国灭了鲁国,可前人灭的都是小国。赵国不一样,赵国是正儿八经的战国七雄!

如果白起一战灭赵,他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前无古人的第一将!

至于其它考虑,对年逾古稀的白起而言已经不重要了。毕竟白起是那种为了战争生涯的圆满,连秦王的脸都能打、连自己的命都能不要的狠人。

白起派自己的使者卫先生回国请粮,希望秦昭襄王能再加军粮助他灭赵。白起不惜拼上这条老命也要完成灭国之功。

......

赵国。

邯郸城。

长平四十余万赵军全军覆没,天塌了。赵孝成王急火攻心吐血案前,痛声疾呼:“寡人悔不听赵豹之计!

现在想起豹叔叔了?

晚了。

赵国沦落到如此境地,怪谁?

怪赵王,怪赵括。视战争如儿戏,视外交如玩笑,视情报如无物,四十五万赵军士卒全添做了白起的业绩。韩、魏估计都笑醒了——我俩加起来一共送了二十四万,你老赵一下就送四十五万,豪气啊!

赵孝成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底线思维”。他接收上党没毛病,但应该从接收一刻起就做好举国死战的准备,至少也应该尝试合纵抗秦。可是赵孝成王一个都没做,他始终不相信事情真的会往最差的方向发展。

人家秦王跟你玩命,你却还在犹犹豫豫,一会觉得应该拼,一会又打算和,一会又要换将,生生把良机耗没了。你可以努力无数次,但机会只会出现一两次,抓不住就过去了,大一统的梦从赵孝成王的指尖悄然流逝。

只是可怜数十万赵国好男儿!

赵军全军覆没后,秦军分兵两路继续攻赵:

一路是王龁率领,先攻皮牢(今山西翼城东北),继而东进攻取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

一路是司马梗率领,北上平定太原郡,并全部占领韩国上党郡;

这两路秦军平定了上党南北,扫清两翼,整个太行山脉已经全部被秦国纳为己有。

邯郸,已无险可守。

赵军惨遭坑杀,秦军不断猛攻,列国袖手旁观,邯郸君民震惧,最危急的时刻到了!

邯郸之战

公元前259年十月,秦大胜赵于长平,随后武安君白起回咸阳复命,所部秦军一分为二,南北出击,攻占太原郡、皮牢、武安等地,彻底扫清了太行山脉。

接下来,就是拿下无险可守的邯郸了。

谁知,大变突来。

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居然握手言和了!

这一次不是计谋,不是迷惑,不是欺骗,是秦国如假包换、真真切切的罢兵。

这一下,从不疑惑的白起开始疑惑了。

白起坚信兵贵神速,可为何秦军在形势大好之时突然停止进攻?他反复向秦昭襄王阐述自己的灭国大计,但是,那个曾经不辞辛劳、亲自颠簸到河内征兵的秦昭襄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王者那一副拒绝的铁面。

白起不明白。

直到他听到了一则传言:

赵国使者苏代(苏秦之弟)游说秦相范雎。苏代说,白起如果灭了赵国,那他的军功将是秦国第一,位列三公,到时候就算范雎贵为相国,你也得老老实实看白起脸色。所以,不如劝秦王同意赵国求和,别让白起拿了灭国之功。

于是,范雎就在秦王面前说白起的坏话,秦王也听信谗言,召回白起并害死了他的使者卫先生,同时命令秦军罢兵,停止灭赵。

责任全在范雎。

在传统叙事中,人们总要塑造一个“反派”,然后把所有负面都推倒“反派”身上,最后所有事情就能说通了。长平之战的故事中范雎就是那个“反派”,因为范先生简直太适合当坏人了,“睚眦必报”这个成语就是专门形容他的。

基本上所有的影视剧中范雎都是反派,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我一般不爱强行塑造反派,因为我相信纯粹的坏人很少,我更愿意探寻每个人做出不同决定的动机。范雎,被众多网友称为“秦国第一小人”,可他的话真的全无道理吗?

让我们看看范雎的“小人”之名是怎么来的。

前面介绍过,范雎曾经是魏国的下人,曾随主人出使齐国。齐王喜欢才华出众的范雎,重赏了他。主人觉得范雎抢了风头(知之,大怒),于是回国后诬陷范雎私受贿赂,里通外国(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不分青红皂白将范雎一顿毒打,还把范雎扔到厕所并在他身上尿尿。

后来郑安平和王稽救了范雎并帮他入秦。范雎混成秦相后,先羞辱了他曾经的主人,然后逼迫毒打他的魏相自杀。而救了范雎的郑安平被他推荐成了秦国大将军,王稽被他推荐当了河东郡守。

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复仇故事吗?

