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考古新发现(组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安城长宽多少 汉长安城考古新发现(组图)

汉长安城考古新发现(组图)

2024-07-12 1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汉长安城考古新发现(组图) 发布时间:2008-11-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建锋、刘振东

    直城门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办事处的周家河湾村以北约100米处。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曾经作过发掘,清理了北面的一个门道。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又对该遗址作了第二次发掘,发掘工作从2008年5月22日开始,至10月30日结束,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    本次发掘清理的遗迹,主要有城门南北两侧的城墙、南门道、中门道、北门道、南隔墙、北隔墙以及南、北门道下面的排水渠等。分别介绍如下:

    1、城墙      城门以南城墙基本被破坏殆尽,仅存基础,T1西部残存一段城墙底部,高12-18厘米,夯土筑成,表面粉刷白灰面。城门以北城墙保存较好,现仍高出东西两侧地面近3米。城墙基础宽约20米。    2、南门道     南门道位于南隔墙以南,南北面宽8.1米,现存部分东西进深12.3米,复原进深约为20米。北壁为夯土筑成,夯层清晰,下部有一条椽子的印痕,直径约8-10厘米。北壁上凿有方形的壁柱槽,间距40-50厘米,现存12个,破坏严重,多数上部已经崩塌,其中东起第1、7、10、11壁柱槽有础石,其余均与南侧的木灰槽底共一块础石。南壁亦为夯土壁,基本被破坏殆尽,现存最大高度仅20厘米左右。南壁上原来也有壁柱槽,现多数被破坏不存,少数仅存底部,推测应与北壁壁柱槽形制相同。北壁南侧和南壁北侧各有一道东西向的木灰槽,宽约35厘米,深10厘米左右,槽底置花岗岩础石,其中北壁南侧木灰槽底存12块,南壁北侧木灰槽底存15块,础石上面残存较多的木地栿残块,现已经炭化。    门道地面南部和北部较平,中间下凹,布满一条条相互叠压的东西向车辙,推测为长期车辆行走所致。路面有路土,层次不错,经火烧,颜色青灰,部分地方呈红色。南门道的路面上散落着一些遗物,有碳化木构件残段、铁铠甲残块、铁戟、铁刀形器、铁钉等。南门道没有发现门限石的痕迹,但南壁北侧现存最西一块础石的西南部有顶面呈曲尺形,其北不远处有一根炭化的立柱;北壁南侧相对应的础石已经被破坏,其地以南不远处也有一根炭化的木柱,二者之间有较多的木炭残块分布。根据上述迹象推测,这里有可能是安门的地方。    3.南隔墙    南隔墙位于南门道和中门道之间,现仅存其中部,东部和西部被破坏。隔墙南北宽4.1米,复原东西长约20米,现存顶部高出南门道地面2.55米,夯土筑成,夯层十分清晰。    4.中门道     中门道位于北隔墙的南侧,现仅存中部,东部和西部均被破坏。中门道南北面宽约7.6-7.75米,现存进深为11.5-14.3米,复原进深为20米左右。南、北两壁均为夯土壁,出土时已经被烧成红色,夯层十分清晰,夯层厚6-7厘米左右。南壁上残留清晰可见的工具加工痕迹,宽度为6-7厘米,似为锸一类的工具所致。南壁北侧有一条东西向的木灰槽,宽35厘米,深10厘米,底部置础石,础石上有东西向的木地栿,现已经炭化,存有多处残段,地栿测量长度为2.75米,宽35厘米,残厚17厘米左右。地栿之上,密排排叉柱,现木柱已经烧毁,多处存有炭化的木柱残段,直径为30厘米左右,间距10-15厘米。木柱与木柱之间以土坯填塞,外面以草泥抹平,最外面刷以白灰。    门道地面保存较好,结构为夯土表面抹一层3厘米厚的泥皮,经火烧后,稍呈青灰色。表面平整,少有使用痕迹。门道西部发现一条南北向的横贯南北的长条形铁质残件,已经跟夯土、木炭块等融为一体,南北总长1.95米,内含铁构件为长条状,厚4厘米,宽3厘米。门道西部,1957年发掘时曾发现有一排门限石,共有10块,中间8块为长方形,两侧各一块为曲尺形。现均被破坏不存,但在其原来的位置,发现有较多的花岗岩碎石碴分布,分布范围东西宽70厘米左右,南北现清理部分长2.03米。    中门道的西侧发现一片卵石堆积,已经遭到破坏,仅存残部,现存范围南北约3.3米,东西约1.8米,卵石质地多为花岗岩,少数为青石或砂岩。

