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历史人物大全,秦朝有哪些出名的历史人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金寨著名人物有哪些 秦朝历史人物大全,秦朝有哪些出名的历史人物?

秦朝历史人物大全,秦朝有哪些出名的历史人物?

2024-07-11 06: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秦朝有哪些出名的历史人物?

1.

李斯,中国秦代政治家。 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2.

赵高,中国秦代宦官,权臣。 原为赵国宗族远支。 其母在秦国服刑,故兄弟数人皆生隐宫。 赵高为内官厮役,因通晓法律,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 后因犯罪,被蒙毅依法判以死罪;

3.

白起,秦将军,善于用兵,昭王时封武安君;

4.

蒙恬,祖籍齐国。 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大将,为秦国立下过赫赫战功;

5.

王翦,秦国人,秦国著名将领,卓越的军事家。

秦朝时期, 按照历史上的说法, 应该是秦始皇真正改秦王称号为皇帝称号之后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名人, 包括:

1.皇族及朝廷大员: 始皇赢政, 扶苏,胡亥,子婴, 李斯,蒙恬,王翦,王贲, 赵高, 章邯;

2.六国朝遗老:

3.秦末起义军领袖: 项羽,项梁,范增, 刘邦, 萧何, 张良等.

秦朝时期,按照历史上的说法,应该是秦始皇真正改秦王为皇帝称号之后的时期。

这一时期名人涌现,为大家介绍以下四位

1.蒙恬

蒙恬是秦国将领,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他驻守九郡十余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史书记载,蒙恬还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前210年,秦始皇病逝,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恬。蒙恬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宁夏开发第一人。

2.李斯

李斯是秦朝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在秦始皇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巨大作用,参与指定法律、统一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是完成华夏大统一的铁腕传奇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帝的君主。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统一时代,建立起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4.吕不韦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闻名于世。他曾攻取周赵卫三国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六国的大业有重大贡献。

秦朝时期出名的皇族及朝廷大员还有:扶苏、子婴、王翦、赵高、张邯等;

秦末时期起义军领袖有:项羽、刘邦、项梁、范增、萧何、张良等名人。

秦始皇,秦穆公,秦孝公,白起,商君,王合,吕不韦,李斯,蒙括,蒙毅,王剪,李信,章邯,宣华太后,赵高,公子扶苏,子樱,

1.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

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蒙恬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

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

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3.吕不韦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

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4.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

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5.嫪毐

嫪毐(?-前238)是我国战国末期秦国人物。他受相邦吕不韦之托伪为宦官入宫,与秦始皇帝母亲太后赵姬私通。

因而倍加宠信,受封为长信侯,并自称为秦王的“假父”。后来因发动叛乱失败而被秦始皇处以极刑,车裂而死。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在经济上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军事上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病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

李斯,秦朝大臣。原为楚国人,后入秦为客卿。以《谏逐客》一文为秦王政所赏识,由廷尉而至丞相。后来他先后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焚书,并大力主张“明法度,定律令”,并在统一文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但他在秦始皇实行严刑峻法方面也充当了帮凶。秦始皇死后,中宦官赵高的圈套,参与宫廷政变,使秦二世上台,最后死于权力争夺,被赵高杀害。

======================================================

王翦,秦国著名的将领。王翦年少时喜好兵法,后来为秦王政攻打赵、燕和楚三国,战绩彪炳。秦王政曾问王翦和大将李信,攻打楚国要多少兵马?李信认为二十万就足够了,王翦却说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听后说:“王将军已经老了,李将军果然勇猛。”之后秦始皇便给了李信二十万大军去攻打楚国。王翦也因此称病而告老还乡。后来李信攻楚失败,秦始皇便亲自赶赴频阳向王翦谢罪,答应给王翦六十万大军攻楚,王翦才重新挂帅上阵。 王翦代替李信后,巧用兵法,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攻占了楚国的城邑,并俘虏了楚王,杀死了项燕(一说项燕自杀)。后来王翦又带兵南征百越,立下了大功,被封为“武成侯”

蒙恬,秦朝大将。一家受到秦政府重用。自祖父始连续三代为秦大将,为秦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在蒙古高原逐水草而居。战国末年,匈奴产生第一个首领头曼单于(相当于国王),并乘战乱占领河套地区。秦灭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夺取河套地区,长年率兵30万众戍北边,主持修筑长城。后为赵高陷害,被秦二世赐死。

