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杭叉集团研究报告 民营叉车龙头,竞争实力全球领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锂电叉车排名前十品牌 2023年杭叉集团研究报告 民营叉车龙头,竞争实力全球领先

2023年杭叉集团研究报告 民营叉车龙头,竞争实力全球领先

2023-04-04 07: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杭叉集团:国产叉车龙头,业绩增长稳健

1.1.民营叉车龙头,竞争实力全球领先

杭叉集团为国内叉车龙头,竞争实力全球领先。杭叉集团为中国最大的叉车企业之 一,有近 50 年的叉车研发制造经验。公司以“做世界最强叉车企业”为愿景,产品覆盖 1-48 吨内燃叉车、0.75-48 吨电动叉车、高空作业车辆、AGV 智能工业车辆等,同时提 供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产品配件销售、修理、租赁、再制造等后市场业务。据 美国权威《现代物料搬运杂志》,2021 年公司叉车销售额全球第八。

叉车产品布局全面,新能源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公司产品包括叉车、仓储车、AGV 等工业车辆,高机等整机和核心零部件,其中叉车为核心主业,2021 年收入占比 93%。 随叉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公司加强研发创新,掌握工业车辆锂电池应用技术,新能源 叉车型号日趋丰富,2021 年销量占比已提升至 40%以上。根据我们产业链调研,新能源 叉车毛利率约 20%,高于内燃、铅酸电池叉车,有望带动业务结构优化。

民营控股、国资参股、高管持股的大型民企,实控人仇建平持股 33%。杭叉上市前 经历过多次改制,曾长期以职工控股、国家参股、经营者持股的模式运营,股东人数众 多,股权结构混乱。2011 年,集团的控股公司——杭叉控股被民营企业巨星控股收购, 杭叉集团从此转型为民营企业控股、国资委参股的大型民企,厘清产权关系后成功上市。 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巨星系”仇建平,合计持股 33.42%。董事长在内的多位核心高 管持有公司股份,激励充分。

1.2.业绩增长稳健,相对行业具备阿尔法

公司经营稳健,业绩稳定增长。叉车为工业生产和仓储物流必备工具,随经济发展 需求稳定增长。公司 2016-2021 年营收 CAGR 达 22%,强于行业增速 16%。2022 年受 疫情影响,制造业、物流仓储业需求下滑,公司业绩增速短期承压。2022 年前三季度叉 车行业销量同比下滑 5%,公司实现营收 114 亿元,同比增长 3%,相对行业仍具备显著 阿尔法;归母净利润 7 亿元,同比增长 1%,受钢材价格影响,增速低于营收。

盈利能力维持稳定,钢价下降、电动化有望带动利润率中枢上移。公司盈利能力维 持稳定,2021 年毛利率、销售费用率同步下降,主要系运输费用的会计政策调整。2016- 2022 年前三季度净利率维持在 7%-8%。2021 年初至 2022 上半年,钢材价格持续提升, 公司高毛利率的新能源叉车放量,对冲影响。2022 年 Q4 钢材价格已经回落至 2020 年 Q4 水平,随公司电动化转型持续,利润率中枢有望上移。

2.叉车:电动化+机器替人,成长性强于周期性

2.1.核心物料搬运设备,成长性强于周期性

叉车作为应用最广的物料搬运工具,制造业和仓储物流占下游 60%以上。叉车是 一种用于货物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工业车辆。叉车带有用于装载物品的“叉”,和 使叉上下移动的“门架”装置,可以将货物叉起,进行水平运输,也可以将叉取的货物 进行垂直方向的堆码。叉车可以减少装卸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装卸成 本。制造业和仓储业是叉车最大下游,占比在 60%以上。

