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文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锡伯文翻译 学人文萃

学人文萃

2024-06-26 14: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锡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成员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吉林与辽宁)与西北(新疆)地区。他们曾为祖国的统一与安宁做出过杰出贡献,并不忘旧俗,珍惜传统,至今仍保持着鲜明的特色,使用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长期与天与地与人的艰苦斗争中,锡伯人形成了开朗奔放的性格、能骑善射本领和骁勇无敌的豪气。他们信奉萨满教与喇嘛教,故而心地善良,十分珍视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追溯族源,锡伯族属于曾活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古代鲜卑人的后裔,而鲜卑则属于上古东胡的一支。西周时,东胡被匈奴击败,散居鲜卑山(今大兴安岭)者便以鲜卑为名。西周以后,“鲜卑”一词在《国语》、《楚辞》、《战国策》、《史记》、《汉书》等重要古籍中现身频频,脉络清晰。西汉时,鲜卑分布于大兴安岭至辽河以北广大地区,臣属匈奴。东汉时,匈奴势力渐弱,鲜卑乘时而兴,逐渐强大。至两晋南北朝时,形成几大部落,并建立政权。其中,慕容氏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秃发氏建有南凉;拓跋氏建有代,后改称魏,史称北魏。自北魏以后,入主中原的鲜卑在汉族文化的强大影响下,从社会形态发生急剧变化,并最终融入汉族。但与拓跋鲜卑(北部鲜卑)的主体不断南迁并入主中原之同时,一部分鲜卑人仍居留在大兴安岭嘎仙洞一带,负责看守祖庙。这便是当今锡伯族之直系祖先。     关于其族名之来源,有以下数说。一曰系地名,后成为居住此地的部落的名称。日本人岛田好在其《锡伯卦尔察部族考》有专论。二曰锡伯是由地名或部落名发展成为民族的。参见《辽史》。 三曰“锡伯”乃“鲜卑”音转而来。论见何秋涛的《朔方备乘》。其有云:“臣秋涛谨案:鲜卑音转为锡伯,亦作席北,今黑龙江南,吉林西北境,有锡伯部落,即鲜卑遗民。”无论如何,锡伯人大抵是目前在世界上唯一保留鲜卑文化的少数民族。     锡伯人经历过多次颠沛流离之痛,大规模迁徙即有三次,史有明书。第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当时沙俄屡次犯我边境,并挑拨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清廷在击退沙俄的入侵并平息噶尔丹叛乱后,为防止沙俄和噶尔丹再次袭扰,调锡伯人镇守齐齐哈尔、吉林、白都讷等三个军事重地;第二次是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当时盛京(今沈阳)乃清朝陪都,又是清朝的发祥地。清朝政府视盛京与北京同等重要,故调驻守镇守齐齐哈尔、吉林、白都讷的锡伯人镇守盛京。 第三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廷从盛京、辽阳和开原等15城调锡伯兵将1020人,注册家属3275人,赴新疆保卫西北边境。 此事之起因,乃当时驻伊犁的将军明瑞因兵力不足而上奏清朝廷:“闻得盛京(今沈阳)驻兵共有一万六、七千名,其中锡伯兵四、五千名。伊等未弃旧习,仍以狩猎为主,技艺尚可。”乾隆御批:“由盛京锡伯兵内,拣其精明能牧者一千名,酌派官员,携眷遣往。”并为其规定具体路线,乃走塞外即北线。阴历四月十八,数千名群众聚集在沈阳太平寺锡伯家庙,举行了盛大欢送宴会。西征锡伯人起程出章武门、走克鲁伦路和蒙古路,经乌里亚苏台、科布多,翻越科齐斯山,最后到达新疆伊犁地区。此次迁徙历时一年三个月,于次年七月廿日抵达伊犁。锡伯族西迁官兵及家属登记在册者4295人,途中出生婴儿350人,出发时又有官兵亲属405人情愿随军西征,故而实际到达伊犁人数为5050人。后为纪念此坚苦卓绝之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壮歌。后来为纪念此次远征,每逢阴历四月十八,就成了锡伯人的节日。当时为适应战争需要,锡伯人曾沿依犁河修筑八个村寨;战事平息后,八寨逐渐发展为当今八个行政乡,现属于新疆伊犁地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目前,关于清廷命锡伯族大举西迁的目的,学术界尚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清政府征调锡伯人戍边,是因为满人担心骠悍的锡伯人过于强大而分而治之。另有学者认为,清政府征调锡伯兵西迁,是为确保西部边境免遭沙俄入侵,是对锡伯人充分信任的具体体现。亦有认为两种因素兼而有之者。原因是,清廷此举既可加强西部边疆的防务,又可削弱锡伯人的力量,可谓一箭双雕。     前已述及,锡伯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并一直使用至今。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满—通古斯语中的满语分支。其中80%的词汇都来自满语。锡伯语的元音不分长短,复合元音较多,有元音和谐现象,但不严整。体词有数、格的范畴;名词有第三人称的反身领属附加成分;动词有态、体、式的范畴;虚词比较丰富。1948年,锡伯仁人志士根据锡伯语百余年的发展特点,将传统使用的满文加以改革,锡伯文从此诞生。现在锡伯文中共有121个字母,仍保持了自上至下、从右向左书写的习惯。其实锡伯文就是经过改良的满文,它给满文注入的新的活力,也赋予了满文新的生命。目前在中国境内,仍在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族群中使用满语文者,惟有锡伯人而已。居住在新疆的锡伯人,长期处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包围中。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包括学习境外的俄语。且新疆的锡伯人一般也都会讲汉语,所以他们大多能熟练掌握四五种语言文字。但他们的信念是,祖先的语言万不能舍弃。这种特殊的传统和环境,使得新疆的锡伯人荣膺“翻译天才”之美誉。     1949年后,锡伯人为祖国的繁荣与昌盛继续着新的贡献。一大批运动员、艺术家和企业家活跃于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例如,为祖国勇夺世界射箭金牌的郭梅珍和汝光,在朝鲜战争中击落三架美机的那启明,舞蹈家春英,歌唱家关牧村,央视主持人焦建成,著名学者德林,化工专家李力,满文专家吴元丰、赵志强等,皆一时之选,名扬天下。     我们坚信,在新世纪、新千年,锡伯族同胞必将发扬传统,与时偕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关主题:锡伯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