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预定利率的保险,大概率快调整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疾险各家保险公司产品对比 3.5%预定利率的保险,大概率快调整了

3.5%预定利率的保险,大概率快调整了

2023-06-30 00: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5%预定利率上限,即将调整,据说未来不久,会降低到3.0%。

而且在6月30日前,现有不少3.5%定价的保险产品,比如大多数的增额寿、年金险,大概率会退出市场。

那么:

· 为什么预定利率上限下调,影响会这么大?

· 很火的增额终身寿险,是否要上车?

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PS:目前有一个《稳健增值的好选择,增额终身寿险》课程,课程限时免费。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增额终身寿,就能免费领取了。

3.5%预定利率的产品,可能很快会调整

对保险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

其实,从3月开始就已经有苗头了:

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消息,6月30日前,现在大部分3.5%定价的产品,包括增额寿、年金险等产品,大概率都要退出市场。

各家保险公司,现在都在悄悄调整自家的产品。

比如:

?有的产品早上通知,当晚就买不到了;?有的虽然有提前通知,但只给三四天的考虑时间;?有的下调投保年龄到40多岁,中老年人直接不让买了。

总之,如果大家有配置保险的需求,可以早点考虑。

特别是一些高性价比的保险,近期很可能会随时调整。

预定利率,为什么又要降低?

预定利率,可以简单理解为保险公司承诺给我们的投资回报率。

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例,预定利率为3.5%的高性价比产品,保单利益大概率会接近3.5%。

一般来说,预定利率越高的产品,性价比也就越高。

那监管现在又为什么要下调预定利率呢?

这是因为,预定利率越高,保险公司所承担的经营压力就越大。

保险公司拿我们交的保费去投资,比如拿去买存款和国债等稳健产品,然后把收益中的一部分,分给我们。

而现在的情况是,各类银行存款、国债收益率都在下降,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投资收益可能就没有以前高了。

如果投资收益低于承诺给我们的投资回报率,保险公司会出现亏损,这不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所以监管才会要求,要降低预定利率。

这里整理了,过往二十多年来,「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和「保险预定利率」调整的情况:

· 一年期存款利率,二十多年前是10%左右,现在只有1.5%;

· 保险预定利率,二十多年前有9%左右,现在是3.5%,而且即将要降到3%。

可以看到,随着存款利率往下走,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在降低。

距离调整没多少时间了,有需要趁早考虑

网上有消息传出,6月30日前,大批3.5%预定利率的产品,很可能会退出市场。

如果等到这批产品调整后再买,那时候的新产品,无论是重疾险,还是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保费都大概率会更贵。

之前有个机构专门做过测算,预定利率从3.5%降到3%,同样保障的情况下:

· 年金险保费会上涨18.4%;

· 终身寿险保费会上涨19.5%;

· 重疾险保费会上涨16.4%。

也就是说,预定利率一旦调整后,未来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和现在一样的保障,性价比会没有现在的产品高。

以影响较大的增额终身寿险为例,我们直接用预定利率对应的复利值,来做个近似对比。

这里做了一个对比图,大家可以参考下:

从上表可以看到,同样是一次性投入100万:

· 第80年时,复利3%的账户价值约为1064万,复利3.5%的账户价值约为1567万,二者相差500多万;

· 第100年时,复利3%的账户价值约为1921万,复利3.5%的账户价值约为3119万,二者相差近1200万。

预定利率从3.5%降至3%,虽然看似相差不多,但是长期增值下来,最后储蓄险保单的账户价值差距会非常大。

总结

预定利率上限下调(点击蓝字查看详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下调后,买保险会变贵,是不如现在买更划算的。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早点咨询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