按应用领域和动力源,叉车可分为内燃平衡重叉车(Ⅳ/Ⅴ类)、电动平衡重叉车(Ⅰ 类)、电动前移式叉车(Ⅱ类)、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Ⅲ类)四种。 (1)内燃平衡重叉车(Ⅳ/Ⅴ类):尾部装有配重块,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叉车,载 荷能力最强,覆盖 0-60 吨,应用最为广泛。内燃平衡重叉车常用于户外、车间或其他对 尾气排放和噪音没有特殊要求的场所,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叉车品种。Ⅳ/Ⅴ类车的区 别在轮胎:Ⅳ类车为实心轮胎,Ⅴ类车为气胎。 (2)电动平衡重叉车(Ⅰ类):尾部装有配重块,以蓄电池为动力源的叉车,载荷能 力 0-48 吨,应用场景与同级别的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相同。该类叉车污染少、噪声低,通 常应用于室内和其它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药、食品等行业。环保政策收紧、新 能源技术升级驱动下,持续替代内燃叉车。

(3)电动前移式叉车/窄巷道叉车(Ⅱ类):尾部无配重块,以蓄电池为动力的叉车, 载荷能力 0-3 吨,主要应用于狭窄空间。不同于平衡配重式堆高机的构造(要叉货时, 堆高机就必须得往前开),前移式叉车能够在车子静止不动时,将导柱向前伸出,再利用 货叉叉取货物。前移式叉车具有小型轻、回转半径小、高扬程的特点,多用于狭窄仓库 内货物的搬运、装卸作业。 (4)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Ⅲ类):相当于安装了电池的板车,用于仓库内的水平 搬运及堆垛装卸。载荷能力 1.5-5 吨,需工人站立叉车后方或步行拖动操作。

叉车与传统工程机械逻辑不同,成长性大于周期性。叉车相较挖机、起重机等传统 工程机械周期性较弱,主要原因有三点:(1)叉车单车价值量较低,回本周期较短。叉 车单车价值量大多为几万至十几万不等,1 台叉车即可节省 1 名制造业工人年薪;传统 工程机械价值量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回本周期较长。(2)下游不同:叉车下游以制造 业和仓储物流为主,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持续增长。挖机、起重机等下游以基 建、地产为主,周期性较强。(3)电动化进展不同:叉车工况相对简单,充电更容易, 对举升力要求也较低,随着电池技术成熟,电动化转型速度更快,已成为行业核心驱动 因素。叉车成长性强于周期性,2012-2021 年全球叉车销量从 94 万台增长至 197 万台, 复合增速 9%。

我国已成为最大叉车市场,增速领先全球。分区域来看,欧美和亚洲为主要叉车消 费市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叉车使用历史较早,普及程度较高。我国叉车起步较晚,但随制造业、物流业快速发展,叉车销量快速提升,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叉车消费市场。 2012-2021 年我国国内叉车销量从 19 万台提升至 78 万台,复合增速 13%,领先全球。

2.2.国内双寡头格局趋于稳定,海外份额提升空间广阔

海外叉车整机厂强手如云,竞争格局集中。叉车产业发展与工业发展高度相关。海 外叉车的普及和应用较早,尤其是在德美日等工业强国。全球龙头丰田、凯傲(从林德 分立出来)、永恒力等均成立于 90 年代,发展时间长、品牌影响力强。全球叉车市场已 形成“一超多强”竞争格局,2015-2022 年全球前十叉车厂排名无明显变动,竞争格局 稳定。

国内叉车市场由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双龙头主导,2021 年合计份额近 50%。国内叉车市场参与者众多,仅中叉网统计的主流整机厂就有 52 家。随着行业发展成熟,国 内已形成杭叉集团、安徽合力双寡头格局。2021 年合力、杭叉行业销量份额分别为 25%、 23%,合计份额近 50%,剩下 50%市场由中力、龙工、诺力等厂商分食。

叉车行业具备四大壁垒,龙头软硬实力均具,先发优势显著:(1)供应链管理软实 力:零部件种类多达 2 万个,供应商管理体系复杂。(2)产线管理软实力:叉车具备多 规格、多品种、定制化的特点,实现高效生产需花很长时间打造生产线和供应链。(3) 渠道建设硬实力:叉车的销售模式与传统工程机械不同,下游客户分散,销售模式以点对 点现销为主,对销售渠道、营销网络、后市场服务要求高。(4)三电技术硬实力:环保 政策收紧、三电技术成熟下,叉车电动化为必然趋势。龙头在产线建设、供应链管理、 销售和后市场服务、电动化布局方面均具备先发优势,竞争实力持续增强。