    6、北门道     位于城门的北部,北隔墙以北。南壁现为直壁,夯土筑成,夯层清晰,夯层厚6-8厘米,现存部分高1.19米,东西宽6.15米。北壁已被破坏,呈斜坡状,现存部分高1.47米,东西宽11.45米。    清理表明,北门道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形成了三个时期的路层:上层路面南北宽度为8.7米,最大厚度为55厘米左右。地面破坏严重,多处被后期的扰坑(沟)所破坏。东南部路面以下发现一条东西向的砖砌小水渠,长1.75米,内宽8.5厘米,内高15厘米;中部路面上发现两条东西向的车辙印,宽度为25厘米左右,深约5厘米许,间距1.4米左右。中层路面在北门道的东部清理了一段,路面宽7米多,颜色呈黑色,结构致密,质地坚硬,厚度为15-20厘米左右。路面南北部分较高,中部较低。下层路面叠压在中层路面以下,见于北门道东边的断面,表面已经被烧成浅红色。    7、南门道下排水涵洞    南门道下面发现一道地下排水涵洞。涵洞在门道下面呈东西向,通过城门以后,又向西南弯曲,与直城门外大街南边的排水沟相通。其作用应是将城内的污水排出城外,流到城壕中。    涵洞由条砖及子母砖砌成。涵洞底部铺以石板,南北两壁用条砖砌成,高78-79厘米,砌法全用丁砖(南北向砌砖),错缝平铺,共8层,完整的条砖长29厘米,宽19厘米,厚9-9.5厘米。最后一层条砖以上用子母砖构成券顶,每排共用子母砖45块,完整的子母砖长约32厘米,宽约23厘米,一端有一榫,另一端有一对应的铆。涵洞的顶部距中门道的门道地面约2.5米左右。涵洞内宽1.4米,通宽2.04米,内高1.33米,通高1.65米。    8、北门道下排水涵洞    北门道的下面也有一条排水涵洞。涵洞在门道下面呈东西向,通过城门以后,向西北弯曲,再向西通入城墙西侧的城壕。    涵洞在门道下面的部分断面呈方形,主要用石板砌成。砌法为:在底部平铺一层石板,南、北两侧各立一排石板,顶部再用石板盖上,构成一个方形的空间;有的地方南、北两壁石板的高度不够,则在石板的顶部加砌若干层条砖,以达到顶部所需要的高度;南北两壁外侧与沟槽壁之间,有的地方也以条砖填补缝隙。现存门道西侧的一段保存较好,宽1米,内高77厘米,通高1.2米;门道东侧的一段保存较差,内宽65厘米,通宽1.28米,壁高78厘米,顶部盖板已经不存。    涵洞在向西流出北门道以后,为一段东南-西北向的券洞。券洞内高73-76厘米,通高1.07米,内宽80-85厘米,通宽1.35米。南、北两壁用砖平铺砌成,上面用子母砖券顶,每排共用子母砖约40块。完整的子母砖长28厘米,宽18厘米,厚2.5-4.5厘米,均为素面。    券洞以西,为东西向的明渠,两壁有砌砖,砌砖多为子母砖。东部保存较好,西端被破坏,仅存生土壁。    清理中发现,中门道的地面平整,抹以草泥,使用痕迹很少,南门道则由于长期使用而变得坑坑洼洼。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中门道是皇帝专用的驰道,使用很少,而南门道是供官吏和百姓使用的通道,长期踩踏和辗压所致。

    直城门遗址出土的遗物有汉代的砖、瓦及瓦当残块、铁刀、铠甲片、铁戟、红烧夯土块、流碴、木炭等,以及后赵的戳印绳纹条砖、北朝的素面板瓦残片、绳纹条砖等。结合有关的史籍记载推断,直城门始建于西汉初年的惠帝时期,在新莽末年的战火中被焚毁。此后,南门道和中门道就此废弃,北门道则经过清理修补继续使用,经过十六国、西魏、北周,直到隋朝初年迁都大兴城后才最终废弃。 

(责任编辑:高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