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变焦镜头」和「推拉镜头」到底有什么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镜头上的变焦环的作用是 【科普】「变焦镜头」和「推拉镜头」到底有什么区别?

【科普】「变焦镜头」和「推拉镜头」到底有什么区别?

2023-05-08 0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众所周知,每当我要科普的时候,就有一位无辜的B站用户被挂(bushi),不过今天例外,我要挂两位。先贴要挂的视频,稍后再聊:

当我们在拍摄一个物体和人物近景的时候,要么使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拍摄,要么使用短焦镜头在近处拍摄,而当我们想要将景别变换到中景,全景或者远景时,就需要使用两种方法:变焦镜头或推拉镜头来实现景别的变换。

变焦拉镜头(zoom out),是指在摄影机位置不变时,通过改变镜头焦距来改变镜头视角,使视角增大,达到画面“缩小”的效果。

变焦拉镜头(zoom out)示意图

在这种变换方式下,画面中原有的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位置关系均保持不变,但周围多了一些其他景物,最终表现出“缩小”的效果

变焦拉镜头(zoom out)实拍图

当我们将35mm焦距视角下的画面放大至与100mm焦距视角相同景别时,会发现两种镜头得到的物体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完全相同的,前景中摄影机的大小和背景测试卡的大小比例不变。

拉镜头(pull),是指将摄影机远离被摄物体的运动,通过远离被摄物体,从而改变景别,容纳更多的画面内容

拉镜头(pull)示意图

在这种变换方式下,画面中沿轴线前后物体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均发生改变,表现出“后退”的效果

拉镜头(pull)实拍图

在保持35mm焦距视角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后退拍摄,会发现画面中摄影机的大小渐渐小于画面中测试卡的大小,当我们裁切到相同景别时,两者之间的大小比例也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问题,假设画面中有A、B两物体(对应上图的摄影机和测试卡),与你的距离分别为a和2a(A在前),此时A、B大小看起来一样大,那么当你后退距离a时,此时你与A的距离变为2a,而与B的距离变为3a,A的大小变为原来的1/2,而B的大小变为原来的2/3,此时B看起来就比A大了。

变焦拉镜头和拉镜头分别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在电影中也都有着各自的应用场景,二者完全不能相互替代,因为不同的变换方式带来的是不同的效果,任何负责人的制作人员都不会为了方便而去牺牲画面效果。至于这两种变换方式在电影中具体有什么使用场景和表达方式,并非本文重点,不再赘述。

正文结束,我们开始聊一下开头视频里的那个反面教材,在他的视频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孤独的美食家)

而他说这是变焦镜头,但事实上通过观察前后景(人与招牌)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可知,这其实是拉镜头。如果你看不出来的话,我可以作几个辅助线来帮助观察

右下角的镜头为了方便观察做了裁切放大处理

通过作辅助线可知,黄圈是人脸,蓝框是背景的招牌,第一个镜头人脸与招牌形成遮挡关系,第二个镜头只有头顶和招牌下框有略微遮挡,第三个镜头头顶和下框完全相切无遮挡,而第四个镜头招牌完全悬于头顶上方一段高度,那么通过前文可知,这种改变了画面中物体之间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变换方式是拉镜头,也就是摄影机改变了与人物的距离。

第二个片段,来自电影《凶线》,up主提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与《孤独的美食家》同理,我们也可以来分析这个场景中五个镜头内画面元素的位置关系,第一个镜头,人物的手在胸前位置,离下巴还有一定距离,第二个镜头,手已经贴在下巴边上了,第三个镜头,手已经完全挡住嘴了,第四个镜头因为变化过大难以看出和第个镜头的区别,但第五个镜头在招牌和人物中间又出现了大片虚化的前景树叶,画面中的物体之间显然发生了很大的位置关系变化,因此这也是拉镜头,而不是变焦拉镜头。

在评论区我将这两点问题指了出来

说实话,对这两个场景的变换方式判断错误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也并不影响视频主旨内容的表达,承认了就完了,甚至都没必要修改,但up主坚持这是变焦镜头而非拉镜头,因此我不得不写这样一篇专栏来进行解释说明。同时up主在与我交流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下面我来解答一下。