国内格局趋于稳定,海外份额提升空间广阔。在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凭借产业链、 技术、品牌、后市场服务等优势抢占外资份额,外企叉车销量份额从 2007 年的 20%下 滑至 2022 年的 8%。合力、杭叉竞争实力持续增强,2015-2021 年合计销量份额从 41% 提升至 48%。远期来看,在国内市场,双龙头先发优势显著,地位稳固。海外市场,国 产品牌具备交期、性价比优势,锂电技术有望弯道超车,主要欠缺点在品牌知名度和售 后服务。目前杭叉、合力收入体量仅约全球龙一丰田的 15%、龙二凯傲的 30%。随全 球化渠道建设拓展,收入规模、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2.3.三大趋势看我国叉车行业成长性

叉车销量随制造业、物流业发展波动上行,电动化成为行业新驱动力。由于应用场 景更广,叉车销量波动性显著低于挖机、起重机等传统工程机械,2012-2016 年叉车行 业销量复合增速 6%。2017 年以来,随着国内电池技术成熟、环保政策收紧,电动叉车 销量持续高增。2017-2022 年Ⅰ/Ⅱ/Ⅲ/Ⅳ+Ⅴ类叉车复合增速分别为 19%/16%/30%/5%。其 中Ⅲ类车主要应用于充电更便利的室内仓库,替代板车,价值量低,电动化转型最为迅 速,销量占比已从 2017 年的 28%提升至 2022 年 50%。

2.3.1.趋势一:下游通用制造业复苏,带动叉车需求反弹

下游制造业回暖,叉车销量有望回升。受疫情影响,2022 年叉车行业销量同比下滑 6%,其中Ⅳ+Ⅴ类主要用于户外作业,且个体商户、小微企业主占下游比重更高,下滑 幅度较大。2022 年底全面放开后,制造业景气回升,2023 年 1 月中国 PMI 指数为 50.1%, 环比提升 3pct,回升至枯荣平衡线以上。全年来看,制造业和物流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 升,行业电动化转型持续,2023 年叉车内销有望回暖。

2.3.2.趋势二:核心机种电动化率显著偏低,经济性+产业升级迎拐点

我国叉车电动化以低价值量机种为主,转型进度相对海外仍有差距。近年来我国叉 车电动化转型持续,电动叉车销量占比持续提升,2014-2022 年前三季度,我国内燃叉 车销量占比从 69%下滑至 36%。但从价值量结构看,电动化的机型以价值量低的三类车 (仓储叉车)为主,价值量高、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更广泛和复杂的平衡重叉车电动 化率仍然较低。2021 年我国平衡重叉车电动化率仅 20%,低于全球 30%水平。

2020 年我国叉车迎电动化转型拐点,锂电池技术突破成为叉车大规模电动化的契 机。由于(1)电动叉车价格高,同等吨位的叉车,电动车价格约燃油车一倍。(2)过去 电动叉车主要使用铅酸电池,电池必须耗尽电量才能重新充电,很不方便,内燃叉车则 可以随时补充能源。2012-2020 年我国平衡式叉车电动化转型速度较慢,电动化率维持 在 15%左右。 2018 年起,杭叉、合力、诺力等国产叉车龙头开始导入锂电池技术,电动叉车在安 全性、适用性、性价比等方面均取得历史性突破,随产品推广,行业电动化转型加速。 2020-2022 年前三季度,电动平衡式叉车销量占比从 16%迅速提升至 25%。

锂电叉车相对内燃叉车更具经济性,锂电化为必然趋势。以一辆 3 吨内燃叉车和一 辆 3 吨锂电叉车为例,按照工作时间 2000 小时/年计算,内燃叉车一小时油耗 3 升,每 升柴油 8 元,一年需要油费 48000 元。锂电叉车一小时消耗 3 度电,每度电 1 元,一年 电费为 6000 元,锂电叉车一年能耗可以节省 42000 元。维护费方面,内燃叉车的维护 间隔为 400 小时,单次维保费用为 400 元,每工作小时的维保成本为 1 元,一年维保成 本 2000 元,锂电池免维保。即一年锂电池叉车可以节省 44000 元,三年内锂电叉车的 使用+购买成本将低于内燃叉车。