尉缭(?—?) 魏国大梁人。姓氏不详,只因曾为秦国国尉(主管军事),后人称其为“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游说家。传说尉缭曾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隐居山林。后为魏惠王招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入秦游说,为秦所用。收买六国高官重臣的外交手段是他所提出来的。嬴政对尉缭的才智十分赏识,甚至在服装饮食等方面,让他和自己享有同等的待遇。然而尉缭对嬴政的评价却并不高,他对嬴政的评价是“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尉缭著有《尉缭子》一书,共24篇。表述了他对战争的各种看法。

赵高

赵高,中国秦代宦官,权臣。原为赵国宗族远支。其母在秦国服刑,故兄弟数人皆生隐宫。赵高为内官厮役,因通晓法律,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后因犯罪,被蒙毅依法判以死罪。秦王惜其才干,下令赦免。后以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赵高和胡亥见秦二世随从秦始皇出游会稽。还至平原津,始皇病危,遂与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谋,秘不发丧,篡改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更为书赐长子扶苏和蒙恬死。胡亥还至咸阳,立为二世皇帝,赵高任郎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他指使胡亥更为法律,诛戮宗室、大臣,且专擅朝政。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他为了巩固权位,故意在二世面前指鹿为马,对不随声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攻下武关,赵高与其婿阎乐等人密谋,乘二世在望夷宫斋戒之机,诈诏发兵围宫,逼二世自杀,企图篡位自立。因左右百官不从,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九月,赵高被子婴用计杀于斋宫,夷三族。

白起

白起是战国时,秦国.邑人,为秦将军,善于用兵,昭王时封武安君。有一次,和赵国将军赵括在长平交战,佯装战败退走。暗中埋伏两队奇兵,加以胁制。赵括不知,乘胜追至秦国壁垒,壁垒坚固拒守,不得攻入,而秦奇兵在后断绝赵军粮道,白起率轻骑攻击,赵军屡战失利。因而筑军垒坚守,以待救援,赵军绝食四十六日,人与人相食,赵括亲自出阵搏战,秦军射杀,赵括中箭而死,败兵四十万人投降,白起说:“赵国军卒,反覆无常,恐会作乱。”于是用诈骗手段,将四十万降兵,全皆坑杀,只遗下年少的二百四十人,回归赵国。这场长平战争,前后斩首俘虏多达四十五万人,赵国人心大为震骇。

后来秦王派别的将军攻伐赵国邯郸,屡战不利,秦王又想取用白起为将,白起推辞不受,秦王强迫命令,白起托称病笃,于是秦王大怒,贬谪白起为士伍,放逐于阴密,当他出咸阳西门,走到杜邮。应侯范睢奏说:“白起迁贬,心中不服,口出怨言。”于是秦王遣使赐剑,命白起自杀,白起引剑自刭时,说:“我有何罪于天,而至如此下场?”思惟良久长叹说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投降兵士数十万人,我诈骗引诱全部坑杀,此罪足以当死。”于是自刎而死。

章邯

章邯(??公元前205年),字少荣。秦末大将。秦二世时任少府。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直逼陈(今淮阳),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黄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二年六月,城破自杀。

苏秦

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人。他出身农民,少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辞别老师,下山求取功名。

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师从于鬼谷先生。第一次游说不被重用,后得周书发

奋研读,有所收获后,重新出游。 至秦,不被用。正好遇见燕昭王广招开下贤士,苏秦入燕,深受燕昭王信任。苏秦认为,燕国欲报强齐之仇,必须先向齐表示屈服顺从,将复仇的愿望掩饰,赢得振兴燕国所需的时间。其次,要鼓动齐国不断进攻其它国家,以防止齐国攻燕,并消耗其国力,为此,他劝说齐王伐宋,合纵攻秦。公元前285年,苏秦到齐国,挑拨齐赵关系,取得齐愍王的信任,被任为齐相,暗地却仍在为燕国谋划。齐愍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苏秦率兵抗御燕军。齐燕之军交战时,苏秦有意使齐军失败,五万人死亡。他使齐国群臣不和,百姓离心,为乐毅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奠定了基础。之后,苏秦又说服赵国联合韩、魏、齐、楚、燕攻打秦,赵国国君很高兴,赏给苏秦很多宝物。苏秦得到赵国的帮助,又到韩,游说韩宣王;到魏,游说魏襄王;至齐,游说齐宣王;又往楚,游说楚威王。诸侯都赞周苏秦之计划,于是六国达成联合的盟约,苏秦为纵约长,并任六国相。回到赵国后,赵王封他为武安君。秦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图谋向函谷关内进攻。