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有人诬陷你,指使手下把你打个半死,肋骨打断牙齿打掉,你装死想避难,结果他们把你扔厕所里,让喝多的了的宾客在你身上呕吐撒尿。

这样的仇,换你你难道不报​?

而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愿意对你伸出援手,救你一命的人。这样的恩,换你你难道不报?

平心而论,光凭这些记载,我很难认为范雎是“小人”。秦相张仪也曾被楚令尹诬为“窃玉贼”,张仪百口莫辩也遭毒打,恨恨地说出了“必窃国以雪耻”,后来果然发生了“张仪欺楚”。难道张仪也是睚眦必报的“小人”?

再说汉高祖刘邦,他发迹前经常带着狐朋狗友去大嫂家白吃白喝,刘邦大嫂不高兴,就假装没有饭,搞得刘邦在小弟面前很没面子。结果刘邦跑厨房一看,明明有饭。就因为这事儿,刘邦记了大嫂家一辈子。难道刘邦也是睚眦必报的“小人”?

所以我觉得范雎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小人”。至少现在不是。而且我也不相信,秦国付出无数人力物力打的一场长平之战,仅仅因为范雎的个人情绪就罢兵。我认为读史不该“从情绪出发”而要“从逻辑出发”。

我依然秉信我强调过无数次的观点——古人只是条件落后,智商并不比我们低。

秦昭襄王不傻,“灭赵”不只是白起留名青史,对他这个君王而言也是至高荣耀。范雎作为人精,自然也知道秦昭襄王不傻。所以范雎不可能因为“嫉妒白起”这种肤浅的理由就入宫进谏。

史书上说苏代用“反间计”让范雎进谗言召回白起,避免了赵国灭亡。但在换赵括的时候我就说过,所谓的“反间计”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中计的人必须已经有了想法”。

“反间计”只是推波助澜,根源还是秦昭襄王自己想停战。

那秦昭襄王到底为什么不灭赵了?在我看来有三个原因:

国内空虚;

国际动荡;

赵王认怂。

不灭赵的第一个原因,秦国国内空虚。

秦昭襄王原话是:“国虚民饥,君(白起)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

秦昭襄王跟白起说,现在国家亏空,百姓都要饿死了,你白起两嘴一张叭叭要粮,问题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秦昭襄王觉得秦国打不动了。白起你想灭赵我理解,但粮食就这么点,给秦军吃了那百姓就没得吃。范雎进谏也是用的这个理由,范雎原话是:“秦兵劳,请许韩、赵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秦兵劳”是一句大实话。

为了打长平之战,秦昭襄王已经将河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用。再打,打得动吗?不是不想灭赵,实在是灭不动了啊。

再说了,赵国那么大,打下邯郸就等于灭赵吗?

万一被拖入持久战,那其余五国的心思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不灭赵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国际局势动荡。

本来长平之战前秦国一家独强,不惧列国。可如今秦国“国虚民饥”,损耗巨大,再要强行用兵那就要掂量掂量了。历史上穷兵黩武把自己玩死的比比皆是,更不要说六国有“合纵”这个大杀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秦国不灭国,那六国不会应激,接着奏乐接着舞。

可秦国一旦实打实灭了一国,还是灭了一强国,那剩下五国的神经马上就要紧绷起来了。并且白起骗杀赵军,这就是向天下宣告“降秦必死”。那五国的选择就简单了,战死是死,投降是死,那不如死战。

恐惧到了极点就是愤怒,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是闹着玩的。灭不了赵国没关系,但秦国要有危险那就全完了。如果你是秦王,你还敢赌吗?

所以白起眼中的“形势大好”在秦昭襄王眼中是要打个问号的。秦王深知,在大海中受伤不算什么事,真正致命的是血腥味会引来鲨鱼。

就在秦昭襄王为国内和国外的困局忧虑时,赵孝成王抛来了橄榄枝。

这也就是不灭赵的第三个原因,赵国给了台阶。

是的,年轻的赵孝成王亲自入秦求和,向秦王认怂。他态度卑微地放弃了一切幻想,就一句话:只要秦军退兵那怎么谈都行。

秦昭襄王本就忧虑,现在赵孝成王给了台阶,相国范雎又一心说和,那干脆就和吧。

于是秦昭襄王要求赵国割让六城,秦军正月就撤。赵孝成王满口答应,马上回国主持地契交割。

如此一来,既巩固长平之战的胜果,又能白拿赵国城池,还不会激起列国合纵,秦军可以修整,国力可以恢复,简直是一举多得!

