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进入人体后,是怎么分解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金牌酒有多少种 酒精进入人体后,是怎么分解的?

酒精进入人体后,是怎么分解的?

2023-06-11 06: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俗话讲:“无酒不成席”,酒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是职场应酬,还是亲朋聚会,吃饭都免不了会喝酒。不过,喝酒一时爽,美酒入口易,醒酒可是一件麻烦事。也有人在喝完酒后的第二天被交警检查,却还是酒精含量超标,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酒精在人体内怎么分解?

其实,酒精在体内的分解是由酒的度数、人分解酒精的能力、饮酒的量等多重因素决定的。首先,我们要清楚酒精在人体内经历了什么过程。

酒精也叫乙醇,进入人体之后,10分钟左右即可被吸收,进入血液,60—90分钟达到高峰。酒精有20%被胃吸收,80%被小肠吸收。酒精进入血液后,被输送至肝脏,经过肝脏的努力,最终酒精会彻底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泄出体外,这也是为什么喝酒之后想撒尿、呼气有酒味。

而在肝脏分解酒精的其中一个过程中,需要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参与,但是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含量差别很大,所以有的人醒酒快而有的人慢。分解过慢的就会导致乙醛聚集,然后造成脸部发红、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

根据目前科学研究的观点,正常人分解酒精的速度在10克/小时,一毫升酒约等于1克等于1000mg(实际因度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几乎都不到一克),也就是大约10毫升/小时。

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小时可以代谢10-15克的酒精。人与人的代谢能力不一样,有的人稍快,有的稍慢,不仅仅是人与人不一样,一个人的代谢速度,由于不同的时间、环境、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那么,如何测算体内酒精所需要的分解时间呢?可以套用这个公式来简单测算:分解时间=酒精量÷10=饮酒量×酒度数÷10。

当然,动辄拿出公式来算也不太现实,这里给大家一个比较通俗的操作,以50度的白酒为例,喝完1斤白酒24小时内不驾车,半斤白酒12小时内不驾车。

帮助解酒的五大食物

要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喝酒之前最好吃一些辅助食物。

在生活中,有一种说法是浓茶可以解酒。理由是茶类饮料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从而推断浓茶可以解酒。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喝浓茶不仅不能解酒,而且对身体反而不利。喝酒时已经吃了很多东西,再喝浓茶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而且酒精和浓茶都会刺激神经系统,酒后喝浓茶会加重醉酒的状态。

下面的这几种食物才可以分解酒精,是酒精的“天敌”。

1、辣木籽。对于南方人来说,辣木籽并不陌生。辣木籽就是辣木树的种子,它所含有的一种活性成分可以有效分解酒精,加快酒精的排泄,减少对胃部的伤害。在喝酒之前吃上几颗辣木籽,不仅可以增加酒量,而且还可以保护胃黏膜,很多南方人喝酒时都会带上几颗。

2、葡萄干。在喝酒前吃一点葡萄干,可以加快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因为葡萄干中含有大量的酒石酸,它可以对酒精产生稀释作用。在喝酒前吃上一把葡萄干,能让酒精的分解物快速通过直肠,减少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

3、大分子淀粉类食物。研究发现,大分子淀粉能与酒精结合,直接延缓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馒头、面包以及豆类等食物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酒精可以进入淀粉大分子的螺旋结构中,从而变成了“包合物”,有利于酒精的代谢。在喝酒前吃一个馒头,既可饱腹又能加快酒精代谢,比喝醒酒药更靠谱。

4、纯牛奶。在饮酒前,可以喝100毫升左右的牛奶,不仅可以养胃,还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大大降低酒精对胃的伤害。酒后饮用牛奶,可以减慢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改善醉酒的状态,加速醒酒。因此,在喝酒之前或是醉酒的时候,可以适当饮用一些纯牛奶,对身体非常有帮助。当然,酸奶也可以。

5、葛根粉。葛根是一种野生植物,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对肝损伤的修复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经常吃点葛根粉或是用葛根泡水喝,不仅能保肝养肝,增加酒量,还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对于应酬比较多、经常熬夜、肝火旺盛和肝毒过多的人,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就算不喝酒的人,平时可以吃葛根粉,可以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在喝酒时,有两件事最好不要做。不要边喝酒边抽烟。很多人认为“美酒加烟,快乐似神仙。”尤其是喝酒到了兴头上,那些平时不抽烟的人,面对别人递过来的烟,也会抽上一支。但是,边喝酒边抽烟,既伤肝又伤肺。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麻醉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就会饮酒过量。

另外,很多人喜欢将不同的酒一起喝,不同浓度的酒精混着一起喝进胃里,胃部在短时间吸收了很多不同度数的酒精,会大大增加胃的负担,甚至可能会承受不了,对肝脏也非常不好。因此,要尽量避免出现喝混合酒的情况。

总之,适当饮酒有益健康,喝酒时一定不要贪杯,过度喝酒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害无益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