苏秦说服魏国“合纵”,用的是激将法,魏国虽然是一弹丸之地,在六国中力量最弱,而苏秦却以他的口舌激发起了斗志,痛下决心,合纵抗秦。苏秦首先进言:“大王之地,地方千里,人民之众,车马之多,魏,天下之强国也。”此话让魏王树立了自信心,克服了恐秦心理。接着,指出事秦的危害:“事秦必先割地以效实,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魏王听后,没有了自己的主张,于是,苏秦认为到了推出合纵主张的时候了:“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魏王心被说动了,最后,苏秦以“事秦为天下笑”使魏王下定决心,投入合纵的行列。既然像魏国这样的弱国都被苏秦说服“决不事秦”,那些比魏更有实力的国家又哪肯轻易向强秦低头呢?就这样。合纵政策得以成功实施。

张仪

张仪,原本魏国人,为效忠秦国,以故土为进见之礼,“阴令秦伐魏”,遂成秦之名士。其威名远播四海,处乱世而有威名,诚不易也。战国名曰七雄,实际真正有实力可以称雄的,只有秦、楚、齐三国。于是齐国这颗砝码,无论加到秦、楚哪边,均可形成压倒对方的绝对优势。屈原当时主张联齐抗秦,而张仪做为秦之相国,赴楚的使命便是破坏这种联合。

公元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楚怀王迎为上宾。张仪说:大王如听臣之建议,断绝与齐国交往,秦王将以商于一带600里土地相让,并嫁秦王女为大王妾,从此秦楚两国可结为兄弟之国。对于这种空口说白话的许诺,智商低下的楚怀王高兴地接受了,授张仪为楚相,宣布与齐国绝交。然而秦之赔地却只有六里。一个堂堂大国之君,被小儿戏弄,楚王一怒之下,决定发兵攻秦。大臣陈轸反对曰:与其攻秦,不如回赠秦一座城池,与秦合力攻齐。这样,我们失地于秦,却可以由齐得以补偿。否则秦、齐两国攻我,势必损失。但楚怀王不听。丹阳一战,丧师八万,楚国失去汉中大片国土;再战,又输两城。被失败激怒的楚王向秦提出:愿以大片土地换张仪。张仪使楚被囚。上大夫靳尚出面说情:张仪不可杀,此人乃秦之重臣,秦王要救他,必以秦之美女相贿。楚王妾郑袖以妒忌出名,坚决拒绝秦美女来楚,不断给楚王吹枕边风,楚王允之,释放张仪,并依张仪所请,以大片土地送秦以结好。此时屈原出面说:大王原被张仪所骗,此次张仪前来,臣以为大王定会将其烹而死之,如今不杀也就罢了,怎能又相信他的邪说,这万万不可。不可救药的楚王听不进意见,将屈原流放。

“欺诈”从来都是贬义词。张仪就是凭了一欺一诈,取得了对楚国和其他列国外交上的胜利。“兵不厌诈”原是兵法致胜法宝,其实却源自政治,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千古一理。

审视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政治舞台的那些文人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出尔反尔,有奶就是娘。他们没有固定的思想、信念和主张,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国家、君主。战国的士,是由原统治阶层中分离出来的一些有学问之人,他们失去原有的统治地位之后,只能以仕为业,自谋出路。战国时士人不断改换门庭的政治生存方式,人称“士无定主”。为捞个一官半职,常常采用一些见不得人的卑劣手段,人称之为利欲熏心之辈,蝇营狗苟之徒,岂不知,这竟是中国文人进入仕途的最早途径。“仕途坎坷”,是他们在饱尝艰辛之后的慨叹。余英时说:“士在先秦时是‘游士’”,若不游,谁知道你是谁呀!这种跑官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不得已的立命方式。处乱世而不惊,能从容取得功名的文人,多半是这种有着政治特异功能的“游士”。

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行政管理思想家。

吕不韦原为大商人,在赵国邯郸经商时,结识了在赵作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得到此人是“奇货可居”,这样就开始了他的政治投机生涯。

吕不韦一方面用金钱帮助异人,为异人安排好生活,另一方面又到秦国游说,为异人争取得到继承王位的资格。当时,秦国在位的是秦孝文王,他的宠妻华阳夫人无子, 吕不韦通过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买通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太子。秦孝文王死后,异人得立,于公元前249年继位,称秦庄襄王。吕不韦政治投机成功了,异人感恩戴德,任吕不韦为相国(丞相),封为文信候。庄襄王死后,秦王政年幼继位(公元前246年),仍任吕为相国,称“仲父”,食邑有蓝田(今陕西蓝天县西)十二县,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宾客三千, 家僮万人。