综上,秦昭襄王本身就放弃了灭赵,所以才顺水推舟地借着苏代所谓的“反间计”,借着范雎所谓的“小心眼”,最终达到了目的。

无论如何,秦国撤兵了(引兵而归)。

但是,如同当年的赵孝成王一样,秦昭襄王忘了追问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赵国是诚心议和吗?

赵孝成王回国刚准备割地,大臣虞卿进谏。虞卿曾在长平之战前力主赵、魏、楚合纵抗秦,足见此人是一个目光长远的名士。

这一次虞卿再次给出了正确的建议,他认为赵国绝不能给秦国割地,道理很简单。以秦国的德性,如果自己能打早就打下来了。现在它不打了,说明它打不动了!如果赵国现在割地,那相当于帮助秦国回血。

最后,虞卿一锤定音:

赵国,无论何时都不能用有限的国土去满足秦王无限的贪欲!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

这一次,赵孝成王听了虞卿的建议,不割地!

六座城其实不多,但赵国一寸都没割给秦国。当年晋惠公赖掉了秦穆公的八座城,如今赵孝成王故技重施,再次赖掉了秦昭襄王的六座城。

赵国是不是不讲信用?是。

可那又如何?秦国讲过信用吗?还是那句话,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

秦昭襄王从正月撤回秦军,一直傻等了九个月,甭说六座城池了,就连六根毛都没看见。一向耍人的秦昭襄王好不容易真诚了一回,结果被赵王耍了。老流氓怒不可遏,大骂赵王无信,随即准备再度出兵攻赵。

但此时白起站了出来,劝说秦昭襄王既然已经息民缮兵,那干脆就不要再动刀兵了。秦昭襄王觉得稀奇,这辈子居然能从白起嘴里听到“停战”二字?秦昭襄王就问说,当年你白起领着疲惫之师也要灭赵,如今士卒修整了你反而说不要灭赵了?

这是白起首次劝说停战。

但秦昭襄王拒绝了白起的提议,仍然派兵攻赵。

公元前259年九月,秦五大夫王陵领兵围攻赵国首都邯郸,邯郸之战爆发。

胜负逆转

因为长平之战太过传奇耀眼,导致很多人忽视了紧接着发生的邯郸之战。但其实邯郸之战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长平之战。

邯郸之战,充分展示了人心的力量。

我说过恐惧到极点就是愤怒,邯郸人民已经不再惧怕秦军了。他们正发奋图强,玩命种庄稼、玩命生孩子、玩命造兵器、玩命修城池,涕泣相哀,戮力同忧。

人常说“多难兴邦”,此言不虚。

赵孝成王放下了自己的架子,诚心求教各位大臣(主折节以下其臣);平原君赵胜等贵族纷纷命妻妾为赵军缝补衣服(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邯郸士卒更是红了眼地嗷嗷请战,要为长平死难得同袍报仇。

经过九个月的修整,邯郸已经凝成了众志成城的一块精铁(臣人一心,上下同力)。从军到民的上下一心,激发了赵国的肾上腺素,抗秦力量大为加强。

后世明英宗在土木堡大败于瓦剌,丧师二十余万精锐,首都北京危在旦夕。可当瓦剌人准备一举攻占京城的时候,于谦却带着二线部队打了一场漂亮的北京保卫战。这就是人心的力量。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

反观秦军士兵,他们好不容易从险恶的战场回国,疲惫不堪。结果就在刚准备领赏赐、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时候,秦王又让人家劳师远征。

这就好比刚通宵加完班,你拖着疲惫的身躯逃离公司、挤上地铁、推开家门、冲到床上、关闭一切闹钟、刚要心满意足地睡觉——

结果领导疯狂call你回去加班......

你有动力吗?不骂娘就不错了吧......

