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到底有没有毒?还能不能拿来消毒伤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野决明有毒吗能碰吗 「碘伏」,到底有没有毒?还能不能拿来消毒伤口?

「碘伏」,到底有没有毒?还能不能拿来消毒伤口?

2024-06-26 1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图这件事,发生在2016年土耳其的一个普通家庭,年轻的妈妈刚生了个可爱的小女孩。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这个刚出生「8天」的小女孩偶尔会有肠绞痛,根据医嘱她的妈妈会给她定时喂一种治疗肠绞痛的药物。

有一天,妈妈因为疏忽,把消毒用的「碘伏」当成了治疗肠绞痛的药物,喂给了这个刚出生8天的小婴儿……喂到第二勺时妈妈发现喂错了,于是赶忙给清洗口腔,但是晚了都吃进去了……孩子的妈妈被吓坏了,赶紧把孩子送往安卡拉的一家医院。(原文见下图)

我想,看到这里,你也被吓到了吧。毕竟,才出生8天就被喂了两勺消毒剂。

万幸的是,后来这个婴儿在土耳其当地医院观察了48小时,除了中间吐了一次,以及尿中碘含量轻度增高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现象。而且孩子血液中各种指标(血促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均正常。当然,医生和家长还是有点不放心,直到2周后复查各项指标还是正常,这个事儿才算过了。

2、碘伏,是个啥?

碘伏,其实是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结(络)合物。碘伏这种络合物,能够缓慢释放出活性的碘离子,后者可以杀灭各种致病微生物。常用碘伏溶液制品活性碘浓度为0.5%或1%。

作为一类高效、广谱的消毒剂,碘伏不仅能灭常见的细菌,还能杀灭各类芽孢、病毒、真菌、分枝杆菌、原虫等病原体。因为碘是一种活性很强的元素,渗透性良好,而且通过多种途径与病原体发生反应,与羟基、氨基、烃基、巯基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使微生物灭活。更为难得的是,碘伏除了能杀灭致病菌外,还能抑制致病菌产生生物膜(细菌的自我保护盾牌)。

在我们专业外科领域,评价一个消毒剂好不好主要看一下4个方面:

(1)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杀灭细菌,能持续较长时间(比如到手术结束);

(2)不会被少量的血浆、脂肪或者油剂所中和;

(3)对皮肤无刺激;

(4)有一定的染色性,使得消毒的皮肤范围可以被识别 。

(1)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杀灭细菌,能持续较长时间(比如到手术结束);

(2)不会被少量的血浆、脂肪或者油剂所中和;

(3)对皮肤无刺激;

(4)有一定的染色性,使得消毒的皮肤范围可以被识别 。

而碘伏因为满足上述4大优点,被长期广泛应用于专业外科领域。连无菌条件要求极端严格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都用碘伏消毒,所以咱们家庭普通小磕小碰,碘伏完全可以应付。

当然,碘伏的有效性自然毋庸置疑,咱们今天主要是说其安全性。

3、碘伏的安全性

简单说:

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的确发现碘伏对细胞和组织有一定的毒性,但是在人体研究的结果却比较安全。

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的确发现碘伏对细胞和组织有一定的毒性,但是在人体研究的结果却比较安全。

(1)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

体外实验中,研究者们发现:

碘伏对骨和成骨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浓度>0.5%时。此外,碘伏对于伤口中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均具有一定毒性。

碘伏对骨和成骨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浓度>0.5%时。此外,碘伏对于伤口中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均具有一定毒性。

动物试验中,研究者们发现:

碘伏溶液对大鼠和兔子的关节软骨、滑膜细胞及关节周围组织,均有一定的毒性损伤作用。而且碘伏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毒性越大。

碘伏溶液对大鼠和兔子的关节软骨、滑膜细胞及关节周围组织,均有一定的毒性损伤作用。而且碘伏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毒性越大。

(2)人体研究

尽管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让人担忧,但人体试验的研究结论与大多体外实验相差甚远。

Chang等的研究发现:

0.35%的稀释碘伏溶液能够安全地应用于脊柱手术,碘伏冲洗对伤口愈合、骨融合和最终临床结局均无不利影响。

0.35%的稀释碘伏溶液能够安全地应用于脊柱手术,碘伏冲洗对伤口愈合、骨融合和最终临床结局均无不利影响。

脑外科的研究显示:

即便是把头盖骨整个取下来,完全浸泡在0.5%的碘伏溶液中,在-20℃到-30℃的温度下保存3个月到1年。完了再把这块头盖骨放回去。随访1-2年发现超过95%的患者,那块颅盖骨依旧存活而且生长良好。

即便是把头盖骨整个取下来,完全浸泡在0.5%的碘伏溶液中,在-20℃到-30℃的温度下保存3个月到1年。完了再把这块头盖骨放回去。随访1-2年发现超过95%的患者,那块颅盖骨依旧存活而且生长良好。

可见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碘伏溶液在人体内引起的局部或系统毒副作用很少见,常用浓度几乎被认为是无毒级别。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人体的局部血流带走了游离的碘离子,因为碘伏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较小。

而体外实验条件下,细胞及组织缺少血液灌注,代谢废物不能迅速被清除而残留于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即使是低浓度的碘伏溶液也可有相对较高的有效碘离子持续作用于细胞,造成其活性降低、代谢受到抑制,也就得出碘伏溶液为毒性抗菌剂的结论

人体的局部血流带走了游离的碘离子,因为碘伏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较小。

而体外实验条件下,细胞及组织缺少血液灌注,代谢废物不能迅速被清除而残留于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即使是低浓度的碘伏溶液也可有相对较高的有效碘离子持续作用于细胞,造成其活性降低、代谢受到抑制,也就得出碘伏溶液为毒性抗菌剂的结论

4、综上

碘伏,因为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且作用迅速,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生活中。

在安全性方面,碘伏溶液在人体使用的安全性比较好,并没有显示出体外实验所反映的结果,即使是碘伏原液也极少表现出局部及系统毒性,对伤口的愈合也没有明显的影响。除非有明显过敏反应,一般可放心使用,是居家旅行吃鸡越货的必备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