在秦庄襄王时期和秦王政的前几年,吕不韦抱着“欲以并天下”的心愿,为秦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秦王政年龄的增长,即将亲政,吕不韦意识到要发生相权和王权的矛盾,便从多方面做了应付的准备,终于在公元前238年(秦王政9年)秦王政举行加冠礼时,发生了武装叛乱。秦王政在追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发现与吕不韦有牵连,罢免了吕的相国职务,下令将其迁往蜀地。吕不韦看到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战国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术思想得到解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先起,黄老继之,进而有名、法、岳、农各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吕不韦生活在战国末期,却有着要求思想统一的倾向。所以吕不韦要门下客人,个个著其所闻,综合百家九流之说,畅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最后汇编成书,名曰《吕氏春秋》。全书有八览、六论、十二纪等三个总题目,共一百六十篇,二十六卷,二十余万字。于公元前239年(秦王政8年)完成。这部书特别注重吸取儒道两家的学说,对法墨两家的观点往往采取批判的态度。 《吕氏春秋》是中国古代杂家的代表作,说它是“杂家”,因为它是“诸子之位兼有之”,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调和了儒、道、法的思想观点。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的目的,是为秦朝统一天下进行理论论证的。这是在韩非之前进行的一种统一思想的试验,结果失败了。但是,作为《吕氏春秋》的历史任务, 并不是结束于先秦,而在于启开两汉

第一历史人物,首推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

姓嬴名政,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王朝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位,相国吕不韦专权,宦官嫪毐用事。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亲政之后,平定嫪毐叛乱,放逐吕不韦。好韩非之学,信用李斯。尉缭等客卿,派王翦等率兵进攻六国。

自十七年(前230年)开始,先后灭韩、赵、魏、燕、楚、齐,至二十六年(221年)完成统一大业,结束长期纷争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当然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声名显赫的英雄人物,但是比之秦始皇,却又稍显逊色了。

秦朝丞相——李斯

秦国著名的将领——王翦

秦朝大将—— 蒙恬

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吕不韦——秦国丞相

嫪毐——战国末年秦国的假宦官

赵高——有名气的宦官

扶苏——秦始皇长子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

子婴——秦三世(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陈胜——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西楚霸王

刘邦——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大汉朝开国太祖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并成功建立大汉

韩信——西汉初年军事家、开国功臣

张良——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秦朝出现那些名人,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回答。

一是活到了秦国统一六国时期的人;

二是秦朝灭亡时还在的人。

先说第一类,那时的文臣武将好多,有名的就有:赢政(千古一帝)、扶苏(嬴政长子,长城军团监军)、胡亥(秦二世)、寡妇清(秦朝女首富)、吕不韦(秦朝赢政亲政前的丞相)、李斯(嬴政勤政后的丞相)、赵姬(嬴政母亲)、嫪毐(假官宦、长信侯)韩非子(李斯师兄,法家大成者)、尉缭子(兵家谋划灭六国的谋士)、王翦(灭火大战主帅)、王贲(灭灭燕国齐国主帅)、冯劫(将军)、冯去疾(大臣)、李信(大将军)、钟离昧(大将军,战败叛逃),王陵(大将军)、王忔(大将军)、蒙骜(前期大将军)、蒙恬(秦朝建立北逐匈奴,长城军团主帅)、蒙武(秦朝大臣)、甘罗(秦朝大臣)、章邯(秦朝少府,后投降项羽)、屠雎(秦朝50万岭南大军统帅)、任嚣(屠雎副帅南海郡守)、赵佗(任嚣继任者,后为南越武帝)。

第二类,都是灭秦的推手。项羽(西楚霸王)、刘邦(汉高祖)、吕雉(刘邦皇后)、萧何(汉丞相)、张良(汉谋士)、韩信(汉军统帅)、范增(项羽谋士)、英布(项羽大将)、樊哙(刘邦大将)、项燕(楚国大将,项羽爷爷)、荆轲(刺客)、高渐离(刺客)还有很多,不多说了!

纯手工手机输入,原创!!

当然是秦始皇了,一统六国,生世也不单纯,并且杀伐果断,有勇有谋!敢为天下先!征服了他国,还统一了度量衡!语言服侍!天下都是他的还如此整齐划一!中国大一统!所以秦始皇名垂千古!