这就是秦军的心态。

于是赵人拼死抗秦,秦人疲惫拖沓。秦将王陵从公元前259年的九月,打到了公元前258年的正月,不光没拿下邯郸,还折了五名校尉(秦军中高级军官)。

长平之战后欢呼雀跃的秦军没高兴太久,就又被秦王逼着把命丢在了邯郸城下。

正如白起所言,战争有自己的规律,即使你是秦王也不能想改就改。你不尊重规律,规律就不尊重你。

眼见邯郸孤城一座,已经被围到“易子而食、焚骨而炊”,但就是死活拿不下来。秦昭襄王急得满头包,无奈,他只能想到了那个人。

白起!

对,让白起上不就完事了!秦昭襄王随即命白起代替王陵。

谁知白起称病不去,还说现在谁去也没用(兵出无功),因为各国必定会合纵抗秦(秦王自命,不行)。

这是白起第一次拒绝秦王。

秦昭襄王不信邪,又让秦相范雎劝白起。白起看见范雎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当初就是你个老小子给秦王说要撤兵,于是白起全程没给范雎好脸。

范雎见白起成了石头人,就责备他说(责之曰):“武安君,当年韩魏在伊阙兴兵二十四万,可您所率秦军不足其半,最后却能全歼韩魏,让两国俯首;当年楚国幅员辽阔,兵力众多,可您仅率区区万人,先破鄢郢(楚国首都)再烧夷陵(楚王祖坟),战无不胜,楚王遁逃......”

白起依然闭目不语。

“武安君,您这是何必呢?您以往以寡击众全部大胜,有如神迹!如今我大秦对赵以众击寡,您又何至于退缩呢......”

“相国!”白起打断道,“以往胜利皆因形势在我。伊阙之战韩魏内讧,我秦军众志成城。可如今邯郸凝如坚石,我秦军士气低迷;鄢郢之战楚国不修战备,兵士神散,我秦军死不旋踵。可如今赵人皆视秦为血仇,气势正盛。”

说罢,白起起身送客:“相国,战场之道乃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如今秦赵形势逆转,赵盛而秦靡,白起也回天乏术。请回吧!”

武安君曰:“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妬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畏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多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民,以掠于郊野,以足军食。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 !今秦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振惧而灭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兵甲以益其强,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礼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以合伐之,赵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睹其利。又病,未能行。”

范雎仍想再说一些战场之外的事,可转念一想白起都六十来岁的人了,不会不懂。于是他缓缓退出了白府。(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

这是白起第二次拒绝秦王。

面对摆轴的白起,秦昭襄王也很无奈。他只能再增发军队,用王龁换下了王陵,再伐赵,再围邯郸。

但是秦军围攻邯郸九个月,从秋天打到第二年秋天,还是打不下来,而且自身死伤惨重。

秦昭襄王怒了:废物!一群废物!王陵王龁都是废物!

咱们多插一句,本系列开头赵孝成王全城追捕质子嬴异人跟他的儿子小嬴政的情节正是发生在此刻,吕不韦拼死贿赂守将才把嬴异人送出了邯郸城。

长平之战的一粒沙,落在嬴政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一部分内容可参见:

书归正传。王龁也打不动邯郸,秦昭襄王只能再请白起。心说不管你啥病,养了一年总该好了吧?你个大名鼎鼎的人屠总不能得了战后ptsd吧?

结果白起仍然不去,还是长篇大论地给出了理由:

首先,长平之战是野战,只要引赵军出击就行。但邯郸之战是攻城战,二者不是一个性质。而且长平之后秦国自己也伤亡不少,士气低迷(秦卒死伤过半,国内空),秦王你之前不也说“国虚民饥”么?你不是怪我“不量百姓之力”么?

其次,长平之战无人援赵,秦军可以大胆出击。但邯郸之战各国唇亡齿寒,都已蓄势待发。这时秦军不远千里跨过黄河,劳师远征去争夺赵都邯郸,这是“以劳击逸”。赵军一定会在城内抵抗,与援军里应外合,夹击秦军。

第三,长平之战前并未杀降,列国抗秦之心并不激烈。长平之后,降秦之将头颅如山,降秦之兵骸积成丘,天下都知道投降必死。邯郸绝不可能投降,秦国不可能再占一次“骗降”的便宜。

白起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秦军不可战,战则必败!

