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1236)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野生黄鱼的作用 海洋科普(1236)

海洋科普(1236)

#海洋科普(1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 ),俗称“大鲜”,体长而侧扁,鳔侧枝的下分枝,又分为等长而平行的两小枝,沿腹延伸到腹面,耳石略呈梨形,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腹面和下侧面金黄色。

小黄鱼( Larimichthys polyactis )称“小鲜”,体长圆形,侧扁,鳔侧枝的下分枝又分为平行不等长的两小枝,长的一支沿腹延伸到腹面,耳石呈椭圆形,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下侧面和缘面金黄色。

(左)大黄鱼鳔示意图(右)小黄鱼鳔示意图

《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

大黄鱼是舟山历史上最著名的海水产品,浑身是宝,多供鲜食,根据烹饪方式的不同可制成数十种不同口感的佳肴。也可去内脏盐渍后洗清晒干制成“黄鱼鲞”或罐头。鱼鳔可干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又可制“黄鱼胶”。其药理作用也很丰富:耳石、鳔、胆、精巢、肝等都有重要药用价值。小黄鱼渔业历史大抵与大黄鱼相同,肉嫰鲜美,以鲜食为主,小部分制成咸干品,鳔、耳石和鱼肉也均具备药用价值。

鱼类耳石 Wikipedia

中华先民捕捞大黄鱼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代的第九代王“芒”曾经“狩于海,获大鱼”。此后,大黄鱼逐渐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一大美味。就连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曾在《与人帖》中留下了自己的美食心得:“石首鯗,食之消瓜成水”。“鯗”就是“鱼干”的意思。按照《吴地记》的说法,这个字是吴王阖闾发明的。他回到吴国以后还想吃“石首鱼”,却只剩下一些鱼干。不得已尝之,谁知味也极美,“因书‘美’下着‘鱼’”,这就是“鯗”字的由来。(《饕餮中国》)

大黄鱼刺身 Instagram:sipoftipsy

从外形上看,大黄鱼与小黄鱼极为相似。一般而言,大黄鱼个体较大,而小黄鱼个体就相对较小。这时候,“角度刁钻”的网友可能会问了,那么如何区分大一点的小黄鱼与小一点的大黄鱼呢?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

大黄鱼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倍余 背鳍侧线间具鳞8~9行 臀鳍第二鳍棘长≥眼径 小黄鱼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倍余 背鳍侧线间具鳞5~6行 臀鳍第二鳍棘长<眼径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大黄鱼与小黄鱼形态间还是有些许差异的。大黄鱼与小黄鱼尾柄长与尾柄高的比值差了一倍,体现在视觉效果上,大黄鱼尾部就显得较为细长;大黄鱼背鳍与侧线间的鳞片较小黄鱼而言多了几行,就显得大黄鱼的鱼鳞较小,而小黄鱼的鱼鳞较大。

鱼类形态指标注解《中国远洋捕捞手册》

大黄鱼属北太平洋区系中暖温性鱼种。其形态和生态地理学的研究查明,大黄鱼存在三个地理种群。分布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沿岸浅海的鱼群属岱衢族,分布在东海南部和南海西北部沿岸浅海的鱼群属闽-粤东族;分布在南海东北部珠江口以西到琼州海峡以东沿岸浅海的鱼群属硇(náo)洲族。在同一海区又根据其生殖期的不同分为两个生物学宗,春季生殖鱼群为春宗,秋季生殖期的为秋宗。

东黄海大黄鱼洄游路线 (徐兆礼等,2011)

小黄鱼也是暖温性近底层鱼类,在中国近海分布范围很广,从福建省北部沿海到渤海辽东湾和黄海北部。小黄鱼大致可分为黄渤海群、南黄海群和东海群三个地理群体。黄渤海群约于每年3月沿50m等深线从越冬场向北洄游到各产卵场,秋季再返回越冬场;南黄海群主要由越冬场向西到产卵场,再由产卵场往东往复移动于产卵场与越冬场之间;东海洄游群趋向西南沿50—60m等深线往返越冬场与产卵场。

东黄渤海小黄鱼的洄游路线(徐兆礼等,2009)

这种在产卵场和越冬场之间的往复移动的行为,是种群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具有相对的稳定特性。但也正是这种稳定的特性,再加上错误的捕捞方式,使大黄鱼遭受了灭顶之灾。