二、小篆14位历史人物有哪些?

1.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有书法作品(刻石)传世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传世书法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

2.李阳冰

李阳冰(生卒不详),字少温、仲温,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其工篆书,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主要著作有《三坟记》、《怡亭铭并序》、《城隍庙碑》、《易谦卦》、《滑台新驿记》

3. 周伯琦

周伯琦《1298-1369),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元代书法家、文学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六书正伪》、《说文字原》等

4.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名琰,字石如、顽伯,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篆书文轴》、《篆书中堂》、《游五园诗》等

5.钱 坫

钱坫(1744-1806),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清代书家。主要著作有《十经文字通正书》、《汉书十表注》、《圣贤冢墓志》、《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篆人录》等

6.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清代著名书法家,传世书法作品有《留春草堂诗抄》、《节临唐宋人书屏》、《临柳公权尺牍轴》、《自书诗册》、《七绝诗轴》等

7.吴熙载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号让之、晚学居士、方林丈人。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主要代表作有《再生人三乐三忧帖》《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宋武帝与臧焘敕》等

8.莫友芝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莫友芝为有清一代十大书法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知见传本书目》,《恃静斋藏纪要》等

9.杨沂孙

杨沂孙(1813-1881),字子舆、子与,号泳春、濠叟,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其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主要代表作有《赠少卿尊兄七言联》、《文字说解问伪》、《完白山人传》、《石鼓赞》等

三、直接亡秦的历史人物是谁?

直接亡秦的历史人物是刘邦。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人,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刘邦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后赢得楚汉之争,建立西汉。

直接亡秦的历史人物是刘邦,当然还有那些间接的,比如项羽,陈胜吴广,赵高等。刘邦虽然出身不高,但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善于用人,知人善任,也拿得起放得下,同时也很讲义气,因此刘邦身边云集了众多的文武人才,个个衷心耿耿愿意为他出生入死。

四、神话易小川都是谁?

易小川,电视剧版《神话》里的男主角,由胡歌饰演。

因宿命关系一次意外偶然打开了神秘的古盒,与厨师高要一起穿越回秦朝,结识了众多历史人物,也见证了历史的残酷悲哀与无奈,与图安公主玉漱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秦朝,他摸爬滚打历经磨砺,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渐渐地的成熟,而成长为肩负重任、成为心怀天下的将军蒙毅。在乱世中的他想要拥有一份真挚的爱情,却屡次因外界的阻挠而与幸福擦肩而过。苦等千年,这千年的时光,只能一人独自面对失去与得到,然后再一次的失去。本以为可以与玉漱终生厮守,却没想到最终换来的仍是一场空。

五、10位历史人物?

1齐桓公:名姜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其在管仲辅佐下在齐国进行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改革,九合诸侯,成为春秋五霸第一位。

2秦始皇:名嬴政,战国时期秦国君主,带领秦国消灭其他六国,统一中国,书同文车同轨,他认为王的称号无法匹配他的业绩,所以自称皇帝。

3陈胜:秦末人士,为推翻秦国的暴政,陈胜吴广带领宿卒在大泽乡起义,虽然陈胜吴广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打击了秦国的统治。

4吴广:辅佐陈胜领导大泽乡起义,最后英勇牺牲。

5刘邦:即汉高祖,在秦末纷争中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6项羽: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后因为刚愎自用被刘邦打败。

7韩信: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创造了背水一战等战绩。

8萧何:运筹帷幄为汉王朝建立立下功劳,辅佐汉高祖完成初期国家建设。

9张良:秦末汉初人士,一曲吹散项羽三千子弟兵。后归隐山林,得以善终。

10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鞠躬尽瘁北伐中原,后病逝五丈原。

六、邯郸出过那些名人或者历史人物?

邯郸历史名人有:蔺相如,荀子,廉颇,李牧 ,曹操等。

蔺相如:赵国名相,和廉颇两个人威慑秦国。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上卿。相传邯郸市西十多公里处的蔺家河村是他的故里。多谋善辩,胆略过人,以大局为重,善与人和,历代备受称颂。

荀子:和孔子、孟子等齐名的大学问家,韩非和李斯的师父。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战国时期赵国人,是一位历经三代君王,转战四方的爱国名将。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战国末年赵国大将。主要活动年代在赵孝成王至赵王迁时期,是最早抗击匈奴侵扰并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军事家之一。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七、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政,嬴姓,秦氏或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