就这样,专业技术人才白起给领导上了一课。秦昭襄王就像刚逃进鱼缸就又被捞出来的小鱼,直接瘫在了原地。

接连被拒绝两次,秦昭襄王怒了。

白起苦口婆心解释的“战争之道”、“胜败之理”在秦昭襄王听来全是托辞,他笃定白起是故意违抗王命,就是为了让他这个秦王下不来台,目的是报复当时不让白起灭赵。

这个逻辑闭环太合理了,于是秦昭襄王退一步越想越气,忍一时越想越亏,没你白起我秦国还不能打仗了?(微白起,吾不能灭赵乎?)秦相范雎于是推荐他的救命恩人郑安平为将军,援助王龁,率军进攻邯郸。

结果,秦国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楚王也被毛遂自荐说动,派将军景阳救赵,魏楚两军合力进击,大败秦军。

郑安平率军两万投降,这是秦国从未有过的耻辱。

这时白起跳出来了:“当初我就说邯郸不能打,可你们都不听,结果怎么样?”(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史载:秦王闻之怒!

白起之死

是啊,当初白起就不让打,非要打,败了

一请白起,白起说胜不了,非要打,又败

二请白起,白起说胜不了,非要打,再败

秦昭襄王仿佛听到了白起无情的嘲讽。白起一直对,不就代表秦昭襄王一直错?这让老秦王的脸往哪搁?急速经历了长平的狂喜和邯郸的大悲。我猜嬴稷这位古稀之王的神志可能真的有点崩溃了。

当年长平的战果是那么耀眼,如今甭说灭赵了,连邯郸的墙皮都没啃下来!秦军居然还一退再退!最关键的是,你白起居然还在说风凉话!

秦昭襄王大怒,他派人强令白起出征(疆起武安君),还对白起放了一句狠话:

“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如君不行,寡人恨君!”(《战国策》)

只要你白起听话,帮我擦了邯郸之战的屁股,那不论胜败我都赏你。但你要不去,我恨你一辈子!

赵本山在《一代宗师》里说得好,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落了一点灰,里子就得杀一个人。现在秦昭襄王的面子不说是落灰,那简直是鲜血淋漓。可要命的是,白起这个里子却不愿意为面子挽尊。

白起还是不去。(秦王闻之,怒,彊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

这是白起第三次拒绝秦王。

“秦王,我知道,我只要去即使败了也无罪。但我不去,即使没错也要受罚。可我不能去,因为邯郸之战本身就是错误。秦国应该放过邯郸,休养生息,撤回关中,以备列国。只要秦军不出,六国自会内讧。到那时秦国再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其无道,又有何难?”

武安君顿首曰:“臣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虽不行无罪,不免于诛。然惟愿大王贤臣愚计,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何必以赵为先乎?此所谓为一臣屈而胜天下也。大王若不察臣愚计,必欲快心于赵,以致臣罪,此亦所谓胜一臣而为天下屈者也。夫胜一臣之严焉,孰若胜天下之威大耶?臣闻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破国不可复完,死卒不可复生。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察之。”

白起说的是对的,可惜秦王听不进去。因为他们一个人在讲情绪,一个人在讲道理,不在一个频道。

这就完蛋了。

秦昭襄王转身抛下最后一句话:

“武安君,寡人只问你去是不去?”

白起跪地长叹:“我一生忠贞为国,如今秦国国力空耗,白起不忍!大王不听臣言,非要灭赵以满足虚荣(欲快心于赵)。可您战胜不了合纵,只能对我一个老臣咄咄逼人(胜一臣之严焉)。破国不可复完,人死不能复生,望大王详查!”

良久,未闻回复,白起缓缓起身,不知何时秦王早已走了(王不答而去)

随后,王命传到白府,白起被免去一切官爵,贬为士卒,徙至阴密(今甘肃灵台)。按理说白起怎么也该动了,因为这不是催促而是惩罚。但不知道白起是不是真病了,还没动。

白起就这么又耗了三个月,期间秦军数次大败(数却)。秦昭襄王扭头一看,白起怎么还赖在咸阳?!于是他命白起一刻不得留于咸阳,即刻动身。

随后秦昭襄王与范雎和群臣议论,白起如此表现肯定是有怨言!