时间拉回到古代,渔民们逐渐掌握了大黄鱼的生活习性和洄游路线,并能根据其在生殖期发声的特性,探测鱼群的方位,以便截捕。那时候,每年春天,阴历四、五月间,大黄鱼集群从外洋进入舟山海域,求偶期间发出咯咯之声,绵延数里,形成壮观的“叫鱼”现象。明代的王士性在《广志绎》里说,每年此时,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的渔民,以大渔船往舟山捕石首鱼,宁波港停泊的渔船长达十里,云帆遮天,桅樯林立,堆鱼叠虾,热闹非凡。

作为东海大黄鱼的主产地,浙江舟山渔场在历史上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这一带大陆架宽阔,营养物质丰富,吸引了众多大黄鱼群栖息、洄游。明代的朱国祯在《涌幢小品·鱼》里甚至说,大黄鱼“初至者为头一水,势汹且猛,不可捕。须让过一水,方下网”,大黄鱼数量多得连渔民也只能先退避三舍,真真令人叹为观止!(参考自:澎湃新闻——饕餮中国)

当年舟山渔场的繁荣景象

那时候的舟山渔民面对着资源极其丰富的的大黄鱼,坚信其千余年取之而不竭。实在很难想象,如今的舟山本地人,多得是几十年不曾见过野生大黄鱼的。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近海大黄鱼资源丰富。到了70年代中后期大黄鱼的产量却突然跌入谷底,自此一蹶不振。数据显示,1957年到1981年间,大黄鱼的生物量大幅减少,从开始的57.6万t降到6万t。

大黄鱼资源的衰退其实早有端倪,早在明清时期,广东渔民就率先发现,震动声会使大黄鱼头骨中的两颗耳石产生共振,鱼的身体因此失去平衡甚至昏死。利用这一声学原理,遂渔民们发明了名为“敲罟”捕鱼法:同时出动几十条渔船,在发现并包围大黄鱼群后,中间两艘大渔船张好网,二三十条小船在大船前围成半圆圈。每艘小船3人,一人摇橹,两人敲打绑在船帮上的竹杠,通过声波将黄鱼震昏,再把昏死的鱼群赶入大船张开的网中。这种简单粗暴的捕捞方法,让大黄鱼遭受了极大地痛苦,且整个种群无论男女老少全部一网打尽,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捕捞方式,最终导致了大黄鱼的“灭绝”。近年来。野生大黄鱼一度卖到了“天价”。一斤以上的大黄鱼可卖到1000元,且鱼越大,价格就越高,可遇不可求。(参考自澎湃新闻——饕餮中国)

敲罟之法

为保护大黄鱼资源,我国水产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黄鱼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研究,最终实现了大黄鱼的全人工养殖,到2018年,我国大黄鱼养殖总产量已接近20万吨,是海水养殖鱼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小黄鱼的数量,虽在伏季休渔的推广下有所恢复,但巨大的捕捞与生存压力导致其性成熟提前,个体越来越小。今年7月,全人工养殖小黄鱼发布会在浙江象山召开,楼宝老师团队攻克了小黄鱼的人工养殖技术难题,使得小黄鱼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小黄鱼 Instagram:nawmang

然而这些远远不够,大黄鱼是一种多年生鱼类,鱼龄较长,生态资源的修复难度较大。跳出大黄鱼的框架,科研人员们的最终目标是对近海渔业资源进行生态重建。虽然到目前为止,野生大黄鱼种群的重建尚未成功,小黄鱼种群也面临着严重的种质衰退风险。

道阻且长,行者将至,相信在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春望山头松百株,若耶溪黄鱼”的这一天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徐兆礼;陈佳杰. (2011). 东黄海大黄鱼洄游路线的研究. 水产学报, 35(3), 429-437.

[2]徐兆礼; 陈佳杰. 小黄鱼洄游路线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09, 16.6: 931-940.

[3]杨卫; 王春苗. 我国大黄鱼养殖产业发展研究.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 37.5: 71-75.

[4]林龙山; 程家骅; 任一平; 凌建忠. (2004). 东海区小黄鱼种群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11(4), 333-338.

水产学人 原文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原文有删改)

若发现侵犯您版权的内容,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转载编辑:何雯

审核:廖喜扬

审核发布:李春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