智能仓储物流与自动化工厂发展,助力电动叉车需求持续增长。除经济性外,产业 结构是影响叉车电动化转型的因素之一。电动叉车具备污染小、噪声低的优点,广泛应 用于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室内。2021 年海外叉车龙头永恒力的收入结构中,零售与批发 (45%)、物流(14%),而我国叉车下游仍以传统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交通物流(20%)、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设备生产(27%)占大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现代仓储物流业 发展、室内工厂自动化率提升,电动叉车需求将持续增长。

2.3.3.趋势三:机器替人为长期趋势,我国叉车保有量提升空间广阔

人口结构改变导致人力成本提升,叉车替人为确定性趋势。人口结构改变、生活成 本上升使人力成本上升成为确定性趋势。2011 年起我国 20-59 岁人口比率迎拐点,长期 以来的人口红利期宣告结束。2012 年后员工工资增速开始超过企业收入增速,人工成本 明显上行。叉车能够大幅提高物料搬运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替代人工为长期趋势。

对比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我国叉车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按叉车寿命十年, 我们用过去十年叉车累计销量乘以 0.9,测算全球各地区叉车的保有量,再除以各地区 总人口数和制造业产值,分别测算叉车人均保有量和单位制造业产值对应叉车保有量。 从人均保有量看,我国仍不足欧、美、日的 50%。从单位制造业产值对应保有量看,我 国水平仅为美、日的 80%,近欧洲地区的 50%,制造业自动化率还有提升空间,叉车渗 透率提升空间大。

3.受益下游复苏、锂电化和全球化,公司增长可持续

3.1.增长逻辑一:综合实力强劲,率先受益行业复苏+电动化

公司产能充足、产品型谱齐全,将率先受益行业复苏。公司叉车产能充足,且前瞻 性地布局锂电池/氢燃料/混动为动力源的新能源叉车。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已有 40 万 台以上工业车辆产能,我们预计总体产能利用率仅约 60%。从产品线上看,2022 年 4 月 公司发布 XH 全系列重工况高压锂电专用叉车,进一步拓展了产品型谱,电动平衡式叉 车吨位从 3.8 吨拓展到 48 吨,加速对内燃叉车的全面替代。电动叉车价值量、利润率均高于内燃叉车,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根据我们的产业链 调研,同吨位的电动叉车价值量约为内燃叉车的两倍,毛利率高于内燃叉车 2-3pct。随 着电动叉车销量占比提升,公司业务结构优化,中长期毛利率中枢有望上移。

3.2.增长逻辑二:2023年出口高增长预期,海外份额低空间大

国产叉车海外销量份额较低,且以低价值产品为主。近年来国产叉车竞争实力持续 增强,除 2019 年受到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有所下滑,出口销量均保持正增长。2016-2022 年国产叉车出口销量从 10 万台提升至 36 万台,复合增速达 23%。从份额上看,国产叉 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21 年国产叉车海外销量份额仅 19%。从结构上看,国产叉车出 海以价值量较低的三类车为主,2021 年占比超过 60%,价值量更高的一类车占比仅 10%。 海外成长空间广阔。和海外龙头相比,国产龙头全球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全球前二叉车龙头丰田和凯 傲本土以外营收占比分别为 72%、47%,产品渠道建设完备,品牌知名度高。国产双龙 头杭叉集团、安徽合力海外营收占比仅 20%左右,全球化仍有提升空间。

国产品牌具备性价比、交期、锂电产业链领先三大优势,海外有望弯道超车。 (1)国产叉车性价比高于海外,具备价格优势。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调研,海外叉 车锂电化程度不高,国产锂电叉车综合使用成本显著高于海外铅酸电池叉车。此外,由 于国产叉车尚处品牌推广阶段,叉车厂通常在售后服务方面提供优惠。 (2)国产叉车交付周期短。国产叉车供应链效率更高,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调研,海 外叉车厂交期 4-6 个月,为国产叉车交付周期两倍。