于是在白起刚走到离咸阳十里地的杜邮时,秦昭襄王诏命传来:

赐王剑,命自裁。

对于秦昭襄王来说,核武器不听话那不如没有。

这就是君主专制的残酷之处——不论臣下对错,只许君王正确。明明白起每一次都提出了正确的建议,但因为驳了秦王的面子,所以也得死。

王法,就是王家的法。

听话,就算你是庸将,打不出战绩也能受重用。不听话,就算你再能打,可能也会稀里糊涂殒命。两千年君主专制,这是铁律。

当然,白起不是多愁善感的文人,他不怕死,而是不服,仰天长叹: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众人皆无言,唯有风声漫耳。

商鞅变法后的军功爵制常常因为“给了普通人上升空间”而大受追捧,但这只道出了变法的一个侧面,而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变法的最终目的从来都是为王服务。

普通人当然有上升空间,甚至可以位极人臣。可一旦与王意背离,那一定会出局,一撸到底。哪怕你功劳再大,贡献再深。

白起就吃亏在这点上,他一不是王室亲戚,二不会溜须拍马。

纵观秦昭襄王一朝,“楚系”宣太后当政的时候,魏冉是宣太后亲弟弟,白起不是权力中枢最受信任的人。而当范雎通过“名为远交近攻,实则政治斗争”搞掉“楚系”后,白起尴尬地发现,他依然不是权力中枢最受信任的人。

在秦昭襄王眼里白起顶多是个救火队员,从来都不是“自己人”。

这就是纯粹技术型人才的悲哀。

沉默良久,五味杂陈的白起缓缓开口:

“唉,都是报应啊。当年在长平骗杀四十万赵军,现在轮到我偿命了。”

说罢,自裁。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秦将白起死

风急天高,将星陨落。

秦国吃瘪

公元前262年,秦军切断上党道,欲吞上党。上党郡守冯亭归赵,驱虎吞狼,长平之战爆发。

公元前261年,王龁与廉颇对峙上党。廉颇败退,坚壁不出,​赵王数次责备。​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代廉颇,秦将白起大破赵括于长平,歼灭赵军四十余万。后秦赵和谈,赵允诺割六城以换取秦国罢兵。

公元前259年,因赵国拒不履行割地协议,秦王怒而兴师,派秦将王陵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两年间,秦军屡败不胜。

秦昭襄王迁怒于白起,命其自裁。白起被冤杀后,秦人皆知白起无罪,悲痛怜之。从市井到乡村,从白发到垂髫,随处可见人民自发地纪念白起,也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

长平这颗梦幻空花,终究在邯郸碎了满地,与之陪葬的还有一代名将白起和数十万士兵的性命。

古人云:杀降不详。一则印证于军神白起,二则印证于战神项羽,两人都曾威风赫赫,最终都也黯然落幕。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而言,白起并非死于冤魂索命,归根结底就是秦昭襄王犯了错,想让白起帮他擦屁股,白起不愿意,还出言嘲讽,于是就死了。这告诉我们在君主专制的社会中违背权力讲技术,还嘲讽领导,下场往往会悲剧。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会从内部攻破。

廉颇在长平守得固若金汤,秦军想尽办法都无可奈何。但赵王一纸调令,廉颇只得下岗。

白起一生东征西讨,战无不胜,哪国名将都打不过他。但秦王赐命自尽,将星陨落。

白起死后,秦军以汾城(今山西临汾)为大本营,由秦相范雎的另一个恩人王稽坐镇,支持邯郸前线的秦军作战。从这个安排可以看出,范雎是想让自己的人拿下“攻克邯郸灭亡赵国”的大功。

但范先生没想到,接下来是秦军的大败时间。

范雎之死

简单说吧,范雎的第一个恩人郑安平,被魏楚联军击败,随后率军两万投降,赵国封其为武阳君。

品品这封号,郑安平一个投降的怂包,哪来的武?哪来的阳?赵国是懂阴阳怪气的。有意思的是,“投降将军”郑安平的曾孙郑荣,后来成了项羽的部下。郑荣对项羽忠心耿耿,被刘邦俘获后宁死不降。对比曾祖郑安平,可以说是“来自曾孙的嘲讽”了。

范雎的第二个恩人王稽,被部下发现与敌国私通,随后按秦法被诛。

范雎对这两个救命恩人不可谓不好,可这俩恩人一个直接投降,一个当了叛徒,最终把范雎也拉下了水。秦法有云: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就是说如果部门经理用人不当,那么下属该受什么罚,经理就跟着受什么罚。