1.美食家近景背景都虚化成一片了,到了全景背景就很清晰了,很明显如果是移镜头的话虚化差距不会这么明显。

为什么近景是虚化的,全景就清晰了?因为物距改变了,物距越远,景深越深,而up主所认为的变焦镜头,其实是在改变光圈直径,不论是拉镜头还是变焦镜头,都可以实现近景虚全景实的效果。

知道你不信,所以我特意又用35mm(135画幅)焦距在不同位置拍了两张对比,光圈都是F8

把右图裁切放大,会发现实得不能再实了。而电影机常用的s35画幅同视角同光圈T值的情况下景深还会更深,背景还会更实一点。

2.如果是移,要在横滨街上布置一条轨道,最后远景可以看到距离至少有20米左右,成本瞬间增加好几倍

然而你也看到了,画面中根本没有轨道,为什么没有轨道?很简单,因为这不是移镜头,而是独立的四个固定镜头,根本不需要轨道,也不需要运动,只需要一个三脚架,并在不同位置分别拍摄四次,就能拍出来这种跳切的拉镜头效果,搬动一下三脚架而已,成本能增加几倍?

《凶线》的好几个镜头如果照你的逻辑得要在桥上拍

机位的设置,请看凶险跳切的第一个镜头,是人的近景,第二个镜头,是人的远景,可以看到人和桥的栏杆距离很近,如果焦距没有改变,按照拍摄角色第一个近景镜头的焦距,摄影机的机位得悬浮在河上,后面的镜头也一个道理

为什么要“悬浮”?摄影设备的配件那么多,各种各样的支架、轨道、摇臂、吊索,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支撑工具,哪个不能用?为什么会认为河面上的机位就不可能实现?

画面透视改变了

这里的“透视”其实是有歧义的,“透视”原本是指“近大远小”的效果,再怎么改变也是近大远小,这是铁规律,画面中改变的其实应该是物体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而变焦镜头改变的“透视”,是指近大远小变化的程度不同,广角镜头近处更大,远处更小,而长焦镜头远处更大,近处拍不到,相对远一点的近处就显得更小一些,因此“透视”更强。但显然,在up主举的例子中,画面中近大远小的效果难以体现(因为几乎没有沿着轴线纵向延伸的物体),但我们可以看出物体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发生了明显改变,这就足够了。

一般不会再变焦和拉上讨论太多,能拉肯定就拉,但是变焦方便很多,变焦也叫做拉镜头,拉焦距

变焦拉确实可以叫拉,虽然容易产生歧义,但这么叫是没有问题的,属于个人主观定义问题,但客观上的“拉(pull)”镜头是不能叫做“变焦”镜头的,因为“变焦”二字,顾名思义,是改变焦距,而单纯的移动摄影机位置的“拉镜头”,焦距是没有变化的,因此不能叫“变焦镜头”,二者之间是包含关系而非并列关系。

以上是关于该视频内容的就事论事讨论,完全只针对视频中的内容而不针对up主本人,只想看科普的观众可以退散了,下面的内容是单纯的与第二个人对线。

原回复已被举报删除

首先针对你的那句“你有别的想法请自己投稿,并充分举例”,我已经做到了,我就是在就是论事讨论专业问题,连up主本人也在认真就问题本身进行讨论,而你却认为这是“杠唧唧歪歪”,喷完就拉黑,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心胸可以有多狭隘。我开了小号回复他,言语尽量平和

然后他私信喷了我一句又拉黑了

其实我是不想跟人对线的,但我看到你签名里写的“BFAer”,作为一个毕业生,我真的替你,替BFA感到羞耻。不管学术上、专业上谁对谁错,摆事实讲道理才是正确的方式,这也是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方式,而像你这种喷完一句就拉黑的行为,完全无异于解决问题、消除矛盾,只会让别人和你自己憋一肚子气,没有任何好处。

up主本人在评论区已经不再回复我,我认为他是默认了我的说法,也不会再追着不放,如果有问题还可以继续讨论,如果没有问题就权当一篇小科普看了。感谢您看到这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