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视频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运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钱江晚报重大事件视频 轻量化视频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运用

轻量化视频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运用

2024-07-10 16: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这种轻量化采访方式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影响较小。相比于使用笨重的采访设备和一支庞大的采访团队,一台手机和一个友善的记者更容易让受访者感到放松,有利于他们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也有利于记者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受访者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挖掘出相关信息和素材。

“小彭两会Vlog”海报。

其次,轻量化的采访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采访效率。手持采访设备的优势在于小巧轻便,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不需要额外的摄像机和录音设备,也不需要大量的后期制作。同时,可以立即上传采访内容,方便快速剪辑、将采访内容整理出来并及时发布。这对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很有助益。

一个有亲和力的记者会带来一个具有信任和共鸣的现场。在这样的现场,受访者可以更加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和经验,报道画面也更加生动鲜活。

总之,一台手机和一个记者这种组合在重大事件现场采访中具有很多优势,包括减少对受访者心理的影响、提高采访效率和速度,以及建立更好的信任关系等。

真实自然的现场感

相较精心拍摄制作的演播室节目而言,轻量化视频具有“粗糙感”的画面更加真实和自然,能够让受众更好地体验新闻事件的现场感。

在新闻报道中,追求真实、自然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粗糙感”画面的拍摄和运用有时也起到重要作用。这种效果,可以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影响,同时增强受众的信任感。

“粗糙感”拍摄,指的是在拍摄过程中,故意保留一些手持摄像的晃动、记者自己的声音、周围的环境音等因素,让画面看起来更像我们身边的环境。“小彭2023两会Vlog”保留了大量的“不精致”画面,让观看者能够更加直观感受到记者所处的环境及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代入感。

“粗糙感”拍摄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沉浸感,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制作的时间成本。但是,这种方式也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以确保画面质量及稳定性。另外,在使用这种方式时,也需要考虑到受众的观感和接受程度,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用户视觉疲劳或身体不适。因此,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局限性。

碎片场景的主题性呈现

碎片场景的主题性呈现,是指记者在记录现场时,通过展现一些碎片化的场景,强调视频的故事性和主题性,创造出与受众互动的共同对话空间。这种方式常常能够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和情感,增强视频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小彭2023两会Vlog”常常通过展现现场的片段来记录和呈现事实,叙事方式呈现碎片化特点。比如通过中外记者“抢座”、排队领翻译器、会议现场布置等不同细节,向用户展现了一些不常见的新闻现场。与传统新闻报道的连续性不同,这种叙事方式更加注重场景、细节和情感,通过突出故事性和主题性,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作者(中间站立持话筒者)在外长记者会上向外交部长秦刚提问。

在两会等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碎片化记录可以展现不同场景和角度,同时又强调了主题性,让受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背景。此外,为了让视频内容更加真实可亲,记者小彭也会展现一些“花絮”情节,如记者本人的生活日常,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以轻量化视频报道重大新闻现场,个性化的表达常常能够增加亲和力,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事件背景和内涵,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共鸣感的表达氛围。

个性的表达不仅仅是记录者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感受,更是通过与大会的主题思想相结合,对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解读。例如,在两会报道中,小彭在视频中关于“永不放弃”的表达、对于“情感共鸣”的思考,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外交理念等大会主题思想相结合,呈现出一个更加丰富、完整的报道主题。

通过记者个性化的表达,受众可以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与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同,个性化的表达更加突出个体色彩,能够让受众更好地理解大会议题,从而产生共鸣。此外,受众还能更好地认识报道者,了解他们的职业和人生经历,增进受众与记录者之间的情感连接,也可以带动更多用户参与到视频报道讨论中,扩大视频的影响力。

传播渠道的不断拓展

“小彭两会Vlog”系列视频,都是在小彭个人社交媒体平台首发,包括海内外各个平台的账号上同步发布。同时,也在中国日报新媒体矩阵账号发布。

以个人化的角度向全球受众展示全国两会的进展,可以让用户感到亲切。而个人账号与中国日报矩阵账号的分层传播,则可以提高视频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让公众对于事件的认知更加深入和全面。

综上所述,通过以Vlog新闻等为主要形式的轻量化视频呈现,可以让受众更加生动地了解事件的现场情况,增进受众的共鸣共情和参与感。这些视频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多样化、快速化和互动化,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拓展重大新闻现场报道的深度与广度。

(作者系中国日报记者)

来源:新闻战线

热文回顾

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在路上”,才有最美的风景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跑采访写评论当编剧,这位杭州日报记者勇做融媒时代的“多面手”

一个普通编辑的华丽转身!《新闻姐》如何蜕变成全网粉丝近3000万的“主流大V”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全媒体时代 新闻小白进化记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从教师到记者,从县台、市台到省台,10年来,她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二等奖

温报集团欧华联合时报:发挥华文媒体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1个人1年间,216篇报道,

一位年轻女记者的黔边黔中行

《浙江日报》变宽了

做有温度的时代记录者!基层融媒如何打造短视频品牌

学会“跑”在新闻前面: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报道的议程设置

去年34个热搜话题阅读量过亿!来看钱江晚报微博运营的三大“流量密码”

传媒评论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