最终,王稽被处死的那年,范雎也死了(《编年纪》)。同年,郑安平郁郁而终​。这哥仨​在黄泉地下手牵手相约了。

范雎死后,秦国相国一职由纲成君蔡泽担任。后来秦庄襄王归来,商贾吕不韦成为大秦相国,拉开了一个新时代,此为后话。

对于秦昭襄王这个高龄王者而言,他隐约觉察到自己的时代可能真的过去了。

秦昭襄王生于战国中期,上任以来,先在伊阙之战中屠戮韩魏,再借苏秦之手陨灭强齐,随后长驱入楚逼迫楚王迁都,再回身剿灭义渠了却身后之患,然后在长平彻底把赵国这个对手锤死。

谁曾想顺风顺水一辈子的秦昭襄王,眼看就要拿下灭国之功,却在邯郸城下吃了一地鸡毛。

命运就是如此弄人么?

怪谁呢?

只能怪他自己。

晚年,心力交瘁的秦昭襄王终于想起了白起的好,从嘴里无奈地挤出了一丝叹息:

“武安君死了,郑安平这种败类又叛国。我大秦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寡人该怎么办啊!(吾是以忧)”

回顾长平之战的两大主角,秦国已然狼狈至极,难道赵国就好吗?当然不好。明明吃下去的上党现在又吐了出来,赵军更是四十余万士兵尽被屠杀,永远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资格。赵国,永逝天机。

我长平之战开始前问,到底秦和赵谁会是赢家?

现在可以揭晓答案了:

没有赢家。

年轻的赵孝成王败在了急躁,而老辣的秦昭襄王败在了面子。

秦昭襄王一意孤行的想要证明自己一切决定都是对的,但人生从来不可能没有失误。

鲁迅先生曾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面子”全身都会跟着走。秦昭襄王接受不了现实了,所以他用一件错事去弥补另一件错事,一意孤行,越陷越深。而代价,是整个国家的资源与秦军宝贵的生命。

只不过,秦国国力雄厚,不至于一蹶不振。

而且,秦昭襄王还有最后的将星——王龁。这位崛起于长平之战的新人,不仅在前期对战廉颇时有高光表现,在邯郸之战的溃败中依然有可圈可点的神勇发挥。

郑安平投降后,共同围攻邯郸的王龁也被魏楚联军击溃。但王龁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撤退中做了三件事,正是这三件事让秦国挽回了一些颜面。

一,分兵一路,随从秦将张唐攻取魏国的宁新中(今河南安阳),防止魏军包抄后路,同时也为了制服魏国而瓦解合纵;

二,将大部分秦军主力带回了汾城,为后续秦军的卷土重来保存了种子(还奔汾军),此所谓“失地存人”;

三,王龁一度在撤退中反攻魏军,取得了斩首六千的战果,可见王龁对军队的掌控非常出色,无愧于名将之称。

但败得不惨也是败,虽然秦国主力没有受到大损失,可领土上还是丢了一大片。秦军先从邯郸被打退,然后丢了长平、丢了上党、丢了太原、丢了皮牢,一直退到汾城(今山西临汾)才止住颓势。有兴趣朋友可以打开地图看看秦军败退有多远。

而秦军败退到汾城还没结束,各国军队仍不松口。面对列国的穷追猛打,秦昭襄王再次架着年迈的身躯亲自颠簸到汾城征兵,以抵挡列国的反扑。同样是紧急征兵,上一次是援助白起围困赵军,这一次是求列国别打太狠。风水轮流转啊!

秦国好不容易拿到的上党又丢了,这也解释了后来成蛟为什么选在“屯留”反叛。就是因为屯留地处上党,是秦国未完全消化的土地,有着大量的他国遗民。因此成蛟在此处反叛很容易得到响应。

秦国一沉默,列国就雄起。

首先是窃符救赵的魏国。魏军在信陵君魏无忌的带领下败秦救赵,占领了秦国河东。又回身占领了秦国在东方地领土陶邑,顺手攻齐,占领齐国五都之一的平陆。在攻韩管城,掐断了韩国的脖子。随后两次击败楚国,一度达到了“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的盛况。

此后,信陵君魏无忌又多次击败秦军,他的“抗秦之名”传遍六国。

其次是被毛遂自荐说服的楚国。楚国先趁秦赵对峙时偷偷灭了鲁国,版图大增。后来又与魏国共同合纵抗秦,一度击败强秦。虽然最终与魏国起了内讧,但也一度达到了“复强”的境界。