(3)中国叉车企业布局电动化具有锂电池产业链优势。我国锂电产业链占据全球 主导地位,国产叉车厂布局锂电产品优势明显。杭叉集团于 2018 年和宁德时代 CATL、 杭州鹏成新能源等成立合资公司,定制开发工业车辆专用锂电池,并战略入股了嘉晨智能,确保三电核心技术领先行业。国产企业锂电技术储备充足,有望受益叉车锂电化浪 潮,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杭叉集团海外布局臻于完善,竞争力有望逐步兑现。国产叉车相对海外品牌已具备 技术、价格和产业链优势,海外份额提升的痛点在于品牌知名度和后市场服务。公司自 2016 年上市以来,持续完善海外渠道建设。截至 2022 上半年,公司已在美国、加拿大、 德国、荷兰、泰国成立海外销售型公司和配件服务中心,形成由“杭叉总部-海外分子公 司-代理商”组成的三层级服务网络。随口碑积累和服务质量提升,公司海外业务有望快 速增长。

外销产品毛利率优于国内,有望带动整体利润率上行。公司外销产品对标海外竞争对手,以高端型、电动化产品为主,且海外锂电替代铅酸趋势明显,因此外销毛利率更 高。2016-2021 年杭叉集团外销毛利率均显著高于内销 3-5pct。中长期看,随国内市场规 模、竞争格局稳定,国际化为国产工程机械龙头保持增长的必经之路。国产品牌海外份 额仍低,未来出海将为重要增长点,外销比例将持续提升,有望带动整体利润率上行。

3.3.增长逻辑三:高机、AGV等新兴板块多点开花,贡献业绩增量

除叉车外,公司积极布局高机、AGV 等新兴板块,近年增长提速,持续贡献业绩 增量。 1)高机:公司的高机板块已有十五年以上积淀。2006 年,杭叉和法国工业车辆龙 头曼尼通合资成立子公司杭州曼尼通,共同经营高机和叉车业务。2019 年,公司收购杭 州曼尼通法国方全部股权,并成立高机子公司,独立经营高机业务。 2)AGV:收入、在手订单创新高,远期成长可期。智能物流板块杭叉集团重要业 务板块之一,公司早在 2012 年就开始自主研发 AGV 设备,并于 2018 年成立杭叉智能 科技,专注叉车 AGV 市场。随技术积累,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持续增强。2021 年, 杭叉智能获 GGII 评选的《2021 年中国叉车 AGV 民营企业竞争力排行》第一,2022 年 公司智能物流板块业绩创新高,同比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展望未来,随制造业、仓储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AGV 叉车在工业领域 仍大有可为,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 究所统计,2021 年中国叉车 AGV 市场规模约 25 亿元,同比增长 42%,2016-2021 年内 复合增速达 48%。制造业、仓储物流自动化升级为必然趋势,AGV 叉车市场有望延续 高速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

4.盈利预测

核心假设与盈利预测: 1)叉车:叉车为核心物料搬运工具,景气度与下游制造业、仓储物流高度相关,中 长期持续受益电动化转型、机器替人和下游自动化升级。公司电动化技术领先,品牌、 渠道建设完备,龙头地位稳固,随产能释放、海外品牌认可度增强,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叉车板块收入分别为 135/154/173 亿元,同比增长 0%/14%/13%,毛利率随产品结构优化稳步提升,分别为 17.0%/18.7%/19.4%。 2)其他业务(高机、AGV 等):高机、AGV 为公司新兴业务板块,随客户拓展有 望贡献业绩增量。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其他板块收入分别为 13/18/25 亿元,同比 增长 22%/39%/41%,毛利率随规模效应稳步提升,分别为 8%/10%/12%。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 148/172/198 亿元,同比增 长 2%/16%/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3/16 亿元,同比增长 9%/35%/22%,当前市值 对应 PE 为 19/14/11 倍。可比公司选取国内另外两大叉车龙头安徽合力、诺力股份,海 外叉车龙头丰田工业、永恒力。考虑到公司市场地位稳固,业绩增速稳健,短中期有望 受益下游制造业复苏、电动化转型下国产品牌海外弯道超车。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