然后是赵国。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但依然能抵抗燕国的侵犯。后来李牧强军崛起,先北破匈奴,再南支韩魏,最后西抑强秦,一度在河北称霸。

最后是韩国,上党之地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韩国手里,只不过韩国仍然是最被动的那一个。

邯郸之战后,魏、楚、赵、韩纷纷出现了高光,根本原因就一个——秦国沉默了。

而就如白起所言,秦国一退出,列国必内讧。关东六国在邯郸击败秦国后,马上埋头各自占领土地,魏国甚至在灭了卫国后囚杀了卫君,楚国甚至为了更好地抢地盘而把首都再次迁到了更东方的巨阳(今安徽阜阳)。然后因为领土纠纷,魏楚两国发生分歧,燕赵两国大打出手,这就又给了秦国发育的机会

秦军再临

果然,秦国没有沉默太久。一年后,秦军再度出击。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派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再攻赵,取二十余县,斩首九万。

此时西周公出兵从伊阙攻秦,于是将军摎反攻西周。逼迫西周君顿首受罪,尽献九鼎于秦,周朝正式灭亡。

帝业之名的诱惑太大了,灭不了赵,也要灭周。

同时“秦军灭周”一事显示出,即使邯郸大败,即使被天下针对,秦国依旧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而列国看不到这一点,只知道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这一刻起,秦的统一就注定了

当年三家分晋,周王室无力管控,只能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天下进入战国,大乱开始。

如今秦昭襄王灭西周,让这场大乱到达了高潮。

周朝亡后,法理上的天子已经不存在了,秦国可以不用担心道义问题而放手灭国。

可惜,老秦昭襄王看不到那一天了。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秋,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嬴稷去世,享年七十五。

当了一辈子太子的安国君嬴柱继任,正式在位三天,再次去世。被誉为“奇货可居”的嬴子楚(异人)上台,史称“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知人善任,经历了完整的“长平-邯郸”系列战役后,他逐渐发现了“攻人”策略的不足之处——太拉仇恨。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事事都做尽,缘分必早尽”。

你秦国要搞恐怖的屠杀政策,就别怪各国拼死反抗。

因此秦庄襄王让吕不韦改变策略,取消斩首计功,将秦军引上义战之路,瓦解列国抵抗之心,使之望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奉行黄老之学的吕不韦不仅让秦国恢复了国力,也昭示了秦国国策的大转向——自争霸转为了统一。

因时定策,这可以说是秦国版的与时俱进。秦庄襄王在任三年去世,随后秦王嬴政即位。

嬴政,既有太爷爷秦昭襄王的雄武之风,却又没犯太爷爷的重大失误,因此才能在十年间风卷残云般一统天下。

这对爷孙有着惊人的相似:

秦昭襄王在宣太后死后,提拔新人范雎,驱逐四贵和穰侯魏冉,重新洗牌朝政。

嬴政在华阳太后死后,提拔新人李斯,杀嫪毐、罢吕不韦,逐昌平君,重新洗牌朝政。

秦昭襄王手握白起,打遍战国无敌手,据梁启超先生统计,战国所有战争共死亡两百万人,而死在白起手下的就有一百多万,可谓战功赫赫。

而嬴政手握王翦父子,秦灭六国,王翦父子独灭赵、魏、楚、燕、齐五国,同样战功赫赫。

这就是历史跨时代的对称美。

......

嬴政接连看完韩、赵两国史料,疲惫的身躯放下书简,可双目却神采奕奕。

遍览赵国历史,嬴政的心潮随之澎湃起伏。曲沃代翼的混乱,赵氏孤儿的传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长平之战惊天对决,一场场英雄故事、一幕幕金戈铁马在嬴政的脑海中反复回荡。

赵国是劲敌不假,但更是一位可敬的对手。

若赵武灵王没有犯糊涂......

若赵孝成王不急不躁......

若长平之战赵括拼死攻破包围圈......

若邯郸之战列国合纵攻破了咸阳......

嬴政赶紧把飞跃到九霄云外的念头拉了回来。

邯郸之战后秦国虽然丢失了不少的领土,但主力并没有多大损失,这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而列国虽然一度封锁了函谷关,可并没有歼灭秦军,反而为那几块土地打得不可开交。后来六国果然内讧,秦国得以卷土重来

嬴政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准备回寝宫休息。但他眼睛瞥见侍从抬上来的下一个箱子上写着“”。

他轻出了口气,干脆一口气把三晋都看了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